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14071500000026

第26章 不让借口成为习惯(4)

麦克里兰告诉我们:如果你选择前两者,即距离目标很近或很远的位置,就说明你是成就动机较低的人。做事情的时候,你总是想为自己找个理由,假如距离很近,百发百中,你肯定不会失败,而距离远了呢?你就会考虑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换个角度想,即使失败了,你会为自己找个理由,因为它距离远呀?

哈佛学者告诉我们:失败和成功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近,只不过我们把它想的太远。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没有用处。许多人之所以屡遭失败,就是因为一直在寻找麻醉自己的借口。

人生在世,总会有很多的理由让自己烦恼,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我们总有无数的理由去为自己辩解,比如慨叹人生苦短,还没来得及享受青春年华,两鬓已霜白;为什么总是疾病缠身,在不经意间头痛发烧;成功的旅途实在太坎坷太遥远了……我们试图在找一些理由让自己更坦然一些,但是最后却发现这些理由并没有让我们活得更坦然。相反,那些没有抱怨,没有借口,没有理由的人反而更加坚强,活得更加精彩。

被尊称为乐圣的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是哈佛学子们崇拜的对象,他不仅是德国人的骄傲,也是人类的骄傲。虽然他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是《命运》交响曲依然流传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对贝多芬的一生感慨万分:“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贝多芬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成就非同一般,他的经历也异常的坎坷。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十七岁那年,波恩宫廷资助他去维也纳,此间与莫扎特有过短暂接触。1792年,经过海顿的指引,再次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然而正当他艺术生涯蒸蒸日上之时,一场灾难降临了。

贝多芬患了耳炎,这对于一个搞音乐的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场疾病。上帝让他忍受这样的折磨对贝多芬来说,真的是太残忍了。他内心受着煎熬,却不愿向别人说出这巨大的不幸,在他26岁那年,听力开始减弱。在原野上散步已经慢慢成为一种奢望,他再也听不到昔日远处牧羊人的歌声和婉转悠扬的笛声。生活赋予了他太多的苦难,他痛苦极了,他对生活已经绝望透了,甚至他还给弟弟写下遗嘱,想结束自己32岁的生命。然而贝多芬还是坚持下来了,他没有选择死亡。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献身的信念,使贝多芬重新又振作起来。不能弹琴了,他就把精力转到其他工作上,他开始专门从事音乐创造。

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他要接受更大的挑战。因为听不见,也看不到,所以,有时候为了“听”一下曲子的音响效果,他就用一根小木棍,一头咬在嘴里,一头插在钢琴的琴箱里,通过木棍来感受音乐,靠着震动的余波来感受音符。经过他不懈地努力和奋斗,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其中《英雄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等都是他在耳聋之后创作的。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和磨难,有如此成就也是当之无愧的。在贝多芬的整个生命旅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困难并没有打倒他,相反却让他成为一个更坚强的人。在一次次的不幸面前,贝多芬没有为自己找寻任何理由和借口。在他心里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残疾人,要不然怎么会有《月光奏鸣曲》那美好的音符出现呢?如果说在贝多芬的世界里,是什么让他如此拼命地投入,答案只有一个:音乐,除了这个理由之外,再没别的理由让他如此痴迷了。

追求卓越的哈佛学子知道:具有顽强意志的人,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傲然挺拔,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不灰心丧气,更不会退缩,他们永远不会为自己找什么理由,因为那样只能把自己带向失败的深渊。

艺术因为专一才显得那么有魅力,热爱艺术的人在追求成功的旅途中是快乐的。快乐的人知道该在乎什么,不该在乎什么。威廉·詹姆斯曾说过:天才的实质就在于知道该忽视哪些东西。为什么不把这条规律应用来对待你的困难呢?忽视那些鸡毛蒜皮的问题吧!当大的困难准备向你告辞时,你就敞开大门让它们出去!有人问演员瓦尔特·汉普顿,英语中哪个句子他认为是最难忘的,他从古老的黑人的圣歌中摘引出一句话:“谁也不知道我所见到过的困难!光荣啊,哈利洛亚!”

罗杰·布莱克,一名体育运动员,他曾经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400米银牌和世界锦标赛400米接力赛金牌。

人们熟知“罗杰·布莱克”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他获得的这些骄人的竞技成绩,而是这些成绩背后的故事。他获得的这些奖牌都是在患有心脏病的情况下取得的。对于他的病情,除了家人和几个朋友之外,他没有向外界公布任何消息。

带着心脏病参加奥运会的这种大运动量的竞技项目是会危及到生命的,但是罗杰·布莱克却没有退缩,他知道自己是个运动员,运动员的本能就是要去赛场上。第一次获得银牌后,他对自己的成绩依然不满意。如果当时他告诉人们自己真实的身体状况,即使在运动生涯中半途而废,人们也会理解他的,但是罗杰却说:“我不想小题大做。即使我失败了,也不想将疾病当成自己的借口。”作为世界级的运动员,这种精神一直存在于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

罗杰·布莱克尽管患有心脏病,但是他却没有给自己任何理由不拿奖牌。心脏病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个很小的事情,这种坦然的心态让人很佩服。

哈佛学者告诉我们:

成功是一种态度,总是试图为自己找个理由或借口的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面对生活的无奈时,你可以尽情地宣泄和反击,无论悲伤也好,沮丧也罢,你可以为其找到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但是结果是你自己毫无幸福的感受可言。成功需要的是方法和实际的行动,而不是外在条件的约束。

