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4251900000019

第19章 致虚极,守静笃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释】

[1]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2]作:生长、发展、活动。

[3]复:循环往复。

[4]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5]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6]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7]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8]明:明白、了解。

[9]全:周到、周遍。

【译文】

尽力进人虚无之境,安守于深静厚重。让万物自由生长,我从而观察它们的往复的规律。万物品类芸芸总总,但最后都要落叶归根。归了根就叫做清净,而清净就叫归复其命运。规复命运是不变的规律,能认识到这种不变规律的人,就是聪明人。如果不认识这种自然规律而胡乱做事的人就会遭遇凶险!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宽容的,宽容就会坦然公平,公平就能周全,周全才会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则能长久,就永远不会失败。

【解读】

道家认为,体道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首先是“心斋”:“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然后是“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也就是忘却天地万物的存在和自我的存在,从而与天道混同为一,做到“朝彻”,达到“见独”的境界,最终“得道”。

这种体道求真的心理历程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与佛教的“禅定”有相似之处,在排除杂念的基础上进入精神上的虚寂境界。中国的“禅”的思想实际上是道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结合。

不过,老子所追寻的精神境界,绝不是宗教所标立的彼岸世界。宗教把人世与天国、此岸与彼岸截然对立起来,以为人类的终极关怀就在于如何超越这短暂的、污浊的人世,到达那永恒的、绝对的天国或极乐世界。而老子所预设的理想境界,虽然也具有超越性,但他所追求的并非人死后所进入的“天国”或“净土”,其终极旨归仍然是人的现实存在,是以超越之境在人间世的落实为标的,最后达致体用不二,圆融无碍的至境。

“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老子认为,守静致虚,排除一切杂念,就可以达到大通,大通乃可大化。通过持守内修,使认识主体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道家这种“守静致虚”的认识境界的原动力来自哪里呢?哲人说,生活是一种心态。佛语中有一句话:“境由心造,烦恼皆有心生。”这些话是颇有道理的。由于心态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境遇,在不同的人心中也会造成不同的心境,并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不同的结果。

所以,良好心境的本原是内心。有内心的安详才会有良好的心境,有良好的心境才会有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状态才会有好的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心境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