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印度河流域文明失落之谜
14609500000011

第11章 印度舞蹈之谜(1)

印度是个舞蹈的国度。从最早的年代开始,印度人就让舞蹈和音乐成为他们宗教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在次大陆或者任何别的地方的人们学会用粘土塑像、使用颜料或者染料、用岩石雕刻、或者用文字编纂经文很久以前,古印度人就学会通过移动自己的身体——~这最便利的工具——~来表达宗教感情。很快,普通的跺脚和挥手由于节奏和花样的演化而变成某种形式的舞蹈,这就是最原始形态的舞蹈,也是人类在宗教信仰中诞生的最古老艺术形式。

早在四千年前的吠陀时期,经典之作《梨俱吠陀》中就有关于舞蹈的记载,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有关舞蹈的记载就更多了。两千多年前婆罗多牟尼用梵文写就的《舞论》恐怕是世界上最早关于舞蹈的论着了,“湿婆之舞”应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古典舞蹈之一了。

在古城遗迹摩亨佐.达罗曾出土了一个青铜像,那是一个戴着项链和叮当响的镯子的裸体女舞者。在后来古印度建造的但仍很古老的神庙里,挤满了正在表演的舞蹈者的雕像。那些被历史定格下来的舞蹈者的某些舞步和舞姿,是那样的曼妙动人,依然为今天的人们所仿效。

在坦贾尔出土的一座公元11世纪的神庙的账簿上,列着给不计其数的少女舞蹈者、舞蹈牧师、歌手、歌手、管乐器吹奏者、打鼓者、诗琴演奏者、海螺壳吹奏者——当然还有占星家、洒水者和记账者——所发工资的清单。神庙还招募未到青春期的女孩,经过训练后她们便正式嫁给庙里所供奉的神。

公元7世纪到公元16世纪,印度教艺术进入了异常繁盛的时期。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他们和他们的化身大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印度雕像作品中,并以湿婆的形象最为常见。典型的湿婆形象有许多种典型而固定的姿势,成为古代印度宗教和艺术传统相结合的典范。在印度教的佛经中,湿婆头戴“火焰冠”,是主宰破坏和生殖两种权能的神,生有三只眼和四只手臂。他终年在喜马拉雅山苦修行,学会跳舞,成为刚柔两种舞蹈的创造者,后被尊为“舞王”。当他翩翩起舞时,三只眼睛睁开,分别洞察过去、现在和将来;四只手臂轻轻舒展,前两臂作印度教典型的姿势,后两只手分别持小鼓和火焰。

创作于约公元11世纪,现收藏于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的青铜雕像《舞王湿婆》,被认为是印度湿婆雕像艺术中最富有神秘主义哲学意味的艺术品之一。在这尊雕塑中,湿婆的舞姿被刻画得十分优美,他轻抬左脚,右腿独立于火焰的光环之中,脚踏一个小人,表现出“时间征服者”的意味,那火焰的光环则象征着生成、保存、毁灭的轮回循环过程。整尊雕像十分富于节奏的美感,舞蹈的湿婆被塑造得精美绝伦,显得神采飞扬。同时,雕像还体现了永恒的运动和泰然的神情的统一,辐射状张力和光环约束之间的统一。这种运动中的静止,恰恰符合了印度教中在变幻中永恒的思想。

印度舞蹈进化到现在,据说已有一百八十种形式之多。其中系统的古典舞可分为六大派系: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库奇普迪舞、奥迪西舞、曼尼普利舞和卡塔克舞。印度人常常用毕生的精力专攻一派古典舞,而且要从七八岁学起。一般来说,南印度的尚轻柔,北印度的尚速度。其中,由于更接近于现代生活的审美情趣,卡塔克舞越来越被印度国内外舞蹈爱好者所接受和传播。

