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5年(鲁庄公九年),齐桓公刚刚当上齐国的国君,因为鲁国支持同他争夺国君的公子纠(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所以十分仇视鲁国。鲁庄公也因公子纠没能当上齐国的君主,十分仇视齐国。就在这一年的夏天,两国在干时(今山东桓台县南)打起来。鲁军大败,鲁庄公所乘的兵车也被齐军俘获,只因原来替他驾车的人打着他的旗号把齐军引向别处,才没有当俘虏,鲁庄公只得乘驿传的车子而归。此后齐国逼着鲁国杀掉公子纠,送回公子纠的谋士管仲。鲁国只得一一照办。
齐国提出的要求鲁国虽然都照办了,而齐桓公对鲁国还是不肯罢休。第二年的春天(即公元前684年,鲁庄公十年),齐国趁鲁军新败,又调集大军,向鲁国奔杀而来。当然,鲁庄公也在认真的作防御的准备。
就在齐军压境之际,有个叫曹刿的鲁国人,十分担心着国家的安危,他对同乡的人们讲:“我想去见国君,为打齐国人出点主意。”有人劝阻他说:“这样的大事,那些当官的会考虑的,你挤进去管这闲事何苦呢!”曹刿说:“那些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会有什么好的办法,我一定去!”
边界告警的消息,象雪片似地飞来。鲁国的士兵整装待发,鲁庄公准备出兵迎战。这时侍卫报告说:外面有人为这次战事要求见你。鲁庄公就先见这位来客。
曹刿是带着急切的心情来到国都的,所以他见面就问道:“齐国大军已经打来了,听说您准备抵抗,不知凭什么去同齐军作战,都有些什么准备。”鲁庄公回答道:“吃的粮食,穿的衣服,都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常把它分给大家,从来也不只是我一人享用。”曹刿不以为然地说:“这些小恩小惠,能得到的也仅是你身边的少数人,与众多的百姓没有关系。只有这样一点,人民大众是不会为您卖命的。”鲁庄公接着又说:“祭祀所用的牛羊和玉帛等贡品,我都是按礼的规定供足,从未在神灵面前弄虚作假。神灵会保佑我的吧。”曹刿摇了摇头说:“对神灵虔诚,只能说是一个小小的信用,还不能取信于人民大众。神灵也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想了一想,又告诉曹刿:“国内所发生的大小案件,我虽不能每件都亲自调查,但在处理时,尽量根据情理,秉公判断。”曹刿高兴地说:“能想到百姓的疾苦,定会得到拥护,他们会奋勇争先与敌人作战。就凭这点,完全可以同齐国打仗。”接着曹刿请求跟着去,鲁庄公让他坐在自己车上出发。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县西北)相遇,刚列好阵,鲁庄公就要发起进攻。曹刿忙说:“还不到时候。”齐军仗着人多势众,去年又打败过鲁军,于是就擂鼓进攻,接连三次发起冲锋,企图一举歼灭鲁军。可是每次都被阻挡住。当齐军第三次冲锋被打退时,曹刿对鲁庄公说:“可以发起冲锋了。”顿时,鲁军阵内,鼓声雷鸣,旌旗招展,在震天的喊杀声中,鲁军向疲惫的齐军压了过去。齐军来不及整顿队伍,车撞马,马踏人,乱哄哄地向北逃跑。
鲁庄公见齐军败退,要下令追击。曹刿忙制止住。他跳下车来,仔细地在地上查看一番,又登上车,了望蜂拥而逃的齐军说:“现在可以追了。”鲁军乘势猛追下去,把齐军赶出了国境。这一仗,鲁军取得了胜利。
战争结束了。鲁庄公问曹刿道:为什么刚开始时我要冲锋你不让,要等齐军先向我冲击三次才冲锋呢?齐军败退时又不让我立刻追击,你下车看看,上车望望后才同意追击呢?
