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4544300000028

第28章 统一大业的兴衰(11)

张衡(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东汉时南阳西鄂人(今河南南阳县),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伟大天文学家之一。

张衡的祖父曾经担任蜀郡太守等职,后来家道却中落了。张衡从小过着较为清贫的生活,这就使得他能够接触到社会下层的劳动群众和一些生产、生活实际,从而给他后来的科学创造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张衡从少年时学习就很刻苦,后来到都城洛阳的太学,访师交友,探讨学问,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在他三十七岁的时候,开始担任太史令的官职,专为朝廷观测、记录天象,选择“黄道吉日”(可以举行重大活动的好日子)和记载全国各地发生的某些自然现象。这些工作不能不促使张衡对于天文、历法乃至地震等自然现象进行广泛的研究。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他认真地研读过扬雄(西汉末年的学者)的《太玄经》(一部哲学著作,里面谈了许多天文、历法、数学方面的问题),从中受到很大启发;又深入学习和研究了当时天文学的最新成就,并通过多年的实际观测和研究,最后写成了一部天文学的巨著——《灵宪》。

原来,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宇宙天体的看法,就有三种不同的论点。一种是“盖天说”,又称“天圆地方说”。认为天是圆的,像一把张开的伞,地是方的,象一个棋盘。一种是“宣夜说”。认为天没有一定形质,日月星辰都浮游在天空之中。另一种则是“浑天说”。认为天地的形状象个鸟蛋,天像蛋壳,地像蛋黄,天和地的关系就像壳包着黄那样,所以叫做“浑天”。张衡就是“浑天说”的主要代表。在《灵宪》中,张衡大胆地对天象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他说,“月光生于日之所照”,“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正确地说明了,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它的光是受到太阳的照射后反射出来的,月亮对着太阳的时候,是满月,背着太阳的时候,月亮就不见了。他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日、月蚀的成因,作了我国最早的科学解释。张衡还对在中原地区(指他所在的洛阳)能够用肉眼观测到的星数做了精确的统计,指出较亮的星二千五百颗,常明星一百二十四颗,叫得上名字的星三百二十颗。这个数字和现代天文学家所统计的,在同一地方,同一时间能用肉眼看到的星数为2500~3000颗,基本相同。他在《灵宪》中绘制的标明星体位置的《灵宪图》,是我国最早的一张星图。

在张衡以前,已经有人制造过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公元117年,张衡根据他的“浑天说”,创制了比以前都精确全面得多的一架“浑天仪”。“浑天仪”是一个可以转动的空心铜球。铜球外表刻有二十八宿和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球体内有一根铁轴贯穿球心,轴的两端象征北极和南极。球体的外面装有几个铜圆圈,代表地平圈、子午圈、黄道圈、赤道圈。赤道和黄道上各刻有二十四个节气。凡是张衡当时所知道的重要天文现象,都刻在“浑天仪”上面了。为了使“浑天仪”能自行转动,张衡又利用水力推动齿轮的原理,用滴壶滴出来的水力发动齿轮,带动空心铜球绕轴旋转。铜球转动一圈的速度和地球自转的速度相等。浑天仪旋转时,刻在它上面的天象依次表示出来,和天体上星球的运动十分相象。这样,人们坐在屋子里,便能从“浑天仪”上看到天体运行的情况。

张衡把他对天体构造、各种天象的看法和他制作水运浑天仪的方法等,专门写成一篇《浑天仪图象》,加以介绍。另外,张衡还改进过测定天体位置的浑仪。

从公元89年到140年,五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东汉都城洛阳和陇西一带,共出现过三十三次地震。特别是公元119年,洛阳和其他地区连续发生了两次大地震,促进了张衡加紧对于地震现象的研究。他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并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架“地动仪”通体铜铸,形状很像一个大酒樽。樽顶上有凸起的盖子,可以打开。樽的外部装饰有篆文和山龟鸟兽等花纹,上面铸着八条龙;龙头按照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排列;每个龙嘴都衔有一个小铜球,并在它的下面蹲着一只铜制的、头向上仰、张着嘴的蛤蟆。“地动仪”的内部,有一根叫做“都柱”的上粗下细的铜柱。“都柱”周围伸出八根横杆(曲杠杆),分别和八个龙头的上半部衔接。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地震波传来,“都柱”就会倒向地震发生的那个方向,压在曲杠杆的下端,由曲杠杆再牵动龙头,将龙嘴里的铜球掉到蛤蟆的嘴里,并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样,看守仪器的人便能知道地震发生的日期和方向了。

张衡制造的这台“地动仪”,相当灵敏准确。公元138年的一天,“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铜球落了下来。可是住在洛阳的人丝毫没有感到有什么地动,有些“学者”怀疑“地动仪”的灵验。但是过了几天,便有人从陇西赶来报告说,那里在几天前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皆服其妙”了。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能够精确地测知那里的地震,它的精密程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欧洲在1880年才制造出地震仪,距张衡已经晚了一千七百多年了。

