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北大成功学习法
14574500000032

第32章 腹有诗书成功在即(1)

成绩的得来全在平常的踏踏实实,投机取巧的“成果”不可能长久,学习语文也是如此。记得舅舅曾送我八个字:“胸有成竹、心如止水”,他说,这是他当年的“制胜心法”(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想,我也能做到这“八字诀”!只要平时考试都能做到“考后150分”,那么到高考时就能胸有成竹,做到“考前150分”!

任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作者简介:

任羽:1980年1月生于四川省资阳市,1998年毕业于资阳中学,当年四川省高考文科第一名,并被评为四川省三好学生。

引子:

轻舟己过万重山,走过辉煌,回首往昔考场岁月,感慨万千。

现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连续四年获得北大明德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北大创新奖,担任过《北大青年》“学术学人”版编辑和院团委学术部部长。

近两年来在《战略与管理》《国际政治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篇,在《文史知识》《青年作家》《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语文报》《课堂内外》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若干。

语文:靠的是长期积累

成绩的得来全在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投机取巧的“成果”不可能长久。学习语文尤其如此。

我的最大的经验是要多背一点东西。当然不是说读死书,读书要把书读活,要能读出书里边和书背后的道理。但光是浮在表面上不行,必须要沉下气来背。背什么东西呢?一是历来已有定评的文学名篇诗词歌赋,二是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这些东西你不背脑袋里边就肯定没有,必须老老实实下苦工夫。

人的记忆能力是有差别的,有的同学记性好,过目不忘,有的则要笨一点,常常脑筋短路,我就属于后者。比如《琵琶行》和《长恨歌》这样的长诗,就很难背得下来。但只要下了决心,静下心来,一天念它个十遍二十遍,那也功到自然成了。《射雕英雄传》里边写老顽童逼郭靖背毫无逻辑可言的《九阴真经》,郭靖虽然是个大笨蛋,可念了八九十次之后也能成诵,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同学不喜欢朗读,总是抱着书本埋着头默默的啃。这当然也不错,但学习语文、英语,恐怕就不能光是当“哑巴”了。我就喜欢找个僻静的地方大声朗读,声音越大越好,感情越充沛越好,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收获才会最大。我现在还记得高考第一天的早晨,因为太紧张,6号夜里没有睡好(这其实很正常,大家都会紧张,关键的是不要因为自己的紧张而背上什么包袱),所以头昏得要命。这时候才6点过一点,天还没有完全亮开,我就拿了一本《古文选读》到阳台上去高声朗读,从《报任安书》《报孙会宗书》到《出师表》,越读越觉得精神振奋,那么多古人高大的形象都在眼前浮现,自己也禁不住觉得“高大”了起来。最后读了一个多钟头,大汗淋漓,刚起床时的抑郁、焦躁都一扫而光。

中学时代正是读书的黄金时间,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一点点东西是绝对不够的,应该多读那些看似对考试“无用”,但却魅力永恒的经典著作,语文水平的提高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而成的。我开始学古文的时候也是很吃力,后来读了《聊斋》,那些迷人的故事把我引进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于是又读了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慢慢的阅读古文的能力也上去了。这或许就是“潜移默化”吧——可惜上了大学以后因为专业是政治学,很少接触文言作品,现在渐渐的又荒疏了。

多读书还关系到个人的精神面貌。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谁愿意“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呢?有志气的青年要明白:父母的恩荫不可能长久,金钱和权力也可以穷尽,只有腹有诗书的人才可以获得心灵上的永远富足。

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平时学习最好要有一个比较细的计划,每天该干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自己都应该心里有数。上大学以来我每每被人认为“读书很多”,其实全在于高二开始订的课外读书计划。我每天临睡前用30-60分钟读课外书,即使除夕之夜也没有中断。结果两年下来,我把《史记》的“列传”“本纪”“世家”读完了,把朱东润先生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和翦伯赞先生编的《中国史纲要》读完了,还读了《福尔摩斯探案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读侦探小说真是最好的休息)等一大堆“闲书”,这个“成绩”的得来不是靠废寝忘食,而是靠每天那雷打不动的半点钟!所以说不怕做得少,只要天天坚持做,最终一定有成绩。

