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1380300000012

第12章 “天才”成长记 (2)

那天黄昏,回到家的普鲁特先生察觉到异常,问道:“亲爱的,你心爱的小提琴坏了吗?”

“哦,没有,我把它送人了。”她缓缓地说道。

“送人?怎么可能!你把它当成了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普鲁特先生有些不相信。

“亲爱的,你说得没错。但如果它能够拯救一个迷途的灵魂,我情愿这样做。”见丈夫并不明白她说的话,她就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然后问道:“你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吗?”

“你是对的,希望你的行为真的能对这个孩子有所帮助。”丈夫说。5年后,在一次音乐大赛中,普鲁特太太应邀担任决赛评委。最后,一位叫里特的小提琴选手凭借雄厚的实力夺得了第一名。她一直觉得里特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颁奖大会结束后,里特拿着一只小提琴匣子跑到普鲁特太太的面前,脸色绯红地问:“太太,您还认识我吗?”普鲁特太太摇摇头。“您曾经送过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着,直到有了今天!”里特热泪盈眶地说:“那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把我当成垃圾,我也以为自己彻底完了,但是您让我在贫穷和苦难中重新找到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变逆境的希望!今天,我可以无愧地将这把小提琴还给您了……”

里特含泪打开琴匣,普鲁特太太看见自己的那把阿马提小提琴正静静地躺在里面。她走上前紧紧地搂住了里特,5年前的那一幕顿时重现在她的眼前,原来他就是“普鲁特先生的外甥”!普鲁特太太眼睛湿润了,少年没有让她失望。

人生第一课

尊重是人生必须学会的第一个原则,只有会尊重他人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罗兰德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童声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上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着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一粒糖果的诱惑

一个人应当摒弃令人心颤的杂念,全神贯注地走自己脚下的路。

——斯蒂文森

在一个寂静的午后,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镇上的小学里弥漫着鲜花的芬芳。其中一个班有8个学生,被老师带到了校长室旁边的一间很大的空房里。玻璃窗明晃晃的耀眼,鸟儿飞过的痕迹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正当学生们强按住内心的好奇,凝神等待着将要发生的一切时,老师领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他一脸和蔼地来到孩子们中间,给每个人都发了一粒包装十分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这糖果是属于你的,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谁能坚持等我回来以后再吃,那就会得到两粒同样的糖果作为奖励。说完,他和老师一起转身离开了那里。

等待是漫长的,许诺是遥远的,而那颗糖果却真真切切地摆在每个孩子的面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颗糖果对孩子们的诱惑也越来越大,伴随着窗外苹果花的芬芳,这种诱惑几乎不可抗拒。

有一个孩子剥掉了精美的糖纸,把糖放进嘴里并发出“啧啧”的声音。受他的影响,有几个孩子忍不住了,纷纷剥开了精美的糖纸。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千方百计地控制着自己,一直等到那陌生人回来。那是一个比暑假还漫长的40分钟。但陌生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承诺,那些付出等待的孩子得到了应有的奖励。

事实上,这是一次叫做“延迟满足”的心理实验。后来,那个陌生人跟踪这些孩子整整20年。他发现,能够“延迟满足”的学生,数学、语文的成绩要比那些熬不住的学生平均高出20分。参加工作后,他们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总是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苹果的味道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用手指捏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儿?”

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稍后,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这一次,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

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孩子的诗朗诵

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赞科夫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为即将来临的晚会彩排,并且把这所乡下的小学校布置得焕然一新。伯顿老师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抬起头,看到学生派蒂站在他前面,似乎在迫不及待地要求什么,她说:“每年,我……我……我都是表演不用讲话的节目,别的小孩子都可以演……演……演戏,他们都可以说话。今年,我想一想……想要念……念……念一首诗。”

伯顿老师望着她渴求的眼神,实在说不出任何借口。派蒂的热情,让他不得不答应她,在这一两天里,伯顿老师打算为她安排一项特别节目——诗歌朗诵。事后证明,他的承诺是很难实现的。

伯顿老师翻遍了所有的资料,都找不到一首适合的诗。在绝望中,他熬了大半夜写了一首诗,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会让派蒂舌头打结的字眼。那其实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作品,可是,那是为了克服派蒂的口吃毛病而量身打造的。

派蒂只念了几次,就把整首诗给背下来了,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当众朗诵这首诗。伯顿必须想个办法克制她说话太急的毛病,而又不至于熄灭她的热情。一天又一天,伯顿和派蒂反复地练习。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跟着老师的口型念,好跟上他的速度。她接受了这种沉闷的训练,热切期待她的第一次朗诵表演。

晚会当天,所有的孩子们都陷入一种极度兴奋的情绪中。

晚会的主持人跑来找到伯顿,手上挥舞着印好的节目单,看起来有点犹豫。“节目单一定印错了,你安排派蒂做朗诵表演,那个女孩子连念自己的名字都会结结巴巴。”

伯顿没有时间再多做解释,挥挥手打断她的话:“我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晚会的表演进行得很顺利,节目一项接着一项表演,孩子的家长和朋友们热情地鼓掌喝彩。

