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讲到,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荀子·劝学》中有云:“学不可以已。”
荀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为学求道,终身不可废止。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更是要求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而不被时代所淘汰。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在实践着这句话,师旷劝学是古话,我们无法目睹,但这种学风却是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但可以亲见,而且还可以感受到这种精神对心灵的震撼。
很多人都听说过“江郎才尽”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金紫光禄大夫名字叫做江淹的人的故事。
江淹年轻时家境贫寒,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郭璞,从此后,江淹写诗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因而后世便有了“江郎才尽”的成语。
虽然这只是传说的梦呓而已,但江淹做官以后,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不认真学习,恐怕是他在文坛上从此湮没无闻的主要原因。
纵观古今中外,人在青年时代所获得的成就往往比壮年、老年时期要多得多。苏东坡少时文章议论纵横飞动,冠绝一世,而进入中年后,便逐渐委顿了。这些例子说明人只有不停地学习,才会才华不尽。勤学不辍,就不用怕“江郎才尽”。
王国维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古诗词创立了有名的“三境界说”,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柳诸公所不许也。
南怀瑾先生说:“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假如有所成就,而始终好学不倦,这才叫学问,才不会被淘汰。现代的年轻人更要有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可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
而事实上,大凡杰出的人,都是终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即使再忙再累再苦,他们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习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远年轻,也使他们的事业日新月异。
南怀瑾曾经说过,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说我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忽略了衰老的威胁。孔子这种为学的精神,也是我们要效法的地方。孔子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的,所以他的学问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是进步的,随时有新的境界。
尽管南怀瑾认为“做人是第一大学问”,主张从生活中学习,但是作为一个文学者兼授课者,他主要的学习方式还是读书。他一生读书无数,可谓“生命不止,读书不已”,真正是将“终身学习”进行到底,乃至忘我兼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南怀瑾十六七岁的时候,在私塾先生的指导下,广泛阅读和背诵儒家的经典著作和古代的诗词歌赋,在这段时间里,他自己还读了“正书”之外的许多杂书,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
在杭州浙江国术馆学武的时候,他除了学习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在“闲地庵”借阅大量的书籍,阅读面也更宽了,除了古书外,也读有关现代知识的书。
在峨眉山闭关时期,他遍读了几千卷的《大藏经》。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曾在一个朋友家里住过一段时间。这个朋友家有一个很大的书房,藏有《永乐大典》、《四部备要》等古代典籍,南怀瑾整天把自己埋在书堆里,把朋友家的书读了个遍。
在台湾各大学讲学时期,由于工作需要,更是离不开读书。南怀瑾讲课,通常是嬉笑怒骂,海阔天空,但这绝不意味着他是毫无条理地胡侃一通。恰恰相反,他讲课很有条理,逻辑性很强。实际上,他每次上课前都要作充分的准备,阅读大量的图书及资料。由于他搬了好几次家,当时的住处是临时性的,地方又不大,很多书没有带在身边。有时候,手头没有所需的图书,他就叫人到书店去买,或者给台北的一位学生发传真,请他查到了马上传真发过来。这样的阅读量,使他讲课时旁征博引,深受学生的欢迎。
晚年成名后,他依然读书不倦。虽然他的个人藏书多达27万册之多,却常常苦于身边没有书读,而叫学生到书店去买书,或者从报纸杂志上复印文章。他读书常常在深夜,通常一个晚上即可看完几本书。
彼得·扎克指出:“知识需要提高和挑战才能不断增长,否则它将会消亡。”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旦离开学校,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许多人家里根本没有买过什么新书,书架上放的几乎全是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本。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上班后人们不再阅读一些严肃的书、不在工作之外求知,而往往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与看电视上。电视节目固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如此,所以这些人能学到新东西是少之又少的,其结果只能是被时代所淘汰。
可以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所以为了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业中,随时需要我们不断“充电”和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稍不留神,知识就会贫乏,思想就会落伍,而最终落后于这个时代。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爱拿自己的长处和他人的短处比。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优于己、强于己者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者鄙视、嫌弃;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拿正确的道理当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以至冲突。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国学话谋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