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主使重修《氏族志》,改称《姓氏录》,把后族列为第一等,其余一律以官职高下为标准,分成九等。官至五品者,皆升列士族。于是从士兵出身立军功致五品官者,也可以跟过去的世家大族并列在一个等级中间。《姓氏录》完全打破了士族和庶族的界限,提高了出身低微的官员的地位,因而为普通地主所拥护,为士族地主所反对。
压制世家大族,必然要培养忠于自己的新进官僚。科举制度是普通地主爬上政治舞台的阶梯。武则天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在贞观二十三年里,进士共二百零五人,在高宗和武则天统治的五十五年中,据不完全的纪录,进士就有一千多人。690年,武则天亲自策问举人,表示注重科举。笼络人心,从此开创了“殿试”,还开了武举。过去各州选送举人,排在贡物之后,她改为先人后物,表示重视人才。
为了多方发掘人才,武则天很注意破格用人,还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且还允许自荐。她在洛阳铸了四个铜匦(guī鬼),其中有一个叫“延恩”。要求做官的人,可以把自己的诗赋文章投进去自荐。被荐或自荐的人,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很快提升。但是对于不称职的官员,也毫不客气地罢斥降免,甚至诛杀。她听说王及善有才干,想用他做滑州刺史去防卫契丹。当她和王及善谈话以后,发现他很有政治眼光,可以做更重要的事,就立刻改变主意,留他在朝内做内史。后来王及善对她提了不少建议,大都为她采纳。比较突出的例子是狄仁杰。他是科举出身的一个普通地主官僚。高宗时他做过大理丞,曾在一年内判理了积压下来的有关一万七千多人的各项刑狱案件,断得较为公正。武则天执政后,他两度做宰相,曾对武则天提过许多建议和批评,武则天大都能采纳。她晚年提拔起来的姚崇、宋璟,到玄宗时,都成了名相。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曾写了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对她进行了激烈的人身攻击。但当她看到“一坏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几句之后,却盛赞骆宾王之才学,并说:“有这样的人才,让他流落,这是宰相的过错。”
武则天还以修书为名,广召文词之士入禁中,让他们参议朝政,处理百司奏章,以分宰相之权。当时人称之为北门学士。在这些人中间,很多是关东、江南的普通地主。
从徐敬业起兵叛乱以后,武则天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奖励告密,对抱有反抗意图的唐宗室、贵族和官僚进行严厉镇压,先杀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接着又杀大臣数百家。至于所杀中下级官员,就多得无法统计了。武则天诛杀的主要对象是反对自己的元老贵族。但是,由于她的纵容支持,有许多并非反对她的人,也因酷吏的罗织陷害而冤死,而人民在这种告密的情况下,冤死者则更无法统计。
武则天比较重视农业生产。684年,她下令奖励农桑,并说凡是做到耕地增加、家有余粮的地方,地方官可以得到奖赏;如果户口减少,就要受处分。在她统治的时期,社会经济继续上升,国家掌握的民户数字不断增长。652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前三年,全国为380万户。到705年,武则天被迫退位时,增加到615万户。
武则天在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唐和边境各族的关系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高宗时,吐蕃贵族并吞吐谷浑,攻占安西四镇。武则天一面派王孝杰领兵收复安西四镇,一面争取恢复和亲,使双方的关系缓和下来,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qiūcí秋词,今新疆库车)。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702年,武则天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设置北庭都护府。
武则天一方面表现为一个有政治才干的封建政治家;另一面,她提倡祥瑞,立颂德天枢、筑明堂、造天堂、铸九州鼎、建三阳宫、兴泰宫等,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大大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由于佛教徒曾私撰《大云经》,作为武则天受命代唐,建立周朝的根据,所以武则天特别尊崇佛教。她劳民伤财,大造佛寺佛像。她度人做和尚尼姑,放任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和农民。她宠爱的和尚薛怀义,仗势横行,无恶不作。
武则天晚年放纵武氏亲族集团,侄儿梁王武三思把持朝政,和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等勾结,把朝政搞得混浊不堪。她的女儿太平公主想学母亲的样子,勾心斗角,争夺权势。武氏亲族集团和一批新贵权势在武则天的纵容之下,成为新的特权阶层,霸占土地,勒索田租,经营高利贷,做了很多坏事。705年,武则天提拔起来的大臣张柬之等乘她生病时发动政变,杀了张易之兄弟,拥唐中宗复位。就在这年十一月,她病死在上阳宫,年八十二岁。
