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感冒是因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又称“上感”。临床主要以鼻塞、流涕、咽痛、头痛、关节痛、恶寒发热或高热等为主要症状。
感冒属于中医“感冒”、“伤风”范畴。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是外感风邪。多发于气候突变、寒暖失常之时,因禀赋素弱或过度疲劳、起居不慎、遭受雨淋,使风邪乘虚从皮毛、口鼻而入,邪犯肺卫而致本病。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风寒外袭,则症见鼻塞声重、头身疼痛、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风热外感,则症见发热、鼻塞涕浊、口干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本病的治疗,以宣肺解表为大法。属风寒感冒者,治宜辛温解表;风热感冒或寒郁化热者,治宜疏风清热,辛凉解表;对虚人感冒或反复感冒者,治宜扶正祛邪,益气解表。
对感冒的预防,平素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防卫能力,居室要经常保持新鲜空气及充足阳光,并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一旦患感冒,饮食宜清淡,多饮开水,忌食油腻辛辣燥热之品,以利于本病的康复。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银翘香薷饮
【配方】香薷6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青蒿12克,板蓝根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不宜久煎,分2次温服取汗。
【功效】发表解暑,清热解毒。治疗夏季流感暑湿证。
【随症加减】偏寒者加淡豆豉;偏热者加薄荷、野菊花;汗多者去香薷;咳重者加杏仁、佛耳草(鼠曲草);暑湿明显者加鲜藿香、鲜佩兰、厚朴、六一散;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
【方药解析】香薷辛温芳香,能解表散寒,祛暑利湿;青蒿清泻暑热;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且能防治并发细菌感染。
风热合剂
【配方】柴胡20克,黄芩20克,板蓝根60克,蒲公英60克,羌活2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制成煎剂200毫升,日服3~4次,每次50毫升。
【功效】解表清热解毒。主治风热型感冒。
【方药解析】风热合剂是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半夏,加羌活、蒲公英、板蓝根组成。临床经验:风热合剂对风热感冒或同时伴有少阳证者效果较好,其退热速度比银翘散快。并且,柴胡、黄芩若按照小柴胡汤的柴胡12克、黄芩9克,疗效不够理想,加至现方用量时,才能取得明显疗效。
复方葛芷夷汤
【配方】葛根、白芷、连翘、肺经草(太白菊)、杏仁、浙贝母各15克,辛夷9~12克,板蓝根24~30克。
【用法】每日1剂,用水浸泡30分钟,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分3次服。
【功效】辛凉解表,宣肺除湿。治疗风寒或风热夹湿感冒。
【方药解析】外感无论有汗或无汗者均可服用。方中的肺经草,功能疏散风寒,宣通肺气。主治感冒、咳嗽等。
暑令感冒合剂
【配方】香薷6~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厚朴10克,炙枇杷叶12克,鸭跖草15克。
【用法】每日1剂,加水浸泡30分钟,武火煎煮10分钟,滤取药液。每剂煎2次,口服。若人暮高热不退,可酌情加服1剂,分2次煎服。
【功效】发表解暑,除湿清热。主治夏季感冒,高热头痛,胸脘痞闷,身重体痛,或咳嗽咽痛,或身痛无汗,舌苔薄腻微黄,脉象濡数。
【随症加减】若体温高于39℃,加黄连5克;咽红肿痛明显者,加板蓝根12克。
【方药解析】本方系黄连香薷汤加减化裁而成,其中香薷、藿香、佩兰、厚朴解暑除湿,枇杷叶清金肃肺,鸭跖草清热利湿,为暑季感冒的常用方药。
荆防疏表汤
【配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秦艽10克,前胡6克,苏叶6克,薄荷6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用。
【功效】祛风寒,解表邪。治疗感冒风寒型。
【随症加减】表闭无汗加豆豉、葱白;有汗不解而形寒者,加葛根、桂枝、芍药,减薄荷、秦艽、苏叶。
【注意】本方有一定发汗作用,对小儿和老人虚弱者应注意防止出汗过多。
