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之二,蒂姆在西方家庭中长大,他认为,虽然私底下是女婿和岳父,但是在工作场合,大家的关系就是同事,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主张据理力争,有时候,力道没拿捏好,难免会擦枪走火。
渐渐地,父亲和蒂姆之间就不太说话了。
我是父亲的女儿,又是蒂姆的妻子,当他们不说话时,每次有什么事需要沟通,我就成了他们的“传话筒”。后来我受不了,请他们有话就直接跟对方说,不要再通过我传话。
四年前,由于蒂姆转换战场,到新加坡的卡内基工作,相处上有了空间,加上蒂姆也为以往冲动的言行道歉,他和父亲又恢复到当年的良好关系。
我相信,对父亲和蒂姆来说,这段共事的经验,应该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记得有一次,父亲和母亲发生了小争执,我自作聪明,想要帮他们调解,结果父亲用非常平静而严肃的语气对我说:“这不关你的事,你没有资格插嘴。”我才突然理解,虽然父母亲很疼我,有些界线我就是不该跨越。
相处是需要学习的,即使亲如家人,关系再好,都可能一时错入对方的“地雷区”,引爆冲突。不过,冲突并不是世界末日,通过冲突,我们能够更了解对方,并且寻找下一个阶段的相处之道。
因此,当家这个圆变得越来越大时,只有爱可能不够,还要建立一个和谐相处的方式,这个摸索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绝对值得。
对孩子说:“我爱你!”
结婚三年后,本来不想生孩子的我,却开始觉得当妈妈也不错,结果七年下来,陆陆续续就生了三个孩子。
刚结婚时,我可是一点儿都不想生孩子。我觉得,这个世界太乱了,孩子来到这世界,会过得很辛苦。
老公蒂姆却是个非常爱孩子的男人,只要一跟小朋友玩起来,即使老婆从他身边消失了,他大概也浑然不知。虽然如此,蒂姆很尊重我的意愿,决定结婚五年后,再生孩子。
然而,结婚三年后,本来不想生孩子的我,却开始觉得当妈妈也不错,结果七年下来,陆陆续续就生了三个孩子。
自己当了妈妈以后,每次看着孩子们,就会想起我和立言、立国、立行小时候的模样。
老大托比,还在婴儿时期就笑口常开,非常惹人怜爱。他的个性很乖巧、懂事,不会让人操心。有一次,我告诉他:“托比,不可以用手指去摸插座哦!摸插座会被电到。”托比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从他的眼神中,你会知道他听懂了,也听进去了,他绝对不会用手指去摸插座。
老二安迪就截然不同了。刚出生时,他的表情总是呆呆的,逗他玩也没什么反应。长大以后,他非常善良、可爱,但是也调皮捣蛋,让人哭笑不得,不知道是该去抱抱他,还是打他一顿。
比方说,我也告诉他:不要用手指去摸插座,即使说了一百次,你还是会看到他露出一脸贼贼的表情,想试着用手指摸插座,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老公蒂姆也是家中的老二,听说他小时候跟母亲买菜时,会故意躲起来,让妈妈找不到。安迪几乎成了他的翻版。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去大卖场买衣服,突然间发现安迪不见了,一颗心差点儿没跳出来,不知道他是走丢了,还是被别人带走了;正在我六神无主时,他才从藏身的角落里跳出来:“哇!吓你一跳!”好像让老妈担惊受怕,是件很有趣的事。
我跟他解释:“安迪,下次不能再这么做了,你要是不小心被坏人带走怎么办……”话还没说完,他的注意力已经转到别的地方去:“妈咪,你看那颗球!”真是被他打败。
虽然安迪老是让我提心吊胆,不过我常以二哥立国的例子安慰自己:“反正我们家里最调皮捣蛋的孩子,最后还不是当了医生。”
至于小女儿伊西,她的个性又跟两个哥哥完全不同。她很害羞,害怕陌生人,我父亲很喜欢她,偏偏她却最怕他,每次一听到外公回家了,就赶紧躲进我的怀里,完全不给外公面子。
伊西也很“慢熟”。带她去参加小朋友的聚会,她会像只无尾熊一样,紧紧地攀住我,过了一两个小时,等到她“暖身”得差不多了,想要下来玩,聚会也差不多结束了。
另一方面,她的脾气又很硬。她的年纪比哥哥小一截,跟不上他们玩,却硬是要插一脚。比方说,两个哥哥在玩扑克牌,如果不让她一起玩,她会又推又打,甚至还会咬哥哥们。我们要求她道歉,她就是不道歉,即使要她在门口罚站二十分钟,她还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我很庆幸,三兄妹的个性虽然不同,感情却很好。这也像我们小时候,四个人常常同进同出,一起爬树、一起抓乌龟,在成长的路上,如果有手足当你的好朋友,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
