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答题的时候,也会出现同类现象,当考卷上的问题和以前做过的问题相似时,就马上觉得:“这个问题我很拿手。”假如有了这种想法,那你就看不出问题本质的差异,单凭自己的经验就贸然断定这和某某题相同。结果是,答错了题姑且不说,自己还自鸣得意。因此,愈是碰见类似的问题,就愈要细心分析,是否和以前见过的问题真的相同。
认为“我已经练习过了”,结果反倒因此而丢分,那么你练习得再多也是徒劳的。
四、考试时节省时间的技巧
拿到考卷后,首先大略别览全部的试题,排出题目的难易顺序,光把论述式的考题放在一旁,留待最后做,再把较难的挪到后面。
但是,也不要绝对地。洛守上述的教条。有时候拿到一张考卷,看到后面的难题是以前做过的,或类似于最近做过的题目,此时就应该把这些题先解决掉,因为这样不仅不浪费时间,而且还节省时间,此时是利用清晰的记忆在趁热打铁,万一以后解题的步骤一下于想不起来岂不可惜。有时,当翻开考卷时有些论述难题的答案要点是立即浮现在脑际的,此时,不一定要立即把答案全部做出来,而只用铅笔快速地把几个要点粗略地写在旁边却是十分有益的,因为记忆有时是瞬时的,现在清楚,等一会儿可能全部遗忘或部分遗忘了。
做阅读选择题时,先看问题再阅读文章,可以节约时间。因为先看问题便可知道它在问什么,这样在看文章内容的同时,就可以知道所需要的答案是什么,而不需要再多花比较题目和答案的时间。但要避免只看跟问题有关的部分而丧失整体观念,否则更容易错误。
五、对阅读性的考试题目有时要画着重线
在做阅读性的考题时,如果只是草率把短文阅读一遍,就下结论写答案,那么很容易在中途受到挫折,或者扭曲了自己的思考方向,或者忘记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为了掌握问题的重点,不妨在重点的地方画线,以利于分析、了解问题的实质。
六、一时想不起的时候
遇到一时想不起的问题,别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目标,要改个道,绕个弯,从跟题目有关的项目开始回想,这种绕个弯的方式,往往会使你在刹那之间,回忆起你在苦苦搜寻的目标。
例如,忘了“秋天”的英语,就想“春天是Spring,夏天是Summer,冬天是Winter……,那么秋天是……啊,记起来了,是Autumn呀。
这样从四周穷追过去,目标就倏然显现。
要使这个方法成功,平时就要把有关的项目纵横交错,造成一种牢不可破的感应结(一想起那个,就想起这个,这叫做“感应结”)。
同时回想跟这个目标有过接触的情况,也是一法,譬如;
教科书上有关这件事的叙述;
笔记本上有关这件事的叙述;
老师讲这件事时候的内容;
跟朋友谈这件事的经过……等等,只要从这些接触的情况中的某一种引出藏有答案的启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七、答题技巧
1.解选择题的技巧
目前的高考试卷中有许多的选择题,如果能掌握一些做选择题的技巧,那么无疑会给考试带来许多好处。
选择题即从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找出正确的答案。
要解答选择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法是,仔细分析一下可供选择的条件,就可以辨别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有一道化学试题是这样的:从下列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A)氯化亚铁(B)硝酸镍(C)硫酸铜(D)氯化亚铜(E)氯化亚汞。仔细看一下,其中A、D、E三个是“氯化亚X”的形式,像这种情况,一般答案必然在这三个之中。接下来就要在氯化亚“铁”或“铜”或“汞”之间找出正确的答案,而“铜”又曾出现在C,那么标准答案应该是D的“氯化亚铜”。
当然,这道题可能是个特例,但是,出题者总是想办法“掩盖”正确的答案,因此会故意造出几个和正确答案相似的答案,使人不易分辨。但出题者也是人,想法与常人相差不远,必然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只要我们细心一点,找出线索,就会找到答案。
解选择题可按这样顺序:细心读题;找出所问事项;想好答案;仔细分析每个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当你不能肯定答案时,可采取这样的对策:如果是答错不倒扣分的选择题,先画去肯定错的选项,再将余下的选项互相比较,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一个。
此外,还应注意两点:①每次答题要看清选择的号数;②做好后无须全部重看一遍,因为不存在文字书写错误,倒不如多留点时间去做其他题目更好。
2.答是非题的技巧
