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花吹雪
14454400000056

第56章 故土情难了(广播文学)

王妍

(片头音乐)这里是旺苍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文学《印象·旺苍》栏目,调频93。0兆赫,有线调频91。8兆赫。

话旺苍名人,品本土风情。

听众朋友,你好!我是何青,现在是深夜10:45分,远离城市灯红酒绿的喧嚣与纷杂,感谢你如约守候在收音机旁收听广播文学《印象·旺苍》栏目的《故土情难了》。

每当夜幕降临之时,每个人都有一种倦鸟归巢的急迫心情,这其实是一种对家的依赖和眷恋。今天,我们要走近的这位主人——潇湘,他的本名为王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出生在旺苍县一个叫化龙垭的小山村,是地地道道的旺苍人。幼年的他生活在川北山村的一户农家,虽没有城里孩子五彩缤纷的玩具和美丽的童话相伴,也没有世代家学的熏染,但是他却如“闲云野鹤,于孤独的野山放牧凄迷的黄牛,读山读石读野草迷雾”。正是这种“耳听清风鸟语,眼观日月白云”的少年生活,不但养成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爱恋,也铸就了他后来走上文学道路,选择了从焦躁到宁静,从混沌到明澈,由“放牧黄牛转入放牧黑色文字”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一生淳朴内敛的心境品性。

对于深深眷恋故土这种情怀的萌发,先生至今还记忆犹新。

(潇湘自述:“三十年前,那时我还是一个孩子,在川北古老巴河的一条支流河岸边,我经常跑去看那里的一队队挂满布帆的船队从下游让纤夫拉了缓缓地上航;又断线的珠子般从上游满载了物资山货漂流而下。船夫那些粗朴的号子与豪迈的歌谣让我激动不已。船去的远方也时时令我神往,一些交织如网的幻象便在头脑里产生了……稍微年长后,我又跟随大人们跑好几里山路去看坝坝电影、地方戏剧,再后来,读书,上大学……”)

潇湘先生走近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深受湘西作家沈从文的影响。兴许是沈从文笔下湘西吊脚楼里的故事与潇湘所经历过或者说所想象的当年巴河景象不谋而合吧。少年时期的观河与后来的读书,让潇湘先生把文学的种子深深植入了浓厚的乡土情结中,而且形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故土情怀。他曾经这样说道——

(潇湘自述:“我还是希望我曾经生活的那些地方多留下一些农业文明的诗意,这并不是说我对时代进步有什么抵触,而是说在我们流浪的灵魂中需要一种古典的情调,我们需要撑一叶扁舟,需要掬一捧清泉……”)

(音乐渐起)

(“揉一腔热血与辛勤给这方黑土,晨雾变成酡颜,凉爽的秋日挂满枝头,你收割清脆的蛙韵,屋檐上挂满稻香十里……”)

这是潇湘先生早期的作品。

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使他成长为广元市语文教学和文学创作富有特色的知名作家,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省作协会员、旺苍县作家协会主席。近年来在《半月谈》等各类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散文诗、文学评论等作品千余件,已经先后推出散文诗集《雪地红豆》,散文集《时光空巷》《尘世晬语》《耕云播雨》,小说集《巴河记事》和旺苍地方历史文化作品集《旺苍史话》《旺苍乡镇史话》《红色记忆:川北,陕北》等。著名评论家彭斯远这样赞誉过他的散文诗:“不但具有愉悦与审美的功能,而且力求摒弃陈旧的思维观念,以其新颖和独特的视角切入社会人生与自然山水,从而表现出耐人咀嚼的思想内涵。”

潇湘先生的文学创作常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格精神,抒写平常心,哲思浓郁,构思精巧。质朴清新,平和淡定的文字无不流淌着他对故土的爱恋与怜惜以及对家乡崭新生活的吟咏与礼赞等多种情愫,这种情愫萦绕在东河之上,米仓之巅,久久难以了却。

(音乐渐起)话旺苍名人,品本土风情。

这里是旺苍人民广播电台,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广播文学《印象·旺苍》的《故土情难了》。

“高高山上一枝槐,槐树下面筑高台。早望早望天天望,盼望红军上山来。”

“巴山翠竹根连根,前头砍了后头生。革命就要不怕死,杀了脑壳不怕疼。”

