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懂送客的礼节吗
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以前觉得客人告辞时,点点头握个手就行了,什么“慢走”“走好”“再见”“欢迎再来”等话太虚假了,可是现在发现送客礼仪还是很重要的,一个弄不好前期的努力就白费了。送客时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生活情景再现
在中国的商务应酬中,许多知名企业家都深知“身送七步”的重要性,也格外注意送人的礼节,商业巨人李嘉诚就是其中一个绝佳的典范。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室拜访李嘉诚的经历。那天,李嘉诚和儿子一起接见了他。会谈结束后,李嘉诚起身从办公室陪他出来,送他到电梯口。更让人惊叹的是,李嘉诚不是送到即走,而是一直等到电梯上来,再举手告别,一直等到电梯门合上。
身为亚洲首富的李嘉诚日理万机,可他依旧注重礼节,严格遵循“身送七步”的礼仪,亲自送客,没有一丝一毫的怠慢之举。这位内地企业家面对着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动情地说:“李嘉诚这么大年纪了,对我们晚辈如此尊重,他不成功都难。”
心理学大揭秘
“身送七步”——商业巨人李嘉诚都不忘的待客礼仪。所以,为了打造良好的形象,我们就更要铭记在心,以实际行动给客人贴心之感。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迎接客人的重要性,更要明白送客礼仪的重要性。不要做到了“迎人三步”,却忘记了“身送七步”,这就可能给客人留下“虎头蛇尾“的印象,甚至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悲惨局面。
心理学上不但有“首因效应”,也有“末轮效应”。末轮效应指的是,强调服务结尾的完美和完善,即要“功德圆满”,它的核心思想是要求人们在塑造单位或个人的整体形象时,必须有始有终,始终如一。所以,“最初的”和“最后的”信息,都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初的”印象尚可弥补,而“最后的”信息往往无法改变。所以,有的时候,“送往”的意义可能会大于“迎来”。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又要怎样做好“身送七步”呢?
首先,当客人提出告辞时,要等客人起身后再站起来相送,切忌没等客人起身,自己先于客人起立相送。更不能嘴里说再见,而手中却还忙着自己的事,甚至连眼神也没有转到客人身上。
其次,当客人起身告辞时,应马上站起来,主动为客人取下衣帽,帮他穿上,与客人握手告别,同时选择最合适的言词送别,如“希望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每次见面结束,都要以将再次见面的心情来恭送对方回去。
再者,当客人带有较多或较重的物品,送客时应帮客人代提重物。与客人在门口、电梯口或汽车旁告别时,要与客人握手,目送客人上车或离开,要以恭敬真诚的态度,笑容可掬地送客,不要急于返回,待客人移出视线后,才可结束告别仪式。否则,当客人走完一段再回头致意时,发现主人已经不在,心里可能会有些失落感。
最后,许多时候,我们将客人送出门外,不等客人走远,就“砰”的一声将门关上,往往会给客人类似“人走茶凉”的恶劣感觉,并且很有可能因此而“砰”掉客人来访期间培养起来的所有情感。因此,我们在送客返身进屋后,应将房门轻轻关上,不要使其发出声响,最好是等客人远离后再轻轻关上门。
§02 为什么我对名人没有免疫力
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喜欢几个男明星,只要是他们代言的产品,而且我有能力购买的话,就会想方设法买到家,我知道商家就喜欢我这样的“傻子”,可我怎样做才能摆脱“名人效应”呢?
生活情景再现
某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有一天他忽然想到一个办法,于是给总统寄去一本,请总统予以评价。由于总统忙于政务,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了,便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上了一回当,于是这次便给了一个差评:“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收到后,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结果人们出于好奇心而争相购买,书很快又被抢光了。
第三次,出版商又将一本书送给总统,鉴于前两次的教训,总统收到后不作任何评价,便寄了回去。出版商仍大做广告:“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抢空了。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大发其财。
心理学大揭秘
这便是商人的智慧,利用名人的声望,大肆宣扬其书是某某名人看过的,购书者出于好奇,想知道为什么名人会看,便争相购买,这其中便存在名人效应。由于名人属于众所周知的人物,又被很多人喜爱,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人注意。商人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大发其财。
同样的,现在不仅有“名人推荐”,更有“名人出书”。在这个全民出书热的潮流中,名人的书可谓卖点十足。
我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们似乎“身不由己”地被“名人推荐”的书吸引了眼球呢?
