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北大成功学习法
14574500000033

第33章 腹有诗书成功在即(2)

说句实在话,英语有什么“难”呀?听力题,你听清了;语法题,你记准了;阅读题,你读懂了——那还有什么不好办的?相反,如果你压根儿就没学好,那么你即使坐上一万年也不知道该选“to”还是该选“in”!考试就是起这么个作用,检测你对知识的掌握,帮你查找漏洞,为你巩固成果,你千万不要太把它当回事儿,也千万不要太不把它当回事儿!

只要平时考试都能做到“考后150分”,那么到高考时就能胸有成竹,做到“考前150分”!考好英语,就这么简单。

胸有成竹、心如止水——备战高考日记选

6月18日

今天上午,第三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下来了,我考了607分。这个分数比预想的要高一点,但我仍然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在这607分中,英语、数学提高得很少,只拿到230分,全靠语文、历史发挥得出色,这是值得认真反省的。英语、数学是文科生的“生命线”,如果不能拿高分,那要上北大就难了。

晓东这次只考了510多分,主要是数学吃了大亏,才70多分。他看起来有点沮丧,但我跟他说:模考的意义仅仅在于练兵,考得好不足为喜,因为它与高考毕竟是两回事儿,考得差不见得就坏了,相反倒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抓住最后半个月的时间查缺补漏,迎头赶上。教训和经验一样宝贵!

晚上翻了翻近期做的政治题,发现自己经济常识的一些基本概念还不是特别清楚,于是把课本上的相关章节认真读了一次。临睡前,我还读了《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一篇《红发会》,非常有意思。紧张的学习之后看看推理小说,确实是最好的享受。

6月21日

天气非常闷热,教室里就像蒸笼一样,我浑身都湿透了,陈老师说要讲个有意思的话题:他找了恢复高考20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来让我们讨论,从《大治之年气象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鸟的评说》《我喜欢漫画……》,这些考题的变化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变化。现在高考越来越灵活,估计再也没有谁能够押中高考的作文题了。只有平时勤练笔,多积累,到考场上才能够打开思路,写出有自己风格的好文章。

晚自习又考了一套湖北黄冈的数学试卷,太难了,做得我头痛不已。考完之后数学老师做了简单的点评,这套题的特点一是计算量比较大,需要细心、耐心,二是倒数第二三个题特别复杂,最后一题反而容易得多,如果死啃前面的“砖头”,那就会把后面容易得到的大分给丢了。这样的情况在前几年的高考中其实也出现过,有经验的考生就会做得比较好。数学老师还要我们多做一些综合性的中档题,以此来复习巩固基础知识,而难题就不必再多做了。

晚上10点半准时睡觉,从现在开始我必须把“兴奋点”调到白天,晚上则尽可能的休息好。因为高考不会在晚上考。如果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惯,到了考试时精力就难以集中起来。

6月25日

今天是在学校复习的最后一天,各科老师都来讲了些鼓励的话。看着教室里的倒计时牌,看着桌上堆成小山一样的复习资料,我真有一点“百感交集”的感觉。高考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为它欢喜为它忧,为它焦虑为它企盼……也许高考制度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将会彻底改变,但它给我们的影响是无法抹煞的,它甚至代表着公平竞争,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7月1日

上午呆在家里看了半天英语单词,感觉头昏脑胀。恰好甘露到电话来约我下午游泳,我一口答应了。结果给爸爸一讲,他还不放心。硬要陪我一块儿去,没办法,非常时期,只好听老爸的了。

下午到了游泳馆,简直人山人海。碰到了好几个同学,大家游了一会儿就开始互相诉苦。一个人闷在家里就是不好,读书复习必需对外开放,大家交流一下经验、感受是非常有益的。爸爸看着我们在一起叽叽喳喳热闹的样子,忍不住也笑了。

游完泳,心情开朗多了,胃口也大开,吃了一个大西瓜还意犹未尽。回家后找了一本古文来大声朗读,痛快淋漓,感觉好极了。

7月6日

上午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学校领准考证,参观考场。碰到周老师,他笑着问“没问题吧?”我自信的回答:“NOPROBLEM!”他又同我妈聊了一会,说要注意饮食,注意睡眠。我妈说我有一点紧张,吃得不太好,他便要我妈买一点葡萄糖准备着,那是补充热量的好东西。他还对我说:“小伙子,不要担心!紧张是难免的,千万不要因为怕自己紧张而背上包袱。”我点了点头。

在路上碰见甘露和晓东,大家把手紧紧握在一起,一齐大喊“雄起”,然后互相鼓励了几句才离开。有老师、家长和朋友的支持,我还怕什么呢?

