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什么在微博上会发“自残”信息
遇见未知的自己
微博上关注的人越多,惹出的事也就可能越大,比如“中国红十字会”事件。以前不明白人为何会在微博上发布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但当我也玩微博后就明白了。难道微博真是出卖自己的利器?
生活情景再现
“测试人品的时刻到了,有个病人的血压一直在降,半夜很可能要起床收尸,这大冷天我暖个被窝也不容易,等我下班在(应为‘再’——记者注)死啊……”
2011年2月22日晚,一条微博开始在网上广为流传。根据这条微博提供的截图推断,博主可能为汕头某医院女护士。该护士对病人的生死漠不关心,只盼着下班。该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汕头市中医院医教科林姓科长介绍,该微博博主确实为汕头市中医院内科医护人员李某。医院已成立调查组调查此事,李某已被停止处方权并调离临床岗位。林姓科长同时透露,据李某反映,网帖所附照片及明信片确为她本人所有,但文字内容与其无关,因其微博账号被盗。
心理学大揭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为信息风暴所影响,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是时代和生活的记录者和关注者。所以,许多人才会在微博里“爆料”自己,因为他们不仅想用这种方式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同时,更想要让自己的“普通生活”受到他人的关注。故而,因为这种自我意识的过分展现和表现欲的膨胀,许多时候,很多人似乎会忽略其微博内容的道德性和规范性,于是这种“自曝”就很容易成为了“自爆”。
我们姑且不论这个“冷血护士”的道德水平,单从这种希望表达自我的行为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护士是受到了自我激励的驱动,希望他人能从她的字里行间知道她的所想所感,这个冷漠的护士产生了一种错觉,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希望从访问者那里得到回馈。虽然她的这种行为是十分错误的,并且事情的结果并没有像她自己想象的那样(她认为自己的疲劳是值得同情的,并且也希望从访问者那里获得理解,但事实却是事与愿违)。
微博似乎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传话筒,它是一种向别人展示自我的公开方式。但是,也有许多人感叹,它会让人“上瘾”,大量占用时间,导致阅读和思考的“碎片化”。同时,还可能涉及到许多道德品质上的问题,因为人们或许会在无意间太过于专注地展现自我而忽略了许多社会性因素。
总之,从各种类似的事情上看,微博作为一种新兴潮流的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大明星也好,小百姓也好,简单便捷的“只言片语”型语体似乎给民众提供了更大的情感表达空间,同时,也更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02 为什么看到他人有危险却不愿相助
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是个挺有爱心的人,如果别人需要我的帮助了,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但有时候当一个人发出求助信息,而且我身边有很多人时,我就会犹豫不决,难道我没有了同情心吗?
生活情景再现
1964年3月,在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很快成为《纽约时报》的头版新闻,并使全国感到震惊。这件谋杀案受关注的原因与凶手、被害者或其谋杀手段都没有什么关系。吉娣·格罗维斯是一位年轻的酒吧经理,她于凌晨3点回家途中被温斯顿·莫斯雷刺死。莫斯雷是个事务处理机操作员,根本不认识她,他以前还杀死过另外两名妇女。使这场谋杀成为大新闻的原因是,这次谋杀共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莫斯雷刺中了她,离开,几分钟后又折回来再次刺她,又离开,最后又回来再刺她),这期间,她反复尖叫,大声呼救,有38个人从公寓窗口听见和看到她被刺的情形。没有人下来保护她,她躺在地上流血也没有人帮她,甚至都没有给警察打电话。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在地铁中或马路上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去帮他们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难道是因为城市里的人比较冷漠吗?
