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年,原来“五霸”之一的晋国,这时已是“六卿强,公室卑”,“政在私门”,国君完全由大夫摆布。韩、赵、魏三家先后消灭了六卿之中的另外三家——范氏、中行氏、知氏,进而瓜分晋国,在公元前403年列为诸侯。与此同时,春秋时期“五霸”的姜姓齐国,政权操在大夫田氏手中,并在公元前386年被取代了。这时候,那个名义上曾作为“共主”的东周王朝也和鲁、宋等几个小侯国一样,在大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而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从此我国的历史翻开了剧烈的统一战争的新篇章。七个大国的诸侯都在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推动下,先后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和整饬军队,确立和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进而为扩大势力范围和争夺人民,彼此展开了规模宏大而频繁的进攻战和防御战,胜利者扩大疆土和增加人口,战败者丧失土地和人口。因此,七个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是不断变化的,秦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以西,其他六国在函谷关以东,称为山东六国。
战国初年魏国是最强盛的国家。魏文侯选用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和军队,西门豹在邺郡(今河南安阳市北和河北临漳县一带)革除社会恶俗,使百姓安心生产;吴起驻守西河郡(今陕西合阳一带)治军有方,秦国不敢东向染指;内有李悝(kuī亏)等人出谋画策,魏国很快崛起成为一等强国。魏国的疆土大致占有黄河西岸的陕西东部,以秦为邻;山西南部,北与赵相交;河南北部一带,东与齐交界,南与韩、楚接壤。魏惠王(因国都迁至梁,又称梁惠王)雄心勃勃,轻视力量积蓄多年的东方齐国和变法之后蒸蒸日上的西方秦国。结果是公元前353年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县东北)被齐国打败,将军庞涓被擒(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汉简《孙膑兵法》记载了这一事实)。接着在西方又败于秦国(公元前340年),国力大衰。惠王害怕秦国的进逼,把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安邑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黄河西岸的大片国土陆续被秦吞并,失去了防御的天险黄河,魏国无力阻止秦国东进了。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把国都从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迁至新郑(今河南新郑县)。这时韩国的范围包括河南中部和南部,山西东南部,东方受到魏国的威胁,西方守着东进的强秦,南方是不断开拓疆土的楚国,国又无险可守,经常受到周围诸侯国的攻击。韩昭侯时申不害为相,进行了某些改革,国力暂时有所加强。申不害死后,韩国又连年遭到诸侯国的攻伐,毫无抗击之力,只得听任大国摆布,战战兢兢的等待着灭亡的降临。
赵国建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烈侯时任用贤能,节俭财用,国势渐强。赵武灵王又提倡胡服骑射,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拓土千里。疆域包括了河北中部和南部,山西中部和北部,以及内蒙河套一带。西方和南方临魏国,东方为齐国,北方是燕国,西北和胡人等少数民族为邻,成为一时的强国。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今山西高平北)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葬送了赵国四十多万军队,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战国时期燕国建都下易(今河北易县),国力较弱。燕昭王时为了增强国力,报齐国破国之仇,遍求贤能得乐毅,联合其他诸侯国出奇兵攻齐,连下七十余城,一度成为北方的强国,致使山戎不敢掠夺燕地。燕国的疆土达到东北辽宁,河北北部,内蒙南部。
进入战国以后,齐国更加强盛,占有山东大部,南与楚接界;河北东部,隔清河与赵为邻,北与燕为界;东临大海。建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县)。齐威王时推行法治,反对弄虚作假,煮杀了欺上瞒下、贪赃枉法的阿大夫,各级官吏莫不尽心竭力;又贯彻邹忌提出的鼓励批评朝政的建议,于是齐国大治。军事家孙膑和田忌也得到重用,他们统率大军在桂陵打败魏国的强兵,创出了齐国威慑东方的局面。至齐湣(mǐn敏)王骄傲自大,放松了对临国的警惕,结果被燕国将军乐毅趁机出奇兵横扫齐国,只有即墨(今山东即墨)未陷落。后来田单利用乐毅遭诬陷离燕军的机会,以火牛阵破燕军,收复了国土。尽管如此,齐国往日的繁盛再也不能恢复了。
楚国是南方的强国,不断拓地开疆,灭了越、鲁以后,北与韩、魏、齐接壤;西达湖南沅陵和四川巫山县,与秦相交界;南至湖南九嶷山;东临大海。还曾派将军庄趼率军入云南。春秋晚期,把国都从郢(今湖北江陵北)迁至鄀(今湖北宜城),战国中后期在秦兵的接连打击下,又迁于陈(今河南淮阳),最后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仍称郢。
