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
了解自己的宝宝
从新生儿呱呱坠地,脱离母体开始到28天的这段时间,医学上称为新生儿期。
这段时间是婴儿的脆弱期,因为新生儿对外必须独立适应生活环境,对内身体的各器官功能都必须再做进一步调整,如果此时喂养不当,很容易导致疾病。因此,父母亲对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生理状态和异常现象应有充分的认识,以免届时手忙脚乱。
足月与不足月的新生儿
新生儿一落地,医生会抱给妈妈看,若你初为人母,千万别被他吓着了。因为新生儿红通通、皱皱的脸,完全与你所想像的不同。凡是超过37周,体重超过2500克,身高在45厘米以上的新生儿,都是足月新生儿。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头部较大、四肢较短,等循环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后,略显青紫的皮肤就会恢复正常的粉红色,皮肤上的胎毛、皮疹几天后会消失。
而怀孕不足37周,体重未超过2500克的新生儿,属于不足月的新生儿。然而,只要仔细照顾,得当的护理,不用太长的时间,不足月的新生儿生长发育即可正常发展。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活动力较差,身体的比例差异颇大,体温波动很大,容易有黄疸现象。因此,抚育不足月的新生儿,父母亲需要共同合作,花费较大心力,来帮助新生儿迎头赶上足月的宝宝。。新生儿的体检项目
当新生儿适应环境后,父母亲应请医生为新生儿进行一次详细检查,以便发现有无先天性的疾病,及早治疗,通常小儿科医生会检查的项目有:
(1)头部:量头围、检查囟门、触摸颚部检查有无颚裂。
(2)胸部:用听诊器听心脏、肺脏是否正常,并测量脉搏。
(3)腹部:触摸腹腔,检查器官大小是否正常。
(4)四肢:检查是否等长,两脚有无畸形。
此外,还要检查生殖器有无异常,以及脊椎骨是否都沿脊柱排列。
在检查时,父母若有任何疑虑,可以同时提出请教医生,医生将会给你满意的答复。
不可使用闪光灯为宝宝拍照
这是父母最容易忽略的细节,婴儿出生,父母都想为心爱的小宝宝拍照片作为纪念,却忽略了闪光灯对新生儿的视线膜所造成的伤害。它可能使眼底或角膜烧伤,甚至导致失明。这是因为新生儿眼睛受到强光刺激时,还无法调整,而且在出生前经过9个月漫长的子宫暗室生活,所以对光的刺激非常敏感。
此外,新生儿出生时,经过母亲阴道,常有阴道分泌物侵入眼内,如果这些分泌物中有细菌,这些细菌会随着分泌物侵入眼内,引起结膜发炎。所以,新生儿出生后,产科医生会为新生儿的眼睛滴药水,在出生的第一周,新生儿的眼睛都应以药棉浸生理盐水把眼睛洗净,直到没有分泌物,才可以停止。
宝宝正常的生长数据
这是初为父母心中常有的疑问,即使是有经验的父母也常会质疑“为什么我的孩子好像比别的小孩瘦小”。那么,就让我们读一读下列的数据吧!
新生儿的体温通常比成人略高,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约需4天的时间,以后稳定在36~37℃。新生儿的呼吸较急促,但不要紧张,因为新陈代谢所需的氧量颇大,只有加快每分钟呼吸次数来满足所需,每分钟约35~45次之间为正常数。
新生儿平均约50厘米高,前半年每个月长2~3厘米,后半年约为2厘米。这是平均数值,只要差距不大都是正常现象。
新生儿出生3天至1周内,体重会减轻。这是因为刚生出来的新生儿会排泄掉体内一些废物,而且食量又小,大约10天后,体重就会慢慢回升了。
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因素
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因素,可分为先天与后天因素。
(1)基因遗传:
这是影响生长发育的最基本要素,在精子与卵子结合时,就决定宝宝在未来岁月中的身高、体形。如果父母有先天畸形或隐疾也会遗传到孩子身上。
(2)内分泌影响:
如果婴儿的脑下垂体分泌不足或过量,都会使婴儿成为侏儒或过于巨大。如甲状腺分泌不足则会使婴儿生长停滞,智能发育障碍。
(3)生活环境:
在正常环境下生长,备受父母关爱、照顾,以及适当的运动,都有利于宝宝生理、心理的成长,甚至也会影响到他未来人格的发展与心智成熟度。
(4)营养:
父母身材娇小,不见得宝宝就会矮。其中的关键就是营养。充分的营养搭配,可以使宝宝发育快,长得既高又壮呢!
