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每一份“大学排名”都会引起无穷的口水战,但是,也不能说这些排行榜一无是处,毕竟每一个排行榜都是综合信息的集纳。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日忙碌,对大学和专业实在没多少确切概念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排行榜的信息还是值得一看的。
但是看完以后,考生该如何利用“大学排名”呢?
(1)在参考排名表填报志愿时,应该把名次适当模糊化,即更关心其所属的层次,不计较其具体的名次。例如把1到10名看作一个层次,把11到30看作一个层次,31到60看作一个层次,61到100看作一个层次。把分层次的边界也要适当“模糊化”,第11名与第10名应该是不相上下的,38名与30名难说有很大差别。
(2)综合排名与某个具体专业的排名是两回事。排在第一的,你不要认定它实力确实是第一,排名最后的也不要以为它就一定是最差的那一个。X大学是以理科为特色的,它的工科专业排名也许很靠后;Y大学是以工科见长的,它的文化艺术专业也许是一个短板。也就是说,在关注综合排名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分学科的排名或者具体专业的排名。
(3)各高校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魅力,并且已经形成传统。或者说,可能有的学校排名虽然较靠后,但在某个地区,它的投档分数线反而会比排名前面的高出一截。所以,考生还要参考在本地区招生的各个院校,最近几年在本地的实际录取的分数线。
3.“大学排名”存在的问题
(1)重综合性大学,轻专业性大学
众多排行榜都是以一套评价体系来衡量所有高校,其评价指标也多侧重于大学的综合实力。而我国高校的类型多样,既有教学型大学,又有研究型大学;既有综合性大学,还有单科性大学。当前大学排行榜反映的主要是高校的一些硬性指标,而高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底蕴、专业特色、教学风格和就业质量等软实力却无从体现。例如,各种“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在最前面的6所大学都是综合性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有时会进入前6位。这两所大学在十多年以前已经变成了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中国的顶尖大学则被排在第6位之后。还有一些是具有特殊行业性质的大学,如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外语学院、艺术类高校等,在如此排名之下,它们岂能与所谓的“一流”有缘。
(2)重科研成果,轻教育质量
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是培养人才,而不是科学研究。但是,各个给大学排名的机构都把大学科学研究的成果(其主要体现是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及有关指标(例如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的数量等)作为最重要的指标,而未能把反映教育质量的指标,例如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作用等,作为最重要的指标。这实在是本末倒置。如果把反映教育质量的指标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则由一流大学、二流大学甚至大专合并而成的,学生数量很多的大学,例如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的排名就要往后移很多位。
(3)重总的数量,轻平均数和百分比
各个给大学排名的机构都只考虑评价指标的总数,例如两院院士的总数、发表学术论文的总数,等等,而忽略平均数或百分比。例如,教师人均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两院院士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平均数和百分比才是真正反映大学水平的指标。如果以大学资源和成果的人均数和百分比作为评价标准,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则要往前排。
(4)重民用学科和地方院校,轻国防学科和军事院校
把军事院校排除在评比的院校之外,这样当然是可以的。但是,由于各种大学排名都被新闻媒体大肆炒作,对中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军事院校的人数较少,影响了军事院校的新生质量,从而影响了军事院校的教育质量。如果军事院校参与排名,则国防科技大学(其前身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主体)应该排在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前5名。
(5)重在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质量,轻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大学的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的主要指标。很多指标可以衡量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例如:毕业生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人数,当选为中国和外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数量,担任中国省部级领导干部的人数,担任大学校长、研究院院长的人数,担任大型企业领导职务的人数,获得国家级奖励的人数,社会各界著名人物的数量,等等。但是,这些数据很难获得,一个代替这些数据的指标是“学校声誉”,而这一项很难用分值量化出来。
4.“大学排名”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排名”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对大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一种评价,也是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做出的回应。
(1)“大学排名”有利于激励大多数高校进行“反省”,使高校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出自己与其他高校——尤其是同类高校的差距,从而激励高校扬长避短,积极改进办学方式,提高办学质量。它让大学接受公众对学校实力的评价,让大学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迫使高校向考生和家长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质量。
(2)“大学排名”是对高等教育质量实施监控的必要手段。因为无论是大学教育的举办者、管理者,还是社会大众及考生和家长,他们都希望能通过一种比较方式对大学办学水平进行监督,以满足他们对大学的期望。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高度“行政化”“官方化”的特殊体制下,大学排名的“民间身份”反而更使人们觉得这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真相88挑个城市上大学
案例播报
当年高考时,我和同桌“死党”老牛都上了一本线,不过分数都不是很高,要想上个重点还得费点心思。为了保险,我选择了西部一所不太引人注目的全国重点大学,并极力动员老牛跟我一起“支援西部”。可是老牛死活不干,一心想上北京,最后愣是“下嫁”了北京的一所二本学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大学四年很快过去了,老牛很顺利地在北京找到了工作,签约单位居然是中央企业。而我到北京奔波了半年却处处碰壁。稍微像点样的企业,打出的招聘条件或者是“限北京生源”,或者是“限北京市高校毕业生”。按照北京市人事局的说法,人不是北京人,学不在北京上,这叫“双外生”。春节后,我好不容易在北京找了一家小公司“暂住”了。
案例点评
城市,代表着繁华与时尚;大学,代表着书香与活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学与它所在城市总是血脉相连的,城市性格决定大学性格,大学性格又决定了学生性格。就像伦敦之于剑桥、波士顿之于哈佛、北京之于清华、上海之于复旦,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政治传统、历史维度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形成。这种性格是其他一些城市的大学生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