本来秦国是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到了秦孝公时重用法家商鞅(yāng央)实行变法,一跃而成为强国。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公元前359年和350年),大力推行奖励耕战的政策,使民风质朴的秦国很快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赶上和超过了山东六国,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首先挫败劲敌魏国,夺取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土地,进而占领函谷关以东的韩国辖区,秦兵就可以自由往来攻打山东六国。在秦兵连连打击下的山东六国迫于灭亡的危机,在苏秦倡导下联合起来实行合纵政策,妄图抗拒秦的统一。针对山东六国的合纵政策,秦国进一步推行张仪的连横主张,利用东方六国的矛盾,实行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方针。就这样秦国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战役,秦将白起率军于公元前278年攻破楚都郢,又于公元前260年坑杀赵兵四十多万于长平。此后,犹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山东六国,公元前221年最后灭齐,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历史,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上面简单的叙述使我们看出,战国时期既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阶段,又是由割据走向统一的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相互交流,为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就把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二百多年的战争时期称为“战国”,而把互相攻伐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叫作“战国七雄”。
西门豹治邺
战国时期魏国的邺县在今河南省安阳县北部和河北省临漳县一带,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魏文侯派西门豹为邺县县令,他一到任,只见满目荒凉,人烟稀少,一片凄凉景象,就召集当地父老询问民间疾苦。父老们说:“百姓最苦恼的是河伯娶妇,为了这个,弄得民穷财尽。”
“这是怎么回事?”西门豹问道。
父老们说:“由于漳河经常泛滥,乡官和县吏互相勾结,利用天灾搜刮百姓,每年得钱数百万,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剩下的钱,他们就和那些装神弄鬼的巫祝私自瓜分,攫为己有。每逢到河伯娶妇的时节,巫婆到处巡行,看到哪个贫苦人家的女儿长得好,就硬说她该做河伯的夫人,强行聘娶。让少女梳洗打扮,穿上华丽的衣裳,独自住在河边一间专门布置的屋子里,过十来天,用一张铺设讲究的新床把少女放到河里,自行漂浮,顺流而下,行数十里就沉到河底。许多人家生怕自己的女儿被选中,背井离乡,逃亡外地。因此,本地人口越来越少,田地荒芜,生活十分困苦。这个陋习由来已久,人们相传:‘若是不为河伯娶妇,触怒了河神,洪水泛滥,邺县就要被淹没。’”
西门豹听完了这一席话,沉思了片刻说:“下次为河伯娶妇,我也来参加,请到时通知我。”父老们回答说:“一定,一定。”
转眼之间,到了河伯娶妇的那天,县吏、乡宫和当地的豪绅早已会齐等候,十来个小女巫簇拥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巫婆也来到现场,远近的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观看。这时,西门豹带领着他的随从来到河边,人们马上安静下来,为河伯送女的仪式即将开始。西门豹突然下令说:“把河伯妇带上来让我看看!”老巫婆连忙把一个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的少女从幔帐里搀扶出来,带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向少女打量了一眼,就对老巫婆说:“这个女孩长得太丑了!请你到河伯府上走一趟,报告河伯说,过两天一定选个漂亮的送上。”话音未落,西门豹手下的随从早已抢到老巫婆面前,不容分说,将她高高举起,扑通一声掼到河里去了。等了一会,西门豹对他的随从说:“老巫怎么还不回来?派她的徒弟前去打昕一下!”于是把一个小巫投到河里。过了片刻,西门豹装出很不耐烦的样子说:“这个徒弟怎么也不回来?再派一个腿脚麻利的去催一催!”紧接着又把一个小巫抛进河里,一连投了三个小巫。西门豹转向乡官说;“老巫婆和她的徒弟都是女人,说话太啰嗦,还是请你去一趟,把事情讲明白,以免得罪了河伯。”于是把乡官也扔到河里去了。西门豹装出特别虔诚的样子向河水深深地鞠躬致敬,又做出毕恭毕敬的姿态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然后,厉声叫道:“巫婆、乡官怎么还不回来?看来还得派人去催!”他把锐利的目光向县吏和豪绅们一扫,这撮坏蛋象触电一般,扑通跪倒,磕头碰地,血流满面,色如死灰,连连哀嚎:乞求饶命!西门豹神态自若地说:“你们都起来,看来河伯是盛情款待他们,一时不能回来,你们先回去吧!”在众目睽睽之下,这帮家伙抱头鼠窜,仓皇逃命。从此,邺县再也没有人敢提为河伯娶妇这件事了。
西门豹以其光辉的无神论思想和机智巧妙的手法,戳穿了县吏巫祝们的骗局,给他们以应得的惩罚,真是大快人心!
