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敢于实践,才能铸就自强人生
青少年是为理想而奋斗的,而要想实现理想就必须通过实践。一位寓言家说得好:“理想是彼岸,现实是此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而实践就是架在两岸的桥梁。”青少年需要一份艰苦奋斗的信念,并在这种信念不断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迈向理想的殿堂。
曾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不敢去跑,就不可能赢得竞赛;如果你不敢去战斗,就不可能赢得胜利。”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实践,你才能够获得成功,否则一切就将是空谈。
自强人生需要勇气
还记得赫赫有名的海伦·凯勒吗?她的生活不正是因为有了敢于面对生活的勇气,才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吗?她不到一岁就看不见花朵盛开时的美丽,听不到清晨鸟儿的歌唱了!然而,她不因命运的残酷而自暴自弃,她坚信:乌云始终遮不住太阳。于是,在敢于实践人生的勇气下,她于逆流而敞心扉而拼搏,于黑夜燃心火而进取,于惊涛之中吞日月而长存……
她让梦想随着自信而飞,她让梦想借助勇气而飞的更高。骄阳,晒不枯她飞腾的翅膀;暴雨,淋不湿她对生活的憧憬;狂风,折不断她那搏击的翅膀……在一次又一次的飞翔过程中,她终于让自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她终于使心中的信念在辛勤地耕耘、浇灌和风雨摧残下开成满地的花朵,洞穿了与梦想的距离,叩响了信念之门,让梦想的白云漂成了帆。她奏响了生命琴弦上最动人的歌曲,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描绘出了人间最美的风景……
那种面对生活不甘心低头的勇气,那种敢于实践自己人生的勇气,那种面对困难挫折时永往直前的勇气,到现在还深植在每个人的心中。亲爱的青少年朋友,美丽的浪花在岩石的撞击下绽放,人生价值在拼搏中体现。终究,美丽的彩虹会出现在你的天空。
只有勇于实践,才有成功的可能
在生活中,勇气固然重要,可是,纵使你有再多的勇气,如果只是在心里面想想,那最多也只是自己幻想一下。勇气的实现是要靠实践来完成的。实践二字,是人生中最实在的词。不管你多么的有才,不管你多么的优秀,不管你心里有多少想法,没有实践,一切都是零。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你拥有:敢于实践人生的勇气!
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走向辉煌,但是,这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勇于实践。成功需要的并不是天才,而是实干家。
梅兰芳年轻时拜师学戏,刚开始师傅说他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他。为了弥补天资的缺陷,他变得更加勤奋。他喂鸽子、养金鱼来练眼睛,每天穷追不舍,后来他的双眼终于闪闪生辉、脉脉含情,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
在青少年时代,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青少年最应该做好人生的规划,做好自己人生的设计师,然后,脚踏实地地去实践,让你的一生都过的成功、幸福且有意义。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去创造、去实践、去奋斗、去争取的过程,最关键的是要有勇气,要敢于行动。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光说不做非大智慧。只有把所有的勇气,都付出在一次实践中,你才会感觉到那种实践后的快乐。但是,也并是每一次实践都是那么的完美,你也许会遇到各处困难,在你努力之后也许没有成功。这时,你不要气馁,更不要怕实践。因为付出了不一定获得收获,如果不付出就一定不会有收获。
人生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就像一条山路,有弯有直,有高有低,还会有坑坑洼洼的地方,偶尔也会摔一跤,但是这一跤是你走完这条路的“必需品”。这个时候,你只有再爬起来,振作起来,努力走完这条路,才可能到达成功的终点。有句歌词不是这样说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
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做一个拥有勇气的强者,做一个敢于实践人生的强者,将这些观念深植你心,相信你一定会收获一个灿烂的明天!