【方药解析】方中荆芥、防风、秦艽等都有解热镇痛和抗过敏作用,对感受风寒,周身疼痛有较好疗效。
加味麻杏石甘汤
【配方】麻黄5克,杏仁12克,生石膏45克(先煎),生甘草6克,羌活10克,荆芥10克,板蓝根30克,前胡10克,炒牛蒡子10克,薄荷6克(后下)。
【用法】每日2剂,水煎,只服头煎(不服二煎),连服2天,热退停服。
【功效】解表宣肺,清热解毒。治疗风热感冒。
【方药解析】本方采用张仲景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能宣泄肺胃之热,加羌活、板蓝根(称羌蓝汤),增强解表清肺之力,荆芥、薄荷助麻黄散邪解表,前胡、牛蒡子助杏仁宣肺利咽止咳。
退热灵
【配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后下),荆芥10克,板蓝根30克,半边莲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煮1~2沸即可,分2次口服。重者可日服3~4次。
【功效】疏风散邪,清热解毒。治流行性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外感风热证和风寒化热证。
【随症加减】如兼见鼻塞咳嗽时,可加用杏仁、桔梗、苍耳子、前胡;咽喉红肿,可加牛蒡子、山豆根、僵蚕、重楼之类。
【方药解析】本方组成简洁严密,方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半边莲功能清热解毒,具有抗菌和明显抑制感冒病毒的作用。配伍辛散之薄荷、荆芥以疏风祛邪,共奏清热解毒、疏表解热之功,对流行性感冒或兼有上呼吸道感染而邪在肺卫者有良效。
正柴胡饮
【配方】柴胡6~9克,防风6克,陈皮6克,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3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
【功效】解表退热,镇痛,镇静,抗炎。治疗普通感冒。
【方药解析】本方记载于明代《景岳全书》,适用于普通感冒无夹杂合并症,即景岳所谓“气血平和,宜从平散者,此方主之”。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在我国以甲、乙型为多见,其他三型也有发现。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和发热。病毒性肝炎除甲型肝炎预后良好,不转慢性外,其他各型多有急性、慢性之分。若病情重笃,有可能发展成重症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于中医“阳黄”范畴,因湿热蕴结,胆汁外溢所致,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虽无胆汁外溢现象,亦因湿热所致,所以二者都属湿热蕴结型。慢性肝炎属于中医“肝郁”、“胁痛”、“癥积”等范畴,证型大多为“肝气郁滞”、“湿热困脾”或“肝阴亏损”等。中医所称“急黄”,多见于暴发型重症肝炎,是热毒炽盛面正气受损所致。
一般有清热利湿、芳香化浊、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活血化瘀、养血柔肝、滋养肝肾、清热解毒等法,可据临床辨证施治。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芳化愈肝汤
【配方】茵陈40克,茯苓15克,白豆蔻6克,杏仁10克,薏苡仁20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效】清热利湿,行气化浊。治疗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
【随症加减】如热重于湿者,加龙胆草、黄连、滑石;湿重于热者,加藿香、佩兰、车前子;大便于者,加大黄;恶心呕吐者,加竹茹、砂仁;胁痛者加延胡索、丝瓜络、青皮;脾虚便溏者,去苦寒药茵陈蒿,加白术、苍术;腹胀者,加大腹皮、木香、枳壳;阴伤者,加沙参、麦冬,白芍。
【方药解析】本方是在三仁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具有宣通气机,清利湿热的功效;方中以茵陈为主药,取其保肝、利胆和退黄的作用。
藿朴夏苓柴陈丹草汤
【配方】藿香10克,厚朴10克,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柴胡15克,茵陈15克,丹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车前草15克,大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主治急性甲型肝炎湿热并重型,证见身目黄染,小便黄赤,右上腹胀痛,脘痞纳呆,口苦,恶心,肢倦乏力,大便或干或溏而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濡数者。
