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1090-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官至参知政事。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南渡后,诗风有明显变化,由清新明净变为沉郁悲壮。词亦工、以清婉秀丽为特色,豪放处又近东坡。有《无住词》一卷传世。
临江仙
高咏《楚辞》酬午日①,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②。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释”①楚辞:骚体类文章的总集。西汉刘向辑。收有屈原、宋玉、景差等赋。因为选楚地的文学、方言声韵、风土色彩,故名。午日,端午节,即阴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日子。②戎葵:即蜀葵,俗称一丈红。
“译文”高声歌咏起楚辞敬祝端午佳节,流徙天涯只觉时节过得匆匆。石榴花呵比不上舞女的裙裳鲜红。没有人理解我此刻心情。歌罢楚辞只觉满帘扑风。万物纷扰集于我一身,伤心的是我已年迈龙钟,蜀葵花凝神含笑站在墙东。斟杯清酒深浅与去年相同。将酒浇洒桥下流水,今晚就流到湘江之中。
“赏析”这首词写端午节感怀。当作者流寓于两湖。时节、处所、国事、境况,使作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屈原当时的遭遇,内心里发出强烈的共鸣。上片写在端午节读《楚辞》的活动与感受。作者不去问吃粽子、赛龙舟的传统纪念活动,而一卷《楚辞》相伴,身在天涯,便不是一般的漫游了。“榴花不似”很耐人寻味。榴花像火红的花,却突然联想到舞裙上莫不是京都昔日的歌舞已成陈迹,还是今日新都歌舞如昔?也有“感时花溅泪”的触目惊心吧。深沉的对时局的不满和悲愤蕴蓄其间。下面便说“无人知此意”,但又暗示“满帘风”,似让人觉得汩罗江上的一阵悲风。下片感叹自己身处江湖、老大无用。首句仍显示五月蜀葵的红似火,但这次进而“凝笑”人了,作者心潮逐浪高,从愤而恨了。蜀葵似乎探头笑话:朝廷不思抵抗,你为什么不力主抗金,不横戈跃马驰疆沙场呢?在无可奈何中,作者要借酒浇愁,但一举杯便又联想到祭奠屈原,心随屈原去汩罗了。全词抒写心中悲愤曲折回荡,借凭吊屈原寄爱国忧愤,词风峭拔沉郁。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①,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②。
“注释”①午桥:桥名,在洛阳县南十里处。②渔唱:打渔人的歌儿。三更,古代刻漏记时,自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译文”回忆昔日在洛阳午桥聚会宴饮,在坐的大多是豪杰英雄。长长的河沟倒映着明月,随水流逝悄然无声。在杏林稀疏的花影里,吹奏起嘹亮的笛声直到天明。二十多年岁月犹如一梦,这个身躯虽然健在,人生坎坷,转瞬成空,也够令人心惊。闲来登上小小楼阁,观看雨后新晴。古往今来多少兴亡悲欢事,听,半夜三更传出了渔父的歌声!
“赏析”绍兴八年(1135年)五月,作者因病辞官,寓居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二十年的经历不堪回首,特别是靖康之难,仍历历在目。而二十余年前的京城生活,更令他感叹今昔,于是写了这首词。上片写“忆洛中旧游”的欢乐生活。洛阳是他的故乡,南面的午桥是他呼朋唤友宴饮游乐的地方,如今沦落异族,座中那些“豪英”呢?抚今追昔怎不令诗人伤感。当然追忆中的往事是美好的。于是还有长沟流月仙境般的明净和幽寂环境,有“杏花疏影”似诗如画的携友良辰美景,有“吹笛到天明”的闲情雅兴。谈之令人愉悦而爽朗。末二句是传诵的名句,承“忆昔”而启下片“一梦”。下片写如今的感叹往昔。首句概括作者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回顾起来当然“堪惊”。末三句是以淡语写哀,“闲”是自我调侃语,从与上片对比看,以乐事写哀的用意明显,昔非今比,今不如昔之叹沉郁哀婉;故作旷达的无可奈何更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