第二节 行动,成就梦想的基石
有些青少年脑子里有各种理想和梦想,一说起来就天花乱坠,心潮澎湃,但是几乎都很难成为现实。原因何在?因为很多人都没有付诸予行动,只是一味地空想,所以梦想就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果总是在想:明天再做吧,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推到明天的明天。因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很多时候“没时间”只不过是一种借口,关键还是要看你是否愿意为之付诸行动,要知道行动远比等待有意义,坐着不动永远都不会有机会。所以,不管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只要心中还有信念,就要排除一切去做自己想做的,哪怕每天只是向梦想迈出一小步。当然,梦想不在于这么一小步,但梦想却又离不开这么一小步,它所代表的是你为梦想所付出的行动,有行动就有希望。如果一个人只会高谈阔论而从不付诸行动,那他和纸上谈兵的“赵括”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命不能等待,不要让梦想落空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的一生都浪费在了无谓的等待和空想上,因此从来没有体验过接近梦想的那种兴奋和愉悦。虽然他们的心中一直都有梦想,但却从未对梦想做过些什么,空有一腔的热情又有什么用呢?估计这个世界上向往马可·波罗的人大有人在,但真正像他一样的旅行家、冒险者还真少有。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马可·波罗那样拿根棍子拿只碗,一路要饭也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决心与勇气。
青少年们要以此为借鉴,不要总想着当拥有一切时再去做,凡事有得必有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也许你拥有了这个,就失去了那个,永远也无法达到共有。况且,无尽的等待或多或少地都会消磨掉内心对梦想的那份热忱与激情。因此,青少年们如果心中有梦想,就要马上付出行动,一刻也不要等待,逐步行进,要知道每走一步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有了梦想就要努力行动
不要空想成功,任何一个愿望都有实现的可能,把这个可能变成现实就需要你付出努力,很多人不愿付出这个代价,只好让希望成为泡影。行动是很实际的一件事情,就像愚公挖山一样,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才可能搬走阻碍你向前的大山。
人生是要靠理想去支撑的,但成功的道路是要用行动去铺就的。行动是成功的阶梯,没有行动自然不会有成功,而行动越多自然会获取更多,也就是登上更多的阶梯,即登的越高。行动是成功的基石,再好的计划,在美丽的蓝图,多么周密的设想,如果不付诸予行动,永远是空中楼阁。从一定意义上说:行动才是成功的基石。没有行动的理想也只是空想。想一千遍,不如前进一步,一步一个脚印。要有脚印,有结果,即使不成功,即使还没有成功,都要一件一件的去做。
青少年也许都听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可是真的踏下这一步时,却常常忘了提醒并鼓励自己拿出行动的这一点。要知道:一张地图,不论它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任何宝典,永远不可能从它的字里行间就能倾倒出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宝典、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意义。行动,像食物和水一样,能滋润自己,使自己成功。
记住,你过去是什么样的行为,并不表示未来也须继续下去,如果你想改变目前的状态,就要现在拿出点行动来。
要记住萤火虫的启迪:只有振动翅膀的时候,才能发出光芒。要成为一只萤火虫,努力张开奋进的翅膀,让光照亮大地。成功是用自己双脚踩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路要自己去踩,自己不走,叫别人走,走出来的路不属于你;跟在别人后面走,其实是替别人走路。用自己的双脚踩出一条路来,才叫成功。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走自己的路,采自己的果。将自己的目标付诸予自己的行动。
刘翔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他在田径赛场上取得的成绩不仅让中国人赚足了面子,也给整个亚洲赢回了不少喝彩。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上,他一举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以12.91秒的成绩打破了英国人科林·杰克逊1993年在斯图加特创造的世界记录,全世界的人都被这个20岁的中国小伙子震惊了,一时间刘翔的身价倍增,成为中外商家的宠儿。刘翔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并不是偶然,也不是运气,这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年少时的刘翔就对奥运健儿们有着一种特殊的好感与热情,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不过刘翔并没有将自己的梦想藏在心中,而是化成了力量与行动。当然,在各项条件都还不成熟时,他所能做的并不多,他只是一心想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这是一个运动员的基本,没有强健的体魄,要想进奥运为国争光便都将成为无稽之谈。刘翔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坚持做好每一项锻炼,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的成功只是他为了梦想按部就班,做好应做的事,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得来的。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刘翔的梦想在行动与艰辛中实现了,这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创造了让全中国人,甚至是全世界人民震惊的成绩,为国家赢得了一份光辉与荣耀。
刘翔用事实告诉人们,实现梦想的关键是能否果断地采取行动,行动才是最强大的力量。如果说理想是成功的蓝图,那么行动就是成功的基石。倘若只是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总是坐等机会,那么成功永远也不会来光顾你!