曹刿回答说:“作战时要靠军队的士气。两军相对,士兵们首次听到冲锋的鼓声,精神振奋,斗志高昂。第一次未胜,再进攻时,士气就衰退了不少。待到第三次冲锋的鼓响,士气更衰竭了。曹刿讲的这番话,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成语的来源。
曹刿接着说:“齐国是大国,其行动难于预料,恐怕败退是假,以诱我入埋伏。因此不能立刻追击,以免上当。当我下车见齐军退时车迹很乱,登车望见他们的帅旗也是拖着跑,从这种狼狈状看,是真的被打败了。所以才能放心地追击。”
齐鲁长勺之战,虽然是一次规模不大的战争,但是,它表明:小国弱国,只要认真准备,指挥正确,是完全能够打败大国强国的。
向戌弭兵
弭(mǐ米),当消除、停止讲。兵,在古代指兵器、武装等,弭兵,就是停止战争。
春秋后期,宋国有一个左师官叫向戌(xū需)的,在他的倡议和张罗下,十四个诸侯国代表在宋国举行了一次盟会,议定彼此间不再交战,历史上称之为“向戌弭兵”。
那是公元前546年的夏天,原来向戌和晋楚两国的当权者都要好,他就先到晋国。赵文子和大臣们商议向戌倡议停止战争的来意,韩宣子说:战争,劳民伤财,给小国带来的灾害更大。不过,想要完全消除它,恐怕不可能,尽管这样,我们也得答应他。否则,楚国先答应了,并利用这点来号召诸侯,我们就会丧失盟主的地位。商议结果,就赞同了向戌的倡议。向戌又去楚国,果然楚国也同意了。他又去齐国、秦国,也都答应了。当时这四大侯国操纵一切,他们同意了,其他一些中小侯国没有不同意的,小国是希望不打仗的。
五月至七月间,盟会在宋国举行。晋国最先到会,接着郑、鲁、齐、陈、卫、邾、楚、滕、蔡、曹、许和东道主宋国等十三个侯国的卿、大夫和小国国君都先后到会,秦国僻处西方,同意弭兵,但没有出席。楚国首先提出一个“晋楚之从,交相见”的要求,就是说,原先分别从属晋国或楚国的中小国家,现在都要负担同时向晋楚两国朝贡的义务,等于给他们增加了一倍贡纳财礼的负担。原来从属晋国的侯国占多数,这样,晋国就吃了亏。晋国的赵文子说,这些小国倒是好办,而晋、楚、齐、秦都是大国,我们不能强求齐国去朝贡楚国,正像你楚国也不能强求秦国来朝贡咱们晋国,是一样的。最后商定把齐、秦两国除外,其它国家都要“交相见”。这一点,晋国又让了步。
会前,晋人就发觉楚国人心怀不轨,气氛很不对头。赵文子说,不要紧,有事咱们马上跑进宋国都城去。他又把这事告诉叔向,保守的叔向也是同样的打算。在宋国西门外开会的时候,果然楚国人都在衣服里面藏着兵器,企图乘机袭击晋人。这样做,很不讲信义,连楚国人自己也劝他的当政人物不要这样,太对不起诸侯国。但令尹子木公然讲,咱们从来就互不相信,只要能达到争得霸主的目的就成。在会上,晋楚争当盟主,吵得更加激烈。晋国人又是自己劝自己,努力行德,不要争这个先后,结果,楚国当了盟主,晋国又让了步。会盟拖拖拉拉开到七月才结束。
事后,向戌自诩有功,请求国君的赏赐,宋公封给他六十个邑。他沾沾自喜,向司城(官名,宋国称司空为司城)子罕显示一番。不料子罕不仅不赞扬他,而且着实地批评他一顿。子罕说:军事从来就是存在着的,它是威慑不法行为,伸张正义的工具,怎么能废除它呢?没有这个威力,就会有人肆无忌惮,一定出乱子,国家必定灭亡。你却努力去废除它,不是欺骗人吗?用谎言去蒙蔽诸侯,罪责是很重大的。不惩罚你算是便宜了你,你还要求赏赐,是最不知满足的人!说完,把那束封邑的册命竹简砍掉,丢在地下。向戌在这番厉声严辞的训斥下,哑口无言,只好辞去赏邑,还说子罕的话对他帮助很大。这段对话,充分暴露了当时各国的统治阶级,都在竭力保持自己的武力,以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护自己的统治。所谓弭兵,不过是一个骗局。
当然,“弭兵”的会盟毕竟召开了,此后在与会国之间,也毕竟停了十几年没有交战。这只能说反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弭兵”事件发生在春秋后期。这时,在政权结构变化上,诸侯取代天子的阶段已经过去,出现了大夫取代诸侯,家臣取代大夫的局面。在阶级结构上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旧的奴隶主贵族在没落,新的封建地主(包括从旧营垒中转化的)在起来,奴隶在挣脱枷锁变成自由的小生产者,在社会经济结构上突出的表现为集体劳役形式的井田制度在崩溃,转变为小生产者自耕的或租佃的小块土地。奴隶、平民的反抗斗争和各侯国的变革活动,也更多的集中在这一时期。旧贵族被国内阶级斗争弄得精疲力竭,束缚了他们对外战争的手脚。因此,大国争霸也没有昔日那种锐气。这以后,除了后起的吴与楚、越与吴之间的争雄战争外,中原范围内基本上没有像从前那样的大战,这就是“弭兵”所反映的这个历史阶段的形势。当然,这只是短暂的间歇,各诸侯国先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新的阶级结构在重新配置,阶级斗争进一步尖锐化,在下一阶段的战国时期,一系列的更大的战争,促进新的社会制度——封建社会最后确立,旧的奴隶制社会灭亡。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是我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兴越灭吴,统一了东南地区过程中的一段故事。
吴国和越国是春秋后期在长江下游崛起的两个国家。吴国在今江苏省南部地区,建都姑苏(今江苏吴县),越国在今浙江省一带,建都会稽(kuài jì快记,今浙江绍兴东南)。当时吴国是个强国,越国文化生产都比较落后,国力较弱。
在春秋中期,晋、楚争霸,晋国联吴制楚,楚国联越制吴,因此,造成吴越长期对立,互相攻伐的局面。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在槜(zuì醉)李(今浙江嘉兴南)迎击吴兵,两军对垒,勾践看到吴兵阵势严整,无法突破。就先派出敢死队进行试探性的攻击,吴兵岿然不动。勾践感到要打败吴兵,不可强攻,只能智取。于是强令一批被判处死刑的人,分成三行,每人脖子上都带上宝剑,来到阵前,越王一声令下,这批人一齐集体自杀。吴兵被这种不平常的情景吸引住了,这时,越兵出其不意发动突然袭击,把吴兵打得大败。吴王阖闾也受了伤,不久就死在半路上了。临死前,嘱咐他的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遗言,决心给他报仇雪耻。