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斗争发生在战国中后期。那时地处东方的齐国和西方的秦国,由于齐威王和商鞅较为彻底的改革,国势进一步强盛起来,造成了两国对峙,争相统一中国的局面。战国初期最先强大起来的魏国在争霸中也跃跃欲试,其余国家,夹在齐秦中间,只求图存自保。齐秦对它们却是或分化或拉拢。这就产生了“强者兼人而弱者图存”的错综复杂形势,因此,“合纵连横”的政治活动也随之形成了。
“合纵连横”,在当时那些弱国是以三晋为主(即魏、赵、韩),北连燕,南连楚为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为横。合纵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连横(也叫合横或连衡),既可以连秦,也可以对齐。合纵其实也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意在阻止强国进行兼并。连横实为“事(仆从)一强以攻众弱”。即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后来,随着封建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合纵、连横的具体的内容也有了一些变化和发展。
正是在合纵连横的战争中,各国君主把对外政策看得更为重要了。当时各国间的外交情况,也使靠游说获利禄、进仕途的游士、食客取得了发言的地位,他们十分讲究权变,积极为各国君主出谋划策。他们的学说适于合纵的为纵说,便于连横的为横说,历史上把这些人叫做纵横家。张仪、苏秦就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张仪(?~公元前310年)是魏国贵族的后代。公元前329年入秦,代替公孙衍担任大良造职务。他极力怂恿秦国攻魏。同年秦攻取了魏国河东的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皮氏(今山西河津县西)、曲沃(今山西曲沃县)等地。次年,张仪仗着他的辩才,取得了秦王的信任,做了秦相。执政期间又一次攻魏,魏败,他迫使魏献上郡十五县,从此黄河天堑为秦掌握。公元前325年他又帮助秦惠文君称王,同时游说各国,迫使各国服从秦国。他为魏出了“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楚)”的主意,实际上真正的意图在于“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这就是“连横”的政策。这样就给了其他各国以严重的威胁。当时齐楚订盟,声势并不亚于秦。因此秦又把注意力集中到齐楚两大强国,派遣张仪前往楚国,离间齐楚。张仪对楚怀王说:“大王如果听我的话,和齐国断交,我就劝秦王献出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昏庸无能,竟听信了张的谗言,派人去齐国辱骂齐王,并与齐绝交。齐王气怒交加,随即不顾屈膝和秦国结了交,齐秦联合,共同对楚。当楚的使者向张仪要商、于六百里地时,张说:“我说奉献六里地于大王左右,非六百里啊!”使者将此事回禀了楚王,楚王大怒,就发兵攻秦,谁知受到齐秦联军的东西夹攻,连连惨遭失败,结果眼睁睁地看着秦夺取了汉中等地。
张仪的连横政策,对秦国的强大有所帮助,为秦积聚力量,为统一全中国,作了些准备,出了一点力气。但张仪距离秦始皇对东方六国各个击破,最后使合纵的盟约完全瓦解还有相当一段时间,因此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苏秦(?~公元前284年)是东周洛阳人,年辈后于张仪。他的活动时期主要在齐闵王(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84年)统治期间,那时张仪已死去十多年了。苏秦自称鄙人,可能是出生于一个农民的家庭。他是燕昭王的亲信,一生主要为谋求燕国强大,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同时奔走于齐、赵、韩、魏等国之间,组织合纵攻齐及合纵攻秦。他的策略是使齐“西劳于宋,南罢(疲)于楚”,从而牵制齐的精力,转移齐对燕的视线,以防齐国吞并燕国。
公元前314年,燕发生内乱,齐宣王乘人之危向燕大举进攻,几乎使燕遭到了全部覆灭的地步。到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国力才逐渐增强,因此处心积虑,力图报齐之仇。于是广泛招徕人才,等待时机。这时苏秦来到燕国,受到燕昭王的重用。公元前300年,苏秦揣摩到燕王的心思,就与燕王商定了以燕敌齐之计,去齐搞反间活动,五年而归。齐闵王即位后,改用孟尝君为相时的对外政策,背弃赵国而亲善秦国。公元前288年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到齐国来,约齐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眼看齐联秦而和三晋关系恶化,燕昭王第二次派苏秦去齐,暗中从事反间活动。