求学看城市,城市发展与高校数量的多少、名气大小相辅相成,城市的地域、区位优势、支柱产业与大学的气质、学科的组成息息相关。尤其是你大学毕业时,如果想留在当地就业,你的母校、老师、校友会给你带来许多“便利”和“机遇”。
也许有人会说:我干吗非在母校所在地找工作呀!反正现在都是双向选择,我可以到更好的城市去应聘。
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设想一下,北京的单位招人,它是喜欢在北京的大学里挑学生呢,还是更喜欢到西南去招人呢?如果你在东北上大学,广州的公司通知你去面试,你是去还是不去呢?而且,再著名的大学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毫不夸张地说,除了清华、北大,国内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在就业方面能够在全国畅通无阻。比如说在山东,人们最认可的是山东大学;在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在西南,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是无可争议的老大;在福建,当地人眼里除了厦门大学就没别的学校了,但是在外省人眼里,有些人甚至连厦门大学是重点都不知道。
吕老师提醒
1.考生最青睐的城市和高校
(1)北京
城市印象: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城市,首都北京的城市魅力无可匹敌。既是上大学首选的城市之一,也是最适合个人发展的城市之一。
就业环境:北京在工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科学研究、房地产业及文化传媒等领域的综合实力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高校资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
(2)上海
城市印象:中国最繁华的优雅之城,经济发达,整个城市精致、时尚,当然还有点小资。与世界接轨的上海理所当然是考生心目中最适合学习的城市之一、最向往的城市之一。
就业环境:上海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是,大力发展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六大产业,努力扩大信息、汽车、成套设备等产品与技术的出口,强化金融、商贸对外辐射能力,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工业新高地建设,基本建成微电子产业带、国际汽车城、化学工业区、精品钢材四大产业基地。
高校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
(3)天津
城市印象:首都的门户,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内敛、安静、平和,民风淳朴,适宜生活,物价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第一所近代大学所在地;一座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就业环境:这是一个著名的工业城市,形成了以汽车和机械装备为重点的机械工业,以微电子和通讯设备为重点的电子工业,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和精细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优质钢管、钢材和高档金属制品为重点的冶金工业,以国际贸易和商业流通为重点的现代物流等五大支柱工业。至于大力推进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医药和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则是城市重点的发展方向。
高校资源: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
(4)南京
城市印象: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自古江南出才子,据说,明清两代半数的状元和近代超过半数的院士都来自于这块神奇的土地。今天的南京,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中国四大科研教育重镇之一。
就业环境:南京距离沿海发达地区比较近,资源丰富。它的支柱产业一是工业,二是服务业。工业有五大支柱:电子、石化、钢铁、汽车、电力。服务业也是五大支柱:商贸流通、旅游会展、房地产、交通运输以及邮电通信。
高校资源: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
(5)重庆
城市印象:最年轻的直辖市,一座非常特别的城市,山即是城,城即是山。抬头望,一座座高楼拔“山”而起,低头看,一爿爿店铺从地底下钻出。于是,它便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山城。
就业环境: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先行地区以及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高校资源: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
(6)成都
城市印象:它的悠闲令人温暖,它的淡然使人松弛。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就业环境:成都的奋斗目标是成为中国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并致力于构建中国中西部的金融中心,欲执中西部“总部经济”之牛耳,目前共有130家世界500强在这里投资兴业,有上百家全球研发中心在这里为世界的改变和科技的进步做着贡献。成都目前在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学化工产业、家具和鞋业制造产业、动漫和传媒产业、会展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旅游业等取得巨大成就,稳步奠定了成都作为我国“十大城市”之一的地位和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
高校资源: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
(7)广州
城市印象: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更以“现代、时髦、繁华、富裕、美丽”为时代特征。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最适合个人发展的城市之一,考生最向往的城市之一。
就业环境: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为这里的学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广州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增加值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1/3。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轻纺、食品、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由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许多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
高校资源: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
(8)西安
城市印象:中国首屈一指的千年古都。没有哪个城市像西安似的,现代与古代、崭新与破败、发展与滞后,交错得那样紧密,对比得那样鲜明。左边是豪华商场,右边可能就是断墙旧垣;身旁是歌舞萦绕,转个弯可能就是暮鼓晨钟。
就业环境: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中国重要的机械制造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工业的核心基地。自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在经济上奋起直追,扮演着西部开发“桥头堡”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