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南怀瑾教你掌控人生36计
14563800000009

第9章 富贵于我如浮云

南怀瑾说: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悠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扩展欲望,希求永无止境的满足,那么,必定会带来无限的苦果。还不如寡欲、知足,就此安于现实,便是最好的解脱自在。

告诫在现实人生中的人们,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现实、最大的幸福。如果更有非分的欲望和希求,不安于现实,要在原已持有的成就上更求扩展,在满足中还要追求进一步的盈裕,最后终归得不偿失,还不如就此保持已得的本位就算了。

说起人的欲望,莫过于物欲、权欲与名欲等。不过,南怀瑾一生对这些东西都不太感兴趣。

他对物质生活没有很高的要求。他生活简朴,吃得非常简单,一日三餐通常只吃两碗红薯稀饭,外加一点花生米。如果有应酬,对于满桌的美味也只是浅尝辄止,并不贪恋。他穿着也很普通,全年基本上是一身老式长衫,平底布鞋,从不刻意追求高档或名牌。

他更没有权力的欲望。当年,国民党统治集团为江浙帮所控制,南怀瑾是浙江人,算是蒋介石的小同乡,而且在国民党党国要员中,有很多他的朋友,他只要稍微表现出一点当官的愿望,在国民党里谋到一官半职是不难的,或许还能青云直上。但是,当年他没有这么做。后来在台湾,他曾多次面临从政当官的机会,也都一一拒绝了。

他对名誉也看得很淡。成名后,有许多学校给他寄来“名誉教授”之类的聘书,能退回去的,他都退回去了;不能退回去的,他也只好一笑了之,信也不回。对这些送上门的“名誉院长”、“名誉教授”之类的头衔,南怀瑾从来没有放在心上,也一概不接受。他说:“早年,那么多外国的大学要送给我‘名誉教授’的头衔,我一个也没有要,要这种虚名有什么用。”

《论语·述而第七》: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人有着对富贵的欲望,人活在世间需要解决自己的生存发展问题,是不断追求欲望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物质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有着强烈的物质欲望,而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货币这一特殊商品后,人的生活往往就用这冷冰冰的东西来衡量了,人们也就千方百计地追求那尽管冷冰但却在本质上让人火热的东西。富贵的标准也是如此,人渐渐迷失于此中,富贵渐渐诱惑人们失去本来的自由,让人不断地陷入痛苦的不义争斗之中,先圣之语鉴于此有感而发。

唐朝时候,禅宗第四祖道信大师在黄梅一住三十多年。贞观年间,唐太宗仰慕道信大师的仙风道骨,派遣使臣前往迎请,希望道信大师能进京与自己见面。

使臣到了黄梅,向道信大师宣告太宗皇帝的旨意,道信大师听后只是淡淡地说道:“请你为我回谢皇上的盛意,我年老了,过惯了山林生活,不愿再入繁华的城市。”

使臣将道信大师的意思回复了太宗,太宗不死心,第二次派遣使臣前来黄梅迎请道信大师。道信大师再次告诉使臣:“请你禀告皇上,我年老多病,不能进京。”

道信大师这样倔强,使臣毫无办法,只好又把道信大师的意思禀告唐太宗。

唐太宗见道信大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辞,心里非常不悦,觉得道信伤害了自己的九五之尊。

虽然如此,唐太宗仍然派遣使臣用轿子恭敬地迎接道信大师进京。哪知,又被道信大师拒绝了。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太宗终于发怒了,就令使臣前去黄梅,以刀威吓道信大师:“若再不应诏进京,当取首级前去!”

道信大师这时候不但没有慌张,反而静静地伸颈就刀,令使臣大惊。使臣不敢造次,连忙抛刀扶着道信大师,向大师顶礼忏悔。回京后把这情形禀告唐太宗。太宗听后,对道信大师的志向敬重不已,并赐以珍帛,以满足大师修行于山林的志向。

古人云:“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仕途虽纷华,常念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自古就有很多圣贤之人,视功名为粪土,看富贵如浮云。

《佛经》指出,八苦之中“求不得苦”最苦,婴儿求哺不得大哭;童年求玩具不得大哭;青年求佳偶不得大苦;中年求升迁不得大苦;老年求健康不得大苦。求于一切不得,就生一切之苦。尽管修学了佛法,如果没有正知正见,没有搞清修学的目的,妄求神通,妄求保佑,得不到时亦痛苦。人生痛苦的根源,“求不得”占很大比例。

人生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求?只因不知足!俗话说是攀比心在作祟,看问题与自己时,采取横向就高的眼光,总拿自己的不足比人家的长处:论地位自己是科长,已经威望加身了,可心里盘算着处长的位置;论收入自己月入几千,小康有余了,可心里渴望着成为百万富翁;论家庭妻贤子孝,令许多人羡慕,可心里日见老婆人老珠黄。这就是不知足,还要不断地去求,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求不得时,跌入深渊不能自拔;求得时又刺激更大的欲望,再拼命去求,这期间又要造下无边恶业。求的过程是煎熬的过程,小心翼翼、处心积虑、辗转反侧、患得患失。

游方和尚问曹山禅师:“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曹山禅师抬眼远眺,只见树的枝桠上悬挂着一团黑色的尸体,于是说道:“死猫的头最珍贵!”

和尚圆睁着眼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呢?为什么世人认为一钱不值的东西,禅师竟认为是人世间最珍贵的?”

曹山禅师笑着说:“樗树根大枝弯,世人因为看它无用,它便得以生存;栎树虽然一表树才,但是做船船沉,做棺腐朽,造器具即拆毁,当屋柱生蛀虫,完全没有用处,惟一有用的就是可以用来乘凉。正是因为它们无用所以才珍贵!死猫儿头最贵,因为没有人出价争夺。也没有人出得起性命价钱啊!”

世人贪名逐利,你欺我骗,斤斤计较成败得失,人生本来就不易,何必再假惺惺!

一串珍贵珠宝,勾得多少人争夺?一方官印,引起多少干戈?

把生命都耗费在名利上,到头来只能是一场空;世俗无价值的清明自在是生命的至宝,使我们不会感觉到空虚,不受世俗伤害,看到生命的本源,找到人生的快乐。生命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争、无阶、安宁、幸福。财色与名利只不过是人生的泡沫与尘灰,何必抵死相争?

国学话谋略

拥有智慧比拥有财富重要。其实智慧里面就包含着财富,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智慧比财富更值钱。智慧是永恒的财富,它能引导人通向成功,而且令你永远不会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