一千多年来,封建史书上为了武则天是女人当皇帝而争论不休。我们则把她放在封建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去分析。武则天参政和当政五十年。在她当政时期,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对于后来玄宗“开元之治”的封建全盛时代,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复杂的局势中,武则天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来讲,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也为之赞叹不止。但是,和封建社会许多杰出的统治者相比,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特别在她统治的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他们作恶多端,残害人民,为人民所痛恨。至于她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中,勾心斗角,玩弄阴谋权术等剥削者手段,更暴露了她的地主阶级本性,而且往往为后世的野心家所师承。
唐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唐朝前期,由于广大农民辛勤劳动,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曲辕犁和简车就是当时新出现的生产工具。
“曲辕犁”又叫“江东犁”。根据陆龟蒙(唐末人)写的《耒耜经》一书记载,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构成。同以前的步犁相比较,曲辕犁有三处重大改进;直辕改成了曲辕;增装了犁评;增装了犁壁。曲辕比直辕灵活,更便于操作。推进犁评使犁箭向下,入地深,拉退犁评使犁箭向上,入地浅,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需要。犁壁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减少犁前进的阻力,提高耕地速度。曲辕犁是唐朝农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农业生产力有所提高的一个标志。它的使用始于何时还难以断定。不过,陆龟蒙所见的曲辕犁已经定型,表明它的出现应早于唐朝末年。
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器具也有新的进步。早就有的桔槔和辘轳,唐朝时使用更加普遍;东汉三国时期出现的翻车,唐朝时继续得到推广。此外,唐朝又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叫做筒车。筒车的形制随处而异,种类颇多。四川地区的筒车,形状像纺车,用细竹制成,车上绑着竹筒,旋转时,竹筒在低处舀水,至高处泻水。杜甫的《春水》一诗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所谓“连筒”就是指这种竹筒筒车。还有一种木桶筒车:水车上许多木桶相连结,人用脚踏或用手牵挽,使水车转动,木桶连续将井水取至地面灌田。据《太平广记》一书记载,唐初人邓玄挺曾在一所寺庙的菜园里,看到一部木桶水车立于井上。这表明木桶式筒车至迟在唐初已经有了。以上两种筒车的灌溉功效远远超过桔槔和辘轳,也比翻车的功效高。但它们的缺点是转动起来颇费人力。于是在一些水流湍急的地方又出现一种水转筒车,完全利用水流冲激的力量,使筒车自行转动,引水灌田。元朝王祯的《农书》介绍水转筒车说:“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正是唐朝时已在使用的那种筒车。
洛阳含嘉仓是一座隋唐时期的大型粮仓。1971年以后对含嘉仓的发掘,为唐朝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唐朝前期,由于关中地狭人稠,朝廷所需的粮食物资,主要靠农业比较发达的黄河下游、河北平原和江淮流域供给。这些地区距长安都较远,粮食西来要靠漕运。朝廷当时规定:洛阳以东地区的租米,经江、淮、运河、黄河,先运到含嘉仓集中,然后陆运至陕州,再经黄河、渭水漕运到长安。因此,洛阳的含嘉仓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据历史记载,749年(天宝八年)全国主要粮仓共储粮一千二百六十多万石,仅含嘉仓即有五百八十多万石,约占二分之一,可见含嘉仓在唐朝官仓中的重要地位。经近年发掘查明,含嘉仓城位于今洛阳老城区北侧,东西长约六百余米,南北长约七百余米。仓城内东西成行、密集排列着四百多个粮窖。粮窖口径大的18.5米,小的8米,最深的距地表约12米。其大窖可藏粮一万数千石(唐朝每石约等于六十公斤)以上,小窖可藏粮数千石。史书所说全仓储粮五、六百万石是可信的。唐粮仓储纳粮食时,要把储粮时间、品种、数量、受领粮食的官员姓名刻在一块砖上,叫“刻铭砖”。这种砖在仓城遗址中发现十多块。铭砖上记载的官员名称有仓史、丞、令等文官,还有押仓使等武官,可知唐朝廷不仅在含嘉仓设有管理机构,而且驻有军队。铭砖还记载所储粮食的来源,有来自南方苏州、楚州(今江苏淮安)、滁州(今安徽滁县)等地的稻米,也有来自北方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冀州(今河北冀县)、邢州(今河北邢台)、德州(今山东陵县)、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南)等地的粟谷,都是作为丁租征收来的。由铭砖上的调露、天授、长寿、万岁通天、圣历等年号,可知在唐高宗、武则天时代含嘉仓的储纳较多。在含嘉仓的160号粮窖中,还发现了已经炭化的五十万斤谷子,它相当于唐朝两千五百个农民一年的租粮;而整个含嘉仓近六百万石的最高储额,则相当于唐朝三百万农民一年的租粮。这些数字生动地说明:唐朝经济的繁荣正是来自对农民血汗的榨取。
