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13892600000071

第71章 沐浴的狄安娜/法国 布歇

《沐浴的狄安娜》布面油画。73厘米×57厘米。创作于1742年。现藏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布歇(1703—1770),法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洛可可艺术的典型代表。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一个不太出名的画家。布歇从小就跟父亲学习绘画,进步非常快。十七岁的时候,他在洛可可艺术的先驱弗朗索瓦·勒穆瓦纳的工作室学习,后来又跟从版画家热·弗·卡尔学习。热·弗·卡尔非常欣赏布歇的才华,并让他为丹尼叶埃的《法国史》作插图,这是布歇第一次独立完成的作品。

按照当时的习惯,画家取得成功的最好办法就是参加每年一度的学院绘画大赛,取得第一名不仅可以去罗马留学,而且今后一生的生活也就有了保证。1723年,二十岁的布歇以优异的成绩一举夺得巴黎美术学院的一等罗马奖,获得了去意大利留学的机会。不过一直到1727年,他才得以成行。

然而布歇并不喜欢文艺复兴大师们的作品,他在意大利注意的是那些17世纪的牧歌式风格的大师,他喜欢的题材是古代神话里的爱情故事。对表现女性,布歇有特殊的敏感性,他笔下的女人大都有着白皙娇嫩的皮肤、鲜艳的嘴唇和柔美的体态。他在色彩、用笔和造型上的特点,反映了路易十五时期宫廷的审美倾向。他的作品过分追求表面美和装饰效果,故尔显得花里胡哨,因此受到了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严厉批评。他的作品还有油画《奥莫尔菲小姐》《蓬巴杜夫人》《维纳斯的胜利》及版画《巴黎的叫卖》《午餐》等。

《沐浴的狄安娜》是布歇最成功的一幅作品,也是一幅洛可可艺术杰作。作品题材取自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名著《变形记》中的一个故事:猎人阿克泰翁在打猎的时候,无意中撞见了正在洗浴的日神阿波罗的孪生妹妹月神和猎神狄安娜,恼羞成怒的女神一气之下把他变成了一只麋鹿,结果可怜的阿克泰翁被自己的猎狗咬得血肉模糊。

这个故事的寓意本来是告诉我们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偶然,但画家的目的在于描绘宫中美丽的裸体女性。据说这两个裸体模特儿(即缪菲姐妹)是为布歇画室所专用的,画家经过理想化加工,但就造型与色彩表现来看,可称是上乘之作,只是画得过于娇艳了些。无怪有的评论家讽刺地指出,这种裸体女人不过是刚从缎子枕衾里爬出来的娇滴滴的贵族女性的化身,那只纤细的手上还拿着珍珠项链,哪里有充满诗意的神话味呢!

画面上有两位美丽的女子,狄安娜和一位仙女,沐浴后的狄安娜正在擦拭身体,她体态优雅,曲线分明,皮肤细腻,色泽莹润透明,宛如一朵清新娇嫩的出水芙蓉。她头上的月形饰物和画面左边的猎狗和箭筒,右边的猎物和弓,都表明了她的身份。在她身边的那一位仙女也很美丽,可是和狄安娜一比较,连这位仙女自己都有些自惭形秽。不过这位仙女还不是很服气,正偷偷地打量着狄安娜美丽的身体,暗暗地在心里较劲。

一个冷酷无情的,以贞洁和美丽著称的女神,在布歇的笔下展现出来的却是那样含情脉脉、楚楚动人,宛如人间的娇嫩少女。这就是布歇的艺术,也是“洛可可”的真正含义。

在路易十五时期,法国封建王朝由盛转衰,贵族阶级日益腐败,享乐之风盛行。而且在当时,资产阶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经济基础十分雄厚,他们大力地在经济上显示自己,在生活上攀富比贵,在艺术趣味上倾向感官愉悦,与贵族阶级同调合拍。这一时期,颂扬基督的宗教题材已经完全让位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爱情故事,而布歇的作品大都是这方面的内容,他以此来迎合当时的审美趣味。这种趣味就是华美的人体、明亮的色彩、流动的构图和世俗化的享乐主义。正如狄德罗所说,布歇的女性不过是一些半上流社会女子的代表。

米开朗琪罗奇形怪状,拉斐尔死死板板,卡拉瓦乔漆黑一团。

见仁见智

布歇是用猥亵的暗示和刺激,来减轻路易十五的伤感。(龚古尔)

我敢说,高雅、正直、真诚、朴素等观念,对他几乎已经是生疏的了。

(狄德罗)

布歇的《狄安娜》是最初使我欣喜若狂的作品,我完全成了她的俘虏——布歇才是最好地理解了女性人体的第一个画家。

(雷诺阿)

作为一个受学院培养的画家,布歇也从事历史题材和宗教题材作品的创作。然而在他的笔下,传统的历史画和宗教画观念和题材完全被他洛可可化和现实化了。他从罗马回国后不久创作的《维纳斯的胜利》是他风格明朗化的标志,它充分表现了布歇的作品中一直贯串的享乐主义的思想。布歇对享乐的、肉欲的、性感的效果追求没有一个洛可可画家可以比拟,他像鲁本斯那样,直接把满足感官享乐和对生命的赞美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且敢于大胆地表现出来。

在布歇晚年,他的风俗画中充满了故意造作的文雅、虚假矫揉的娇媚和华丽。而他的风景画中树木和山峦的轮廓是奇怪的,远景泛着红蓝色,绿色的光泽又不自然地发着淡蓝色。

布歇的整个无思想的、供人赏乐消遣的艺术正是18世纪西方趋向死亡的封建贵族文化的最突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