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处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1]上德:最高境界的德行。
[2]不德:不是为了德而德。
[3]下德:次于上德的德。
[4]不失德:怕失去德而有意识地追求德的形式。
[5]上仁:最高境界的仁。
[6]信:诚实。不疑。
[7]厚:笃厚。指大道的厚重。
[8]薄:这里指下德、仁义、礼。(注:道、德、仁、义、礼在儒家学说形成之前就有。这里不是针对儒家学说)
[9]实:果实。道的实质――无为。
【译文】
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具备了“德”;而下乘品德的人,从来不放弃形式上追求“德”,实际上没有真正具备“德”。真正具备“德”的人,一切顺其自然而无所作为,而且也是无心作为;形式上具备“德”的人,喜欢人为地加以施为,而且也是有心作为。上任之人勉力博施于人,但无私心目的;上义的人勉力施为,但常有私心目的;讲礼仪的人去做一件事情,是勉力施为,如果没有人响应,就不在有礼,露出本来的面目。所以,丧失道的人才去讲德;丧失道德的人才去讲仁;丧失仁的人才去讲义;丧义道的人才去讲礼。
所谓的礼仪啊,是人心不够忠厚,是社会动乱的祸首。自以为又先见之明,那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选择淳厚而不选择轻薄,选择朴实而不选择虚华。因此,便舍弃后者而选择前者。
【解读】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实际是说,一个人要求名求利,立功立德,必须首先要从不求名利做起,不能自持有德,假如处处表现自己的有德,唯恐失去自己的“善”名,那实则就已失去了德、名。
我们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上德不德”,做善事应该的,做到了没得名气可捞,别人不晓得你在做善事,我们可以理解为“做善事不是去追求名声”。这里省略了两个字,本意应该是不故意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就是不为名声而故意去做好事,这样才能安心,心平则气和。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为了让人家去表扬,为了让人家叫我们好人,看到我们做了善事,那就不算善事了。比如,有很多人捐款救助别人而不留下姓名,不企求任何汇报,这就是“上德不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实际上是说抛开功利心,自然而然地去做善事,这样心灵才能得到升华,才能“养护精神,享尽天年。”
汉朝的大将军韩信小时候是个市井流浪儿,当不了官,做不了买卖,常贴着人家吃白食,人都厌烦这个“嘴上抹石灰”的青年。有一回他在城下钓鱼,很多老妈妈在那里漂洗棉絮,有一个老妈妈看见韩信没饭吃,就把自己的午饭分给他一些。就这样一连漂洗了数十天,韩信跟着那位好心的老妈妈吃了数十天饭。韩信非常感激,说以后一定重重报答她,老妈妈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挣饭吃,我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哪里希望你回报啊!”
这位老婆婆不是故意为善,而是出于慈母之爱心,决不望报,真是上德、上善!