含嘉仓发掘还使我们了解到唐朝粮窖的形制特点。这里的粮窖都是口大底小的圆缸形。窖是这样建造的;先从地面向下挖成土窖,将窖底夯实,用火烧硬,铺一层灰渣防潮;再在窖底铺设木板和草,草上铺席,窖壁也镶砌木板。然后分层堆放粮食,每层用席隔开。粮窖装满以后,窖口覆一层40~60厘米厚的谷糠,盖上席子,用土密封。这种地窖储粮,既可避火防虫,又能抗腐防盗,优点甚多。据记载,唐朝时谷子可藏九年,稻米可藏五年。160号窖内的谷子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颗粒至今可辨。据化验,这些炭化谷粒中,有机物仍占百分之五十点八。含嘉仓的结构特点和规模,表明我国劳动人民在唐朝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储粮经验。
唐代手工业突出的成就
丝织业是唐代最发达的手工业部门之一。白居易有一首《缭绫》诗,对唐代一种丝织品有个描写: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指花纹)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缭绫的色泽如月下瀑布,花色如雪笼烟雾,极洁白又极轻柔。这是一种精美的花绫,是用青、白两色细丝织成的,产于浙江地区。不过在唐代,这类精品的产量是有限的,多半被朝廷征去为宫女裁制舞衣。产量较多的丝织品,则是绢和锦。
绢是用生丝织成的一种平纹织物,主要产于唐代北方各州。各地产品按质量高下共分八等。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亳州(今安徽毫县)的绢最好,列为第一等;郑州、汴州(今河南开封)、曹州(今山东曹县)、怀州(今河南沁阳)的列为第二等。绢的显著特点是质轻。据古书记载,当时有一种轻绢,一匹共长四丈,却只有半两重。甘肃敦煌千佛洞还发现一种唐代的幡(fān帆),用轻绢制成,几乎是透明的,挂在门前不阻碍光线。幡的两面都有彩线绣的图画。薄幡在风中摇曳,绣画总可以看见。亳州又出产比绢还轻的薄纱,是最轻的一种丝织品,拿在手中轻若无物。唐朝贵族妇女都喜欢用轻纱作“披帛”,披戴在肩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新疆吐鲁番的唐墓出土一件轻纱,深绿色地上显出一幅粉绿的打猎图,图中有驱马飞奔的猎人,还有流云飞鸟、花草鹿兔、山石树木,十分生动。这幅画是用蜡缬(×lé鞋)法染在轻纱上的。这件轻纱显示了唐代织工和染工们的精湛技艺。
锦是带有彩色大花纹的丝织物,它的经丝和纬丝都在织前预先染色。唐代织锦的织法和纹饰都是丰富多彩的。从织法上分,用经丝来显示花纹叫“经锦”,这种织法汉朝时已经有了;用纬丝来显示花纹叫“纬锦”,它是具有特色的一种唐织锦。由于纬丝换色比较麻烦,所以纬锦织起来比经锦费事。但纬丝又可以比经丝织得更细密,所以纬锦的花纹就可以织得更加精美。
唐朝丝织品的色彩极为丰富。有人曾对吐鲁番出土的各种唐代丝织物作了色谱分析。据不完全统计,红有银红、水红、猩红、绛红、绛紫等五色,黄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等六色,青、蓝有蛋青、天青、翠蓝、宝蓝、赤青(紫色有蓝光)、藏青等六色;绿有胡绿、豆绿、叶绿、果绿、墨绿等五色;连同黑、白二色,共达二十四色之多。唐朝诗人曾用许多诗句赞美丝织品的色彩。如:“红裙妒杀石榴花”(红色胜过石榴花),“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青碧如翡翠,黄色似黄金),“染作江南春草色”(淡绿色有如江南春草),“画裙双凤郁金香”(淡黄色好比郁金香)等,都是脍炙(kuàizhì快至)人口的名句。精美艳丽的丝织品,代表了唐朝手工技艺的高度成就。
制瓷是唐朝又一个发达的手工业部门。唐代时,瓷器生产从陶器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当时北自河北、陕西,南到广东、福建,到处都有瓷窑。唐瓷品种主要为白瓷、青瓷两大类。白瓷器以邢州(今河北邢台)邢窑的产品为代表,主要产地还有河南巩县、汤阴、辉县、密县、登封,江西景德镇的杨梅亭,广州以及四川大邑等地。白瓷的特点是胎质坚致,釉色洁白。杜甫的诗是这样描写白瓷的: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轻且坚”说明瓷土细腻,胎质坚薄;声“如哀玉”说明火候高,瓷胎密致;釉色“胜霜雪”说明釉质细密洁白;“锦城传”说明白瓷器为人们所喜爱。当时,主要由河南地区向朝廷贡纳白瓷器。
唐代青瓷器以越州(今浙江余姚)的产品为代表,主要产地还有鼎州(今湖南常德)、婺州(今浙江金华)、岳州(今湖南湘阴)、寿州(今安徽淮南)、洪州(今江西南昌)等地。青瓷的特点是瓷土细腻,胎质薄,瓷化程度高,釉色晶莹润泽。陆龟蒙的诗这样赞美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秘色越器诗》)。皮日休的诗写道:“邢人与越人,皆能造兹(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茶瓯诗》)。这些诗句形容青瓷胎质如玉,轻巧如云,釉色如干峰滴翠,精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