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13892600000070

第70章 向西特拉岛进发/法国 华托

《向西特拉岛进发》布面油画。194厘米×129厘米。创作于1717年。现藏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华托(1684—1721),法国著名画家,洛可可艺术的代表人物。生于瓦伦辛尼的手工艺人家庭。1702年迁居巴黎,先后在舞台画家基罗、版画家和装饰画家奥德隆的门下学习,两者都是洛可可艺术的先驱,对于华托艺术风格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研究卢森堡美术馆收藏的鲁本斯绘画和银行家克罗兹所收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大师们的绘画,对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1709年,华托开始独立创作。他在那个装饰风和享乐主义盛行的年代,创造了一种与之相宜的艳丽优雅和轻松活泼的绘画格调。他的作品仿佛是梦幻编织成的境界,里面描绘的都是姿容曼妙、仪态优雅的男男女女,他们远离尘世,在永无忧患的仙境里野餐舞蹈、谈情说爱。这一切再加上画面上艳丽的色彩和雍容华贵的装饰风格,充分迎合了18世纪法国贵族的审美趣味。画家丰富的想象力、精美的色彩和优雅活泼的造型,使他成为了18世纪初最有名望的洛可可大师。

西特拉岛是希腊南部海湾中一个美丽的小岛,传说维纳斯就诞生在西特拉岛旁边的海水中。《向西特拉岛进发》是华托根据一出有关西特拉岛的戏剧创作的。剧中唱道:“去吧,到西特拉岛去!大家一同朝拜圣地!待到他日从岛上归来,必定会有一位理想的伴侣伴随。”这个题材华托画了三幅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幅,也是最好的一幅。这幅画送到法国皇家艺术学院后,为华托赢得了院士的资格。

华托的主要作品还有《爱之园》《任性的女人》《庭中集会》《热尔森画店》等。

《向西特拉岛进发》中,一片金色的晚霞洒落在小岛和大海上,郁郁葱葱的大树下是维纳斯的半身石像,维纳斯像环绕着象征爱情的蔷薇,石像下面还悬挂着小爱神丘比特的箭筒。大树底下从右到左有三对恋人:第一对是男子在频频地向女子倾诉衷肠,对于男子的热情表白,女子一边微微低头倾听,一边心不在焉地摆弄着扇子;第二对是男子起身伸出双手去搀扶女子,女子似乎不是很积极,但是也没有拒绝男子的请求,正准备起身相随;第三对恋人好像准备离开,男子轻扶着女子的腰,邀请女子前行,女子似乎有所留恋,依依不舍地回过了头。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知道,三对恋人的情景表现的是恋爱的三个阶段——从“倾诉”到“犹豫”再到“接纳”。

在画面的左边,一对对恋人相拥而行,在热烈的爱情甘露滋润下,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准备着一起携手登上命运之舟。当然他们的表现同样可以看作是一对恋人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表现出来的连续的情节。再加上背景有明显的装饰化、舞台化倾向,所以也就难怪有人说华托的这幅作品是一幕连续的舞台剧。

虽然华托描绘的主要是洛可可大师们所喜爱的题材和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戏剧性的题材,但是他在自己的创作中仍然保持着现实主义倾向和对生活的真实性的探求。洛可可的那一群画师所表现的那种冷冰冰的、牵强附会的情趣,是没有办法和华托那种深刻的、在内心中深深抑制的真挚情感相比较的。

见仁见智

全然是从他的头脑里创造出来的。他把超自然的生命所具有的优雅注入到自己的作品里。一个仙境,成千个仙境,从他脑海的海市蜃楼里,从他的艺术奇想中,从他的独辟蹊径的天上飞了出来。

(龚古尔《华托的哲学》)

华托从唐可尔的戏剧开始,不断地把舞台上的戏剧搬入画中,因为舞台本身就创造了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幻景。华托在世的年代也叫洛可可时代。当时除了他以外,也有画家把意大利的轻喜剧或野外的假面剧当做绘画的题材,所不同的是,这些画家大都把这些戏剧主题处理成风俗画,而华托却通过戏剧世界揭示了真实的人生。

(高阶秀尔《看名画的眼睛》)

你有没有注意到这幕哑剧的演进的程序?真的,这是戏剧呢,还是画?竟有些难说了。只要他欢喜,一个艺术家不特能表现瞬间的举动,且能表现——照戏剧的术语来说——一个长时间的动作。

(罗丹口述、葛赛尔整理《罗丹论艺术》)

华托的艺术活动是正处在法国贵族文化日趋崩溃,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迅速形成的时期。与古典大师不同,华托的真实感是建立在自己的理想之上的。他观察生活并注意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但是这些细节并非叙事性而是诗意性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他按照自己的意志去任意组织构图,这使他的作品不是表现生活中曾经存在的而是生活中应该存在的,因此他的画面就具有了随机性,也更加深刻。

华托在自己的作品中嘲笑了他所描绘的上流社会的颓废生活。他的风格充满了生动的感情,这和洛可可画家那种空洞无实的作品是绝然不同的。华托的艺术不仅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在色彩上的创新、对光的表现和平面化的处理更成为后世尤其是印象派画家们的灵感之源。

19世纪伟大的雕刻家罗丹,对华托的这种华丽、典雅的风格非常欣赏。他在他口述的《罗丹论艺术》中以《向西特拉岛进发》为例,来说明艺术家的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