斯宾塞说过一句话:“我们必须记住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更应该为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即使最终的结果不那么成功,不那么尽如人意,但至少自己努力了,至少做到了问心无愧。生命有限,人生苦短,只要心中有梦想,就要用心用行动去做,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有理想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要付出行动,有了行动才有可能迈向成功,坐着不动永远不能和机会有交叉点。有很多人带着梦想活了一辈子,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去尝试实现梦想,而且对于做不成的事情或者还没有做的事情,总是来找一个理由或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很少有人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然后继续过平庸的日子,让梦想躺在身体里的某个角落呼呼大睡。如此态度,机会怎么可能会不招自来呢?更何况现在社会竞争是那么的激烈,对于新时代的青少年来说,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有付诸予行动的勇气,把握每一次机遇,最终走向成功。
第三节 说到不如做到——马上实践
英国首相本杰明·笛斯瑞利曾指出,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不采取行动就绝无满意的结果可言。因此,如果你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先从行动开始。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他的态度,行动能带来回馈和成就感,也能带来喜悦。说得再多也不如行动,行动是成功最有力的保障。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开始时都拥有很远大的梦想,只是他们未采取行动去实现这些梦想,缺乏决心与实际行动的梦想于是开始萎缩,种种消极与不可能的思想衍生,甚至就此不敢再存任何梦想,过着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平庸的生活。
世上最可悲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那么想,但我却没有那么做。”一个好创意胎死腹中,真的会叫人叹息不已,永远不能忘怀。如果真的彻底施行,当然就有可能带来无限的满足。
心动不如行动
“行成于思,行胜于言”,这句话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事准则。的确,理想是成功的蓝图,行动是成功的基石;如今的青少年早已具备很好的学习条件,为了实现理想就必须有所行动。千万次的空想都不如一次脚踏实地的行动来的实际。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心动不如行动做了也许会有收获或者是失败,但什么都不做一定是一无所获。
从前有一个和尚,他下定决心要到南海去,但是南海远在千里之外,这个和尚身无分文,又没有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要到那里谈何容易?不过,他并没有被眼前的这些困难所吓倒,他的脑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到达南海。
于是他便一路上依靠化缘、徒步向着南海的方法走去。路过一个小村庄时,他碰到了一户比较有钱的人家,那家的主人看着衣着破烂不堪的和尚便问道:“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和尚坚定地回答道:“我要到南海去!”有钱人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就凭你这样也想到南海?别做梦了,说实话我也一直都有去南海的念头,不过目前还没有准备充分。像你这样贫穷的人,恐怕还没有到达南海,就会累死饿死了,我劝你还是趁早找个安稳的寺庙安稳度日吧!”有钱人的话并没有让和尚就此改变主意,他仍旧固执地说:“我迟早会到达南海的!”果然几年后,和尚凭借着他坚强的毅力和实际的行动到达了他梦寐以求的圣地,当他从南海返回的途中又经过那户有钱人家时,那个富人还在准备他的南海之行。
可见,雄心大略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还在于行动,在于行动中有没有坚韧的毅力,有没有顽强的信念。行动是最真实、最有力的战胜困难的武器,不论你面临着如何艰难的挫折和挑战,只要能下定决心,用行动去战胜它,就会离成功更近一步。千万不要做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家,要知道它不会对你有任何的帮助。
行动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有一个很落魄的青年,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第一次,他来到教堂跪在圣坛前,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每次来到教堂中他都用这一句相同的祷词,没有任何地改变。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呢?请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去教堂,同样重复着说:“我的上帝,为何您听不到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就够了”就在这时,圣坛上突然发出地一个洪亮的声音:“我一直在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应该去买一张彩票吧!”
上面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旦有了梦想,就必须用行动去实现梦想。如果有梦想而没有努力,有愿望而不能拿出行动来实现愿望,这是不足以成事的。只有下定决心,历经学习、奋斗、成长这些不断的行动,才有资格摘下在功的甜美的果实。否则很多美好的机会将会错过。拖延这个习惯实在太可怕了,它总是悄悄的,不知不觉地侵入你的心灵,而且人们那么容易接受它,因为它看起来不可怕。一旦你开始拖延,通常就会一直拖延下去,而且每一件事都习惯拖延。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事实上,只要开始行动,就算获得了一半的成功。冰心在《繁星·春水》中写到:“言论的花儿,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因此,人不能只生活在浮想中,一味地空想,而不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结局只能悔之晚矣。要想得到丰富的胜利果实,心动往往是不够的,惟有用你勤劳的双手去耕耘,那么,对于你而言,成功便不言而喻了。其实,只要你开始行动,无论结果成败与否,最终都会无怨无悔。
一般而言,生活中最容易出现两种类型的人:第一种就是每日每夜都泡在幻想中不能自拔,想从他身上看到一点行动是非常难的。第二种人便是善于把想法落实到计划中,成为一个敢于行动的人。想一下自己,你是哪一种人呢?总结一下自己的经历,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了。但是,就是这个看似人人皆知的问题,就是没能够引起青少年的足够重视。因此,他们抱怨“心想事成”这句话是错误的。其实,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很多人把想法停留在幻想的空间中,而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所以,就会常常出现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结果。当然,也有一些想得多而做得少的人。不可否认,这些人要比那些纯粹的“心动专家”要好一点,不过在一般的情况下他们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当岁月匆匆流逝,你就会发现,理想仍然是理想,它还是天幕远景上的海市蜃楼,你就会像那个挖井人一样,终于一无所获。行动的力量是巨大的,你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面对困难,你不能举着放大镜,其实和困难斗争一番后,你就会发现困难原来不过如此。
