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运城
14344500000035

第35章 八纵战运城(6)

12月3日,军区以徐向前、滕代远和薄一波同志的名义,将攻运方案电告中央军委,电文说:“运城守备兵力三六九团、二五○团及雷文清部(600人)土顽在内,战斗兵力约5千人,因伤亡极大,士气低落……

我拟于12月5日开始攻运行动,以八纵队两个旅及独三旅并太岳军区部队担任突击,王震纵队为预备队及打援敌。”军委在接到电报以后,呈请******主席批阅。毛主席于4日代表军委复电:“同意你们打运城。王震纵队应位于黄河北岸要期点,确实保证河南之敌不能北渡,方有把握。否则,敌必增援,攻运仍无把握。”接到毛主席的电报时,晋冀鲁豫中央局正在召开全区土地改革会议,贯彻中央土地工作会议精神,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等首长都在出席会议,不能亲到运城前线指挥作战。于是,军区决定组成运城前线指挥部,由王新亭伺志任前指司令员、王震同志任前指政委,统一指挥参加运城攻坚作战的所有部队。

在王新亭、王震二伺志临返回运城时,徐总又谆谆告诫他们说:“广大指战员要求攻运的决心是好的,但必须总结上次攻打运城的经验,要接受教训。部队很勇敢,但顽强性不够,教育部队要顽强,要能够坚持住最后五分钟,才能争取到最后歼灭敌人的胜利。”为了增强运城前线的攻坚力量,徐总和军区首长决定,派军区炮兵团参加运城攻坚作战。对于徐总的教诲,王新亭和王震同志牢牢地记在心里;对于首长的关怀,他们十分感动。他们代表运城前线的全体指战员向军区首长表示: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拿下运城,以便封住山西的门户,为全歼山西之敌作国出贡献。

12月上旬,他们满怀希望和信心,离开了冶陶,迎着朔风,冒着隆冬的严寒,急匆匆地返回运城,他们要把军委和军区首长的决定及时传达给运城前线广大指战员。

12月中旬,王新亭、王震同志带着军区炮团,风尘仆仆地赶回运城前线。返回的第二天,当即在八纵队的前线指挥所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军委和军区首长关于第三次强攻运城的作战命令。

这一天,天空飘着雪花,当大家听说要再次攻坚运城,心里火辣辣的,准时赶到了开会地点。参加会议的除两个纵队的首长,还有各旅的同志。会议由王震主持,由王新亭传达军委和军区首长的作战命令。之后,开展军事民主,大家发表意见,经过热烈地讨沦,前指作出决定:

1、在兵力的使用方面,拟似二纵队两个旅位于城西,由西关至马家窑进行突破;八纵两个旅位于城北及西北角的独三旅两个团位于东北角,二纵队的教导旅以一个团位于城东南角担任钳制任务,另两个团和闻喜、夏县、安邑、猗氏、万泉五县游击队围困安邑。以二、三分区3个团位于茅津渡、太阳渡、抄窝踱、风陵渡、吴王渡等黄河沿线担负阻援堵溃的任务,集中野战部队全力攻城。

2、在突击方向的选择上,根据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情况,拟确定以城西、北两面为主攻方向东、南两面为佯攻方向。因为东面是敌人的守备重点,敌人除将原有的工事全部修复外,又增修了不少碉堡,南面是敌人的薄弱部,但受盐池地形的限制,部队无依托,火力不易展开,加之池神庙又相当地坚固,攻下池神庙还得打池神庙与城墙之间的护城碉,不利于我军的进攻。王震同志曾提议将南面作为主攻方向,由于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战士们涉水攻城太艰难,因此大家都不赞同也就作罢。西南马家窑集团地堡虽然工事坚固,但没有增修新的工事,而且我军只要打下西南角8号碉,它就可以成为我军良好的火力阵地,土工作业条件好。北面地形复杂,便于部队隐蔽,城墙又低,且有火力阵地。特别是老北门是二五○团与三六九团的结合部,便于我军突破。

3、关于战役要术和战术动作;

(1)部队展开的第一个晚上,要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要求当晚能打下几个外围碉。割裂敌人的防御体系,根据情况,进行土工作业。各部队要协调一致,统一行动验。当晚无论成功与否,都拼命挖交通壕,构筑火力阵地。