【方药解析】本方为茵陈蒿汤和藿朴夏苓汤加减而成,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大黄泻实清热,与茵陈同用,对退黄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藿香、厚朴、半夏芳香化浊,除湿化痰,宽中降逆;柴胡疏肝,丹参行血,又清血分之热,都有保护肝损伤作用,促进肝细胞再生;茯苓、车前草、白花蛇舌草能利小便,渗湿热,促使退黄。
青矾散
【配方】青黛(水飞)1份,明矾6份。
【用法】研末为散,装胶囊,成人量每次1克,每日3次,开水吞服。
【功效】泻肝退黄。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方药解析】青矾散原载《卫生鸿宝》,治疗湿热黄疸。实验研究证明本方对麻醉犬有明显的利胆作用。青黛泻肝散火,清热解毒,与明矾合用对急性肝炎胆红素高者尤为适宜。
鸡骨草汤
【配方】鸡骨草30克,板蓝根、茵陈各45克,红糖5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功效】清利湿热,解毒退黄。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红糖
【方药解析】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或毛鸡骨草的带根全草。鸡骨草味微苦,性凉,归肝、胃经,能清热利湿,民间用治急性传染性肝炎有效,对慢性肝炎效果欠佳。
扶正清毒活血汤
【配方】黄芪24克,灵芝20克,重楼15克,贯众15克,半边莲15克,露蜂房15克,夏枯草15克,乌梅10克,五味子15克,丹参20克。
【用法】每日1剂,加水1000毫升,浓煎至300毫升,早晚各口服150毫升,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护肝,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慢性病毒乙型肝炎。
【随症加减】如舌苔厚腻,胁脘胀闷者加藿香、佩兰;胁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牙龈出血者加白茅根、藕节;黄疸者加郁金、山栀。
【方药解析】本方从慢性肝炎正气已虚、热毒未尽、气血凝滞三方面着手组方,通过补气保肝,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取得较好效果。实验证明本方能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具有降酶、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下瘀血合犀角地黄加减汤
【配方】广犀角9克(水牛角30克代),桃仁9克,生地30克,地鳖虫9克,生大黄24克,丹皮12克,连翘12克,黑大豆30克,对座草(大叶金钱草)30克,黄连6克,龙胆草9克,山栀子9克,田基黄30克,茵陈30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先煎水牛角30分钟,余药(除大黄外)与水牛角同煎30分钟,后下大黄再煎片刻。早中晚服3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化湿,清营凉血散瘀。主治重症肝炎、急性或亚急性肝萎缩。
【方药解析】方中犀角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宣窍清神;生大黄清热解毒,攻下泄热,亦有凉血散瘀之功;黄连、龙胆草、山栀、连翘皆清热解毒利湿之药,清心、肝、肾三焦火邪;生地、丹皮、茅根清热凉血,且生地有养阴作用;地鳖虫散瘀破坚,下血闭;桃仁化瘀;茵陈、田基黄、对座草(即大叶金钱草)清热利湿,促进黄疸排泄;黑大豆,《别录》云:“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下瘀血”。全方既清热利湿,祛除病毒,又凉血散血,能改善肝脏的病理变化。
大黄治疗重症肝炎,有着重大作用。①降低血清胆红素,消退黄疸较快。②改善消化道症状明显。③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④防止出血。⑤凉血清心,有防治神昏烦躁的功效。
清毒扶正汤
【配方】淫羊藿15克,巴戟天15克,山萸肉15克,黄芪20克,土茯苓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蒲公英15克,金钱草30克,车前草12克,制大黄3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加水以淹没为度,文火煎至300毫升左右,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肾益气,清热利湿。治疗乙型肝炎HBsAg阳性患者。
【方药解析】本方用于治疗毒邪内伏而致气血失调、阴阳亏损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补肾益气以扶正,清热利湿以祛邪,标本兼顾,有较好疗效。