行动是一个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有多大的证明。面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你只有付诸行动,通过努力,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人生的辉煌才会徐徐展开。所以,在树立理想的同时,不忘坚持刻苦努力,以顽强的毅力去拼搏,用一种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信念向困难冲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也许你在付出行动前,你会叹息一件事的成功是那么地艰难;可当你行动起来,你又会突然觉得原来也不过如此。当然你可能会失败,但失败会铸就你顽强的品格和坚忍的意志,最终把你推向成功。这就是行动的力量。你有多少喜悦,多少哀愁,都在成功之后再发泄吧。
行动是成功的基石。成功路上没有享福可言,要成功就要饱经风霜,历尽千辛,朽木亦可成舟。中国的史圣司马迁矢志不渝,在漫长苦闷的生活道路上,以超人的毅力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不朽的杰作《史记》;化学家诺贝尔的炸药实验虽然使亲人丧命,自己身负重伤,但仍旧坚定不移的工作;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更是理想与信念结合的典范,在伦敦图书馆他的座位下,竟有他读书时放脚留下的沟痕……毫无疑问,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勤于行动和巧妙行动的大师。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在人生的道路上,“用行动来证明和兑现曾经心动过的心动”这是你最需要的。
你渴望顺利地走到胜利的彼岸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就用实践行动去实现心中的梦!
汗水与成就是成正比的,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收获。其实,人的威力也会变得巨大无比,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障碍也能被你轻松突破,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行动起来。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必定有加倍的赏赐。过程是艰辛的,成功是幸福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犹豫什么,行动吧!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有一层蝉翼薄纱,跨越了它,胜利就唾手可得。
第四节 凡事三思而后行
孔子曰:三思而后行。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古今中外的先哲们都把思考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人若停止了思考,活着也没有了价值。思考是生命的灵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等于是行尸走肉。
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人类一切伟大的创造和毁灭都源于思考。因为思考,巧妇可为无米之炊,因为思考,天堑变通途……方法总比问题多,像学者一样思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人总是在不断成长的。身体的成长,使我们的外貌显得亭亭玉立、英俊潇洒。但是,我们也需要“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这就是要我们遇事要冷静,做事要成熟……总结成一句话:“凡事三思而后行”。
明辨是非,三思后行
“三思而后行”,这是一句多么简单而深刻的话呀,它是长者的建议,智者的忠告;它是悟者的提醒,迷者的机会。
有些人做事前没有“三思”,只是图一时之快,正如一幅漫画反映地那样,男孩想要尽快砌好围墙,从而显示自己的技术,却忽略了“三思”的过程。以至于在为满意的成果而高兴时,发现没有为自己砌一个出口。
这样的故事,也许你看起来会笑。那么,笑过之后,也请你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试想,他但凡能够多思考一下自己,将要做的事情会带来的结果,还会犯那样的错误吗?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因此青少年要用心做事,做事前多花一些时间去思考,明确自己的目标与出发点是否正确,轻生的人如果想一想自己的做法将会给亲人带来多大的痛苦,那么他们还会选择轻生吗?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少年发生了意外事故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诸如溺水、自杀等死亡事件令所有关爱他们的人痛不欲生。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思想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所以在做什么事情之前,一定要学会思考,以免发生不测。在做一件事情时,要仔细而又认真想一下,这样或者那样做是否正确,是否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要做到三思而后行。永远健康和幸福是每一个父母寄予孩子的美好愿望,所以每一个青少年遇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以一个冷静的大脑和平静的心态去处理事情。
会思考即是一种力量
有句名言这样说道:“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因其草木,所以孱弱,而唯有思考,令其强大。”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学会了思考,懂得慎思慎行,我们就会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一个强大的人,因为会思考即是一种力量。
三十多年前,日本北海道曾经有一个穷诗人——龙太郎。几乎没有人欣赏他写的诗,即使勉强有人愿意买,也只愿意出几日元的价钱。这使得他整日过着穷苦的生活,连一日三餐都维持不了,写诗的工具也只不过几张稿纸和一支削得极短的铅笔。
偶然的一天,他在修改诗句时,一时找不到橡皮擦。好不容易找到一块,擦完之后却找不到铅笔了。他找得满头大汗,却依然一无所获,这使得他很恼火。于是在冷静之后,他想了一个办法:把橡皮擦与铅笔用丝线缚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两者分离难找。但这种方法并不理想,使用一会儿橡皮擦就掉了下来,很不方便。最终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剪下一块薄薄的铁片,将铅笔末端和橡皮擦包裹起来,然后压了两道浅渠,于是它们就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这样使用时就再也不会掉下来了,从而给写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却给龙太郎带来了一个发财的机会。他想:今后的铅笔都能带着橡皮擦,定会受诗人、作家、画家和学生等人的欢迎。他越想越觉得此事很有前途,应该把这项“创造”申请专利。于是他借钱到专利局办理了申请手续,结果很快就申请下来了。没过多久,这项专利就被某个铅笔商买下了,而龙太郎一下子就获得了500万日元。他当年因为善于思考的偶然发现却给如今众多的人都在受惠。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如果善于思考,懂得思考,人生就会有转机和奇迹发生。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思考是人类成功的阶梯,思考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一定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也许你会轻蔑地说:这有何难?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思考,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三思而后行的结果”。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还会因为一句话不会而动手打架?为什么还会有为了玩而逃课的事情发生呢?