苏秦去齐前写信给齐王,佯装透露三晋想连燕谋齐的消息,并表示自己对齐的一片忠心,以取得齐王的信任。到齐后,果然不出意料,齐闵王信用了他。于是他首先极力怂恿、引诱闵王攻宋。因为攻宋对燕有利。宋处齐南,燕处齐北,齐攻宋必然置北面边防不顾,而用兵于南方。再说楚、魏与宋接壤,定会来争地,势必与齐发生矛盾。还有,秦是极力要保护宋的,攻宋必得罪秦,引起冲突。这样把齐放到了一个四面树敌的孤立地位上。当齐感到将与秦发生冲突时,就改变政策,又联络赵国,反对秦国。所以很快取消了帝号。在三晋和燕的援助下,齐第一次攻宋得胜,宋以割地与齐媾和。由于这样的突变,秦昭王也被迫取消帝号,齐秦关系再次破裂。齐闵王打算联合三晋、燕共同伐秦,同时不放松攻宋。五国合纵伐秦,名义上以赵国奉阳君李兑为主帅,实际上是由齐国一手操纵。苏秦就以齐臣的身分,四处活动,组织三晋、燕、齐五国联军,他为五国合纵攻秦做了许多工作,所以赵国封他为武安君。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苏秦合纵”的真实情况。
因为五国统治者同床异梦,各自都打自己的小算盘,特别是齐国不仅不真心实意伐秦,反而乘各国准备兵力攻秦之际大举攻宋。另方面秦国也憎恨这种联盟,经常不断进行报复和破坏,所以五国合纵攻秦迟迟没有开始。而苏秦在这次合纵过程中,却得到了意外收获,他表面上为齐联络三晋,使齐“得志于三晋”,同时还保证齐攻宋的成功。实际上他借此机会,暗中为燕串联反齐力量,作反齐准备。
公元前286年,齐秦重新联合起来。齐第三次伐宋,终于吞灭了宋国。齐这一大胜利,大大震动了三晋等国,各国纷纷行动起来,力图伐齐。燕昭王认为时机已到,就去赵国,见赵惠文王,决定了五国攻齐策略。由于齐闵王对苏秦的信任,所以对燕毫无防备。不久燕公开“绝交于齐”,同时燕将乐毅率领五国军队从齐的北部燕国境内攻入齐国,齐大败。弱燕胜强齐虽然经历不少曲折,但终于成功了。但苏秦在齐的阴谋活动却完全暴露,被齐闵王用车裂之刑处死,死时五十多岁。
战国时代,七国之间,忽合忽离,互相争雄,但全国统一之势,正在形成。张仪固不说,苏秦在弱燕破强齐中也起了一定作用,使东方强大的齐国从而一蹶不振,客观上为秦完成全国统一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由来
战国时期,秦国势力逐渐强大,经常想欺侮别的国家。
赵国惠文王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写信给赵王,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交换这块璧。赵王同大臣们商议,都感到很为难:若是答应,怕上秦国的当;若不答应,又怕秦国攻打。也没商量出结果。这时,宦官(太监)缪贤说:“我家门客蔺相如,他又勇敢又有智谋,可以和他商议。”
于是赵王把蔺相如召来,问他有什么办法?他说:“秦国说用城换璧,赵国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秦国璧,秦国不给赵国城,秦国理亏。这两种作法哪种好呢?我看还是把璧给秦国。如果没有人去,我愿意带着璧去,如果秦国真愿意拿城交换,我就把璧给秦;不拿城交换,我就完整的把璧带回赵国。”
赵王觉得蔺相如的办法好,于是就派他带着璧去秦国。
秦王在王宫召见蔺相如,蔺相如把璧献给秦王。秦王一接到璧,非常喜爱,十分高兴,还把璧传给左右大臣和美女们看。大家也十分称赞,齐声向秦王祝贺,高呼“万岁”!
蔺相如看到这种情景,知道秦王根本没有拿城交换的意思,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玉上面有个小黑疵,我来指给大王看。”秦王信以为真,把璧递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璧,退到柱子旁边,怒气冲冲的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这块璧,写信给赵王。赵王和群臣商议,大家说秦国贪婪,想倚仗他的势力来要璧,说用城换璧是假的。我说平民百姓的交往还要讲个信用,何况秦国是大国,就更要讲信用,再说也不要伤了两国的和气。所以赵王才派我送璧来。可是大王今天对我很傲慢,把璧随随便便的传着看,我看大王根本没有诚意拿城交换。现在璧已在我手中了,如果大王一定要威逼强夺,那我就拚着头颅和这璧一同碰碎在柱子上。”说着,就举起璧,准备要往柱子上猛撞!