疏肝健脾汤
【配方】党参20克,茯苓20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柴胡8克,当归15克,麦芽15克,五味子5克,垂盆草30克,板蓝根3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和胃,疏肝活血,利湿清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者。
【随症加减】如脘腹痞满,舌苔厚腻,脾虚湿困者加半夏、薏苡仁、泽泻;黄疸、口苦、苔黄腻者加茵陈等;肝脾肿大,肝区刺痛,舌紫暗,气滞血瘀者加丹参、泽兰、桃仁、红花;有性情急躁、失眠多梦、舌边尖红等气郁化火者加丹皮、黄芩。
【方药解析】方中麦芽宜用生品,麦芽不仅是助脾和胃之药,更有疏肝作用。《本草求原》谓其能“达肝以制化脾土……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其后张锡纯进一步指出:“凡遇黄疸症,加上麦芽数钱于药中,亦奏效颇著。”在前人实践的启示下,近代有用单味麦芽磨粉治疗急慢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药理证明麦芽有保肝作用。本方用麦芽治肝炎肝郁脾虚证可谓两全其美。
加味一贯煎
【配方】沙参15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生地10克,枸杞子12克,白芍12克,郁金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功效】滋阴柔肝,疏肝达郁。治疗慢性肝炎肝肾阴虚证,证见两胁隐痛,头昏,面色黧黑或不泽,口干而渴,大便秘结,睡眠较差,脉弦细或数,舌赤或暗红、苔薄黄等。
【随症加减】如兼有瘀阻者,可加丹参、鳖甲软坚化瘀。
【注意】对肝炎湿热内盛者忌用。
【方药解析】一贯煎中用川楝子疏肝行气,但川楝子苦寒,有小毒,所含川楝素对实验动物肝脏有损害作用。因此,对于肝炎或有肝损害的患者,在需用一贯煎时对川楝子一药用之宜慎,剂量不宜过重,服用时间不宜过久。有治慢性肝炎肝阴不足者,常用一贯煎加减,多以生麦芽易川楝子,值得临床参考。
益气活血方
【配方】黄芪30克,茯苓3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生山楂30克,大黄15克。
【用法】小儿药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早晚2次分服,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活血。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主要为纳差,乏力,肝脾肿大,腹胀,肝区不适等。
【方药解析】本方药物选择严谨,既符合中医药理论及其用药法则,又满足药理研究的作用机制。其中黄芪、茯苓、丹参补气养血,固本扶正;赤芍凉血活血,祛瘀生新;生山楂消食活血软坚;大黄通腑攻下,活血破瘀。本方能较好地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降酶退黄,提高白蛋白和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恢复,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且能较好地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汉坦病毒(H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临床表现以高热、出血、低血压、肾功能损害为特征。
本病可分为以下五期:
①发热期,出现畏寒发热,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肤黏膜出血,水肿,持续3~6天。②低血压期,一般持续1~3天。短者数小时,重者可出现休克。③少尿期,多见于病程第5~7天,此时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现象显著,少尿或尿闭严重者出现尿毒症、酸中毒、高钾血症、高血容量综合征。一般持续1~4天。④多尿期,出现于第10~12天,尿量增多,症状好转,持续10天左右。⑤恢复期,一般在3~4周开始,可持续4~8周。
本病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为外感温邪疫毒所致。可根据各个病期辨证论治,选用清气凉营、活血散瘀、凉血止血、通泄实热等法,若厥逆证阴虚气脱者,用养阴益气固脱;阴阳俱脱者,加入回阳救逆;热厥神昏抽搐者,宜清心开窍熄风。
临床常用验方如下:
清热凉营合剂
【配方】大青叶、金银花、青蒿各30克,石膏(先煎)60克,知母15克,赤芍15克,白茅根30克,大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