学习上要有一种精神:不服输,不怕跌倒,失败了绝不气馁。大家读书考试难免有许多挫折,有时甚至遇到很大的失败。有的同学基础不是太好,成绩老是拿不上去,或者在一个不太让人满意的中学读书,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于是就失去信心了。其实逆境往往更能锻炼人,所谓“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多半都是起于艰难困苦的,读书也一样。任何情况下都一定要有信心,一定不能放弃努力。我在大学里有一个云南来的同学,连考了三次才考到北大来,他给我讲过很多他经历的挫折,讲过两次失败对他的打击,但他总是不甘心,不认“命”,“反正是豁出去了”,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终于实现了理想。毫无疑问,只有具备了这种重要素质的学生,才能够战胜自我,战胜各种各样的挑战(高考其实还只是其中之一)。

我接触过很多被目为“差生”的中学生,其实没有一个是脑子笨的,他们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可是说到写作文或算物理题就头痛得不得了。我决不认为只有通过高考上大学这一条路才能成材,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扬长避短。但必须看到的是,上大学是一条捷径,不能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会导致今后失去很多机会,有捷径为什么不走呢?请相信:自己不差也不笨,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努力,就不会对不起自己!

总而言之,学习语文全靠平时扎扎实实的下工夫,请从现在开始努力吧。

英语:两条“酷招”给你

一、给自己营造一个学英语的环境

没错,学英语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需要多花心思多下工夫,但请你相信:环境的潜移默化和那种不知不觉不经意间的收获才是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你应该为自己营造出一个时时刻刻都在同英语打交道的环境来。

如果你正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会,这个事儿就容易多了,你可以到公园里找个老外开“涮”,也可以装成大学生去参加他们的英语角,这些自不用我多说。如果你和我一样,长在中小城市或者农村,那以下建议就值得考虑了。

A.首先必须有一本像样的英汉辞典,比如朗文版的。我以前用的是《英华大辞典》,年纪比我还大,它的优点是词汇量特大,但是中学生用着就显别扭。最好选例句多一点的,查一个词不但可以了解其汉语意思,更能学到不少语法知识,还附带了解一些文化背景。

B.订一份英文报刊,不是那种教学辅导、应试指导之类的,而是综合性阅读的(比如《上海学生英文报》),要学会从英文文章中获取各种信息。

C.培养自己对英文歌曲、英文原版影片的兴趣,学习之余多听听、多看看,把其中有意思的部分(比如经典对白)背下来,并且尽量找机会使用。

D.找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在一起用英文对话,最好是和你的英语老师能有充分的交往,大胆地对他(她)讲英文。

E.基础好一点的话可以找英文小说的缩写本来读,读后要做笔记,把精彩的段落抄下来记熟。

F.可以交一位(最多一位)英文笔友,一个月左右通一次信,不要投入太多的时间,但每次写信都尽心、尽力,写长、写好。

或许以上六条建议会使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最起码你会因此对英语和英美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你的知识面也能因此大大开阔。

二、“考后150分”

这个口号是我的中学老师提的,他说大家平时考试考多少分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考试之后,尤其老师作了评讲之后,你是不是可以把考卷上的知识都掌握好。如果你能做到“考后150分”,那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高考你就没问题了。

你可能说这个很简单,apieceofcake,谁都懂,我开始也这样想。可是有一次老师拿了一个月前考过的一份题让我们做,我才发现到处都是似是而非的东西,很多从前没搞清的题这回还是错了。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不会总结,不会有目的地查漏补缺。

一张试卷上假设有10个新的知识点,再假设你高二、高三一共要做200张试卷,算下来就有2000个知识点,如果真能做到“考后150分”,高考还用愁吗?

所以说,只要平时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一点一滴都搞清楚,高考的成功是不用怀疑的。最怕不踏实,最怕不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