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经济过热,连续加息利率主要是针对资金的流动性进行调控,调控必然会对股市产生影响。利率上升,资金流动性减少,股市就会承压;而当利率下降,资金流动性增加,则会推动股市上升。因而,根据利率的调整,就应该作出相应的股市走势预判,进而作出自己的投资决策。比如在1996年,股市经过连续调整,已经很低迷,此时政府为刺激经济的发展,连续多次降息,对股市构成利好,从而引发了强劲的上涨行情。自2011年4月以来,国内CPI连续走高,4—6月CPI分别达到了5.3%、5.5%、6.4%,7月CPI更是达到了37个月以来的最高值6.45%。高通胀的压力使得央行在2011年4月加息进行调控,股市也应声下跌,连续探底。如果能够意识到高通胀对实体经济构成威胁,而抑制通胀的需求使得央行不得不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从而选择卖出观望,便能够有效地规避市场的风险。
很明显,CPI与利率有着紧密的关系。当CPI连续走高时,通胀压力加大,央行不得不动用加息的方式减少资金流动性;而当CPI开始回落后,继续过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显得不再那么迫切。自2011年7月CPI达到6.5%的新高后,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作用下,通胀迎来了拐点,8月CPI回落至6.15%,9月回落至6.07%,而10月则回落到5.50%。持续环比回落的CPI使得投资者放松了对继续过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忧虑,股市开始受到买盘的支撑,事实上在9月央行对部分行业实行了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后,股市迎来了波段上涨的行情。
2011年4月,央行加息,股市展开调整。6月有所企稳,但7月基于过度高企的CPI,央行再次加息,股市应声下挫,连续探底。统计局公布前两月通胀水平(逐月回落),央行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很小,投资者开始进场;接着,在央行对部分行业实施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微调”之下,股市展开了一波反弹,但因力度不够,故而大盘在反弹10%左右之后面临重重压力,出现反复震荡的走势。
利率上调,股市利空;利率下调,股市利好。这是利率与股市之间的一般规律,我们分析两者联动时应当如此理解。但在实际走势中,可能会出现利率上调后股市继续涨,而利率下调后股市没有上涨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实体经济处于单边运行中,货币政策中利率的一两次调整并不能改变这种原有的经济运行格局,更深层次地来说是不能使投资者形成警觉,因而股市会继续按照惯性运行。比如2007年,经济过热,股市狂热,央行连续多次加息,股市都是低开高走继续上涨;而在连续下跌的2008年,央行多次减息,股市依然下跌。这就形成了股市与利率之间走向的背离,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央行连续加息或者连续减息,预示着经济过热需要调控或者过冷需要刺激,经济运行很可能将在政策调控之下迎来拐点,而股市运行周期规律必然会受到实体经济的影响。另一个原因,则是市场本身具有调控的预期,已经提前反映出这一政策利好或利空的影响。因为股市已经用实际的走势提前消解了这一政策调控的影响,所以当政策真正实施的时候,并不必然会引起正向的促进,同样有可能形成背离。比如2007年12月21日之前,股市在加息传闻下已经连续下跌,加息公布后上证指数反涨2.6%;2011年2月9日央行加息0.25个百分点,2月10日上证指数上涨1.59%;4月5日央行加息0.25个百分点,4月6日上证指数上涨1.14%。
利率调整有几个目的:一是为了调节资金供求关系,通过调整利率,可以调整居民储蓄意愿,从而改变消费意愿,影响总需求;二是利率的调整直接影响企业的贷款成本,从而影响到生产效益,实现对经济的调节;三是通过利率调整进行社会资源调节,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四是通过利率调整形成国内外资金相互流动,调节国际收支。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从利率调整的目的出发去找到利率调整促因,从而发现或者说预判利率调整的时间节点,作出相应的操作决策。
由于当前人民币汇率机制实行一揽子紧盯美元货币制度,汇率不太可能像其他国家一样出现短期大幅的波动,因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因素相对他国来说对利率调整影响不大。
关于热钱,实际上是哪里有利就会涌向哪里,比如向地产、股市、民间信贷等行业全面渗透,流动速度快。只有当热钱流动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时,央行才会动用利率调整工具进行调控。A股市场投资者最重要的是要关注经济增长变化情况及通胀,即GDP和CPI这两个指标。GDP增速放缓,CPI回到低位,央行减息概率就很大,反之则大多会加息。
这里有两个小窍门:
(1)一年期央票央票,即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整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后者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发行利率上涨,往往意味着加息时点的到来。
(2)如果央票暂停发行,很有可能等利率调整之后根据新利率调整央票利率,这也是利率调整的信号。
其他货币调控手段对股市的影响
利率调整是各国央行普遍使用的货币调整工具,但利率的调整在达到调控目的的同时也会带来较大的副作用。比如说,为了抑制通胀连续加息,虽然有效地控制住了物价的上涨势头,但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贷款成本,对部分行业的发展会造成明显的打击。另外,流动性的整体下降,也会使得社会购买力下降。贷款成本提高,对投资形成影响;购买力下降,对消费构成影响。这样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就只剩出口了,如果遇上别国购买力也下降(2008年金融危机正是如此),央行就需要动用力度稍弱的存款准备金率来进行调控。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而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放贷及创造信用能力就会下降,使得社会的银根收紧,达到与加息一样的目的。但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直接的。
2007年,经济出现过热迹象,央行在多次加息后,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行频率更高的调控,从年初的9%一路上调至14.5%。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央行一方面减息以刺激经济,但为了抑制阶段性通胀,使用了混合调控的方式,继续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为支持灾区建设,央行对重灾区金融机构进行了区别对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央行调控的首要目标是抑制通胀,但实体经济又刚刚处于恢复阶段,为了避免调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央行连续频繁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到2011年6月14日,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1.5%,为198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6月,存款准备金率基本上每月一调,其中在2010年11月一个月就上调了两次。而货币政策的调控同时也带来了股市的下跌,上证指数从2010年11月的3187点下跌至2011年6月的2611点,下跌幅度达到18.1%。
除了利率调整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央行还会动用其他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相应的调节,包括控制货币发行、限制贷款(比如限制二套房贷、对部分行业限制放贷总量等)、操作央行票据、调整贴现率甚至动用汇率工具来进行调控。其中很多方式我们普通投资者不甚了解,也没有必要去吃透,只需要把握一个大方针,即货币政策是属于扩张性还是紧缩性即可。如果是前者,会增加资金流动性,有资金就有机会,股市会出现较多机会;如果货币政策从紧,则股市会承受较大压力,赚钱机会不多或只有局部的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