心理学大揭秘
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原因,使我们不愿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想:“即使我们不去帮助他,也应该有人会出手相助的”。这其实是一种依赖别人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
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曾经做过一个让众人拉网的实验。结果,每当拉网的人数增加,每个人出的力就会减小一点。原本,我们认为人数的增加会发挥相乘效应,即每个人出的力会增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人数越多时,人就越会感觉“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分子”,于是拉网的时候就不那么卖力了。
美国心理学家拉特耐和古利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将参加实验的人(受验者)分别置于独立的房间中,然后让他们戴上耳机,通过麦克风举行讨论会。受验者处于独立的房间中,互相看不到对方,只能听到别人的声音。在讨论开始后不久,心理学家安排一个人假装哮喘发作,而受验者可以通过耳机知道有人哮喘发作了,看最后有多少人会帮发病者向会议主办方求救。
结果,得到了一组有趣的实验数据:只有一名受验者和一名装病的人开会时,在装病的人发病后的3分钟内,100%的受验者都发出了求救信号;当有两名受验者和一名装病的人开会时,有60%的受验者发出求救信号;当受验者增加到6人时,只有30%的人发出求救信号。有别人在场时,人总会想:“即使我不求救,也会有别人求救的”。在现实社会中,有困难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况下是因为这种心理效应在起作用。
§03 我是不是墙头草
遇见未知的自己
如果与我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发生了冲突,那我往往会支持弱者;但如果一方是我的亲朋好友,那就会“帮亲不帮理”,我是不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
生活情景再现
郝鹏举,1903年5月出生于河南阌乡县(今灵宝)。在河南洛阳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他从冯氏的传令兵干起,以精明机智受到赏识,一直升到少将旅长。1924年春,时任西北边防督办的冯玉祥,派郝鹏举到苏联基辅炮兵学校深造。郝鹏举回国后,先后任西北军二十五师炮兵团长、军参谋长等职。郝鹏举也成为冯玉祥的亲信。可是,1930年爆发了冯、阎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在冯玉祥节节败退的情况下,郝鹏举却联合河南籍同乡密结帮派,背叛了待他恩重如山的冯玉祥,反戈一击,带人倒向蒋介石。
然而这个杂牌军中的人物,并不被蒋介石倚重看好。1937年安排他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手下,做了个中校副官。后任中央军校西安分校少将总队长。期间郝鹏举参加了国民党的秘密特工组织“蓝衣社”,想以此效忠蒋介石,同时讨好胡宗南。尽管他曲意逢迎,极尽巴结之能事,但始终得不到也是出身黄埔的胡宗南的信任。于是郝鹏举情绪极端失落,开始对胡宗南心生不满,又因与军官家属发生“桃色事件”被胡宗南下令逮捕关进监狱,后来郝鹏举买通看押人员得以逃脱。
1940年3月,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郝鹏举见时机已到,就给汪精卫写信,表示拥护他提出的和平救国主张。正好汪精卫急需一批为他卖命效劳的人,于是在1942年2月任命郝鹏举为伪武官公署中将参赞武官长。1944年1月13日,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在徐州成立“淮海省”,并任命郝鹏举为省长兼保安司令、徐州绥靖公署中将主任。随着汪精卫1944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病死,郝鹏举又立即转向,给蒋介石写信表示“效忠”。蒋介石虽然曾与汪精卫势不两立,但还是任命郝鹏举为第23集团军新编第6路军总司令。这样一来,郝鹏举又摇身一变,由一个汪伪汉奸成为了“国军”的高级将领,又秉承国民党的旨意占领了徐州。
郝鹏举可以说是“墙头草”的典型,他见风转舵,20年换了4个主子。
心理学大揭秘
郝鹏举的“墙头草”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乐队车效应”。“乐队车”是指在游行中开在最前面、载着乐队演奏音乐的汽车,乐队演奏的音乐使人情绪激昂、不自觉地就想跟在车后面参加游行。
此外,还有一种与乐队车效应相反的心理效应,叫作“支持弱者效应”。对于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事情,多会产生“乐队车效应”,即愿意站在胜利者一方;而对于与自己无直接关系的事情,多会产生支持弱者效应,即支持弱者或落后者。比如,某位政治家在总统选举中,肯定会支持有把握当选的人,因为这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而当他观看高中生棒球比赛的时候,多会为落后的队伍加油,因为棒球比赛的输赢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
乐队车效应,在经济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经常在电影的宣传海报上看到这样的话:“电影热映中,观众好评如潮”。其实,这些宣传语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目的就是为了激发观众的心理产生乐队车效应。观众会这样认为:别人都看了,而且还好评如潮,那么我也要看。其实这只是广告宣传罢了,至于是否“好评如潮”,观众朋友们还要自己作判断。
§04 为什么看演唱会时会跟着唱
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平时是个很安静的人,话不多,但每次去看演唱会,我都会在现场大声地跟着唱,情绪高昂。我很喜欢这时候的自己,也丝毫不觉得难为情,难道我有双面人格吗?
