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说,听讲就是听别人讲话,如果准确地讲,听讲的含义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听讲的第一个目的是捕捉必要信息,第二个目的是处理信息、第三个目的做出恰当的反应。看来,听讲可不是那么简单。
要做到课前预习
1.课前预习
听课前要做好预习。在老师讲授新课前,学生应有计划地独立自学新课内容,做好准备。预习是听课的起始环节,把握好这一环节,也就抓住了听课的主动权。
①预习可以改变听课的被动局面
有些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感到很吃力,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进度。其原因主要有两个:过去应该学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掌握好,造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听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能把握听课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什么和怎样学心里没底。这样的学生往往在课后要花大量时间去弥补,久而久之,便“只有招架之功”,其学习也陷入困境。
处于这种状况的同学应该切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勤于预习,变被动为主动。
②预习能够提高课堂听讲的效率
课堂听讲效率的高低,与是否预习有密切关系。
首先,课堂听讲的新知识总是建立在原有旧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预习扫清了旧知识方面的障碍,就可以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温故而知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预习液体压强新课时,就要回忆学过的压力和压强的知识。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即P/S。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同样道理,液体中某一深度的压强,就是该液柱对液体底面上单位面积的压力。由此得出公式P=F/S,继而推导出P=G/S=mg/S=ρgh(ρ是液体的密度,h为液体中的某一深度)。再如,预习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课,就要运用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力学知识,掌握了这一力学知识,才能理解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即浮力和重力的作用,进而得出重力小于浮力,物体上浮;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重力等于浮力,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因此,课前预习必不可少,它不仅是对旧知识复习、巩固的过程,也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和加深理解的过程。
其次,预习还可以增强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通过预习,可以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找到重点、难点和疑点。这样,对于预习看得懂的知识,上课听讲时就着重研究老师讲课的思路,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对于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就可以集中精力听讲。
那么,怎样预习呢?
(1)1.选择预习重点
中学生课程比较多,每天除上课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作业,用于预习的时间有限。如果各科预习全面铺开,势必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不妨选择自己最感困难的一两门学科重点试行,以取得预习经验。
(2)明确预习任务
预习的具体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条:
①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②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课扫清障碍;
③找出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以准备在课堂听讲中解决。预习时应边读边划,边读边批,边读边写。
“划”就是划层次,划要点。读了一段如果看不出层次,抓不住要点,那就是没有读进去。“批”就是把自己的看法、体会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可以在听课中验证。“写”就是把自己的问题简单整理出来。有人把“划”、“批”、“写”比作阅读的“犁铧”,认为思考的种子只有在耕耘过的土地上才能更好萌发。
此外,预习中要勤思考,善质疑,要带着问题去预习,以使预习更深入、更有效。
(3)施行三层次预习
根据预习的时间和内容,可以把预习划分为学期预习、阶段预习和课前预习三个层次。
①学期预习是指在开学前(假期里)或开学初,集中一定的时间,通览新教材,进行系统自学的过程。通过学期预习,了解了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就可以居高临下,从全局的高度进行学习。而且,这样预习也可以缓解平时学习的紧张。对于难度较大,自己感到吃力的学科,这种预习更有必要。
②阶段预习是指预习一章或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初步建立这部分知识的结构。阶段预习可明确该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也有利于从系统的角度掌握知识。
③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自学这一节内容,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由于这类预习所用时间短,收效快,所以更为常用。
上述三种预习方式相互关联,如果学期预习充分,阶段预习就可以节省时间;如果阶段预习充分,课前预习也可以不必天天进行。如能把这三种预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4)与其它学习环节相结合
学习过程是由计划、预习、听课、作业、总结等各个环节构成的循环过程,偏废了哪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学习效果。预习应与这些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课堂听讲要认真
课堂听讲对学生学习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性。
首先,课堂听讲占据着一天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即,早饭以后的整个上午和下午4点前。这段时间是人注意力最能集中,脑功能最活跃,学习效果最好的时间。因此必须有效地利用这段黄金时间。
其次,课堂听讲的效果对学习成绩影响很大。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听到老师对知识的精心讲解,而且还可学到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可通过课堂练习,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可以说,课堂听讲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
第三,课堂听讲可以磨炼意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搞好课堂听讲,注意力必须持久集中,脑功能必须持久启动。若因某件不悦之事有所分心,或因休息不充分有所困倦,注意力就会分散,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学习效率。要提高课堂听讲的效率,就必须时时注意磨炼意志,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战胜惰性。
1.积极听讲
积极听讲的含义就是,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将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讲课过程紧密地联系起来。
2.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
在听课中应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应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紧紧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
3.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预习可使自己对新课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理解,但这并不等于说,上课时可以放松注意力,降低思维的紧张度。而是须在课堂听讲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听课中排除疑难,深化理解,还要通过听课检验和锻炼自己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这就要“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所谓“超前思考,比较听课”,即上课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头。譬如,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就应主动去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校对。自己想对了,老师再一讲,就记得更扎实;想不出来,或和老师解答不一样,再听老师的讲解,自己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又如,老师讲了一种解题方法,自己还要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
事实证明,“超前思考,比较听课”是提高课堂听讲效率的好方法。有不少同学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使自己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全面性有了很快发展,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就在思考和解答问题方面赶上了他们的老师,在有些方面(如思考的敏捷性)甚至超过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