(5)疾病:
任何疾病都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甚至一生的健康,例如:发烧等常会造成婴儿智力受损等。
宝宝动作的发育变化
婴儿的动作必须视神经与肌肉的协调发育情形而定,也受到先天与后天的影响,一般情形如下:
新生儿:四肢动作无法协调,颈肌无力,需要靠外力支撑。
1个月:会开始尝试抬头,脸部有笑容出现。
3~4个月:手会拿捏东西了,也会将物品放入口中,并且会用手肘支撑上半身几分钟。
5~6个月:开始学翻身,能由俯卧翻成仰卧,能直坐在父母身上,眼睛视力和手开始协调动作。
7~8个月:开始学爬,能自己坐了。父母用手扶时能站立片刻。可以教他拍手,协调双手动作。
9~10个月:能扶着栏杆站起或坐下,由父母牵着双手蹒跚学步,此时已会用手指取物,所以父母要注意钮扣等小东西别被宝宝误食,以免发生危险。
11~12个月:可以坐在学步车里走路,也会蹲下来玩了。
以上是婴儿动作发育情形,父母不必操之过急,宝宝的动作、肌肉成熟到某一程度时,自然会做出来。宝宝的视力成长过程
婴儿出生后就对光反应敏感,因此千万不要以强光或闪光灯照射婴儿眼睛,以免造成终生遗憾。大约满月后,眼睛视线无法与动作配合,所以有的父母会误认婴儿有斗鸡眼或斜视。从两个月后,视觉系统会逐渐改善,并且有分辨颜色的能力,父母可以给婴儿看一些鲜艳的玩具以刺激其视觉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视觉距离会愈来愈远,甚至追逐自己喜爱的物品看。但此时,父母也须注意婴儿是否有弱视等问题了。
宝宝的听力与语言发育
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婴儿借由听力模仿声音,进而发出声音、学习语言。
婴儿刚出生时,因为中耳内还残留有少许羊水,所以听力较差。大约4~5天后开始有明显的听觉,3周后就可以知道声音的来源了。检查新生儿的听力可利用“耳——脸听力”的方法,即是在婴儿背后发出声音,如果婴儿眨眼睛,就证明听觉正常。万一婴儿的听力有问题时,请父母不要沮丧,因为借由现代科技的矫正仍然可以挽回婴儿大部分听力。新生儿对音感很敏锐,轻柔、缓慢的声音能使他安静、微笑,而对于吵杂、尖锐的声音却会使他急躁、不安。婴儿3个月后已会追逐声音来源,7个月的婴儿已经知道对名字称呼有反应,9~12个月的婴儿已经会分辨家人的声音了。
新生儿的语言能力大约在2~4个月能发出轻微的“伊伊呜呜”声,5个月的婴儿会发出尖叫,6~8个月会发“丫”的音,如:爸爸、妈妈。1岁后可以开始说单词等,而“啊”的音通常是最晚发正确的,因为喉音最难发。有的婴儿语言发育会迟到2~3岁,但并不表示智力落后,父母不要着急。如果发音不正确,也不要着急,有些是因模仿的缘故,可慢慢改善。
新生儿的护理怎样帮宝宝洗澡
洗澡对大人而言,可说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对新生儿和初次为宝宝洗澡的父母来说,那是一件复杂的工程。
按时替婴儿洗澡,除了清洁、保养皮肤外,还有两大优点:一是水流和父母的搓洗,对婴儿是一种很好的按摩,有助于生长发育,而且和父母的接触过程会传达给婴儿一种安全感;二是洗澡对婴儿而言,是一种运动,有助于消化系统功能日趋完善。
婴儿出生后第二天就可以洗澡了,在脐带未脱落前,应分上半身、下半身分开洗,避免脐部沾到水,用清水轻轻擦拭即可,不要浸到浴盆中。洗澡前应准备一切用品,水温约为38℃,时间以中午为佳。
父母亲在替宝宝洗澡时,首先应用左手托住头部,按从头到脚顺序洗,先用右手以清水洗脸和头部。此时请小心,不要让水流进宝宝耳内,接着左手托住颈部,使孩子半坐在盆内洗前身,随后翻过身来洗背部及下肢。为婴儿洗澡时动作要轻、快,最好在10分钟内清洗完毕。然后立即放在大毛巾上,仔细擦干。天气暖和时,最好一天洗一次,如果天气寒冷,也可以3~5天洗一次,但每天一定要洗脸和手、脚,每次大便后都要洗屁股。洗澡能增进亲子间的亲密关系,不要小看它!