所以还是要把“谨于言,慎于行”的古训铭记在心,让自己的言行和谐于自己的心灵,凡事多想想、不固执、不任性,那才是青少年“无悔”的洒脱。
思考是黑暗中的光明,是绝境中的村落,是迷途中的指南,是汪洋中的灯塔;陷入困境中时,紧张慌乱是徒劳的,为何不让自己静下来,镇定的思考一番呢?学会思考,往往会另僻蹊径,在绝处逢生,开拓一片蔚蓝的天空。青少年应该生活中学会思考,在成长中学会思考,让自己在失败与成功中体验思考的快乐吧!
第五节 用目标为成功指路
人因为有梦想而伟大,一个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目标是人生航行中的灯塔,有了目标,人就具有排除阻碍、勇往直前的向着成功前进的动力。或许有人会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但要知道只有明确目标的引导才能使你一生的奔忙不至于失去方向。
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中航行,假如没有灯塔的指引,就很有可能偏离航线或触礁沉没,无法到达理想中的彼岸;在茂密阴翳的原始森林中穿行,假如没有指南针的指引,也不会观察日月星辰,即使拥有强壮的身体,也很难走出森林;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假如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无论你多么努力,也不会取得任何成功,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带着目标上路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没有奋斗目标,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是以挫败结局的;如果有了一个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就会变得充满意义,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为什么要做,应该怎样做,这一切都会清晰,明朗地摆在面前。
在现代的社会中,一个有目标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可能所设定的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但成功的概率要大大高于那些没有人生目标的人。所以,确定自己的目标很重要,可以说目标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在英国的北部,有一个叫约旦的小男孩,他的父亲是位马术师,他从小就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地去训练马匹。由于经常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初中时,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那晚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500平方英尺的巨宅。
两天后他拿回了作文,上面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脑中充满幻想的他下课后找老师不解地问:“为什么给我不及格?”老师回答道:“你小小年纪,就做白日梦。你没钱,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就想盖农场啊?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无论是买地、买纯种马匹都是需要花大钱的,甚至还要花钱照顾它们。”他接着又说:“如果你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给你打你想要的分数。”约旦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几次,然后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自己拿定主意。”再三考虑几天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不愿放弃梦想。”
20多年以后,这位老师带领他的30个学生来到那个曾被他指责的男孩的农场露营一星期。离开之前,他对如今已是农场主的男孩说:“说来有些惭愧。你读初中时,我曾泼过你冷水。但我很高兴也很庆幸你有这个毅力坚持自己的目标。”
拿破仑曾说过:“一个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的一生不能没有一个目标,目标对于成功,犹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重要,没有目标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遇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青少年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生活当中,都需要有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去拼搏的动力,才能使自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去挑战困难,从而赢得成功。
在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里,一些科学家对该校应届毕业生做了有关“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条件等方面都差不多的年轻人。25年之后,统计结果出来了——3%的人有清晰且有长期的目标,25年都没改变,一直在不懈努力着,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他们大多生活在社会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点是不断按照短期目标前进,成了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如主管、工程师、律师、医生等;60%的人目标模糊,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的人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常常不如意或失业。
由此可见,目标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目标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一个人的生命;目标是一个路牌,在迷路时为你指明方向;目标是一方罗盘,给你导引人生的航向。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一定要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目标让你勇往直前
目标给了我们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当然我们也可以没有目标的活着,但是要真正的活着,快乐的活着,我们就必须有生存的目标。伟大的艾德米勒?拜尔德说:“没有目标,日子便会结束,像碎片般的消失。”
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梦想中的自己,就以此作为自己生活的核心目标,让它成为点亮自己的“北斗星”。“我要让每一个家庭的办公桌上都有台小型电脑”这一目标让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目标可以使穷人产生积极性,无论你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想到自己的目标,你都能勇往直前。
世界著名的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年轻时,也曾有过一段无聊彷徨的岁月。
有一次,他漫无目的地出了家门,随便搭乘了一位农民的马车。坐在马车上,这位农民问他要去哪里,约翰?洛克菲勒就引用惠特曼的诗句回答说:“我将去我喜欢的地方,让漫长的道路将我带到遥远的地方”。农民很惊讶了问了一句:“你竟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说完便停下了马车,将他赶了下来,并严厉的告诉他:“游手好闲之徒,你应当找份正当的职业,挣钱过日子。”