秦王十分惊慌,唯恐砸坏了璧,连忙制止,表示道歉。并且命令人把地图拿来,指给蔺相如看,告诉他从这里到那里,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
蔺相如看出这也是秦王的欺骗手段,就说:“和氏璧是天下稀有的珍奇宝物。送璧时,赵王斋戒了五日,今天大王要接受这块璧,也应斋戒五日。”秦王知道不能强要,只得答应下来。
蔺相如料定秦王不会遵守诺言,就叫同他来的随员化装成平民,藏着璧抄近便小路送回赵国。
五天以后,秦王按照礼节在王宫接见蔺相如,想接受宝物。蔺相如来了,他义正词严的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缪公以来,从来没有讲过信义。这次我也怕受你的欺骗,所以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去了。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只要秦王你有诚意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和氏璧,派一个使臣去赵国,赵王不会不答应。我知道我现在这样作得罪了大王,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王气得发抖,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放了蔺相如回去。结果,秦国也没有给赵国城,赵国也没有给秦国璧。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
几年后,秦王又派使臣去赵国。约会赵王在渑(miǎn免)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见面。表面上说是秦赵修好,暗地里是想对赵王进行暗算。赵王很害怕,想拒绝不去。蔺相如和赵国的大将廉颇认为不去是表示赵国懦弱和胆怯,应该去。赵王接受了这个意见,决定去渑池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在国内作了布置,以防发生意外。
公元前279年,秦王和赵王相会于渑池。在筵席上,秦王酒兴正浓的时候,轻蔑地对赵王说:“我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鼓瑟(sè啬,一种古弦乐器)让我听听。”赵王忍气鼓瑟。这时,秦国的史官急忙上前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赴会饮宴,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认为这是对赵国的莫大侮辱,十分愤慨,立即走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音乐,请秦王敲敲瓦缶(fǒu否,是盛酒浆的瓦器,可以当作打击乐器),以使大家高兴。”秦王大怒,厉色拒绝。这时蔺相如再走向前,跪在秦王面前,捧着瓦缶请秦王敲击,秦王还是不肯。蔺相如愤怒地说:“就在这五步之内,我就可以用颈血飞溅到大王的身上!”秦王左右的侍卫都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眼大声喝斥,吓得那些侍卫一个个不敢动手。这时,秦王感到害怕了,勉强敲了一敲瓦缶。蔺相如也叫赵国的史官把这事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的大臣们看到此种情景,甚为不快,便挑衅地说:“请赵国拿十五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接着说:“请秦国拿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虽然在宴会上秦王施展了威逼、恐吓手段,都不能使赵国屈服。蔺相如保卫了赵国的尊严,大长了赵国的志气,大灭了秦国的威风。这时廉颇在赵国边境上集结了大量的军队,防止秦国的侵犯,秦国也就不敢妄动。
由于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赴会的功劳很大,赵王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高兴,宣言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攻城掠地,出生入死,立下很大的战功;而蔺相如只是凭着口舌,说说而已,如今地位反而在我之上,况且他是出身微贱的人,我屈居在他之下,感到羞耻。我如果见到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一番。”
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里,蔺相如每次出门,避让廉颇;常常装病不上朝,不想和廉颇排地位高低。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望见廉颇从对面来了,他命令把车子赶到偏僻的地方躲避起来。蔺相如的门客很看不惯,纷纷的说:“我们离开自己的亲人来投奔你,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道义。今天你与廉颇位禄同等,廉颇放出恶言来你就害怕,就躲避,我们接受不了,让我们回去吧!”
蔺相如坚决留住他们。问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众人都说:“那当然比不了秦王。”蔺相如说:“秦王逞他的威强,而我敢于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虽然我蔺相如愚笨,难道就独独害怕廉将军吗?我想,强大的秦国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的缘故。如果我们两人相斗,正如两虎相斗,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我所以那样对待廉将军,是以国家的安危为重,不计较自己的私怨。”
这些话被廉颇听到了,很受感动,感到十分惭愧。于是他袒开自己的衣服,赤着上身(这是自认有罪的表示),背着荆条,登门向蔺相如请罪(“负荆请罪”),说:“我是一个没有见识、气量狭小的人,没想到你竟能这样的宽恕我!”
从此以后,他们两人结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长时期内秦国不敢出兵攻打赵国。
“纸上谈兵”的来历
人们往往用“纸上谈兵”这个典故来形容那些夸夸其谈而又理论不联系实际的人,那么,这个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呢?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军事空谈家,名叫赵括。他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机智善战,曾于公元前270年大破秦军于阏与(今河北省武安县西),使秦国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挫折,为赵国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封他为马服君。赵括自少年时代起,就熟读兵书,善谈兵法,连他的父亲也驳不倒他,自认为天下无敌。然而他的父亲却不认为他具有真正的军事指挥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他说:“战争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以极为严肃和谨慎的态度去对待,而括却把它看得轻而易举,这就一定要坏事!”
当时正处在列国兼并剧烈的时期,秦国势力最大。秦在打败了南方的劲敌楚国之后,将战争的重点转向北方。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县),把韩国的上党郡完全和本土隔绝,韩国大为惊慌,最后决定请求赵国发兵取上党十七县,以抵制秦国。赵国派遣以勇气闻名于诸侯的大将廉颇,带大军驻守长平,秦国也派大军向长平进攻。
面对强大的秦军,廉颇筑壁垒坚守,采取防御政策。秦军屡次挑战,赵军都按兵不动。两军在长平相持三年,不分胜负。于是秦国采用反间计,派间谍携带千金贿赂赵国的权臣,并散布流言说:“秦国最怕由马服君的儿子赵括领兵,廉颇倒是容易对付的,而且他快要投降了。”这时赵惠文王已死,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立。昏愦的孝成王对廉颇的坚守政策早已不满,又听信了流言,于是马上撤换廉颇,以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他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