这里说的是非题是多重选择题,这类题迷惑性大,似是而非,解题的关键是澄清是非。常用方法有:①对比法:把题目中各种说法或结论与一些基本概念。规律、真实的例子作比较,找出破绽,肯定正确的;②实例否定法:从实际例子中找出证据来否定貌似正确的结论,或用特殊值代人检验;③因果分析法:有些是非题是因果关系不合逻辑而出现的错误,应对题目的因果关系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论证,找出真正的前因后果。
(1)在是非题中,“非”的答案较多。
按一般规律来说,是非题的答案方该是对错各一半,顺序没有规则。但有时候,实际上很少有对错答案各占一半的情况,而大部分都是错的答案,这是由出题者的特殊心理所产生的。因为对的答案只限于一种,但错的答案就有很多种了.因此,就出题者的心理而言,把容易出错的情形列出来;想测试各个考生是否会犯这样的错误。同时,出题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活动,如果叙述都是正确的,就好像自己未多加思考一样,这也是出题者的一种心态。
(2)在是非题上使用极端语句时,大多是错误的。
在选择对或错的是非题卷上,常常会发现有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语气。表面看来,这是一种明快的文句,但实际上大部分题目是错误的。
这种情况也常常出现于日常生活的言谈中,经常使用“绝对”、“完全”等极端词语的人,未必真给人有“绝对’与“完全”的可信度。
3.解题“顺手”的窍门
生活中常常有趁热打铁、乘胜追击。一鼓作气而大获全胜的事例,考试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
大家知道,考试时要从简单的题目做起,才能有效地利用考试规定的时间。如果一开始就去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那么也许等你还没做完全部考题,就已经到了考试结束的时间。这个要领是考试技巧中的最基本常识。考试开始后就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使身心舒畅,心理稳定。出题者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把比较简单的题目放在第一题。
选择从简单的问题开始人手的方法,所得到的效果不仅仅限于这些,也有助于解决原来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会产生出解决难题的积极意识。
4.答长题目的技巧
答题时要线索清楚,条目分明。把所答内容分成1,2,3,……再加上一个开头和结尾。开头点一下所答内容,结尾再作一个简短的总结。
答题时,语言要符合考试科目的要求。各科有自己的专门术语;不要自创术语和概念,以教科书上的精练语言为准。如果考试科目是数理化学科,答题语言更要简明朴实,切勿花里胡哨地点缀一些无用的形容词。
遇到长题目时,应简郸己下每段的摘要
考语文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长篇幅的题目,看起来很费时,加上考试时更想赶快看完内容,结果容易犯意想不到的错误。
为了避免犯错误,不要一口气就把全文读完,而要读一个段落后,立刻就把摘要写在空白的地方。各段摘要都写下后,再连接起来就能掌握文章的大意,了解题目的中心问题。“欲速则不达”,这句话非常适用于考场。
结合前面的阅读技巧,我们得到理解文章的关键是:
(1)当时间来不及时,只看文章的开头与结尾。
(2)当时间充裕时,如果文章中有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时就画着重线,无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时就在每段后面写上摘要。
5.用工整的字答卷
有人字写得漂亮,有人写得很不工整。虽然阅卷人员不会以字的漂亮与否来决定分数的高低,但是,字迹清不清楚,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字多么漂亮,如果使人不易辨认或写不规范的简化字,则会使必须看很多考卷的阅卷人员感到不愉快。如果字虽然不好看,但一笔一画写得很整齐,那也能给阅卷人员留下好印象。
当然,除了语文外,其他的科目也要以工整的字书写,所以,平时就要养成无论时间多紧张都用工整的字书写的习惯。
6.当你为二中择一而迷惑时
请写出下面我念的话:“nántjiějuéle。”
当有人这样考你,你会认为“这有什么难?”立刻在纸上写出“难题解决了”这五个字。
可是,假定写个“解决”后,忽然觉得“咦?是‘解结’,不是‘解决’吧?”
疑问一起,你就显得大感迷惑,不敢立下结论。
“糟糕,是‘解决’,还是‘解结’呢?看来两者都正确,怎么办?”
——考试的时候,你是不是常常遇到这种现象?为二中择一而大感迷惑时,一般而言,“最先想起的才是正确的答案”。
这有什么根据呢?
