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朝代:历代王朝兴衰
14302500000009

第9章 相互对峙的三国时期

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有一个分裂对峙时期,存在着魏、蜀、吴三个政权,这就是三国时期。其时间一般认为是起始于奠定三国局面的“赤壁之战”,终结于280年西晋灭孙吴。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在互相对峙的同时,各自励精图治,谋求发展,可谓充满生机。

三国时期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大都比较重视社会生产的发展,都重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常常引起后人的追思,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时期。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迫使曹军退回中原。此后,随着曹魏、蜀汉和孙吴3个政权的建立,华夏大地三大区域同时经历了对峙与发展的时期。

220年冬,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这就是魏文帝。三国时期开始。

265年,晋武帝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曹魏历5帝,共计46年。曹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先后消灭关西十一部、张鲁等割据势力,占有陇西之地。但因曹操年事已高,终其年只控制了中原、陇西一带。曹魏政权建立后,为了谋求发展,在很多方面颇有建树。曹魏政权所采取的治国方针、政策和措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在文官制度上,曹魏政权顺承曹操“唯才是举”的原则,尽力招揽更多的人才,魏文帝时就建立了九品官人法,其做法是: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小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定品第高下,上报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上报司徒;司徒再加审核然后交尚书选用。

还规定,郡人口10万以上,特别优异的不受户口限制。还设立春秋谷梁博士,提高官员素质。九品官人法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乃我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在地方,曹魏河南郡治洛阳,为京师所在,称司州。又设王国并置相,与郡同等。县制有公国、侯国、伯国、子国和男国之封。

在法律制度方面,曹魏在秦汉旧律重新定律,制订《新律》18篇、《州郡令》45篇、《尚书官令》、《军中令》,合180余篇。这是在秦汉律由简到繁以后,我国封建刑律由繁到简的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晋律和唐律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我国法律制度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在军事制度方面,曹魏时期的中央军,分为中军和外军。中军担负着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外军留屯各地,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除了中军与外军,曹魏政权还有作为地方兵的州郡兵。

为保持固定的兵源,曹魏建立了士家制。士家有特别的户籍,男丁世代当兵或服特定的徭役。士家身份低于平民,士逃亡,妻子没官为奴。冀州士家有10万户以上。

曹魏和外族进行了30多次战役,例如:河西之战,消灭乌桓,击败鲜卑,讨氐羌,破东濊、平濊貊、灭韩濊等,绝大多数都取得了胜利。甚至后世有人认为,曹魏政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胜率最高的。

在经济方面,曹魏为了恢复和发展北方的经济,推行了屯田制度。组织流民耕种官田,屯田地域,西北起河西,东南达淮南,东北自幽燕,西南至荆襄。这使得社会秩序恢复,增强曹魏实力。

曹魏重视农业的另一实证是其大兴水利,其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在三国中首屈一指。如233年关中一带辟建渠道,兴修水库,一举改造了3000多顷盐碱地,所获使国库大为充实。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粮食产量倍增。

在文化方面,曹氏一族在文学上具有相当成就,如曹操和其子曹丕和曹植都善于写诗,时称“三曹”,后世称“建安文学”。还有以王粲、陈琳为代表的“建安七子”。三曹和建安七子在诗歌创作上形成“建安风骨”,留下许多名篇。如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七哀诗》都是传颂千古的佳作。

才华横溢的女诗人蔡文姬有《悲愤诗》传世,著名的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创作于建安时。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的产生,是哲学思想的突出成就。

后世称为“医圣”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国医学体系的基础。华佗则精于外科手术、首创用麻沸散作手术麻醉剂。数学家刘徽在圆周率计算上有重大贡献。马钧在机械上有多种发明,包括提水工具翻车。

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鼎立格局初步奠定。刘备图蜀成功,并据有汉中。221年,刘备昭告天下,即位于成都,建国汉,史称蜀汉,疆土辖有汉中、巴、蜀。纵观蜀汉历史,它是一段刘氏政权忙于征伐,忙于开拓的历史。

蜀汉统治者孜孜不倦地征伐天下,开辟疆土,把蜀汉疆域拓展到北入后来的甘肃境内,南达后来的云南边境,东边维持在后来的奉节一带,西边伸入到后来的缅甸境内。

公元222年,刘备率军征伐孙权,为陆逊败于彝陵,不久病逝。他托孤于诸葛亮,辅佐长子刘禅即位。期间诸葛亮曾七出祁山,但是胜少负多;大将姜维九伐中原,却是次次失败。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死后,内廷逐渐为宦官黄皓把持,使得前方战事不为刘禅所知。

263年,魏军三路攻蜀,同年冬,魏国大将邓艾攻入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蜀汉历二帝,共计43年。

蜀汉政权的社会经济有持续稳定的发展。蜀汉十分重视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继续维护都江堰等水利设施,水旱由人,使成都平原出现一片繁荣景象。蜀地本来就“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之饶,加上诸葛亮的精心治理,农业产量很高。处于都江堰灌区的绵竹、广汉一带的水田,保持着高产的记录。此外,盐、铁、织锦业也很发达。特别是织锦业,蜀锦的产量就相当可观,驰名全国,远销吴、魏,其收入成为蜀汉政府军费的一大来源。由于蜀汉自然条件好,加上诸葛亮及其继承者们的悉心经营,直至亡国,社会经济也有发展势头。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后又迁都建业,自此三国鼎立之势正式形成。

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晋朝后,279年冬,晋军出兵攻吴,于280年3月攻下建业,吴帝孙皓降,吴国亡。三国时期结束。

东吴在政治上大体跟东汉相近,地方上仍实行州郡制,中央方面也是同样。唯一不同者,则是东吴主要受江南本地豪族影响,单是在朝的朝臣,有不少外姓人士,如顾姓的顾雍,朱姓的朱桓,陆姓的陆逊和张姓的张温,就是后世称为吴四姓,东吴的军队以舟师为主,步兵次之。孙吴水军发达,设有水军基地和造船厂,所造名为“长安”的战船,可载士兵千余人。其精锐军队有车下虎士、丹阳青巾军与交州义士等。还有设有山越兵、蛮兵、夷兵等少数民族部队。

东吴经济有显著发展。当时因为战乱,北人南来,加上山越人接受孙权安抚,从山区移居平地,使得东吴劳动力增多。长江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陵屯田区就是常州、镇江、无锡一带。

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但织造技术还不高,所以蜀锦成为重要的输入物资。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

“赤壁之战”后出现的“三足鼎立”局面,经过魏、蜀、吴区域的局部统一、相互相持和积极发展后,至西晋又归于全国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