老子主张“上德不德”,就是叫你不要逃避,真为善,也不要为了因果报应。故意求善,却往往是无果而终。比如,常常碰到信奉宗教的一些朋友,他们觉得自己做了好多善事,磕了好多头,拜了好多佛,念了好多经,天天到教堂做礼拜,为什么亲人还会遭遇不幸呢?这种心理就是为了一定目的,或者为了自己的私利去行善,其结果往往让人失望。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如果我们为老子的这段话作一个总结,那就是:不要故意行善,更不要为名或利行善;大错莫犯,小错要慎,最好别犯。小的迷惑,使人迷失东西南北,大的迷惑叫人失去天然性情。真正的聪明,不要过分,安于自然常态,不可画蛇添足。顺着自然规律去做,就可以养护精神,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善始善终,得以安享天年。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什么意思呢?统治者想要实行“仁政”,那就只能是凭着感情用事,背???了“道”的原则,已经是主观上有意的个人行为,但还好,这样的人往往没有私心目的。
老子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也就是说义和礼都是人们有意而为之,都是怀着某种目的的。而上礼更甚,如果如果没有人响应,就“扔之(礼)”,不在有礼,露出本来的面目。
我们都知道周公制礼,在一切重要的社会领域内建构了一套“贵贱有别、上下有序”极具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规范体系。老子的时代,周朝的那套礼仪仪规范己演化成为一种繁文缛节,越来越外在化、形式化,己失去了它本有的内在本质。并常常为王侯名士们所盗用,成为一种盗名窃利的工具。与此相应,则是人心日益荒废,机巧百出,诈伪纷呈。正如老子所痛切指出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人们没有得道,没有悟到道,才必须讲究德心、德性、德行的修持。因为心身合乎于大道,身心处于无为先天之中,万事皆合乎自然。还没有得道,那就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德、修德、守德。如果你连德也缺乏,那就要重视和修持仁、义、礼的整体修持。
所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不过这里的仁、义、礼,都是指虚伪的仁、义、礼。
大家都离道、失德、远仁、失义,经过这几个不同层次的下滑以后,已经距仁远了,离义也远了,靠礼来规范、制约心中的德。看一看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道德丢失了就靠仁来治世,然后再到以义为治,然后再降到以礼而为。
所以,老子最后说:“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也就是说要厚道。
这里,老子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要人们这么做,但话又说回来,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我们老百姓又不能过于厚道。应该让毒蛇的狡诈与鸽子的纯真调和一下。没有人比一个善良人更容易被愚弄。从来不说谎的人很容易相信他人,从来不骗人的人总是信任别人。
人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如果一味地厚道,遇到险恶就无法保护自己,更谈不上驾驽对手和实现自己的抱负。跟着别人的指挥棒打转转,永远成不了赢家。要想在心理上战胜对方,制人攻心,一味的厚道绝不可行,必须学几招护身的武功。当如果一味的强攻又不一定有效,这时就需要发挥御人之道中的亦柔亦钢、亦正亦邪的功效。
【用兵之道】
吴起爱兵如子的真正目的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与孙武齐名的吴起最善用兵,一是足智多谋,二是士卒卖命,故能百战百胜。他在担任魏军统帅时,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下层士兵的拥戴。当然,吴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土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多打胜仗。他的战功大了,爵禄自然也就高了。正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脓疮,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脓血,全军上下无不感动,而这个士兵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时却哭了。有人奇怪地问道:你的儿子不过是小小的兵卒,将军亲自为他吸脓疮,你为什么倒哭呢?你儿子能得到将军的厚爱,这是你家的福分哪!“这位母亲哭诉道:”这哪里是爱我的儿子呀,分明是让我儿子为他卖命。想当初吴将军也曾为孩子的父亲吸脓血,结果打仗时,他父亲格外卖力,冲锋在前,终于战死沙场;现在他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看来这孩子也活不长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这样爱兵如子的统帅,部下能不尽心目力,效命疆场吗?
吴起决不是一个通人情、重感情的人,他为了谋取功名,背井离乡。母亲死了,他也不还乡安葬;他本来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为了能当上鲁国统帅,竟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以消除鲁国国君的怀疑。所以史书说他是个残忍之人。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对士兵却关怀备至,象吸脓吮血的事,父子之间都很难做到,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干,难道他真的是钟情于士兵,视兵如子吗?
自然不是,吴起之所以对士卒好,还亲自为士卒吮吸疮疽的脓血,并非真心行好,而是为了让士卒感恩图报,战场上为他卖命,这便是“下德”。当然具有吴起这种“下德”的将军今天也几乎见不到了,有几个将军能与士兵同甘苦?