张衡在气象学方面,还创造了一种测定风向的仪器——“候风仪”,又叫“相风铜鸟”。是在一根五丈高的竿顶上安放一只衔着花的铜鸟,可以随着风向转动。鸟头所对。便是风的方向。这个仪器和欧洲装在屋顶上的“候风鸡”相似。但是,“候风鸡”是在十二世纪才出现的,比起张衡的“候风仪”已经晚了一千年。在地理学上,张衡还绘制过《地形图》。此外,张衡还能文善画。他青年时代用十年时间,精心雕琢、反复修改而成的《二京赋》,为人们广泛传诵。他画的画很出色,因而享有东汉四大名画家之一的声誉。

张衡的治学态度非常认真、刻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几十年如同一日。这正是他博学多才,成就为一个大科学家的“秘诀”。为了纪念张衡的科学贡献,1956年,人民政府在石桥镇重修了张衡墓和他少年时读书用过的“平子读书台”。郭沫若同志在他的墓碑上亲笔题了“万祀千龄,令人敬仰”八个大字,给张衡以很高的评价。

张仲景和华佗在医学上所作的贡献

张仲景和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两位著名的医学家。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约生于东汉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死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左右。他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医学家。

东汉末年,战事频繁,瘟疫流行,人民病死的很多。张仲景家族原有二百多人,不到十年,死了三分之二,其中因患伤寒而致死的占十分之七。他同情人民的疾苦,精心研究医学,整理和总结前代医学的理论和经验,广泛收集民间的验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他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人把本书分别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

张仲景在医学上的贡献,主要是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对伤寒(指霍乱、痢疾、肺炎、流行性感冒一类急性传染病,不是通常所说的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伤寒病)和杂病(以内科病症为主,也包括外科、妇科等方面的病症)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

在诊断辨症方面,张仲景运用望色,闻声,问证,切脉等四种方法,分析病情,找出病源。为了辨识病理变化,他把伤寒的各种类型和不同的病程阶段,加以细致的区分,归纳为太阳,阳阴,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大症候群,每一症候群用一组突出的临床症状作为辨症依据。中医诊断学的八纲(即: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在《伤寒杂病论》中也已具备了雏形。

在治疗方面,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气候等条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中医叫“辨证论治”。张仲景用汗、吐、下和及“寒病热治”、“热病寒治”概括了治疗学的方法原则,为中医临床的辨证施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他的著作中,除选收了大量内服方药外,还介绍了针、灸、温熨、药摩、浸足,吹耳以及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疗方法。此外,他还主张疾病要早预防。他认为只要饮食有节,劳逸适当,就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

由于张仲景在医学研究方面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因此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医圣”。他的著作对我国医学的发展具有广泛的深远的影响。

华佗,字元化,名(fū夫),是东汉末年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他勤奋好学,学识非常渊博,既通儒家的经术,又特别爱好医学,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和针灸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

华佗从年轻时开始,就立志行医,为人民解除痛苦。他两次拒绝汉朝地方官吏要他做官的举荐,只愿作一个普通的民间医生。他的足迹走遍了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部分地区。最后他终因不愿作曹操的侍医而被曹操杀死。

华佗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都很丰富,经他治好的病人很多。例如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闷,面色发赤,食欲不振。华佗给他诊脉后,断定他肚里有虫,给他配了些汤药,喝下去后便打出许多虫来。又如有位李将军的妻子病很沉重,请华佗诊脉。华佗说:“这是因为伤身而胎未去的缘故。”将军说:“的确曾伤身,但是胎已去了。”华佗说:“以脉来看,胎并没去。”将军却不相信。过了一百来天,病人的病势更重了,再请华佗诊视,他说:“脉如从前,可能因为是双胎,生第一个孩子时失血过多,以致影响第二个孩子生不下来。现在胎儿已死,只好用针灸与汤药催死胎快点下来。”将军的妻子在针灸和服药后,肚子痛得厉害。华佗说这是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可找一个人把它取出来。那人按照华佗所说的方法,果然取出了一个死胎。

华佗不仅善于采用诊脉的方法治疗疾病,而且善于通过对病人的面容形色、病状的观察,来诊断疾病。有一次,他在监渎(dú毒,即今江苏盐城)一家酒店里看见几个饮酒的人,他仔细地观察了其中一位名叫严昕(xīn欣)的男子,然后问道:“你身体好吗?”严昕回答说:“和平常一样。”华佗对他说:“从你脸上可看出你有急病,最好不要多饮酒,快回家去。”果然严昕在回家的路上头晕从车上跌下,到家不久就死了。