生活情景再现
1967年的一个夜晚,200个俄克拉荷马州的大学生聚在一起,看着一个遭到挫折、扬言要从楼上跳下去的年轻大学生,他们大声喊:“跳!跳!跳……”结果,那个学生真的跳下去摔死了。大规模的群体和夜幕使人们容易丧失自我意识,常常会跟着起哄。若楼下面的群体规模较小,或是在白天的情况下,人们并不会怂恿该大学生自杀的。
生活中,往往还存在类似的情况: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人们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些“没个性”的人,如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心理学大揭秘
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没个性化”。个人意识变淡薄之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着自己,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巨大的开放感能使自己的欲求进一步增长。反正周围也没有人认识自己,也没有人际关系的束缚,因此害羞的人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大声唱歌、高声呐喊助威。此外,大声喊叫出来,也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法,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因此,有的人甚至大声喊叫上了瘾。
不过,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淡薄时,就会开始感觉什么事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如果自我意识过于淡薄,就可能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当然,“没个性化”并不会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导致人丧失社会性。在保持着社会性的团体中,“没个性化”也很难使人做出反社会的行为。
1970年,津巴多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召集一些女大学生做实验,实验要求对隔壁一个女大学生进行电击,因为是科学研究,不需要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通过镜子这些女大学生们可以看到那个被自己电击的女大学生。实际上被电击的女大学生是津巴多的助手,她并没有真正受到电击。但当受试者按下电钮时,她假装大喊大叫,流泪求饶,以使女大学生们相信,她真的非常痛苦。
这些女大学生们被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在“去个性化”的环境中,她们都穿上了带头罩的白大褂,每个人只露出了两只眼睛,因而彼此间谁也不认识。主持人请她们实施电击时也不叫她们的名字,整个实验在昏暗中进行。第二组受试者是在“个性化”的环境中,她们穿着平常的衣服,每个人胸前都有一张名片。在实验时,主持人很有礼貌地叫着每个人的名字。房间里的照明很好,每个人彼此都能看得很清楚。
想象一下这两个小组的测验结果分别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实验结果证明:“去个性化”小组比“个性化”小组按电钮的次数多达将近两倍,并且每一次按下电钮的持续时间也较长。
§05 为什么股票越跌越不放手
遇见未知的自己
对于炒股我有太多的感触,股票涨的时候,我可能一冲动就出手,挣一点算一点,也可能等一段时间再出手,想多挣点。但当股票下跌时,尤其下跌厉害了,我就死活不肯出手。为什么我就不能选择及时止损呢?