很多时候,“名人”是一种十分有力的宣传点。因为从心理学上来讲,“名人效应”是一种极大的助力,名人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有着一呼百应的作用。所谓名人效应,是指名人对大众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的影响程度、范围和效果。
所以,在这种不断被渗透的“名人病”中,现在的名人效应影响的多是我们的消费。那么,在消费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要被“名人”们给“忽悠”了。
§03 为什么讨厌邋里邋遢的人
遇见未知的自己
每当有人在我面前说“我又不是什么明星,穷苦大众一个,穿那么光鲜干啥”时,心里就不舒服,因为这些人大多邋里邋遢的。是不是我太看重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了?
生活情景再现
张先生是一名咨询师,一次他和朋友通了电话,告诉朋友自己到了上海。住进提前预订的酒店后,和衣躺下,张先生想休息一会儿再去见朋友,没想到朋友主动找上门来。
张先生只得强打起精神和朋友聊天,他见朋友在这么热的天里居然穿着西装,便打趣道:“你这是要去相亲吗?”
“不,我是要去面试。”朋友有些紧张。
朋友跟张先生聊了一会儿,便告别要去面试。在朋友出门的时候,张先生发现他衬衣上的一颗扣子扣错了,便提醒了他:“你这样会给面试官留下很差的印象,就算你表现优异也不会被录取,因为一个连仪表都不重视的人,怎么能被公司录取呢?”
朋友赶紧道谢,然后离开了。
到了晚上,朋友回来了,很高兴地告诉张先生,面试通过了,要请张先生去酒吧喝酒庆祝。张先生拦住了他:“你去酒吧,穿这么正式可不行,你不知道在什么场合就要穿什么衣服吗?”
“对对,我忘记了,一时太高兴了。”朋友这才想起要换衣服。
“在社交场所,这些千万不能忽视,不然你会被人嘲笑的。”张先生提醒自己这位粗心大意的朋友。
心理学大揭秘
许多人并不重视衣着打扮,他们认为能力更重要,这种想法其实有些偏颇,一个人的仪表对人际交往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个人的仪表包括容貌、风度、服饰、发型等直观的特征。其中有些特征受先天遗传影响,有些特征是后天形成的习惯,与人的经济状况、文化熏陶、个性特征等相关。一个人的仪表可以给观察者提供大量的信息,例如从面容可以推断其年龄,从戒指佩戴的位置可以推断其婚姻状况,从服饰的搭配可以推断其审美品位等。人们在对他人的仪表进行观察时总是倾向于美好的东西,如仪表堂堂、风度翩翩、衣着整洁等,这些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而相貌丑陋、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等,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影星索菲亚·罗兰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说:“你的服饰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人物,它们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
行为学家迈克尔·阿盖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以不同的打扮出现在同一地点。当他身穿西服以绅士模样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的还是向他问时间的人皆彬彬有礼,而且看起来基本上属于绅士阶层;当他打扮成无业游民时,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汉,或是来借火、借烟的。由此可见,人的服饰、发型等仪表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年龄、职业、角色与身份等信息,并部分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服饰是文化的象征,服饰是思想的形象。”这是郭沫若说过的话,从中可以看出,服饰对一个人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说来,习惯穿单一色调服装的人,多是比较正直、刚强的人,且理性思维要多于感性思维。
习惯穿淡色便服的人,大多比较活泼、健谈,且喜欢结交朋友。
习惯穿深色衣服的人,性格比较稳重,城府深,不爱多说话,凡事深谋远虑,常会有一些意外之举,让人捉摸不定。
习惯穿五颜六色的衣服的人,多是虚荣心比较强、爱表现自己而又乐于炫耀的人,甚至还有些飞扬跋扈。
以上只是一些大概的评述,未必准确,要想在初次见面时,根据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判断其性格,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多积累经验,做个有心人。
§04 为什么有人太靠近自己时会反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如果陌生人无缘无故靠近我们时就会不舒服,可是这个“靠近”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如何界定,或许是个心理距离吧,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最佳距离到底如何界定呢?
