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万变的世界,年轻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却也充满机会和未知的挑战,不管孩子开心或难过,但家永远都在……
孩子的自然律
儿子有这么好的一段回忆,做父亲的非常开心,这些温暖和支持是所有的人一起给他的,而这就变成了孩子生命的自然律。
有一个理论认为,孩子的生命有一个自然律,而这个自然律来自周遭的人怎么看待他。
有一个爸爸带着智障的孩子到小区散步。路上经过一个棒球场,智障的小朋友问爸爸:“你觉得他们会让我上场比赛打球吗?”爸爸知道机会很小,但他还是去问问那个领队,那个领队说:“现在是第九局我们落后三分,我们设法把你的孩子排进来好了。”然后那个小朋友就换上了球衣,坐在板凳上,眼睛炯炯有神地看着球场,还跟坐在观众席上的爸爸打招呼。
这时候第九局满垒,领队竟然告诉小朋友,要他上场。这位从来没有打过棒球的小朋友拿着球棒站上打击区,这时投手看了看这位智障的小朋友,拿着球往前走了两步,轻轻把球投出,小朋友连球棒都不太会拿,别说要打到球了,当然没打到;第二次,投手又轻轻地把球丢了出去,这次小朋友打到了,是一个力量很弱的滚地球,一般而言,很轻易就可以传一垒封杀出局,不过接球的人故意传了一个暴投,然后全场的观众就大喊:“二垒!二垒!”这位智障的小朋友呆住了一会儿,才继续往二垒跑,结果二垒手又故意漏接,大家又喊:“三垒!三垒!”球传往三垒又没接到,就这样在全场加油声中,这位小朋友一路跑回本垒得分,他好开心、好开心,因为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被当做英雄看待。
这位小朋友没有赶上第二年的暑假球季,因为他打完球那一年就死了,爸爸讲起这一段往事非常感伤,眼眶里都是泪水,但他非常开心儿子有这么好的一段回忆,这些温暖和支持是所有的人一起给他的,而这就变成了孩子生命的自然律。
一个小孩从出生、上小学一路走到上大学,父母、老师、学校、小区整个环境,每个人对待他的方式就是这个小孩世界的自然律,也会影响他的一生,他的世界是充满美好还是充满仇恨与怀疑,都是通过和周遭环境互动得来,从这个角度看,父母跟子女的很多互动,老师和孩子的许多互动,都不能太低估对孩子的影响力。例如我们小时候在学校被老师当着大家的面打耳光,会觉得很没尊严,长大后对社会就会多一些敌意和防范,这就是当年种下的因,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会这样。
四十多年前,有一位在台湾专门做大专同学辅导工作的朱神甫,他是个上海人,他到美国时去看台湾的留学生。当年台湾留学生在美国过的生活其实很辛苦,有些人在餐厅打工洗盘子,有些在屠宰场工作,有些在台湾很优秀的孩子甚至都变得非常潦倒,一些留学生夫妻为了生活,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带,然后自己再去帮人家带小孩、打零工赚钱。
有一次朱神甫告诉我,有位女留学生很不平衡地说:“为什么要帮新来的留学生忙?为什么要给他们临时的地方住?为什么得帮新留学生介绍工作?应该让他们吃苦!我们刚来的时候也很苦啊,应该要让他们吃吃苦、受受罪才对!”这个女学生的说法给我很大的冲击,因为这代表两种不同的观念或想法,可以完全用在父母身上。
有些父母自己小时候受了罪,他觉得小孩也应该受这些罪,为什么要给他特别的保护和帮忙?但也有些父母刚好相反,我在光启社工作时,有一回到国外拍节目,有一个导播在法国给小孩子买的衣服都好贵,我虽然忘掉价钱,但我知道我是绝对不会买的。当年导播的待遇并不高,但他的心情就是自己虽然没有得到,但他愿意给小孩他所错过的、所失去的生活。
教育也是。台湾一天到晚谈教改,但却改不了父母对孩子教养的错误观念。有不少父母虽然很穷,但因为自己当年没有享受到错过了,所以要让小孩念最好的学校;而有的父母认为自己没有得到的,小孩也没有必要拥有,对孩子很凶、很冷漠。或许大家都在谈物质层面的东西,但关心呢?爱呢?照顾呢?
谈到陪四个孩子长大的过程,我一直采取的方式是多付出一点儿。我父亲很严肃、很专制、很大男子主义,而且坦白讲,父亲很硬心肠,有一回我弟弟离家出走,父亲看都不看,理都不会理,他认为时间到了,孩子自然就会回来了。可是我会觉得我没得到的,我会想办法让小孩得到,像我已经得到的,例如从我母亲那边获得的赞美,我会让孩子们得到更多。
现在已经很少人有养儿防老的观念,现代的父母对孩子这么好,既然不是想养儿防老,也不是想要回报,其实父母的心情就更微妙了。像我最近在山东青岛国税局演讲,中午和几个高级主管吃饭,他们七个人中就有五个送孩子到外国念大学,根据我和欧美人士接触的经验,他们比较少把毕生的积蓄用来送孩子到国外念书,因此我想这些高级主管们的心情大概是当年自己遇到“文革”,虽然孩子那么小就送出国不见得好,但他们希望孩子比他们当年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严格来说,我也有这样的状况,我没有好好念书,没有物质的享受,没有好衣服可穿,有一次我到鞋厂去上课,客户送我一双名牌的球鞋,哇!我那时候好开心、好高兴,其实并不是我买不起一双名牌球鞋,而是我初中的时候鞋子都穿破了,整个破到底了还在穿,同学都嘲笑我。那个年代没有冰箱,前一天准备的便当如果第二天天气热,便当就坏了、馊掉了,这样的情况我当然不希望我的孩子们遇到。即便是现在我们一家人出去吃饭,我们还是常常点孩子们最喜欢吃的菜,而且都是我付钱,他们还觉得很自然,我常开玩笑,他们在美国都算是高收入的家人了,却从没想过要请老爸吃一顿饭呢!