从此就日日夜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二年,勾践探听吴王夫差准备进攻越国,就想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他没有听从谋臣范蠡(lǐ李)的劝告,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冒然出兵,攻打吴国,结果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一带被打得大败。勾践只带着残兵败将五千人退守会稽。吴兵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勾践见大势已去,只好派文种前去求和,并表示愿意接受称臣为奴的屈辱条件。这时夫差准备答应勾践的请求。但是他的谋臣伍子胥主张要趁这个机会灭掉越国,以除后患。文种回国后,把同吴国交涉结果向勾践作了报告,勾践以为无路可走了,就要杀掉妻子儿女,烧毁珍宝,然后同吴王拚一死战。这时被文种婉言劝阻,并献计说:“吴国大臣伯嚭(pǐ匹)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了美女和珍宝暗地里献给了伯嚭。伯嚭答应文种去见吴王。文种对吴王夫差说:“这次希望你能够饶恕勾践的罪过,如果不答应他投降,他已经下定决心和你拚一死战了。”伯嚭也替勾践讲情说:“越王投降愿意做你的臣子,你饶恕了他,得了他的珍宝,对我们国家是有利的。不然打起仗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伍子胥反对说:“俗话说的好:‘治病要除根’,吴、越两国,南北相邻,互相攻伐,势不两立。勾践是个有深谋远虑的国君,范蠡、文种都是精明强干的谋臣,他们一旦回到越国,就要准备报仇雪耻,现在不趁机灭掉它,将来是一定要后悔的。”这时夫差在打败越国之后,一心想要北上中原同大国争霸,以为越国已被打败,不足为患,因此听不进去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范蠡来到吴国履行投降后所接受的屈辱条件,伺候吴王,从事劳役,终于赢得了夫差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被释放回国。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艰苦奋斗。他唯恐自己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了报仇雪耻的志气。于是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艰苦的生活环境,撤掉舒适的床铺,晚上就睡在稻草堆上,枕戈(一种兵器)而卧。他还在室内挂上一只苦胆,每天出入坐卧都要看看它,吃饭的时候也先尝尝它。还经常提醒自己说:“你忘记了会稽之围的耻辱了吗?”他不但这样时刻激励着自己,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把有才能的人都安置在重要职位上。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派范蠡管理军事。他又大力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减轻刑罚,薄收赋税,训练军队,加强战备。经过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实现兵精粮足,转弱为强了。
可是,吴王夫差在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已经没有后顾之忧了。因此,过着骄奢淫佚的生活,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困苦,连年用兵,并急于北上中原同大国争霸,想成为凌驾各国之上的霸主。同时,他妒贤害能,听信伯嚭的谗言,杀害了大臣伍子胥。因此,吴国虽然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由强变弱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大会诸侯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正当他和晋国争做盟主,双方坚持不下的时候,越王勾践趁着吴国精兵在外,国内空虚,就突然出兵,一举打败了吴兵,攻下了姑苏,杀死了吴国太子友。夫差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就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吴国还有实力,不可能一下子灭掉它,就答应了夫差的请求。以后吴国就更加衰弱了。
公元前473年,勾践又一次亲自带兵进攻吴国,这时吴国由于连年用兵,已经弄得民穷财尽,军队的实力也大大减弱,已经没有力量抵抗越兵,因而造成屡战屡败的局面。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这时,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而感到绝望,后悔自己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忠告才落到这个地步,非常羞愧,自杀而死。
孔子及其思想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邹)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先世原是宋国的贵族,因政治变乱,迁居鲁国。孔子年青时,当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官吏。中年时代曾因鲁国内乱,到齐国作高昭子的家臣,后来回鲁国整理古籍和聚徒讲学,创立了儒家学派。他五十岁时,当了地方官(中都宰),后升任为司寇(主管司法)“与闻国政三月”。后率弟子周游卫、陈、宋、蔡、楚等国。晚年回到鲁国,继续从事整理和传授古籍的文化教育事业。他编订了《诗》、《书》等古代文献,还删修了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孔子死后,他的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