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朝代:历代王朝兴衰
14302500000006

第6章 群雄逐鹿的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处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东周末期。这一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因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时期,经历了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形成了燕、齐、楚、秦、赵、魏、韩七雄并立的局面。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发挥了富国强兵的重要作用,秦国终于后来居上,逐一灭掉了其他六国,天下归一。在战国时期,塑造了我国帝制的基本雏形,是我国君主集权制的开始。

战国时期首先经历了“三家分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春秋末年,东周各诸侯国通常都将公室子孙分封为大夫,各家都有封地。

一向称霸中原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权力衰落,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和中行把持。

他们各自都有封地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其中两家范家和中行家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和魏家。当时这四家的当权者分别是智伯瑶、赵襄子毋卹、韩康子虎和魏桓子驹。

智伯最为强大,他想独吞晋国,但由于时机不成熟,便采取削弱其他几家的办法。他以奉晋君之命为名,准备攻打越国,要每家拿出5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户口来给晋室,实际上都归他自己。韩康子和魏桓子都如数交出了土地和户口,独赵襄子拒绝智伯的要求。

于是智伯就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氏。公元前455年,智伯瑶率领中军,韩氏的军队为右路,魏氏的军队为左路,三队人马直奔赵家。赵襄子知道寡不敌众,就跑到晋阳去,以晋阳为根据地与三家对抗。

智、魏、韩三家的兵马,把晋阳围住,双方相持了近两年时间。到了第三年,即公元前453年,智伯引晋水淹晋阳城,几天后,城墙几乎就要全部被淹了。

形势很危急,赵襄子派相国张孟乘黑夜出城,分化三家的联盟。韩、魏参战本就不情愿,又见智伯专横跋扈,也担心智伯灭赵后将矛头对准自己。为了自身利益,他们决定背叛智伯,与赵襄子联合。一天晚上,韩、赵、魏三家用水反攻智伯,淹没了智伯的军营,智伯驾小船逃跑,被赵襄子抓住杀掉了。智氏一族被灭后,韩、赵、魏三家平分了智氏的土地和户口,各自建立了独立政权。

公元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这时晋国完全衰弱,畏惧权臣,反向韩、赵、魏三家行朝拜礼。韩、赵、魏于是就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只把绛城和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

公元前403年,由周威烈王册命,韩、赵、魏与晋侯并列。到公元前376年,韩、赵、魏联合灭了晋国,瓜分了晋国的全部土地,晋国彻底灭亡。此即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三家分晋后灭亡了,由此,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霸权政治结束了,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的序幕揭开了。“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逐渐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从而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公元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这成为“田氏代齐”事件的初始。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指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

齐景公时,公室腐败。田桓子之子田乞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齐国百姓生活殷实,百姓纷纷归属,从而增加了户口与实力。

公元前489年,齐景公死,齐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国政。

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体恤民间,赏罚分明争取民心。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被周王册命为齐侯。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至此,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完成了齐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转变。因此,田氏代齐不仅是齐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这一历史大变革中的一件大事。

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齐国自“田氏代齐”局面形成后,齐的实力暂时弱于三晋。在当时,各个诸侯国为了克敌制胜,纷纷展开军备竞赛,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加快经济建设。

骑兵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比如“胡服骑射”就是一例。为了便于骑战,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命令将军、大夫、戍吏都要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胡服骑射”。“胡服骑射”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改革,也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次革命。它还增强了各民族的交往,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通过军备竞赛,7个诸侯国各自都拥有了雄厚的武装力量,少则有带甲之士数十万人,多则有“奋击百万”。作战时可以大量出动。

在经济建设方面,战国时期的经济和科技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农田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高潮逐渐兴起,加快了农田的开发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形成,战国时期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增加。春秋时期使用的牛耕和铁制农具在战国得到推广。

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礼器种类有明显变化,商代和西周盛行的酒器大量减少,蒸饪器与盛食器数量增多。乐器有编钟,生活用具有带勾和镜等。其他如镶嵌、鎏金、金银错、细线雕等新工艺,使战国时期铜器的装饰花纹富丽堂皇。此外,丝织技术、玉器雕琢、漆器制作及建筑等,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随着各诸侯国军事和经济的发展,实力都有所增强。彼此之间的兼并战争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魏国是战国初年中原的一个强国。魏国经过政治改革而国力强盛,东面屡败齐国,又灭中山国,西面则派李悝和吴起守卫河西,一再挫败秦人的进攻。

到了魏惠王的时候,魏国更加强大,从此更加紧侵伐宋、卫、韩、赵等国。但魏国军队在公元前341年的马陵战斗中,被齐国的伏兵所打败,主将太子申和庞涓都战死,实力大为削弱。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势蒸蒸日上,不断攻打韩国和魏国,借以扩大秦国的疆域。公元前333至公元前328年,秦国接连击败魏国军队,魏国被迫割地求和,失去它全部河西的土地。

秦国对三晋威胁很大。公元前318年,魏国公孙衍起来联合赵国、韩国、燕国、楚国“合纵”进攻秦国,结果被秦国打败。

秦国又不断向西方开拓土地。公元前316年,蜀国有内乱,秦惠王派司马错一举而把蜀国消灭,于是秦国日益强大起来,并且富强以后,开始轻视诸侯。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派匡章率兵进攻燕国,仅仅50天就把燕国灭亡。公元前286年,齐国消灭了宋国,并迫使邹国和鲁国都向齐国称臣,诸侯对齐国非常恐惧。

在齐宣王打败燕国时,齐国军队对燕国人肆意蹂躏,引起燕国人反抗,终于赶走齐国军队,但是燕国也因此而残破。赵武灵王护送燕公子职回国继位,就是燕昭王,燕国就复国了。燕昭王继位以后,礼贤下士,乐毅等人都奔赴于燕国,经过28年而达到殷富。

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三晋和秦国与楚国大举征伐齐国,齐国无力抵御。燕国大将乐毅很快攻下齐国都城临淄,齐滑王逃走,不久被杀。齐国除了莒和即墨以外的70多个城都成为燕国的郡县。

楚国在春秋时是两大强国,进入战国后楚国已大不如以前。自从秦国和齐国强盛起来之后,楚国不断和秦国与齐国进行斗争,但是都遭到了失败,最后楚怀王被诱至秦国而死在了秦国。

公元前280年,秦国攻下楚国的汉北地区及上庸,就是后来湖北竹山。第二年,秦国大将白起更是引兵深入,攻下鄢,次年攻占郢都,秦国军队继续南进,一直打到后来洞庭湖边上。楚国的军队溃散而不战,楚顷襄王逃跑。秦国在所占领的楚国地域设立黔中郡和南郡。

秦国和赵国之间,曾为争夺上党郡而发生了有名的“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赵国军队被困于长平,就是后来山西高平,因为绝粮而全军投降秦国。

第二年,秦国军队乘胜进围邯郸,攻打两年多而没有攻下都城。后来因为魏国信陵君及其他国家派兵救援赵国,秦国才撤兵。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和邯郸被围,实力大为削弱。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继位。由于秦王政采取了英明决策,秦国日渐强大,从此走上了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道路。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王翦率60万人进攻楚国,俘虏了楚王。随后完全攻占了楚国领地,楚国灭亡。公元前222年,秦国进攻辽东,俘虏燕王喜,又攻代国而俘虏代王嘉,燕国和赵国两国灭亡。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韩、魏、赵、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