“月儿弯弯照山梁,日夜都把红军想。红军在时嫌天短,红军走了恨夜长。”

一个没有自己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同样,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养育自己的这方水土曾经发生过的历史那也是悲哀的。刚才我们听到的那些流传在大巴山脉的红色革命歌谣,在潇湘先生幼小的心灵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从那时起,他就萌发了了解家乡亲近故土的念头。

(潇湘自述:我出生的农家小院对面就是当年红军进行黄猫垭战役的战场,很多地方都保留着当年的革命足迹,所以小时候我常常缠大人讲红色革命斗争的故事,在懵懵懂懂中去寻找残留在历史里的红色印迹。)

而今,战火硝烟已然散去,历史的车轮也随着时光的流转渐行渐远,共和国已经迎来六十华诞,但是当潇湘先生脚踏养育他的这方故土时,他无法抑止内心的激动和豪迈。怀着对家乡的一腔热情,也为了让后辈了解先烈们曾经怎样浴血奋战和记住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经的风风雨雨,他挥笔写下了一系列地方文化著作。

在《红色记忆:川北,陕北》的创作过程中,为了更为清晰地重现川陕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历史全貌,突出历史细节,潇湘先生还曾跋山涉水实地考察过通南巴和达川等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徒步重走过许多红色遗址,接触过至今健在的亲历者,最终在他的笔下还原了曾发生在故土上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这也让儿时心中满怀的疑惑逐渐明白:原来当时仅仅十二万人口的旺苍就有一万两千多人参加了红军,徐向前、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自己的家乡横刀立马,人民军队历史上最早规模的妇女武装——红军妇女独立师,最早的水兵建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直属水兵连,最大建制的红色童子团——少共国际先锋师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诞生的。他在《红色记忆:川北,陕北》中这样写道:

“在四川,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历史事件能像红军建立苏区和进行长征壮丽的交响诗那样,每一个章节,每一个音符,无不发出震撼灵魂的历史回声。”

“‘镰刀割断旧乾坤,斧头劈开新世界’,身边的历史原来就是人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烈们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惊天动地的英雄篇章。”

当手中的笔掀开了家乡一页页的红色记忆时,先生的心灵受到了革命的洗礼与涤荡,字里行间深处无不透露着对家乡红色革命历史的豪迈和抚慰。同时,他的地方文化著作也成为了旺苍红色文化记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潇湘先生对故土的热情不只是表现在他对家乡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探索,他还多以散文、随笔的方式对川北地域风土人情进行描写和颂扬。在散文集《耕云播雨》中收录了他2008年新创作的36篇散文作品,分“山情水意”、“春宽梦窄”和“素心若雪”三辑,融入了他对家乡的自然山水和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体现了他的散文重视思想和文采的特点,大气而富有特色。

在散文《鼓城绿韵》里,他这样感慨道——

(潇湘自述:绿色并非鼓城山才有,不同的人对不同地方的绿色有着或深或浅的感受。但我对鼓城山的最深的感受就是这生机盎然的绿,它会不断地赋予我生机勃发的力量。所以我不得不经常地走进鼓城山那一片绿色的气场当中,在过往的那些轻狂迷惘的日子后,让鼓城山的绿韵给我的内心注入某种力量和光芒。)

时下市声滚滚,商潮汹涌,人心浮躁,要想真正做到心境平静确实很难。然而,先生利用工作之余远离闹市,投抱自然,亲近山水,行走于质朴稚拙的原野上,从田野里呼吸到泥土深处的气息,感受大地和心灵的深层质感,静心尽力地修身养气,用一颗赤子之心孕育着文字,亲吻着故土。在文中潇湘赋予鼓城山的绿以人格精神,从文化人格的高度去思索和叙述,既体验巴山巴水的风土人情又启迪世人的心智。浓郁的哲理,精妙的构思,清雅的文字等文学特征,在他的散文集《耕云播雨》中的《盐河秋色》《大巴山茶韵》和散文集《时光空巷》中的《走近木门》无不一一凸显出来。