当我们记住了某件事,要想起它的时候,它就自自然然顺着经常练习的习惯跑出来。我们常常挂在嘴上或常常那样写的习惯,在有所需要时,总是一下于就浮现脑海。所以,拿刚才的例子来说,一听“jiějué”就毫不困难地写出“解决”,是因为平时积累了那样写的习惯,使你笔一挥就写出正确的字来。我们由此可以判断,最先想起的“解决”,一定是正确的。
紧接着想起的另一个答案,牵强附会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不大可信。
当然,运用这一招,先决条件是:“平时就要反复练习,牢记正确的知识。”
俗话说:“与其学习,不如习惯。”这句话指出了读书的秘诀之一:知识要不断复习,直至滚瓜烂熟,否则难以发挥。
7.怎样看待不熟悉的名词或专门术语
A.遇到未知的单词或术语时,不要着慌。
在英语试卷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我们没见过或一时忘记了的单词;在语文或政治考试时,也会看到新的时事用语和专用术语。
这个时候,首先不要慌张,可阅读一下全文。如果是要求解释一个英语问题时,并不一定要一字不误地全部翻译,有时省略一个单词不翻译,意思仍然通顺。假如不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而又非译不可时,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处理:依照文章的前后关系,根据那个单词和整篇文章的关系来推断其意思,这样即使不了解单词的本身意思,也同样可以用一般的常识来判断。只要掌握了这篇文章到底表达了什么,就算一个单词的解释不对,也没有大的关系,你的得分仍然是高的。
B.有时对不懂的单词或术语,从题目本身也会得到一些解释。
我们先回想一下平时说话和写文章的情形。我们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将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些,我们会用各种方法。各种语言形式来反复说明。例如在谈话时,我们会说:“我昨天买了一架叫拍立得的相机,就是那种拍照后马上可以看到相片的照相机。”同一个道理,考试的文章里也经常有括号、“就是”或“即是”等很清楚地换个方式再说明的提示。一般地,这种提示就是对前面陌生术语的解释。但是,这种形式用得过多,会使文章显得过分的呆板,因此,有时文章的作者会自然而然地用不同的形式表达陌生词语或专门术语。例如:“近来双方不再发生干戈,已出现了休战的日子。”如此,即可明白“干戈”就是“战争”的意思。
8.想不出答案时,可以把想法倒置
几年前,美国有一位经营学者提出垂直思考和水平思考等名词,风行一时。由于篇幅有限,在此无法详细解说。其基本的想法是,我们要脱离平时一般的规律去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索一切的事物,才能看出原本看不见的事物本质。
事实上,不必再有新名称的思考法,本来人人都能简单改变构想,或者使想法完全转变。更何况在升学考试时,原本就能发挥最大的能量。有位英文学者岩田一男先生,在其所著的书中曾介绍这个方法。
例如:在写英文作文时,如果想不出clever这个单词时,可以由“贤明”→“聪慧”→“不是傻瓜”、“nofool”这般地在脑中把想法倒置。那么,遇到想不出来的单词时,就不会着慌了。又如:“敞开心扉说话!”等比较困难的语句要改成英文时,就可以应用这个方法,“敞开心扉说话”→“直接说话”,结果就能顺利写出“let"stalkfrankly”这样的句子了。
像这样,只须改变角度,就能简单想出束手无策的问题。
9.碰到真正的难题时的一些办法
碰上了确实难解的问题,采用“绕道思考”、“依赖第一感”。“猜题”等方法,往往会有一些作用。
A.对无法解出的问题,可以试用绕道思考的方法。
当考生在解答题目思考受阻时,常常会反复地做相同模式的思考,而这容易陷入死胡同。这时采用所谓的“绕道思考”方法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这个方法的要诀是:预先列举有关问题的一切条件,再配合需要来确认问题。任何问题都有几个共同点,例如“加大之后”、“缩小之后”、“扩大之后”、“倒过来看”、“切断来看”等等。用迂回绕道的办法对问题进行再分析。
又例如,几何学问题可使用加“辅助线”、“连接点”、“中点”等方法,代数中可考虑“a的值等于复数时”、“等于零时”、“等于整数时”,等等。在平时读书时,就应该把注意的事在脑中列一个表,考试时尽量使想法能迅速网罗一切。
这样一来,在遇上难题时,你能较少地浪费时间,同时因为改变观点去思考,你常常能较快获得成功。
B.惑时,依赖“第一感”去解题。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考试时,脑中常常会浮现出两种以上的答案,但不知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而“第一感”也就是最先想到的答案,大多数是正确的答案。
因为我们回忆的时候,“回忆物”大都是按照我们写的习惯或说的习惯浮现在脑中的。也就是说,虽然自己对答案的判断没有十分的把握,但头脑中有积累就会有思想。
有些英语单词的“视觉性”倾向很强,十有八九都是最先想到的比较正确。
C.如果完全没有信心时,就用猜题的方法。
考试卷上如出现完全空白的题目,结果肯定是零分。如果空白是零分,答错了题也是零分,那就应该随便猜个答案,因为有幸猜中就能拿到分数,尤其对是非题,在先天上就占有一半的成功概率,而四选一的客观性选择题也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成功概率。考试时经过长时间思考而想出正确的答案和随便猜中答案所得分数是一样多的。
D.做完试卷须复查
试卷做完后,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要抓紧复查。如果离交卷的时间已不多,还有一道难题攻不下,已做好的答案又需要检查时,应舍“难”取“易”,弃“少”求“多”,从而获得“失少得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