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名将一生戎马为谁忙
14345400000011

第11章 汤和:沉稳有谋的大将(2)

公元1390年元旦,汤和因病失声,朱元璋即日亲临探视,长久叹息之后,让他返回故乡。待汤和病稍好一点时,朱元璋又命其子将他接到京城,让他坐车进入内殿,设宴慰劳,关怀备至,并赐黄金、布帛、御膳、法酒等等。公元1394年,汤和病情日渐加重,不能站立。朱元璋想见汤和,便命他坐车前往觐见,朱元璋用手抚摸着他,与他详细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之艰难。汤和已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公元1395年夏历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汤和晚年为人更加恭敬谨慎,入朝所听到关于国事的议论,不敢向外泄露一句。他有妾百余人,生病之后便全部用钱将她们打发走。他在朝廷上所得的赏赐,大多分给了家乡的乡亲们,每当见到布衣时的故交遗老时,汤和总是显得非常高兴。当时许多公、侯等老将都因奸党罪先后伏法,很少有人幸免,而汤和独享老年之福,并以功名而终。嘉靖年间,明朝东南方被倭寇侵扰,汤和所筑的沿海戍城都很紧固,历久不坍,浙人赖以自保,因此许多人以歌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巡按御史请命于朝廷,为汤和立庙祭祀。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

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惟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于难,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防止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不说话,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朱元璋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所杀的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

汤和本来也属“荆棘上的刺”,在必杀之列,可因为他的机警和自律,能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所以保全了自己和家人。其自保“经验”可圈可点,不无“考古”价值。

他对朱元璋有拥戴之功。他早年和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的资格还老一些。后来朱元璋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首领,其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领看到朱元璋当老大,难免心里不服气,而汤和虽“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这份功劳,朱元璋是一直认账的。

他不争功,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打下江山大封功臣时,朱元璋故意降汤和一等,找个岔子只封他为侯,而其他同等条件的人都封为公的爵位。他却很谨慎,从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继续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伺候皇上,并及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才被宽恕,几年后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识相知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自保。《明史·汤和传》记“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也就是说朱元璋对掌握军权的老臣开始不放心了,汤和就投其所好,与其等他“杯酒释兵权”,不如自己主动急流勇退,于是,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和以间从容曰:‘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回家后他又低调做人,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不授人以柄。他知道,朱元璋的耳目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报到朱元璋那里,因而他就整天吃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从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不谈国家大事,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让朱元璋非常放心。

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朱元璋是铁了心要杀尽所有功臣的,天网恢恢之下,汤和能成漏网之鱼,确实是个历史奇迹。可见,《明史》里说汤和“沉敏多智数”,绝非溢美之辞,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了个“异数”。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天下略定,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大封功臣。与朱元璋从小一起放牛、跟随他十几年打天下的大将汤和没有封公,只封侯。这让众人颇感奇怪。朝廷的解释是,汤和打仗有功也有过,其过之一是在舟山海上遇挫,致两位将军阵亡。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浙东(宁波、台州、温州)为方国珍割据十几年。舟山时设昌国州,也被方氏所据。1367年十月,汤和任征南将军,领三路大军讨方国珍。方氏大本营宁波被攻入,国珍逃入海。追及之盘屿(今定海盘峙岛),国珍又大败。十二月,方国珍投降,汤和得降卒二万四千,海舟四百余艘。其后,昌国州地方官达噜噶齐库哩吉斯也到汤和处投降,浙东悉定。同年,朱元璋命汤和领兵航海南下,平定福建。

汤和此次舟山海上作战未受挫折。最关键的盘屿一战,“自审至戌(下午3点至晚9点),败之,尽获其战舰士卒辎重”。这使得十几年“岁岁治海舟”,以为能据此与朱元璋长期作海上抗衡的方国珍一下子失去了信心,不得不降。

汤和在福建作战同样十分成功。1368年2月,他带领凯旋之师从闽坐船北还,然而,这一次,他在舟山海域遇到了麻烦。“还次昌国,会海寇劫兰秀山”,“为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

兰秀山,即今岱山之秀山也。兰秀山事件看来使明朝廷非常震怒。《明史》兵志有记载,洪武四年十二月,“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元(今宁波)三府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凡十一万余人,隶各卫为军。”这显然是一种惩罚。而据《舟山市志》历代兵事载,洪武二年、三年,方国珍余部进攻过舟山县城,并攻打宁波等地。这使得当初汤和迅速平定海上的战果大为逊色,朱元璋不满意也是有依据的。

但是,《明史》认为,汤和此次不得封公,真正的原因并非在此,而是为了他此前发过一次牢骚,让朱元璋耿耿于怀。当时,汤和苦守常州,与劲敌张士诚对垒。“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太祖闻之衔之。”到了大封功臣之时,朱元璋就给了汤和点眼色看看。八年以后,汤和终于被封信国公。朱元璋“犹数落其常州时过失”。

朱元璋有雄才大略,得天下后,又以猜忌刻薄、屠杀众多功臣闻名。史称,汤和“沉敏多智数”,但“颇有酒过”。那次发牢骚,是由于喝了酒说漏了嘴,让人打了小报告。汤和此后小心做人。洪武十八年,他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深得太祖欢心,立马拨款为他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第二年,朱元璋请汤和出山谋划沿海抗倭方略。汤和这年已60岁,朱元璋说:“卿虽老,强为朕一行。”汤和要求与方国珍从子方鸣谦同行,作为顾问。根据方鸣谦的建议,汤和在沿海筑城59座,浙东民四丁以上者,户取一丁戍之,凡得五万八千七百余人。这一年,舟山除本岛外46岛居民3万余人被强制迁入大陆。第二年,昌国县被废,舟山成为定海县(今舟山市定海区)。此事便与汤和设计的沿海抗倭大方案有关。

舟山“海禁”,一直延续到清初,时间长达300年。这不但人为中断了舟山社会经济正常发展路径,给当时的舟山乡民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削弱了海防,其后倭寇猖獗,往往先犯舟山,而后入侵大陆,祸及东南各地。明中叶浙江总督胡宗宪在《舟山论》一文中因此说,“信国公汤和经略海上,区划周密,独于舟山似有未妥者。”

汤和其后“益为恭慎”,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八月去世,年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