华佗除了在内科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成就外,他对医学的更大贡献是在外科手术方面。他发明用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外科手术,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全身麻醉的医生。华佗为了消除和减轻人们在进行外科手术时所感到的剧烈疼痛,发明了一种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动手术之前,叫病人用酒冲服,等病人失去知觉,然后开腹治疗,若是肿瘤就割去肿瘤,若是病在肠胃,就断肠湔洗,最后再缝合伤口,,在伤口上敷上药膏,四五天后开刀处即可愈合,一月左右就可和健康人一样了。

华佗也很重视积极锻炼身体,预防疾病。他创造了一种新的运动方法,名叫“五禽之戏”,摹仿虎、鹿、熊、猿、鸟类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来锻炼人的身体各部。

由于华佗的医道高明,技巧纯熟,以致后世流传着许多有关他治好了疑难病症的神奇故事。这些故事中,有些把别人做的事,也附会在他的身上。比如《三国演义》上的“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便是这样附会出来的。

黄巾起义的起因及特点

东汉后期,政治极端腐败,宦官、外戚争相专权,豪强地主放手兼并土地,农民纷纷破产流亡,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农民不断起来进行反抗斗争。黄巾起义爆发前的七、八十年间,曾爆发大小起义百余次。这些起义,遍及各州,队伍越来越大,往往标出“皇帝”、“天王”等称号,直接对抗东汉皇权。虽然由于分散斗争而先后被镇压,但却鼓舞了农民继续反抗的斗志,留下了深刻影响。当时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

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

民不必可轻。”

反映了农民不怕镇压,坚持反抗的革命思想已经成熟。

东汉末年,太平道领袖张角自称大贤良师,画符诵咒,为人治病,在贫苦农民中间,广泛宣传原始道教的平等思想。东汉中期编成的《太平清领书》,包含不少原始道教反对剥削压迫的教义,而“张角颇有其书焉。”书中指责富人,“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又把富人比作粮仓中的老鼠,“常独足食”,非常不公。书中认为,对这些富人,“盗贼闻之,举兵往趋,攻击其门户”,是必然的结果。它甚至公开提出,皇帝库藏不该归一人独有,老百姓“其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张角借用这部书的理论,利用宗教的形式,长期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的工作。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深入工作,信徒发展到几十万人,遍及青、徐、兖、豫、幽、冀、荆、扬八州(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张角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统治阶级也承认:“天下襁负(背着小孩)归之”、“万民乐附”。

张角把信徒们组织起来,以“方”为单位,分作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各设渠帅。他们提出了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苍天指汉朝廷,黄天则是张角自喻。甲子年是公元184年。张角还派人到各州郡和都城洛阳的官府大门上,用白土写上“甲子”二字,鼓舞参加革命斗争的广大人民群众。

经过充分准备以后,张角决定甲子年(公元184年)三月五日,全国各地信徒同时起义。张角事先派大方帅马元义到洛阳部署起义。准备调荆、扬二州的信徒数万人,集中到邺城,配合洛阳附近的信徒,同时起义,一举攻下洛阳。由于政治危机严重,统治阶级内部不断分化动摇,很多宦官、宫廷卫士也都信奉起太平道,愿在起义时作为内应,马元义并数次出入京师联系。不料被叛徒唐周告密,马元义被捕牺牲,京师之内被搜捕杀害了一千多人。

起义计划被泄露后,东汉政府下令冀州官吏追捕张角,形势十分急迫。张角等连夜通知七州二十八郡诸方,提前于二月同时起义。张角称天公将军;他的两个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各地起义农民,都头裹黄巾作为标志,称黄巾军。发动起义后,“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形势发展很快。农民军到处烧官府,杀官吏,攻打地主庄园,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者。

东汉政府急忙调集大军,布置在洛阳周围,又派出卢植、皇甫嵩、朱等几支部队去镇压农民军。当时,黄巾军的主力分驻三个地区;冀州地区,由张角、张宝、张梁直接指挥;颍川地区,由波才领导,南阳地区,由张曼成领导。起义军在开始几个月,不断取得胜利。张角指挥义军打败了卢植;颍川黄巾军打败朱傍;南阳张曼成攻杀南阳太守。农民军声势越来越大。

当时,颍川地近洛阳,对东汉统治威胁最大。因此,东汉政权增调皇甫嵩、曹操,配合先到的朱,集中兵力先攻颍川黄巾军。农民军英勇奋击,反把皇甫嵩包围于长社。但农民军缺乏作战经验,在长满草的地方结营待战。皇甫嵩借风势火攻偷袭,朱、曹操乘势夹击,黄巾军大败,几万人壮烈牺牲。颍川一战,牵动全局,东汉政权得以把主力部队调去镇压冀州等地的黄巾军,整个形势开始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