这位农民的话让洛克菲勒猛然醒悟,从此他立志干一番事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后来,经过多年奋斗,他终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石油帝国。在他晚年,还经常以这件事来教育自己的子孙——人生不能没有明确的目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因为目标不仅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一种鞭策动力。有了目标,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更有前进的动力。罗曼?罗兰说过:“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一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活着。
感悟
目标是人生前进的方向,目标是人生前进的灯塔,人生没有目标就只能庸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做事没有目标只能与失败为伍。所以,青少年朋友一定要养成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先制订目标的习惯,只有这样,你才会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向着目标不懈努力,方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方能收获成功。
因此,青少年朋友一定要学会: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朝着目标不断的前进,方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方能收获人生的喜悦与幸福。
没有明确目标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没有明确目标的人生是苍白无力的人生,没有明确目标的人生是注定要失败的人生。人生目标是你生命中的北极星,是你事业的灯塔,是你前进的动力。因此,在生活中,你若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学会在做每件事之前,从制定明确的目标开始,那么,你的前途将会无限光明。
第六节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在这个世界上,伟大的事业源于平时不间断的积累和努力。只有认真地把当前的事情做好,才能逐步地迈向成功。如果只是空有一个伟大的抱负,却不懂得从现在做起,那么一切都将只是空谈。因为有付出才可能有收获。
想成为一个高素质的青少年,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人们常说:“只管付出,不望回报;只讲奉献,不讲报酬。”这句话其实是一种对人性心理错误的说法。事实上,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期望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虽说付出是艰辛的、耕耘是苦的,而收获与成功却是喜悦的。假如没有艰辛的付出,怎么能有收获的喜悦呢?只有付出,才能知道成功的喜悦。
勤于付出,才会有回报
漫长的人生历程,你永远不知道等待你的下一站是什么样子。然而活着的意义不是追求一劳永逸,而是用心体会生命中的苦与乐。丰收本身却不可定,有的时候风雨兼程换来的却是一无所有和无比失落,而有的时候,却是那无比甜蜜的丰收硕果。但不管怎么样,在丰收前,你必须要付出自己的汗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卡尔还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患了严重的眼病,花了很多钱,寻访了许多医生,然而父亲的眼睛还是没有能够保住。从那时候起,卡尔发誓要做最好的医生,帮助那些像他父亲一样的人,使他们可以重见光明。为此,他放弃了和伙伴们玩耍的时间,并且不结交学业以外的朋友,目的当然只有一个:节省下一切时间,为了心中的梦想努力学习。
卡尔家并不富有,父亲失明后,更是陷入了贫困。所以卡尔大学毕业时,在工作和继续深造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定。这时他的母亲,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鼓励他下定决心,她说:“不要让眼前的东西迷失了自己的眼睛,如果你已经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要坚信一切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听了母亲的话,卡尔放弃了唾手可得的高薪工作,继续攻读他的学业,几年后,他终于成为美国医学界令人惊讶的后起之秀。
卡尔选择了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付出了努力,最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感到,自己付出很多,但得到的却很少,更有甚者付出也没有回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也是片面的。人类的欲望是无限制的,总希望这个世界给他们多少回报,却忽略了自己到底为这个世界付出了多少。正如人们总是看到成功者收获的鲜花和掌声,却都忽略了他们为之所付出的艰辛和血泪。
很多时候,青少年会多愁善感地认为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永远没有办法预知自己在经过凄风苦雨的奋斗以后,会得到些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是伟大的,因为你拥有着自己法宝:灵巧的双手和一个聪明的头脑,来为自己的将来去奋斗,去挥洒自己的汗水,来谱写生命的乐章,体验人生历程中的酸甜苦辣!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了辛勤的劳动,你才会有成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纵览古今中外,哪个成功人士不是付出了许多,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呢?人们都为王羲之的书法竖起大拇指,连连称绝!可他身后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付出呢?他每天勤学苦练,竟然染黑自家门前的河;还有“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曹雪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闻鸡起舞的祖逖……我们只能感叹:他们的成功源于勤奋的付出!世上没有惊人神话,只有默默无闻浇灌出的成功……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脱颖而出,夺得110米跨栏的总冠军,并以打破纪录的骄傲感动了中国人、震撼全世界。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百米短跑冠军只会是那些身强力壮的西方人的专利,但是刘翔在全球人面前改写了历史,把这桂冠戴到了黄皮肤黑头发的头上,实现了中国人的多年梦想。他是靠运气吗?不是。大家应该知道,在这鲜花、掌声与成功的背后,付出的是艰辛!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想到这背后一定有付出,但大家或许想象不到他每天进行高强度训练的汗水,想象不到每天长跑、跨栏等训练的酸楚。一块金牌,一个奖杯的身后凝聚着运动员的多少心血与汗水呀!这是他咬紧牙关、奋力拚搏换来的。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世间自有公道在,有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只要你勤于付出。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付出了就会有回报。当你在“付出”的同时,也种下了自己将来的收获,它可能不会立竿见影地马上回报给你,但它总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某一时间、某一地点,以某一方式等你需要的时候回报给你。如果你曾不断地付出,那么你就一定会获得加倍的回报。
卡莱尔也曾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因为只有肯付出,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收获的时候才会有让你满意的成果。如果说,成功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辛勤的汗水;如果说,成功是一株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心中默默无闻的太阳。是的,成功绝非偶然,成功的背后总有成功者默默无闻的努力!