生活情景再现
在职场、商场都屡屡失败的黄林来找自己的朋友吴剑诉苦:“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最后却失败了呢?”黄林在吴剑办公的时间里,坐在那里不肯离去,唠唠叨叨地说了一上午。
虽然吴剑有些烦,但碍于情面,还是友善地在指针指到12点的时候提醒黄林:“我们先去吃个饭吧。”
吴剑没有开车,他和黄林搭公交车去市区的一家饭馆。上车后,吴剑发现只有最后一排还有几个座位,而在他们之前上车的一位老大爷坐在了中间。吴剑没有坐下,黄林紧挨着老大爷的座位坐下了。
后来,在吃饭的时候,黄林不停地拍吴剑的肩膀和大腿,让吴剑很不舒服。“我想,我知道你为什么失败了,”吴剑终于忍不住放下了筷子,“因为你不懂‘刺猬哲学’。”
为了让自己的朋友更好地明白,吴剑为他亲自示范。他直视着黄林的眼睛,直到把黄林盯得不好意思,扭过头去。终于,黄林忍不住抱怨起来:“你离我这么近,还盯着我看,我感到很压抑。”
“看来你有所体会了,我再带你到公园看看。”于是,吴剑带黄林来到了公园。黄林发现,在公园供人休息的长凳上,坐在两端的人居多,一旦两端位置都有人占据,就很少有人去坐在他们中间。于是,原本可以坐4人的长凳,两个人就“客满”了。
心理学大揭秘
“刺猬哲学”讲的是,在寒冷的冬天一群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各自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刺痛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进去坐在他(她)的旁边。实验进行了整整80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她)身边时,被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很多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的人则干脆问道:“你想干什么?”
可见,人与人之间也应有一定的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身体距离”即“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即“孤独感”。
距离过近带来的压抑感,为一些人在社交中所忽略,也因为如此,他们常让人反感而不自知。所谓的“私人空间”,是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没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所以,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法则的人。他有一句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顾问、智囊和参谋们,每个人的工作年限都不会超过两年以上。他总是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一样,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这个规定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唯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05 为什么喜欢别人拍自己“马屁”
遇见未知的自己
小时候就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好像越活越倒退似的,现在明知道别人对我说的那些好听的话是“别有用心”,但偏偏很受用,生不起厌恶之情,难道我就摆脱不了这种“赞美动机”吗?
生活情景再现
何云华正在伏案工作,突然电话响了,是一位朋友李林打来的,美国回来的一位心理学专家到北京,李林邀请他,希望能和他吃一顿便饭,这位专家接受了邀请。李林为了活跃气氛,希望何云华也去。
美国回来的专家,何云华也想见识一下,便答应赴晚上的饭局。晚上吃饭期间,那位美国专家虽然有真才实学,但为人有些傲慢,言谈举止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李林心里不爽,渐渐拉下了脸,不再说话。为了缓和气氛,何云华便主动找专家聊天。
在专家发表看法的时候,何云华不时地插几句,称赞专家见解独到,专家的脸色逐渐柔和了起来,也不再端高架子了。最后这顿饭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事后,虽然李林知道是何云华挽救了局面,但还是不无揶揄地嘲笑:“想不到你拍马屁的功夫也挺高强啊。”
“应酬中的必杀技就是‘拍马屁’,你需要多跟我学习呢。”何云华没有理会李林的嘲讽,“‘拍马屁’其实就是赞美,只要不过分,不让人恶心,就是交际中必备的一项技能。”
心理学大揭秘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赞许动机,是指交往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鼓励和称赞,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何云华对专家的鼓励和称赞就让专家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所以,赞许动机对社交活动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它实质上是一种取得同伴、组织及社会承认、尊重、赞扬的需要,是一种激励机制。这也就是专家和他们最后能融洽吃完那顿饭的原因。
说起人的赞许动机,其实还有强弱之分。美国心理学家克劳斯和马斯洛创造了一种测试人的赞许动机的方法:他们让被试者用25分钟去做一件奇怪的事情,即把12个卷轴机一个一个地机械地放进小盒子,然后把小盒子倒空,重新再放。试验结果表明,赞许动机强的人,常常为了取得他人或集体的赞赏而努力工作或顺从他人。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赞许动机的作用,而在社会交往中,恰当地运用赞美会收到很好的成效。在工作中,我们也能常常体会到这一点,那些经常受表扬和鼓励的人,赞许动机强,在工作中就会不断地取得成就;如果一个人不为他人所了解,被组织忽视、冷遇,那么他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对集体漠不关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中没有自主意识,无论干什么都不积极。
§06 我有“偏执症”吗
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这个人特别敏感,自大且自卑,在办公室里看到别人说话时无意中瞟自己一眼,就会觉得他们在说我坏话。工作中,一旦犯了错就会为自己找借口逃避责任。难道我有了偏执症吗?