【从政之道】
梁武帝与达摩谈禅
梁武帝自认是一位开明的皇帝,他对人的生命极为珍惜和尊重。他下诏规定,凡是死刑案件,犯人不服允许上诉申辩,必须经他亲自审阅批准后,才准行刑,任何人都没有杀人权。这就减少和避免了许多冤假错案。据说,每当他审阅这些死刑案件时,心情非常沉重、满怀慈悲、怜悯之情,甚至涕泣、关爱生命、溢于言表。
梁武帝最为惊人的举动就是他不顾大权旁落、不顾社稷安危、不顾朝臣反对,四次舍身同泰寺。甚么叫舍身?就是不仅舍弃皇帝的权威和尊严,不当皇帝,而且舍弃自己的肉身,去庙里当和尚。他的这个惊人之举,确实给满朝的大臣出了个难题,从古到今,那有舍弃千万人梦寐以求的皇帝不当,去做和尚的呢?好在朝里做官的都不是俗人,官做得越大,脑子越灵、城府越深,越是工于心计:这皇帝老儿不当皇帝当和尚到底安的甚么心?如果是退位或禅让他又没有公开宣布接班人呀!看来他皇帝还是要当的,也许可能是对大臣们的考验?我宣布不当皇帝,看你们怎样表演?如有异心,不就露馅么?于是那些素以“谨慎”著称,老谋深算的大臣就想出了个万全之策,既然陛下的肉身已舍给同泰寺了,但为了国泰民安,天下苍生幸福,只好用钱来向同泰寺赎回来,这样做不仅梁武帝有面子,同泰寺也乐意,因为拿到这笔钱可以更好地发展佛教事业。梁武帝舍身同泰寺的真实用心是甚么?这是个千古奇谜,古今多少聪明人都猜不出谜底,我们当然无能让古人说话,所以只好存疑,唯一希望,看来只有梁武帝自己知道了。
梁武帝采取了许多关注民生、为民谋福的政策和措施,使全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呈现一片团结,祥和局面,这片祥云甚至飘到了海外。达摩在印度了解到大乘佛教在东土传播的盛况,甚为高兴,于是渡海东来了。
当地官吏及时奏报梁武帝,梁武帝听说达摩是印度佛国来的高僧,极为高兴,立即下令当地官吏派人护送达摩来南京。稍事休息后,梁武帝就接见了他,对古印度佛教和禅学共同进行了探讨。《五灯会元》对这次会面有记载,大意如下:
梁武帝问达摩,我自从当了皇帝后,写佛经,造佛寺,培养发展僧人,不可胜计,同时还多做善事,广结善缘,净身持戒,敢问有何功德?按照世俗看法,应该是有大功德的。普通信众那怕在佛寺功德箱内投下一文钱,都说有功德,何况梁武帝投入那么多钱财?!出乎常人意料的是达摩竟说:“这些并没有甚么功德”。
梁武帝大惑不解,于是质疑问道:“何以没有功德?”
达摩说:“这些只是世间的福德,因为福德与功德不同,做好事是福德,倘若不能抛弃德名而去做好事,那就是不是功德。”因此,布施、念佛、造寺等,虽然都是做善事,都能得到因果福报,但单有福报而无功德。
梁武帝接著追问:“甚么才算真功德?”
达摩说:“真正的功德是”净慧智圆、体自空寂。就是说当体内没有连功德概念都没有的时候,再去做事情,这叫功德。
梁武帝又问:“得道高僧至高无上的真理圣谛,第一义谛的境界是什么”?
达摩说:“境本非境,界亦无界,世界本是空廓无相,也无圣道存在的境界。”
梁武帝听了茫然不知所云,于是咄咄逼人直问达摩道:“既然无圣,那么现在与朕说话的人是谁?”
在达摩眼里,“本来无一物”,哪里有甚么皇帝?!虽然如此达摩还是菩萨心肠,因势利导,指点迷津的说道:“我本非我,你亦非你,世界本来便是空寂、圆融、清静、妙密的无相。《金刚般若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梁武帝如能感悟到这个层次就功德圆满了,可惜梁武帝执著有为,心存邪见,不识真正法性。达摩此时自知无法度化这位皇帝,于是告别回驿馆。
梁武帝经过几天静思后,稍有所悟,于是派人来请达摩。来人来到驿馆,不见达摩,说是往江边去了。追到江边,只见达摩双脚踏苇、神定气闲、长袖随风、飘然已到江中,知道来迟一步,追悔莫及,从此留下了“达摩一苇渡江”千古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