有付出总会有回报;“播种什么,收获什么;付出什么,回报什么”这是一种循环,一种法则,它是无法逾越的。成功与失败,正如天平一样,可以准确地称量一个人的付出与回报,谁重谁轻绝不偏袒任何一方,你为它付出了多少,相应地它就会给予你同等的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只有让自己付出,让自己做到最好的时候,你的生活才会更加的美好。
第七节 要做到学与实践相结合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素质与能力的竞争。在这样的时代里,能力已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资源。而能力的来源就是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积累来的。所以,青少年在学习中,要不断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结合起来,使自己的知识能力与实际能力同时提高。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而只有那些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人,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他的生活才会过得快乐、安全、自由。当青少年具备了学以致用的好习惯以后,就会在生活中积极地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以学习促进实践,以实践带动学习。从而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因为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至高境界,青少年的学习更是如此,理想的学习状态应该是有反馈的学习,而不是僵化的接受。因为知识可以创造无穷的价值,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如果我们脱离现实,只能让我们的知识变成乌托邦,让我们的理想变成乌托邦,让我们的追求变成乌托邦,最终只会害了自己。这对于正处于接受知识教育的青少年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其实,大多数青少年是缺乏学以致用的习惯和意识的。如果青少年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起来,就会逐渐的培养自己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那么,在下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采取行动,运用自己身上潜在的实践能力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学以致用是一种能力。
学到的知识不能经过自己的思维整合,不能经过归纳,总结,引申,牵延等种种方法,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的有机链接,就不能称之为自己的东西,所学从前门进入,徘徊一圈又从后门出去了,根本没有知识的积累。长此以往,一部分青少年就会越学越吃力,造成恶性循环。所以,青少年应该把学以致用变成自己的一种能力。
当你能够把学以致用变成一种学习的能力的时候,你就成功的掌握了正确了一种学习方法。学以致用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学以致用还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够把学以致用真正的弄懂弄明白,那么接下来的学习将会变的很轻松。
从学习中懂得人生,从学习中懂得实践。然后养成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好习惯,青少年的人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精彩。所以,青少年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然后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
实践出真知
世界上有些事情只有当自己亲自去实践过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了解自己不了解的、不知道的事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伸出你的双手走出去,到实践中去找寻你的答案。对于青少年则更是如此。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青少年就要努力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以致用,这样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
有这么一则寓言,说是有一个哲学家要过河,所以他就去河边叫一个船夫。在过河期间,他想向船夫炫耀一下自己的博学多才,就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你的生命的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哲学家感慨的:“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过了一会儿,过来一个巨浪,一下子就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就问:“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故事中的哲学家虽然自己满腹才学,但是却连最根本的自救都不会,最后也就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连一点儿社会实践都没有,还去高谈阔论自己的才学。其实,不懂得实践的人,就算你有再大的能力,在实践面前,将永远是一个零。
青少年只要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就会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因为纸上的知识得来的终会觉得浅,要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是得躬行。其实不听不如听之,听之不如亲眼所见,眼见不如认识懂得,认识不如亲手变革的行动,学习达到了会干、会做的程度,就到头了,会做、会干就意味着认识了、懂得了。这段话隐喻了知与行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懂得所有真正的道理都是在实践中得来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唯有永远的学习,才能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更重要的是要让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学习是最高境界。用知识创造生活,你的人生就会树立起永不沉沦的风帆。
******也这样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由此可见,学会把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是人们学习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一种必备能力。否则,大脑里的所有知识就没有意义可言。
第八节 大胆的创新,让实践更丰富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它不断地推动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可以说从地球上出现人类的那一刻起,创新就从未停下过它的脚步。
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成功的创新者,他在25岁时敢于打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提出了光量子理论,为物理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后他又不顾一切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影响世界久远的相对论,成为创新界的典型。
著名的作家鲁迅说过:“我们要感谢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的,有了创新,社会才能进步;有了创新,人类才能创造成功。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后,创新越发地显示出它在新世纪中的伟大意义和作用,对于国家的栋梁之材——青少年来说,创新又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
大胆创新,就会有奇迹发生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几乎人人口中都在呼吁创新。那么,什么才叫创新?创新是科技得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知识经济社会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根本难以招架知识经济的哪怕一点点挑战。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倘若他们不懂得创新,不敢于创新,那么我们的国家还谈何发展?谈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撇开这样一个大的范围,缩小到每个青少年的身边,相信每个人都十分渴望成功,但是想要取得成功又谈何容易?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成功的最基本前提——创新,那么他个人的成功就无法获得,还拿什么来报效国家呢?