生活情景再现
在赌场中,哪种赌徒最容易下大注?答案是两种人:一种是已经赚了很多钱的人,另一种是已经亏了很多钱的人。
前者会这么想:既然我已经赚了这么多钱了,说明我的运气非常好,或者我特别聪明,而且,既然是赚来的钱,输掉一些也没关系,所以更容易下大注。
而后者会这么想:我已经输了这么多了,所以无论如何我还要赌下去,而且还要下大注,这样我才有希望翻本。最有害的想法就是翻本的念头,这位亏了很多的朋友已经损失大半,却还想着把最后那点儿本钱都压上去,其结果除了亏损不会再有其他结果。曾有人对期货交易员作过一个调查,他们发现凡是在上午亏钱的人,下午更具备赌性,但其结果多数都是亏得更多。
心理学大揭秘
人们在有利可图的时候,更愿意选择稳定的利益,但是在吃亏的时候,为了避免利益受损,则更愿意去赌小概率的事件,我们称这种对损失反应更敏感的现象为“厌恶损失”。
因为人们厌恶损失,所以就有一种要竭力避免损失的心理,有时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做。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又称为“错位效应”。
错位效应是投资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障碍,对这一行为障碍的理论解释之一是前景理论。该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内曼和他的同事托维斯基提出,他们认为产生错位效应的原因在于投资者是损失厌恶型。损失与收益具有不同的价值函数,损失的价值函数是凸的,并且相对陡峭;而收益的价值函数是凹的,并且相对平缓。这说明个体对一定损失的感觉要比一定收益的感觉要强烈。这也就难怪投资者获得微薄利润时会按捺不住获利了结,而跌得很惨时又迟迟不肯抛售。投资者迟迟不肯止损的现象也得到了所谓“禀赋效应”的验证。
投资者往往会高估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的真实价值,对投资者而言,购买价或者心理价位也许是比较通常的参考点。但是,有时候参考点并不一定就是购买价或心理价位。股民通常会将现在的结果与假如当初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进行比较。因此,对错位效应的另一种理论解释就是后悔理论。根据后悔理论的观点,涨了怕再跌,跌了怕再涨,这就是投资者为什么获微利时立即了结,而被套牢时却迟迟不肯解套的原因。对于投资者来说,克服错位效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制订止损点和结利点。因为即使高的命中率,也并不一定会导致高的利润,也许你一次的损失量已远远超过了多次盈利的总和。因此,结利点一定要定得比止损点高一些,这样才能使你避免损失。
众所周知,“止损”可分为两种完全不同应用机制的止损,即保护性止损和跟进性止损,由于止损多发生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总令人联想到不愉快的事,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意谈论这一话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保证不出任何差错。如何将损失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或尽可能使既得利益最大化,很现实地摆在每一个投资者面前,特别是入市不久的中小投资者,更需要合理地运用止损。
§06 为什么宁愿买贵的也不愿买对的
遇见未知的自己
小时候觉得快乐是件很简单的事,但越长大人就越复杂,买衣服就爱买贵的,这样才觉得有面子,也忽然明白了“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现实讽刺。难道我也堕落成一个俗人了吗?
生活情景再现
很多人有这样的发现,两件款式和质地差不多的衬衣,在普通商场里只卖几十元,而在高档商场里却能够卖到几百元,更奇怪的还是很多人更愿意去买贵的那件。标价9999元的眼睛架、6666元的纪念表、158万的钢琴、108元的牛肉面……
这些天价商品却在市场上走俏,越是高端越是名牌越有人买,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心理学大揭秘
这就是凡勃伦效应。
按理说,我们都渴望买到便宜的商品,可为什么我们还依然火热地追求天价商品呢?其实我们购买这些高价名牌的目的并不是直接追求物质享受,而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逐步由追求数量、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与格调。拥有高价名牌是权势、地位、成功的体现,购买价格高的商品也是一种炫耀性的消费,能让人产生一定的优越感,所以就出现了这种奇特的经济现象。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商家在做广告时,会提高价格,暗示自己的商品代表着“高品质”的生活。而且这种炫耀性的消费方式已经影响到了并不富裕的人群,正是因为他们更急于摆脱“贫困”的标签,才会通过消费昂贵的物品来使自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因其价格的升高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奢侈性消费的潜在愿望。
因此,很多商家利用了“凡勃伦效应”来探索新的经营策略。例如,通过提升商品的包装档次来提高定价,给人一种“名贵”的感觉,从而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提高商品的市场销售额。
§07 为什么会成套买东西
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明明只想买一件东西,结果买着买着就多了。因为买了一件东西后,发现没有能和这件东西搭配的,于是就悲剧了——买很多与之搭配的东西。我这种行为是不是有点儿败家?