我自己只念到高中一年级就留级,以后就进了空军,当时进空军就觉得这一辈子好像就完蛋了一样,我自己没有受过什么好的教育,所以即使在我们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小孩的教育都没有荒废,只要是围绕着教育这个中心点的所有事情,我们尽量都支持,例如二十年前我们买了一辆五百块美金的脚踏车给读高中的立国,或是让念小学的立参加夏令营的活动,我都一直支持他们。所以,我也希望父母除了物质以外,应该多给孩子爱和关心,因为那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魔法棒—赞美的力量
获得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写的一篇作文,老师称赞不已,赞美的力量,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那时候我每天期盼作文课的来临,也开始非常喜欢阅读报纸、爱看大人的小说,当时功课只有作文表现最好。
我记得我们住在美国的时候有个邻居,在他的儿子溜滑板经过我们面前时他对我说:“这家伙真棒!让我引以为荣!”我知道他是故意说给儿子听的,因为他的儿子刚通过童子军的甄试,所以他就当着我们的面来赞美儿子。这让我心里非常感慨,因为我虽然很希望也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比起我的妈妈、比起这位外国邻居,我真的还做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有一年,立国的一个同学住在阿拉斯加,他的父亲在当地当医生,所以暑假就约立国和刚上大学的立行去那里玩,这一趟旅游对两兄弟来说是很棒的经验,因为他们到了好多一般观光客不会去的地方。这位同学的爸爸带着他们四处探索、钓鱼,还告诉他们阿拉斯加有种特别的老鹰,一次只会生三个蛋,但存活率不高,所以他们会协助孵化等精彩的故事,而在这趟旅行结束,立国和立行准备回家时,这位同学的爸爸把他们叫来,告诉他们:“你们回去跟父母说,他们很会教养小孩!”而两兄弟回来也真的跟我说了,那时我真的觉得很棒。虽然他是要孩子传话给我,事实上却是利用机会赞美我的小孩,如果是我的话,可能就想不到这样做,所以真的还有好多地方可以努力。
老大立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很喜欢写作,文笔非常好,国小的时候学校提倡写作,教室后面的布告栏贴着佳作文章,督学会定期来学校表扬,光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占了七八篇。在美国念国中二年级的时候,立言写了一篇批评台湾教育制度的文章,投稿到《中国时报》,内容铿锵有力,结果刊登出来了,很多人看到了以为是我帮他捉刀代写的。
那天在家里我就当玩笑话说给大家听,只有我妈妈不动声色看完黑立言的那篇文章后,她眼睛抬也不抬冷冷地说:“屁!还你捉刀呢,你根本写不到这么好!”当时黑立言也在场,奶奶的这个赞美对他来说是很大的鼓励,对孩子的自信更有具体的帮助。以后黑立言投入卡内基训练,在分享或演讲的时候,他都会提到当年奶奶说的这句话,因为奶奶的鼓励和赞美对他有很大的影响。他到今天也总是认为,只要他下点儿工夫,他就可以成为一个作家,这成了黑立言的一个梦想。
赞美,真的可以鼓励并且激发一个人的潜力,不但可以让他把工作完,甚至做得更好,这可是千真万确的。我在六七岁刚懂事的时候,爸爸担任空军基地的电台台长,是整个空军基地级别最高的军官,那时候只有他有吉普车,车子开到街上大家都认识他,也因此我就得到很多的注意力。
得到注意力的好处是,会因为有激励的力量想去做很多的事情,反之有时候没有激励的力量,会让人什么都不想做。
获得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小学四年级我在新竹空军子弟学校上学,开学时我写的第一篇作文,开头第一段只有一句话:很高兴考取空军子弟学校。接着就开始第二段,这篇作文老师称赞不已,还跟隔壁班的老师说我的作文比六年级的哥哥写得还好。
其实我必须坦承,当年这一篇作文,是妈妈捉刀的。妈妈很有天分,她会模拟小孩子的口气,然后教我写作文,或帮我修改作文,虽然作文是妈妈帮我捉刀,但获得老师的注意力,老师赞美的力量,却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
那时候我每天期盼作文课的来临,也开始非常喜欢阅读报纸、爱看大人的小说,当时功课只有作文表现最好,其他科目都一般。而这种第一段只写一句话的写作方式,因为获得了老师的赞美,让我信心大增,一直到现在我写文章,还是喜欢这种言简意赅的方式。我有时在想,如果当时老师是赞美我的数学很好,或许我现在是钻研数学的科学家也说不定呢!
这就是老师和父母手中拥有的“魔法棒”!只要父母跟孩子说:“哇,你真的好棒!”短短一句话,可能就会改变他的一生。
独特性:孩子最大的财富
父母总是直接命令孩子去做事,像:“你去做功课!你不能看电视!”但我们可以把命令句改成问问题,例如孩子老是黏在电视机前,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跟他沟通:“我们吃饭要选有营养的食物,你现在已经看一个小时电视了,你觉得什么电视节目是有营养的呢?你觉得你应该看哪些频道呢?”
教养小孩真是说易行难,也许你在书店可以买到十本、二十本怎么教养出高情商孩子的书,但自己做起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在美国2006年2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关于“爱情”的专题报道很有感触。有一个新娘要结婚了,但她希望每个来参加婚礼的朋友都能给她一个建议,告诉她怎么经营美满的婚姻,结婚后要如何才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