快要轮到派蒂朗诵诗歌的时候,晚会主持人又跑来警告伯顿,她坚持认为派蒂一定会使在场所有的人都很尴尬。伯顿已经失去了耐性,忍不住发脾气:“用不着你操心,派蒂一定会表演得很好。你只要做好你自己的工作,按照节目单介绍她出场就可以了。”

伯顿迅速跳下舞台,坐在观众席前面的地板上。晚会主持人看起来很沮丧,她宣布:“下一个要表演诗歌朗诵的同学是……派蒂·康纳。”一开始,观众席一阵惊讶的叫声,然后,全场鸦雀无声。

帷幕被拉开的时候,派蒂出现在舞台中间,容光焕发,充满自信。

长时间的演练在这一刻发挥了效果。小派蒂把场面控制得很好,跟着伯顿老师在观众席前面指示的口型,一字一字地朗诵。她字正腔圆,把每一个音都念得很清晰,一点也不结巴。当她朗诵完毕,以胜利的姿态向全场观众鞠躬的时候,她的眼睛闪闪发光。舞台的帷幕又合起来了。观众席上还是鸦雀无声。慢慢地有人开始议论纷纷,然后是全场热情的鼓掌喝彩。

伯顿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冲到后台去,派蒂张开双臂抱住他,兴奋得说不出话来,但还是结结巴巴地说:“我们办……办……办到了”。

爸爸的遗产

能在孩子的身上留下自己影子的人,虽死犹生。

——哥尔多尼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理查德德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他的诊所就在他家的楼下。那一年,哈得逊河河水泛滥,洪水淹没了街道和矮房。一天,父亲要打一个电话,于是坐着一条小木船出去了。忽然,小木船翻了,他掉进了洪流中。理查德德和妈妈都看到了,感到很恐惧,因为父亲不会游泳,不知道周围会不会有人搭救他。

几个小时后,父亲不仅得救了,还带回来一只刚杀完的鸡。

邻居们都知道,父亲是不会丢下家人的。他们深信他的人品和医术,他们相信他能把死人救活。

“你真有这么大的本领吗?”理查德德曾经问父亲。

“不,”父亲谦逊地说,“我只能救那些半死半活的人。”

父亲定期到监狱为囚犯看病,在理查德德12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去过那所监狱。父亲沿着走廊慢慢向前走去,边走边亲切地跟囚犯打招呼。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酒精中毒和结核病人。父亲关心他们,每次给他们做检查之前,他都用肥皂把手擦洗干净,还习惯性地在听诊器上哈几口气,以免金属太凉碰到他们的胸脯,使之一颤。父亲总是小心地用手掌摁着听诊器,让手指碰到病人的皮肤。

“你要触摸到他们,”父亲解释说,“有时候,他们不仅需要你给他们治病,还需要你的关心和同情。”

在谈到理查德德将来的职业时,父亲常常用严肃的语气对他说:“你的手既有力气又柔软,你非常适合做外科大夫。”

父亲因为劳累过度,身体一直很虚弱。在理查德德15岁那年,父亲在诊所里摔了一跤。两天后,就去世了。从那时起,理查德德开始刻苦学习医学知识,后来他考入了一家医学院,他对医学课程很感兴趣,尤其是外科手术。理查德德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术。

理查德德毕业以后,在康涅狄格州的一家医院里工作。

有一天,一个小腿溃烂的病人到医院来治疗,他躺在床上,理查德德给他做检查,两个人聊了起来。当理查德德把自己的姓名告诉给他时,他说:“你的名字好像跟纽约一名医生的名字一样,20几年前,他治好了我的疝气。”他指着一处明显的伤疤给理查德德看。理查德德看到这块伤疤,像是看到一块石头上的象形文字,他想起了父亲的人品,父亲的医德,想起了他对病人尽责的态度。过了很久,理查德德告诉病人:“你说的那个人是我的父亲。”

“他是一位好医生。”那位病人由衷地赞扬着,然后说:“你可以给我治疗伤口了吧,医生?”

理查德德点点头,肯定地告诉病人:“我一定能为你治好小腿,像我父亲一样尽责。”

口吃的经理人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培根

世界第一经理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不算穷,也算不富,父母结婚16年后才有了这个独生子。他的父亲是个工作狂,每天都早出晚归,所以培养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母亲身上。

与其他母亲不一样的是,杰克的母亲对儿子的关心更体现在提升儿子的能力与意志上,她要求儿子一切从头开始,努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杰克从小就口吃,可母亲说这算不了什么缺陷,甚至还表扬他:“你有点儿口吃,正说明了你聪明爱动脑,想的比说的快些罢了。”母亲的话给杰克带来了极大的自信。

结果,略带口吃的毛病并没有阻碍杰克的发展,也没有影响他的自信。而在实际生活中,注意到他有口吃缺陷的人士,倒反而更加对他怀有敬意。因为这位口吃的人在商界竟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总裁迈克尔甚至开玩笑地说:“杰克真行,我真恨不得自己也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