生活情景再现
心理医生给面前的患者拿出了一道心理测试题,这是一个测试性格是否偏执的题目:
1.你对别人是否总有不耐烦的感觉?
2.你对朋友带给你的麻烦是否感到很讨厌?
3.你是否不信任他人,甚至包括你的亲朋好友?
4.你是否常常会被一些怪异的想法吓到?
5.你是否无法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即便是在重要场合也会发泄出来?
6.你是否常常觉得自己的心情无法被旁人理解,自己的遭遇无法得到同情?
7.你是否认为自己的付出从来没有得到过准确的评价?
8.你是否认为任何人和你接近都是想从你这里得到好处或者占便宜?
把你的答案写在纸上,我来为你计算分数。每道题回答“没有”得1分,“很轻”得2分,“中等”得3分,“偏重”得4分,“严重”得5分。
患者答完后,心理医生收起他的答案,告诉他结果:“你的总分是25分,你有偏执症。”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病人在朋友的介绍下来找心理医生,他说最近自己的心情一直很焦躁,原因便是在办公室里大家总是有意孤立他。他觉得自己很孤单,天天独来独往,但他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被同事孤立,这个问题让他很苦恼。
“上个礼拜,我们成立了项目小组,我很努力地为这个项目付出,但小组的其他成员却并不认可我的表现。”他困惑地告诉心理医生。
“你是不是不善于和他们沟通?”心理医生问道。
“为什么要沟通?我主动把工作做完,还替他们分担,这难道不对吗?我加班加点也是为了项目,可不是为了我自己啊!”他说得有理有据。
“但你并没有问大家是不是需要你的付出。”
“当然需要了,每个人都想少干活,我何必多此一问呢!”他斩钉截铁地说。
心理医生知道自己暂时还无法说服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心理医生只得告诉他:“要想不做办公室里的讨厌鬼,就要放弃你偏执的个性,不然,你是很难在办公室里得到好人缘的。”
心理学大揭秘
从刚才他做的心理测试来看,这个人的偏执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总分10分以下不存在偏执情况,是个心平气和的人;15~24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执,如果总觉得环境不顺心,要注意警惕;25分以上,有偏执的症状,要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走火”。这位病患明显就是最后一种。
偏执,生活中并不少见。所谓偏执,是指人的意见、主张等过火,多存在于青少年身上。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为人处世中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等。
偏执的人往往是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这种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其敬而远之。
偏执的人常常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或是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或是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或是好嫉恨别人,对他人的错误不能宽容;又或是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或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这种人的想法。
偏执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他们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这是具有偏执心理的人的一大特色。偏执的人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总是戴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偏执的人喜欢怨天尤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自己为别人贡献了什么。偏执的人缺少朋友。
偏执的人,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也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见到别人做出成绩,出了名,就认为那有什么了不起的,甚至千方百计诋毁、贬损别人;见到别人不如自己,又冷嘲热讽。处处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而自己却不去尊重别人。在处理重大问题上,意气用事,我行我素,主观武断。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很难与别人和睦相处。
偏执的人喜欢走极端,是因为其头脑中有着非理性的观念,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
除了在思想上调整自己,我们还有必要从认识上提高自己。
1.从书籍中获得抚慰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儿说过:“读一些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实验表明,经常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能使那些固执的人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丰富的知识使人聪慧,使人思想开阔。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越有知识越要谦虚,这是做人的美德。为人处世要尊敬和信任他人,多培养宽容的态度。不要过于欣赏自己的成绩,议论别人的不足。不要去计较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要和勤奋好学、谦虚谨慎、品德优良的人多交往,养成虚心向别人求教的习惯。
2.克服虚荣心
人无完人,谁都会有缺点和错误,这用不着掩饰。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生活,要树立远大的目标,追求美好、崇高的东西。不要整天把心思放在修饰打扮和赶时髦上。更不要夸夸其谈,不懂装懂。
3.加强自我调控
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以及无礼的言语和行为。对自己的错误要主动承认,善于用幽默、自我解嘲等方式找个台阶下来,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4.善于接受新事物
固执常和思维狭隘、不喜欢接受新东西、对未曾经历过的东西感到担心有关。为此我们要养成渴求新知识、乐于接触新人新事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