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是对的,你也是
14492500000012

第12章 一个疗法,埃利斯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部分

每看10篇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案例报告,就有7篇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倒不是说大家都爱从众,确实这一疗法原理简明,操作便捷,效果相对确切,居家旅行皆宜,在实际心理诊疗中,也是药物之外应用最普遍的疗法。它的开创者就是阿尔伯特·埃利斯。在前面某处我曾想引用他的话:“你人生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你认清,你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你而生,你不会迁怒于你的母亲,不会怪罪于整个大环境,也不会归咎于国家总统。你意识到,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美国人,自1939年起开始研究性、婚姻与家庭关系等问题。彼时他还未接受过心理学的专门训练,但凭借着强大的探索精神,他在涉足这些领域最初两年阅读了超过10000篇相关论文、著作,后于1947年取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学术研究与咨询实践中,埃利斯将自己信奉的哲学观点和注重实效的行为主义有机结合,在20世纪50年代开创了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简称RET,又称理性情绪疗法,属“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1982年一次临床心理学家排名中,埃利斯超过弗洛伊德高居第二,仅次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卡尔·罗杰斯(我没找到这次排名的详细资料)。

掉书袋的话,这些就够了。我想说的是,埃利斯君的独特性,在于他实现了一种整合——哲学照进现实。很多人刚开始了解合理情绪疗法时,以为又是心理学的“自欺欺人”,无非教大家把自己哄高兴,去接受无法接受的现实。但渐渐步入其中,会发现,情绪的改变只是看得到的部分,看不到的则是情绪背后深刻的价值观整理,或许那才是埃利斯君真正致力的部分。

近数十年间,全球众多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医生、咨询师,在合理情绪及整个“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中获得了大量成果,这一疗法的应用体系也不断丰富、优化。但最可贵的是,人们由此了解到何为“教育的治疗模式”,即在治疗的同时或治疗之外“传递自助能力”,使每个个体可以自行体验、实践,主动影响自我、引导自我、改变自我。这与弗洛伊德强调“外界分析和帮助”的精神分析手法大相径庭,也是心理学发展中的一大跨越。合理情绪疗法因其简单精准,成为代表性的“自助”利器,在我们一路寻找存在之信,前往“对”的世界的途中,这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ABC

简单有用的东西,常带有天真的美感。埃利斯君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称为ABC理论:

A(antecedent):事件,特指诱发性事件。

B(belief):信念或观念。

C(consequence):结果,即人们的情绪与行为。

画几个连接符,就可以看出ABC理论轻松地带我们走出了一个误区:

A B C

通常我们以为,情绪和行为是由事件引发的(A—C),比如“离婚—抑郁”,但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间还有一个关键的B,人们秉承着不同的信念或观念,形成对事件A的看法、评价、倾向,在这些看法、评价、倾向的引导下,才真正形成了情绪或行为。当“离婚”为A时,B或许是这样:“离婚是人生失败的表现,是对我的否定。离婚后生活将有种种麻烦,还会遭到别人耻笑,再也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在如此悲催的B影响之下,自然会形成“抑郁”的C。但如果B是这样:“离婚是件难过和遗憾的事,说明我出了一些问题,我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努力解决,也许下一次就会好些。幸好还有工作,也有人关心我。不管怎样,这是我的生活。”C会不会不同呢?当然。

A与C,正如佛家所说的因果,但同因不同果,正是我们的信念、观念发挥着作用。每个人身边都有和煦的麦兜和忧伤的屹耳,拥有合理、积极信念的人,表现愉快而富有竞争精神,具有积极的行动力,往往也能相对顺利地化解生活中的难题,而不合理信念驱使下的人,难以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久而久之,甚至会形成情绪障碍。“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埃利斯君如是说。

你如果深入研究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体系,可以看出鲜明的人本主义倾向。埃利斯君相信人是可以富有理性而行为合理的,但也承认因为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并存,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合理的想法与信念,区别只在多少而已。我们可以信赖、重视自己的意志,通过理性选择来调整“不合理”与“合理”之间的比例,多“对”一些,而不必全盘仰赖心理咨询师、佛或哈利波特。

但前提是,你,你要相信改变。

和那些怀抱隐秘目的的来访者一样,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道坚固壁垒,保护着已经形成的信念、既定的思维逻辑,即使它们中不合理的成分居多,已经为生活带来困扰,也不愿轻易改变。这是心理惯性使然。人们习惯将“既有”视为安全,认为维持现状至少胜过遭遇未知的风险。人们又倾向将“改变”视为对既有的否定,即使新的自我光鲜亮丽摆在眼前,也不愿承认旧的那个应该被放弃。以及,人们有时不像埃利斯君那样充满信心,常常认为改变是不会发生的、发生了也没什么用。

不突破这道壁垒,再强大的埃利斯君也无用武之地。任何疗法、理念、工具,都必须通过你的接受、改变,才能实现作用。而心理提升的过程无需向任何人表现印证,虚实多少,自己知道。所以在这个章节的开头,我们反复询问,你是否真的相信“对”的存在与意义,是否真的愿意改变。现在,你可以再问自己一次。得到肯定的答案,才继续向前走。这便是“心理自助”的另一重含义:你帮助你自己,因为别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