潇湘先生的散文文化色彩浓厚,学识和辞采完美结合,汇铸情感与理性、情趣与理趣于一炉,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品位。在《断桥》中他把桥比做“饱经风霜的瘦手由此伸向彼岸”,在《长在头上的树》中他把炊烟看做是长在头上的树,更见他的构思精妙,注重对事物本质的提示。这与他从小热衷于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博览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先生在定居县城后,对素有“中国红军城”之称的旺苍老城他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他在《留连,留连》中这样感叹——

(音乐渐起)

“被时光过滤后,小城显得很平静,所有的繁华喧嚣都沉寂了。长长的青石板铺就的幽幽小街,繁华鼎盛了一个时代之后,如一个落伍者般停歇在历史之旅的路途中,泛溢着历史与现实交融之后的沉香之味。”

“那面街的吊脚小楼,那布满黝黑石藓的台阶,展示出冶炼了痛苦升华为安静的蹒跚的姿态。历史的沧桑之声给人以快慰的洗礼,社会、人生、历史,怎一个朴朴实实的‘静’字了得。”

话旺苍名人,品本土风情。

这里是旺苍人民广播电台,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广播文学《印象·旺苍》栏目的《故土情难了》。

如果说前面我们提到的地方文化著作和散文,是潇湘先生多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故土眷恋的情感积淀的话,那么近年来他笔下的词赋便是这种情感的另一种升华了。无论是对家乡的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他都用词赋酿就成为一坛坛巴乡清酒,芳香醇美,荡人心旌。在说到为何要为鼓城山作赋时,他说:

(潇湘自述:在鼓城山即将作为旅游胜地推向世人的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把鼓城山养在自己的心里,就像久养深闺的女儿到了出嫁的时候一样,得为它准备一份礼物了。)

潇湘先生把鼓城山比喻待嫁的女儿,可见他寄寓家乡山水的情感是何等地深厚,何等地浓烈。但是,他又担忧“没有能够深入景物的内心,反而会糟蹋了那一方山水”,对自己故土的那份怜爱和庇护又让他笔触慎微,意蕴深长。这便有了《天鼓赋》:

“天鼓焉,山为鼓,鼓为山,遥瞰秦岭傲巴山。秦岭奔走分南北,天鼓昂首无西东。崇山莽莽唯尊我,踢踏鼓点天外惊。咚咚天鼓天外音,人间哪得一鼓槌!”

“天鼓之下,曲径通幽,流水潺潺,细瀑飞流,鸟语花香。跨树临绝壁,空谷风萧萧。米仓古道,商贸云集,生财甘苦备尝;青云之路,萍水相逢,勿悲他乡之客。昔年秦巴通人烟,今朝旅游传天涯。”

他的词赋语言古朴清雅,音韵宛若江南小调,表现的是最为质朴深沉的幽幽乡情。不论是《米仓山茶赋》中的“巍巍乎米仓,泱泱兮东河。米仓雪芽,玉树临风,窈窕丰腴,妖娆浓烈,一壶漂泊,柔情似水,铁志不灭”;还是《凤冠楼赋》中的“米仓蕴精华,宋水涵灵光。五峰山下,印月潭边,钟慧毓华,有凤来仪,交汇地利,合聚人气,秉赋天地之灵韵,荟萃胜地之人文,裁山绣水,缘情赋体,乃成凤冠之楼”,等等。这些作品具有广阔的乡村背景和厚重纯净的文学内蕴;倾注了先生对巴山巴河的殷殷关爱,也融注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音乐渐起)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是否也能改变这一方水土呢?旺苍这片厚重的土地养育了先生,我们相信先生也一定是在用文字反哺和改变这片养育了他的热土,我们刚才谈到他众多的文学作品便是最直接有力的证明。他的作品中扎扎实实的生活之音,是作者灵魂的返乡、回顾与求索,又充满了人性的光芒和精神的峥嵘;他的文笔流畅平实,从容淡定,温和优雅,体现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厚重的思想与扎实的学养。同时,我们在潇湘先生每一件作品当中都能隐约捕捉到他那难以了却的故土情怀。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好了,听众朋友,还是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潇湘先生在《尘世晬语》后记中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节目吧——

(潇湘自述:对于我微小短暂的人生来讲,我只认为写作是将我从焦躁带到宁静、从混沌带到明澈的一种方式,所以我经常仰望被星星和月亮照亮的夜空,仰望纯蓝色天空中飘曳的纯净的云朵。我就这样活着,写着……)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