另外,孩子们也教会了我一件事。
虽然我父母亲从不吝表达他们对儿女的情感,不过,毕竟是东方人的家庭,还是不习惯直接说出“我爱你”,老公蒂姆来自西方家庭,家人之间,则是习惯将“我爱你”挂在嘴上。
有了孩子之后,刚开始我还是不太习惯对孩子说:“我爱你。”总觉得那样不太自然。
但是,当孩子们用童稚的声音对我说:“妈咪,晚安,我爱你。”渐渐地,我发现,大声对孩子说“我爱你”其实还挺自然的。
闭上眼睛就能知道爸妈的反应
我有勇气做一个快乐的全职太太,跟爸妈的教导分不开。我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遇到任何困难,闭上眼睛就能知道远在台湾的爸妈会有什么反应。然后我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信任的力量大过训斥和打骂
从小到大我们兄妹四个从爸妈身上感受最多的就是信任和包容,所以不管我在叛逆期如何情绪化得离谱,也不管二哥如何变着花样调皮捣蛋,爸妈都愿意相信我们是好孩子,犯错只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关卡。
我的三个宝贝也在我和老公蒂姆的信赖中渐渐长大,托比12岁,安迪10岁,连最小的伊西也7岁了。托比在今年经受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痛哭流涕,他后来说当时他觉得这件事情“太可怕”了。
故事的起因是“撒谎”。托比和安迪到邻居家玩,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有回来。他们到家后,我问他们有没有在邻居家玩电脑,托比一口咬定说:“没有!”我和老公都不太赞成孩子们长时间玩电脑,尤其是到邻居家里一直玩facebook是很不礼貌的事情。托比的否定让我很恼火,不过我忍住了,很冷静地再问他:“我看到你玩电脑你为什么说没有?你为什么要撒谎?”
托比一下子大哭起来,哭得很伤心。一般小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或者嘴硬到底,就是不承认自己撒谎;或者发现事情败露,向父母承认错误。托比却好像情绪彻底崩溃了。后来我们等他平静下来,把他抱在怀里,问他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托比用痛苦的语调说:“我知道不应该玩电脑,更不应该撒谎。我不喜欢撒谎,这是个可怕的错误。”
在整件事情中,我们既没有惩罚托比,也没有打骂他,但是他却饱受良心的谴责。在他看来,辜负爸爸妈妈的信任是一件天大的坏事。
记得二哥黑立国曾经说过:“每当犯错时,父母总是清楚地让我知道:错的是我的行为,并不是我这个人。父母的耐心和包容,还有从未放弃的态度,让我也从未放弃过自己。”我爸妈最伟大的一点就是我们犯错以后,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往好处想。认为孩子是好的,或者即使犯了错,也会变好。信任的巨大力量让孩子不敢随便辜负父母的期望。
不过,我常常见到家长在孩子发生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的孩子不好,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认为孩子一定会撒谎,或者孩子的功课明明做好了还要再去检查,这种行为就是告诉孩子,你不信任他。他就会觉得我可以乱来,反正你已经这样看我了。到了这个时候,训斥和打骂只会加深孩子的误解,让他更加怀疑父母的爱。所以,我是坚决反对“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传统理念的。
勇敢需要耐心才能陪练出来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调皮外向的孩子虽然不好管理,却不容易出大问题,因为你可以随时掌握他的心理动态;但是内向害羞的孩子就难办多了,尤其是女孩子,她脸一红,头一低,心里想什么,你真的要靠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