书城文化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13795900000007

第7章 几千年前的白种人入侵(2)

但印度人相信这条河的确存在,现在的印度教徒往往相信萨拉斯瓦提河存在于人的心中,或者信仰之中。印度最神圣的两条河是恒河和亚穆纳河,这两条河在阿拉哈巴德(Allahabad)汇成一条,继续向西,在加尔各答附近流入大海。印度教徒们相信,在阿拉哈巴德汇合的不仅仅是两条河,萨拉斯瓦提——这条存在于信仰中的河流也在这里与恒河汇合,共同流向大海。

但有的考古学家却相信,萨拉斯瓦提河实际上是一条早已干枯的河流,在古代曾经非常重要,位于印度河以东并与之平行。这条河流在如今的拉贾斯坦邦城市杰伊瑟尔梅尔(Jaisalmer)的西北方,如今那儿只是一片沙漠。

这些考古学家认为,所谓的印度河文明,实际上是印度河与萨拉斯瓦提河共同的文明,那些文明的城市也大都分布在这两条河的流域。直到有一天,萨拉斯瓦提干涸了,只剩下了印度河还在继续向南流入印度洋。

关于这条河是否存在,是否就在杰伊瑟尔梅尔的西北,如今仍然没有定论。但考古学家们之所以非要提到萨拉斯瓦提河,除了考古学之外,更是社会学的需要,因为《吠陀经》提到了萨拉斯瓦提河,他们需要找到这样的一条河,把印度河文明纳入到《吠陀经》、也就是雅利安的体系之中去,证明印度河与雅利安文化的联系。

经过考古发现,印度河文明的砖结构建筑并不见于雅利安文化之中,印度河的代表文物——各种各样的小印章 也是印度河文明独有的。没有太多迹象表明雅利安与印度河的继承关系。

事实仍然是:在雅利安人到来之前,印度大地存在着一个更早的、独特的印度河文明。雅利安人入侵建立的政权与印度河文明迥然不同,而现代的印度社会,是在雅利安人重新建造的文明上成长起来的。印度的文字、社会、宗教大都是雅利安化的,而不是印度河化的。

即便民族主义情结再浓的人最终也不得不向事实低头。

后来的证据证明,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更像是哥特人侵入欧洲,或者蒙古人侵入中原那样,是一个半游牧民族(信仰中还带着萨满教成分)入侵成熟文明的典型案例。雅利安人并非如同人们想象的品质高贵,反而更像是一群野蛮人,如同潮水般涌入了印度。

在古文明时期,印度就已经高度社会化,但雅利安人初到印度时,印度社会反而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出现了组织和文化倒退,直到几百年后才又恢复了繁荣。

历史本无对错可言,只是事实的陈列,把雅利安人入侵神圣化或者妖魔化都没有必要。

令印度人感到意外的是,承认印度河文明的事实并没有降低他们的身份,反而让印度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更高了。首先,他们拥有了一个比欧洲人更古老的文明,其次,他们还分享着雅利安人的血统。于是,在半推半就之间,他们终于从心理上接受了印度河文明。

当人们承认了雅利安人入侵之后,下一个问题也随之诞生:这个古老的文明为什么会无法抵抗雅利安人?

答案是:入侵者来到的时候,当时的社会恰逢衰败。

仿佛是一个果实会成熟,也会熟透、腐烂一样,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印度河文明并没有继续扩大影响,而是开始收缩,科技上也没有大的创新,最终变得碎片化、无足轻重了。印度河文明的衰落是一个不解之谜,雅利安人只是利用了其中的空档期,趁古文明衰落的空档,恰好来到了印度。

幸运的是,从现有的证据看,雅利安人的到来并不是以屠杀开篇的。证明印度河文明被屠杀的例子并不多,除了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出土了不少意外死亡的骸骨之外,其余地区看不到屠杀的痕迹。而摩亨佐·达罗的骸骨也不一定是雅利安人干的,很可能来自于印度河文明内部 的冲突。

雅利安人是幸运的,他们来到印度时,发现这片广袤的次大陆上虽然已经有人居住,但这些人却缺乏抵抗他们的手段,比起他们在草原上的拼杀,印度人是温和的。雅利安人发挥了游牧者的天性,尽情驰骋着,赶着马儿开拓着新的领地,凡是马所到的地方,就宣布为自己所占有。开始,他们只在印度的西北部 活动,后来渡过了一条条从喜马拉雅山流下的河流,逐渐占领了整个印度的北方地区,最后渡过了恒河,向南方的高原和海滨挺进。

几百年后,整个印度次大陆都已经被纳入了雅利安人的控制之中。他们建立了无数的国家,到后来,已经没有新的领土可供占领,于是雅利安人之间开始了南征北伐,互相争斗。这时候,印度历史进入了它的下一个篇章 :十六国时代。

在雅利安人征战并接管印度的控制权时,原始的印度河文明的人种又去了哪儿?难道他们也像欧洲的尼安德特人一样,被后来的人种灭绝了?

没有灭绝,他们至今仍然与雅利安人的后裔一起生活在印度广袤的大地上。

在人类历史上,文明和人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任何一个古老文明灭绝后,它的人民并不会完全消失。比如,古埃及文明因为亚历山大的入侵而衰落,并在罗马帝国时代彻底消亡,但古埃及的人种却保留了下来,即便现在到尼罗河边,看到那些矮小皮肤黝黑的农民,也立即会想到古埃及神庙和陵墓里那壁画上的人们,几千年来他们基本上没有变化。

巴比伦、波斯的文明也几经替代,但他们的后裔却还在那儿。

印度河文明的人种也并没有消失。在南印度的广大地区,还是有当地人把自己称为达罗毗荼人的后裔。所谓达罗毗荼人,是与北部 的雅利安人相对的概念,他们声称自己的祖先存在于雅利安入侵之前的印度,是更加原初的印度人,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为自己的种族而感到骄傲。根据研究,这些人的人种可能与印度河文明的人种是一致的。

在从海德拉巴通往果阿(Goa)的火车上,一位印度人热情地向我解释着印度语言的分类。他告诉我,印度的语言分成两类,这两类语言的出处是不同的。印度河文明遗留下来的达罗毗荼人大多数居住于南方,于是,南方的大部 分地区属于达罗毗荼语系,并从中诞生了现代的泰米尔语、泰卢固语等,这些语言至今仍然是南方各个邦的官方语言,比如,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使用泰米尔语,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的语言是泰卢固语。而北方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逐渐使用梵语,又从梵语派生出了印地语、乌尔都语等现代语言。

实际上,到达印度后,我很快发现,印度人的面相可以很容易地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带着白种人特征,高鼻梁、深眼窝、额头饱满;另一种更像是澳大利亚土著人,鼻翼肥厚、嘴唇偏厚、额头短小。这两种人共享的特点是黑色的皮肤,由于印度阳光强烈,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即便原来的白人也变成了黑人。不过,第二种人,也就是所谓的达罗毗荼人,比起第一种显得更黝黑一些。

印度历史的一个神奇之处是,虽然雅利安人入侵已经发生了几千年,但是,直到现在,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的血缘融合还是没有完成。达罗毗荼人还是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还是雅利安人。这一点与中国多么不同,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的异族入侵,但很快入侵者都与被入侵者合为一体,成为汉族的一部 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分不清哪些人是犬戎、匈奴、鲜卑、乌丸、羯、羝、羌、契丹、女真的后代,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这些民族的血统,可我们已经属于一个共同的民族。

中国被这些少数民族入侵的时代都晚于印度的雅利安人,那么,为什么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并没有完成最后的融合,而是保持了几千年的隔绝呢?

因为强大的种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