为了根治水患,发展生产,西门豹又发动民众开凿水渠,引漳河水灌溉农田。有人认为工程浩大,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西门豹回答说:“今天兴修水利虽然给乡亲们增添了负担,百年之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会感谢我们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他毫不动摇,率领人民修筑了十二条水渠。漳河两岸的农田得到灌溉,年年获得丰收。流亡外地的人们也纷纷回到家乡。
西门豹坚持无神论,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为邺县人民做了好事,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商鞅,姓公孙氏,名鞅,因功被秦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故又叫商鞅。卫国人,生年不可考,死于公元前338年。他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从小拜尸佼为师,好刑名之学,后来在魏相公叔痤(cuò挫)手下当过小官,一生中的主要事业是在秦国变法。
商鞅变法以前,秦国地处西方,封建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奴隶制残余还严重存在,旧贵族的势力相当强大。因此,国力贫弱。而这时战国各主要诸侯国早已进入封建社会,把秦国看成夷狄之邦,不让它参与盟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秦孝公对秦国的落后状况十分不满,他想使秦国富强起来,于是下令求贤。公元前361年商鞅听到这个消息,急忙从魏国赶到秦国,受到秦孝公信任,封他为“左庶长”(秦爵位共二十级,“左庶长”是第十级)。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在秦第一次变法。其内容如下: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针对“有罪可以得免,无功可以得尊显”的旧风俗,规定国君的亲属(宗室)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宗室的属籍。实行军功爵,共分二十级,按等级的不同分别占有土地、住宅、奴婢,以及享用车骑、衣服等等。没有军功的,虽然富有也不能尊荣。
②奖励军功,禁止私斗。为国立功的,依功劳大小分别授予爵位、田宅。规定在战争中杀敌一人赐爵一级,或授予五十石俸禄的官。杀敌军官一人,赏爵一级,田一顷,宅地九亩。私斗的按情节轻重,受不同的刑罚。
③实行编户制和“连坐”法。凡境内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登记在户籍簿上,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监督。一家犯法,如别家不告发,则十家连坐,处以腰斩;告发的人,如同杀敌一人受奖,赐爵一级。藏匿坏人的,如同投降敌人受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的人住宿;否则,店主连坐。
④奖励耕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使粮食和布帛超过一般产量的,可以免除本人的劳役和赋税,不安心务农而去从事工商业,或游手好闲而贫穷的,全家罚做官奴。商鞅还招徕韩、赵、魏的无地农民到秦垦荒,给他们土地和住宅,免除三世的劳役;不让他们当兵,只为秦国提供粮草。
⑤鼓励个体小农经济。规定一户有两个儿子以上的,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各自独立门户,不能过依赖生活。否则要出双倍的赋税。
商鞅的新法实行十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秦国开始日益富强。公元前352年,秦孝公以商鞅为“大良造”(秦爵第十六级,相当于相兼将军)。公元前350年,秦迁都咸阳,同时商鞅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是:
①推行县制。合并乡村城镇为县,全国统一规划,设立三十一县。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
②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平毁井田之间的纵横疆界。奖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按土地多少抽税。
③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国内经济联系。
④制定秦律。按照李悝的《法经》制定秦国的法律,并把它公布,要全国遵守。
⑤烧诗书,禁游学。
商鞅两次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了封建经济,增强了军事实力,加强了对人民的镇压、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总之,商鞅变法使封建制在泰国得到发展和巩固;使贫穷落后的秦国,一跃而为当时各诸侯国中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抗。以太子的两位师傅公子虔(qián前)、公孙贾(gǔ古)为首的一批旧贵族,故意破坏,唆使太子犯法。商鞅毫不妥协,将公子虔处以劓(yì义)刑(割掉鼻子),将公孙贾处以黥(jīng京)刑(在脸上刺字)。这就保证了变法的贯彻执行。
但是,商鞅是一个剥削阶级的政治家,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变法路线。所以当公元前338年,支持变法的秦孝公死后,旧贵族就疯狂报复,诬告商鞅谋反,并用车裂的酷刑杀害了商鞅。然而,商鞅变法适应了秦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商鞅虽死而他的新法仍然在秦国继续推行。
张仪、苏秦的“合纵连横”
对于战国中后期,张仪、苏秦的“合纵连横”问题,过去有一种传统看法,把他俩说成是同时代人,张仪游说连横,苏秦主张合纵,相互斗智,同时奔走于各国之间,为君主们献计献策。而且苏秦死于张仪之前。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有关记载大体也是这样。可是,按当时各国情况、地理及与其相应的史实来看,这种说法不够正确。就是司马迁也有过怀疑,他在《苏秦列传》后面写道:“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于苏秦。”以后一些历史学家对这点作过考证,也发表了不同见解。直到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它保存了被埋没两千多年的关于苏秦的书信和谈话,才校正和补充了这一段战国时代的历史记载,为我们了解张仪、苏秦的“合纵连横”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