脐带的用处及清理
脐带是胎儿未出生前,惟一与外界“沟通”的管道。通过脐带,母血将营养物质供给胎儿,也经由它将体内废物运送给母亲,由母亲代为排泄。胎儿出生后,脐带的任务算是大功告成,当胎儿的脐带一被剪断,他才算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由于残留的脐带,没有皮肤覆盖,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感染,导致新生儿败血症。因此,在脐带没有形成所谓的“肚脐眼”时,要注意保持脐带干燥,发现脐带布湿了,应立即更换。每天应注意察看脐部,有没有渗血、有没有化脓性分泌物、皮肤是否有红肿,如果有异状应立即送医治疗。
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为宝宝洗澡后,可用75%的酒精棉花以螺旋形方式向四周擦拭,不可以来回乱擦。脐带脱落后,会有局部潮湿现象,可用棉花棒沾2%的碘酒擦拭后,再以75%的酒精擦拭即可。
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
刚出生的婴儿大约12小时后就开始大小便了,这时的粪便因为混有了肠道分泌物、胆汁、羊水、胎毛、胎脂等,所以呈现墨绿色。一般4天左右即可排泄干净。而且新生儿的肛门括约肌发育还不成熟,因此直肠内有大便时,就会引起排便,故排便次数较多,只要不是稀水便或黏液状都是正常现象。在一般状况下,婴儿的粪便形状与所摄食的种类有关。喝牛奶的婴儿常有便秘的情形,可以喂食少许稀释的蜂蜜水。如果婴儿出生超过48小时未排大小便,应尽快就医检查是否有先天性的畸形或缺陷。
婴儿满月后,就可以开始训练大小便了。父母要有耐心的以“嗯嗯”和“嘘嘘”的声音,采取一定的姿势来帮助他。一旦习惯养成了,父母亲自然可轻松许多。正确抱起或放下软绵绵的婴儿
软绵绵的新生儿是父母亲的最爱,但有很多初为人父母的,却不知从何下手抱起新生儿。那么,必须提醒你注意的是:婴儿在两个月大之前,不能控制头和肌肉,所以你抱他时,一定要扶住他的头和身体、四肢。
在抱起或放下婴儿时,动作一定要轻。因为婴儿的骨骼十分脆弱,很容易发生骨折。你可以将一只手轻轻放在他的背后及臀部下面,另一只手则轻轻放在他的头下,然后,两手一起慢慢将婴儿抱起来,再将头小心的放在你的肘弯或肩膀上,使头或背部有个依靠。
放下婴儿的步骤是先将婴儿的头扶住,另一只手扶着身体,慢慢地放在婴儿床上。先抽出扶住身体的手,再将婴儿头轻轻放在枕头上,将手抽出来,一切动作要轻、要慢,不要吓着婴儿了。
根据研究指出,让婴儿靠着大人的左胸听心跳,会让初生的婴儿有安全感,尤其是母亲的心跳。另外是将婴儿抱住在手臂中,婴儿的头部和肢体得到支撑,会比较舒适、有安全感。抱婴儿时,不妨左右手交替使用,以便减轻疲劳。
宝宝身体不舒服要如何观察
健康的宝宝哭声十分宏亮,而且会边哭边伸展四肢,大多是饿了,吃饱奶后即可安然入睡。因此,父母应以哭声和吃奶作为判断的重点。