成功的人不会随便寻找任何借口,永远给自己找个理由的人,只会在失败的路上越走越远。

借口越多,失误和漏洞也就越多

“唉!这件事实在是太难做了,我真的做不到!就算别人一味地劝诫我‘不要灰心,试试看’,我依然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

这些话正是从身边的一些人嘴里经常跳里来的口头禅,而这种现象也是诸多人有的一种心理。懒惰的人不屑于动脑筋,也吝啬于动手。总是以“太难”为借口,从而产生一种依赖别人的心态。

毕业于哈佛名校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总是这样教育他们的子民:“我们今日遇到挑战前所未有,所有的情况完全陌生。但是我们赖以走向成功的价值观从未改变——诚实、勤勉、勇敢、公正、宽容和好学。当我们面对挑战时,不要为眼前的困难找借口,找理由。我们没有怯懦、没有退缩,更没有踟蹰不前。我们在上帝的关爱下眺望远方,我们在自由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我们的精神将永远闪耀着光芒。”

人无完人,在生活中人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是从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从而成长起来的,但是每个人所面对错误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当我们因为自己的马虎或不小心做错了事时,有的人,会坦然面对,并加以改正;有的人,怨天尤人,逃避现实。正因为如此,有的人能够取得成功,有的人却一直在失败中迷惑、挣扎……

那些总在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的人,固然属于后者。借口,顾名思义“以某事为理由,为自己的错误开脱”,“为自己找借口”正是导致我们失败的罪魁祸首,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克服自身的不足,扬长避短,然而犯了错只想为自己找借口开脱,就在无形中把精力全部浪费在了推卸责任上。这样一来,不但阻止了我们反思和改正的机会,更限制了个人潜力的发挥,长期下去对工作和自己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张华毕业于名校,而后在一家公司做项目研发,自认为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可是每次老板交给他的任务他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就算做完了的事也总是办得不让人放心,仔细一看又是漏洞百出。有时同客户谈生意会发生一些争吵,当老板向他追问的时候,他总给客户挑毛病而为自己开脱。起初老板也没在意,只是让他多加学习这方面的业务知识。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学生,所以不愿低头去请教别人,自己也不花时间下工夫学习业务方面的知识,又不肯探究关于外界市场的操纵模式。

社会在前进,市场在扩大,只有他不思进取。后来,张华在工作上遇到越来越多的工作问题,都无法妥善解决,业绩也变得越来越差。就这样每一次,他都能找到充足的借口为自己开脱,从而博得老板的原谅。再后来,张华所犯的错误越来越严重,让公司流失了很多客户。直到有一次,遇到很严重的项目开拓问题,他不知如何解决,却又不好意思找老板商谈,只能按自己的做法草草了事,企图瞒天过海。这为公司埋下了重大隐患,最终导致一个与公司合作多年的大客户提出解除合约,并向公司索赔高额钱款。

生活中有很多像张华这样的人,他们为了所谓的“自尊”羞于向别人求教,却也懒得自己去钻研。当这些人在生活或工作中做错了事时,却总是怨天尤人地把责任推向别人。对于那些已然铸成大错的事情,便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开脱,从来不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样只活在自己领域里的人,不思进取,犯了错也不知悔改,最终只能使自己深陷错误的泥沼,越来越落后于这个时代。

犯错不要紧,只怕知错不改。人的一生,难免会犯错误,只有敢于面对错误,谦逊地接受别人教诲的人,才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正这些错误,那么前面的道路才会更宽广,更敞亮。哈佛教授曾说:“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智慧;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流汗;如果你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那么请你离开。”

人生的道路总是一波三折,那些没有成功的人不懂得加以反思,却总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尽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而这往往就是不能成功的所在。借口和理由非但不能帮助我们推脱责任,反而会限制我们潜能的发挥。想要成功就难免失败,当我们失败了的时候就不要为失败寻找任何理由,而是要为成功找到更好的方法。只有如此,我们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一件事,会干了,好好干;不会干,也要学着干;干的多了,自然就会干了。但前提是你得要干。

小林和小强在一家饭店打工,因为是小店,人少工资也不高,而且什么都要干。小林在店里特别勤奋,也肯吃苦,每天除了干好自己的事,别人的活他也经常帮着做,所以老板很喜欢他。但小强干活的时候总是马马虎虎,粗心大意,老板对他说:如果你不会就让小林教你一下,每当小林去教他的时候,他就说:“其实我会干,就是太累了。”小强干活还马虎大意,经常把张三点的菜送到李四的桌上,每当老板因此而教训他的时候,他便会一肚子委屈地说:“是厨师没有告诉我这个菜是哪个桌上的,这不是我的错,为什么光指责我?”就这样,小强在为自己找理由和借口的过程中度过了半年时光。

有一天,一位顾客让他讲一下那道菜都是由什么组成的,而他一时瞠目结舌、一脸茫然,小林忙跑上来帮他解了围。等到发工资的时候小林比小强高500元,小强很生气地说我们都是一起来的,为什么你的工资涨了而我的却一分都没涨,老板真是太偏心了。

许多年以后,小林成了一个大老板,而小强依然一无所成,还在为别人打工……

小强在一开始只是有些懒惰,但当别人指责他时,他不但不思悔改反而为自己的懒惰找理由找借口,结果他的业务水平越落越远,错误也越犯越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涨工资,做老板。

哈佛名人罗斯福曾说:“为自己的懒惰而寻找借口,受到的惩罚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还有别人的成功。”当你想比别人拥有的多时,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在生活和工作中严谨做事,不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错误才能越来越少,而你也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从而攀登到人生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