晚饭时舅舅打了电话来,他送我八个字:“胸有成竹、心如止水”,他说,这是他当年的“制胜心法”(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想,我也能做到这“八字诀”!

明天,我一定是胜利者!

腹有诗书气自华——课外阅读与高考

我实在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超人的IQ,也绝不愿为了考试而头悬梁锥刺股,但是我学习一直比较轻松,考试起来也总是得心应手,最后快快乐乐地走过了高考,走进了北大。如果要总结一点经验的话,我想首先归功于自己下工夫读了很多书、报。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有道理的。阅读量比较大,眼界比较开阔的学生,积累的知识自然要多一些,学习中的悟性也就更高,“气象”不同了,素质提高了,高考当然就成了apieceofcake,小菜一碟。

我并非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工人,“老三届”。他们对我很严,但对于我买书订报的要求却从未有过犹豫。每年的寒暑假父亲都要陪我去成都买书,而且也不会干涉我买什么样的书,所以在我上千册的藏书里边,没有一本“题库”“题海”,全部是文史哲的经典名著。父母的信任与支持,使得我眼界大开,从大量的阅读中汲取了无穷的营养,从而拥有了一个超出一般同龄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我的心中,读书、写文章、学知识从来都是最快乐的事情。

或许有的同学、家长,甚至老师会认为“名著”之类是对于高考毫无用处的“闲书”,这其实是一种偏见。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当然重要,但必须看到:现在的高考远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应付的,光是拼命做模拟题也无法在高考中实现“驾熟就轻”,高考的变化越来越大,题越出越活,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我们不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就不能成功。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1999年的高考历史科,有一个大题要评价洋务运动,我就曾经对比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并找了《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上的相关论文来读,还学习过陈旭麓先生、杨天宏先生的近代史论著,因此见识也就超过了那些读死书的同学,答题时发挥的空间也就更大。1998年高考的作文题是“我战胜了脆弱”,很多学生一看就傻了眼,因为老师没有讲过,课本上、“题典”上也没有,他就只好咬笔杆,而喜欢读文学作品的考生却能得心应手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来。

我高考政治考了121分,在1998年算是比较高的分数,这其实也要归功于我的广泛涉猎。初三的时候我读了两本书,一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通俗哲学》,二是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本书写得都比较浅近,前一本更有很多有趣的漫画,读起来非常有意思。这样打下了底子,到高二学哲学常识时我就很轻松,并且有余力钻得更深一点。我还对国际问题产生了兴趣,订了《世界知识》和《本月谈》两种杂志,专门看其中的“时事聚焦”“热点分析”,这不仅使我考试答题时更全面、深刻,还影响了我后来的专业选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我从高一开始就自己订了一份,到高三时老师又统一给我们订了一份,这份报纸已经成为我们学校文科班的“保留节目”。我的感觉是它特别实在,紧紧围绕着高考,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读者分析问题的能力,既重视基本功的培养,又不放过“尖”“偏”“难”的东西,这是很有价值的。我认为要用好报,第一是学会分类整理,各种类型的题、各个考点相关的文章应该分别集中到自己的笔记本上(最好编个目录),这样就有了条理,成了系统;第二是要学分析问题的方法,不能光去背答案,背要点,关键要提高能力,要把“报上的”转化成“自己的”;第三还要把报纸读“厚”,以报为基础,广泛搜集材料,可以把平时练过的题拿来与报上相类的例题对比分析,可以从《人民日报》《半月谈》上找更多更详的背景资料、理论文章来充实报纸,总之要读出一份完整、实用的“备战手册”来。

读书读报还最好注意一下计划性,素质的提高与成绩的取得,多半不靠废寝忘食,而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日子一长,自然能收到潜移默化之功。我中学时每天临睡前都花30-60分钟阅读,即使除夕夜也雷打不动,结果读完了很多书。不一定每一次都要读很多,但一定坚持天天读,坚持就是胜利。

读书求学是很费工夫的事,很苦,但是也会有无尽的乐趣和希望蕴于其中。我或许算是个“过来人”,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朋友们,我的希望是大家都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读好书、读好报,这样就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请相信:通往未名湖的路就在我们脚下,而燕园的灯光也永远与我们书桌前的灯光互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