(2)在时间要求上要快,从打外围据点到登城,时间为7至10天。

(3)火力组织要严密,打外围时就要使用一定数量的重火器,对付敌人的反扑,压制城内的炮火。尽量先摧毁城内敌人可能利用作为指挥所、观察所的制高点,如钟鼓楼、水塔等。

步、炮要协同动作。团以上指挥所要安两部单机,分别指挥火力队和突击队夜间战斗,除电话外,还应规定用信号弹指挥。

(4)要充分利用炸药包。打外围碉、过外壕、登城均以连续爆破为主,以梯子、跳板为辅,两种手段同时准备,前者不成采取后者。爆破方法应采用外部和半内部装药,飞行爆炸与小组连续强行爆破,拉火与点火两种方法同时采用。

(5)突击队与先头班应穿手榴弹衣(可装25枚手榴弹),每人携带司登手提式一支,以加强突击队的攻击能力。⑥打援,估计敌人增援的方向是茅津渡、太阳渡、沙窝渡,打援的主力队应事先作好河防工事,争取在敌人上渡船时,消灭敌人,以待主力到达打援地区。我河防部队最后的抵抗阵地是大郎庙、土地庙、二十里岭一线构筑坚固的工事,不使援敌到达运城以影响攻城。

前指紧急军事会议一结束,各旅的同志急速地返回驻地,进行战斗部署,战前准备和动员。

当时,八纵二十四旅在曲沃一带休整。王墉旅长参加前指会议赶回部队驻地时,已是16日清晨,按前指的要求,下午:4时出发,并于17日下午5时前赶到指定的围城地点。而曲沃距运城少则150多华里,要在一天的时间里,完成准备工作,并进入阵地,的确不容易。但是,二十四旅发扬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很快完成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并按规定时间从曲沃出发。由于时间太紧,旅直和各团成三路纵队跑步前进,途中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只能一口干粮一口水,边跑边吃。为了赶时间,在东镇至闻喜的途中,七十团有两名身体弱的战士,于17日晨跑死在途中。就这样,二十四旅按时进入阵地。

17日下午4时,旅直到陶上村,18日移到乔安庄阳程家庄;七○团到东、西留村;七十—团到曲渠和羊驮寺;七十二团为第二梯队到北张、南张村。21日,八纵二十三旅,二十四旅除留少数警戒部队外,其余全部集中在羊驮寺飞机场开动员大会。会由八纵队政治部主任桂绍彬同志主持,三新亭司令员作动员。他在讲到这次攻坚的意义时说:“同志们,我们这次战役不仅是为策应中原。西北战场的我军作战牵制胡宗南军,更重要的还是要解放运城人民,偿还运城周围群众的门板债务。同志们一定要英勇顽强,坚决把运城这个乌龟壳揭掉!纵队党委已下了决心,如果打不下运城,八纵队的番号就自动取消!”王新亭司令员的动员,在纵队上下得到了强烈地反响,指战员群情激奋,万众一心,斗志昂扬,纷纷请战,表示了打不下运城誓不罢休的决心。

二纵各旅分头从闻喜驻地出发,向运城开进

二纵队在杜马打援以后驻闻喜东、西议官庄,上、下丁至东镇一带休整,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进行政治形势教育;二是军事训练。政治形势教育主要是让部队参加地方土改。二纵队在王震、王恩茂等纵队首长的率领下,参加地方政府召开的群众土改会议,聆听群众的诉苦复仇,支持群众的土改斗争,分田运动,对部队教育很大。使全体指战员认识到,闻喜群众诉的苦,不是一家一户的苦,而是整个阶级的苦,只有彻底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到封建地主阶级,推翻他们的反动统治,人民才能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当时,台上诉苦痛哭流涕;台下听者泣不成声,战士们和老百姓的感情融成为一体,复仇的口号此起彼伏。参加地方土改,极大地激发了西北二纵全体指战员的练兵热情。

与此同时,二纵队在闻喜一带进行紧张的军事训练,练射击,练投弹,练刺杀,大家群策群力,军事民主,指挥员深入到战士中间,共同研究攻城技术,使闻喜整训形成攻了克运城的练兵高潮。

12月17日,经过紧张的准备,二纵各旅分头从闻喜驻地出发,向运城开进。前面是作战部队,后面是由当地人民群众组成的支前大军,浩浩荡荡,一片人民战争的壮观景象。当群众听说部队要打运城,每路过一个村庄,群众就把花生、红枣、核桃、鸡蛋、馍馍塞到战士们手里和装到挎包里,这种场面使广大指战员倍受鼓舞。当晚,各旅均按上级的要求完成了对运城的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