如果宝宝哭声异常、加剧或长时间不哭,吃奶情况异常或不吃奶,以及睡眠情况不安稳,容易惊醒等,都要及时找出原因,看孩子是否生病。新生儿生病的病情变化和进展很迅速,如不能及时发现,常会引起严重后果。小宝宝要注意保暖
常言道,要让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是相对大孩子而言的。小宝宝的体温调节能力不成熟,必需借助室温和衣服来保暖。
婴儿室的温度在20℃,湿度在50~60%之间最好,孩子渐渐长大,新陈代谢功能增加,体温调节能力越来越强。
新生儿在室内要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2~3个月大时,可以和大人穿一样多,4~5个月的孩子,在寒冷及酷暑时最好不到室外去,他还没有这么强的调节能力。
妈妈每日与孩子做游戏时,可以将室温调节好。孩子少穿一点衣服,室温稍高一点。如果在地毯上玩,要注意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的原理。
孩子爱哭怎么办
初为父母,最怕的大概就是孩子哭了,小宝宝不会说话,父母也莫名其妙。父母要掌握孩子哭的规律,哭是孩子跟父母表达意愿的一种方式。
(1)需要爱抚。孩子有时哭了,抱起来就不哭了,这是他感到孤独,他需要母亲的爱抚。他在母亲子宫里时,无时无刻不受到羊水和子宫壁的轻抚。初来人世,孤零零地独自躺在小床上,有时他会感到害怕。抱他在怀里,接触到亲人,他感到安慰。这时妈妈可把孩子紧贴胸前,让他听到母亲心跳的声音,他慢慢就会安静下来。
(2)他饿了。饥饿是婴儿哭闹的主要原因,饱了就不哭了。有时孩子只差几口也不干,不吃饱就使劲儿哭。孩子饿了就要喂,不要按时,不要教条地使用时间表。新生儿二三小时就要吃一回奶。
(3)冷或热。婴儿的房间不要过冷或过热,孩子盖的被子不要太多。室内冷,孩子哭了要看他体温有无变化。
(4)尿了。孩子尿湿了或大便后,就会使劲哭,妈妈要给他换尿布,否则他不舒服。
(5)脱衣服。孩子不喜欢脱衣服,脱衣服使他感到紧张。因此妈妈给孩子脱衣换衣时尽量快些。脱衣服跟孩子说说话,转移他的注意力。
(6)累了。小婴儿睡眠时间长,吃过以后还要睡,成人不要总逗他,打扰他。累了、烦了他也会哭。
(7)惊吓。孩子受到光线、声音、物品的突然刺激感到不安全,也会哭。这时应抱起孩子安慰他。
(8)疼痛。疼痛会使孩子大哭不止。妈妈要紧紧地抱着孩子,找到疼痛的原因,带他去看医生。
(9)生病。孩子不舒服,除了哭还不爱吃。新生儿生病妈妈不要大意,要尽快带他看医生。夜哭郎怎样调整
有的新生儿白天睡,夜里却都醒着要玩,否则大哭大闹,这种睡眠颠倒的孩子俗称“夜哭郎”。这是因为新生儿神经反射系统不完善造成的,需要妈妈反复培养,才能建立起白天活动,夜里睡觉的规律。白天如果孩子睡得太熟,妈妈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醒几次,逗引他多玩一些时间。必要时可看医生,吃适当的药物,就能建立起晚上睡觉的好习惯。
新生儿睡觉不要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