可能有些青少年会认为,创新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自己天生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是不可能创造奇迹的,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创新的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当然,这种能力和先天性确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并非所有的创新能力都是由先天性决定的,它必须要有一个知识积累、社会积累的过程。可以说,一个人创新能力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后天的锻炼中形成的。因此,过去不成功不代表未来不成功,现在成功也并不代表以后还会成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持久的辉煌。
我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先生,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木匠,出于对画画的热爱而发奋练习,在没有拜师的情况下,靠着坚强的毅力自学成材,最终成为国际上知名的画家大师,还获得世界******。不过,面对如此大的成就,齐白石老先生从来没有满足过,他不断地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和亮点,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从而改变自己作画的风格。他60岁以后所作的作品风格,的确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的风格,到了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改变了一次,80岁以后再次出人意料地改革创新。总之,齐白石先生一生都在不停地改变画风,出其不意地进行创新,据说他的一生共五易画风,也正是因为齐白石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努力进取,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才更加成熟,自成一派。
齐白石先生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青少年要想让自己具备创新的精神,就得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平时多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自己动手组织一些小革新、小发明活动,也适当地锻炼一下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不要总是局限于某一行为模式,要明白只有敢想敢闯敢干的人,才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
因为创新,所以精彩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改变你的想法,才能改变你的世界。”是的,只有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框框,心中的天地才能广阔无垠,画地为牢,只能将自己牢牢地困在一个圈子里,如同一个井底之蛙,明明是自己愚蠢却还嘲笑他人的无知。
1968年,全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在墨西哥举行,美国一位年轻的跳高选手迪克·福斯贝利,出人意料地在比赛时采用背对跳杆的方式,令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奇不已,因为当时的跳高选手全部都是采用由来已久的俯卧式跳高。结果,当成绩揭晓的时候,他技压群雄,赢得了那一届奥运会的跳高金牌,从此也打破了旧有的跳高模式,彻底使这项运动得到了创新。事后,记者们纷纷采访迪克·福斯贝利,他说道,在接受训练的时候,他就不断地在思考一个问题:跳高难道只有俯卧式这一种跳法吗?我能够想出更好的方式吗?于是接下来,他就开始不断地做试验,企图解开心中的疑惑,结果他找到了,最终也成功了。迪克·福斯贝利敢于对传统的跳高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使他从一个崭新的、横向的角度赢得了成功。
迪克·福斯贝利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创新的力量,看到了成功的因素。其实不仅运动是这样,不管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创新精神。创新有时候就是那么灵光一现,偶尔一个奇思妙想也许就能够创造奇迹,成为创新的来源。不过,奇思妙想并不等于是胡思乱想,更不是白日做梦,只有思维活跃、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
相信每个青少年都渴望自己能够开拓一条成功大道,在这条道路上人人都是平等的,能否走得尽头就看你的目标是否远大,你的思维是否足够开阔,你的梦想是否足够大胆。只有敢于拼搏,敢于创新,敢于和成功者对擂的人,才是人生当之无愧的强者,纵然最终没能取得成功,但至少可以从成功者那里学到想要的知识,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石。
拥有创新的智慧就是拥有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很多时候,停滞不前不是因为没有努力,而是因为墨守成规,以至于无法适应外界的变化。对于青少年来说,要想创新就必须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还要不断地积累各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拥有创新的意识与勇气,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用你们创新的智慧创造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