生活情景再现
晶晶常常说要去买一件衬衫,结果晚上回来的时候,她会买来外套、鞋子、项链、手表等很多东西。
“你不是只需要一件衬衫吗?”丈夫霍文问她。
“是啊,但是我买了之后,想到我所有的衣服都和这件衬衫不搭配,只得买新衣服和鞋子。”晶晶不好意思地说。
“你这简直是给商场搬家啊。”霍文哭笑不得。
但晶晶下次逛商场时依然会这样,仿佛管不住自己似的。
“我想买个书柜。”一天晚饭后霍文突发奇想。
“好,我们明天去看看。”晶晶答应了。
第二天,晶晶和霍文选了一个书柜回来。霍文左看右看,觉得书柜很漂亮,但总觉得和椅子很不搭配。晶晶和霍文想到一块儿了,她说:“你这把躺椅太旧了,我们明天去买把新的。”霍文点头答应。
躺椅买回来后,霍文又觉得桌子很扎眼,看过心理学书籍的他知道自己也犯了“配套效应”的毛病,但就是管不住自己。
心理学大揭秘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协调: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后来心里却不舒服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他把这种感觉写到一篇文章里——《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狄德罗的感受,在许多人心中都能引起共鸣。针对这样的心理,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也叫“配套效应”。就是说,人们在拥有一件新的物品后,总倾向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配套效应可以带来好的结果,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这取决于所参照的“睡袍”的价值。
选择一件有意义的“睡袍”,激发人们自我转化的内在动机,主动实现良好的与之配套的行为,这是好的。但有时候,人们也会为这件“睡袍”付出很大的代价,这就有点儿得不偿失了。这也是为什么家具店里的家具总是成套地卖,就是要产生配套效应,这样才有利于商家多赚钱。
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08 为什么重压之下能超常发挥
遇见未知的自己
大家都知道乒乓球选手张继科,他是一个比赛型选手,越重要的比赛,他就发挥得越好。可我恰恰相反,平常小考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可一旦大考时就发挥失常,我该怎么办呢?
生活情景再现
有一次,拿破仑骑着马正穿越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一阵呼救声。他扬鞭策马,来到湖边,看见一个士兵一边在湖里拼命挣扎,一边却向深水中漂去。岸边的几个士兵乱成了一团,因为水性都不好,不知该怎么办。
拿破仑问旁边的那几个士兵:“他会游泳吗?”
“只能扑腾几下!”
拿破仑立刻从侍卫手中拿过一支枪,朝落水的士兵大喊:“赶紧给我游回来,不然我毙了你!”说完,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落水人听出是拿破仑的声音,又听说拿破仑要枪毙他,一下子使出浑身的力气,猛地转身,快速地游了回来。
心理学大揭秘
不会游泳的士兵突然发生戏剧性转变,是因为拿破仑“不游回来就毙了你”的强刺激,使他产生“应激反应”,才使出浑身力量和智能,自救成功。
当情绪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时,人的激活水平快速发生变化,表现为呼吸加快加深,心率增加,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肌肉的紧张度明显增加。同时,喉部和鼻腔的通道打开,使更多的空气进入肺部,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高度兴奋。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威胁性情境时,身体上会自动发出一种类似“总动员”的反应现象。这种本能性的生理反应,可使个体立即进入应激状态,以维护其生命的安全,被称为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发人的潜能。
生活时刻在变化,没有变化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一定的变化可以激励人们投入新的行动中,提高人的斗志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变化是有利于维护人们心理平衡的。但生活中的变化如果过多、过快、过大、过于突然,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就会超出人们心理、生理上所能承受的限度,会形成有害的应激。
应激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接受刺激后,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如果应激过强,身体就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持续时间长了,会使生物化学保护机制受到破坏,使抵抗力降低,从而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所以,要想表现出最好的状态,需要处于适度的应激状态中。此外,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极限,对自己的挑战应该适可而止。即使我们想突破自己的极限,也应该一步步来,不能一下子迈出过大的步伐,因为这会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压力,容易造成身心失调,损害健康,最后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从心理上讲,当个体对紧张体验不能解除时,就达到了“过度应激”,它会影响正常心理活动的进行。外界刺激唤醒大脑皮层,使之维持一定的觉醒水平时,会有助于心理活动的进行,但如果过度,则会使人产生焦虑的反应。这种情况下,自控力会减弱,心理活动能力也会降低,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判断将变得不准确,逻辑推理能力也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