卡塔克舞是印度北部地区的古典舞蹈,可称为印度古典舞之鼻祖。观看卡塔克舞时,不禁使人想到西班牙的弗拉门戈舞。因为弗拉门戈舞里也含有北印度舞蹈的成分。据说是当年印度的吉普赛人将卡塔克舞带往欧洲,杂以欧洲人之优雅和阿拉伯人之感伤而形成的。难怪它们都是以双手扬腕和双足踢踏见长,只不过弗拉门戈舞加进了响板以加强节奏,又以铃鼓代替了脚铃。尽管弗拉门戈舞远比卡塔克舞闻名,但印度的卡塔克舞,比弗拉门戈舞更为传神,更为震撼。弗拉门戈舞虽然奔放有余,但似显热情不足,伴唱也过于沧桑感,舞者又是那么忧伤。卡塔克舞同样是热情奔放,但含有一种无比自信的力量。舞者始终面带笑容,一看就是一个喜乐的民族。卡塔克舞同样也有伴唱,但主舞者偶尔插入的蹦豆儿似的道白,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谈到印度舞蹈,人们自然会想到印度电影中的歌舞。印度电影以载歌载舞闻名于世。经过几十年的演变,过去那种小规模的独舞和双人舞已被大规模群舞和伴舞的舞蹈场面所代替。这种电影舞蹈不仅在艺术上已经越来越戏剧化和情节化,而且在技术上也已经达到高度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地步。打开电视,调到任何一个频道,人们都能看到这种有着几十甚至上百人为两名男女主角伴舞的舞蹈场面。几乎没有一部电影没有歌舞,几乎没有一个演员不掌握亦歌亦舞的技能。那些布景越来越豪华的舞台和外景,那些阵营越来越强大的群舞和伴舞,不仅最大程度地凸显了印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传统,而且越来越多地糅合了西方的作派和现代的风格。

但令人惊讶的是,印度的古典舞、民间舞与电影舞蹈的发展并行不悖,它们相互间并不排斥和歧视,而是不断对话进行互补。民间舞蹈常常堂而皇之地进入大雅之堂,而古典舞蹈和电影歌舞除了表现浪漫和幻想之外,也开始表现现实的艰难和民间的疾苦。这就使得印度的舞蹈世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另外,由于印度的民间舞几乎都是土生土长,舞蹈同他们与生俱来,因此无须刻意模仿和学习。不仅人人都会跳舞,而且跳起舞来十分自信,没有扭捏作态和矫揉造作。许多印度人日常生活中就穿民族服装,用不着太多的打扮和化装,跳起舞来显得朴实自然。也许正是这些特点,才使我们对印度舞蹈感到由衷地赞赏和钦敬。

印度舞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庙里表演给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历史印度舞蹈历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欢跳舞。在哈拉帕和莫亨殊达罗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铜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这些都是当时流行舞蹈的佐证。到了吠陀时代,印度舞蹈有明显的发展,而且有了文字记载。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记有舞女的事情。“邱沙穿着闪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样,”男子戴金首饰,通过舞蹈表演有关战争的场面,“男女青年一起跳舞”,“甚至有了专门以跳舞、唱歌谋生的种姓”。可见当时舞蹈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到公元前4世纪,印度的大文法家波你尼也曾提到过“舞蹈”一词。至于在印度史诗之一《罗摩衍那》中有关舞蹈的记载就更多了。《罗摩衍那》中写道:“在阿逾陀日夜举行舞会和音乐会,供国王享乐”,“一位舞者的优美的舞姿使罗婆那为之陶醉”。

专着但是,有关舞蹈艺术的专着应该以婆罗多的《舞论》为代表,它是印度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着作,一般认为它是公元2世纪的产物,但其内容应更早于成书年代,可能在公元以前。《舞论》是一部诗体着作,它全面论述了戏剧工作的各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无不具备,而主要是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起一个戏剧工作手册的作用。它论到了剧场、演出、舞蹈、内容情调分析、形体表演程式、诗律、语言、戏剧的分类和结构、体裁、风格、化妆、表演、角色,最后更广泛地论及音乐。这个全面总结一经出现,便对后来的文艺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它基本上是注重实际演出工作的书,但是它在理论方面仍接触到一些重要问题,对音乐、舞剧等方面优美艺术的各个部分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到后来,香格尔戴沃在自己的《格冷特.勒德纳格》一书中,对舞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到舞蹈种类等内容。书中讲到了“当得沃舞”(一种湿婆舞),湿婆神是这种舞的始祖,湿婆把这种舞蹈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和婆罗多牟尼。当得沃舞是表示有关世界末日的舞蹈,当世界开始毁灭时,在布德杰里和沃亚克拉巴德仙人的请求下,湿婆表演了“阿安德.当得沃”舞,当时四副面孔的梵天为他击掌伴奏,毗湿奴为他敲鼓,又有登巴鲁和纳罗陀为他伴唱。

发展到了迦梨陀姿时期(公元5世纪),印度舞蹈又得到重大发展。迦梨陀娑的着作很多,他的剧作使古代印度戏剧创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他不仅以诗驰名于世,而且也是一位有名的剧作家,他流传至今的剧本《沙恭达罗》、《摩罗毗迦与火友王》等,都是很着名的。剧词中散文与诗歌并茂,穿插自如,而且剧中有舞蹈,也有歌曲。他的《摩罗毗迦与火友王》的第一、二幕中对音乐和舞蹈的理论还进行了充分研究。迦梨陀娑的着作中也提到了舞蹈和表演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对后来舞蹈的发展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艺术地位同音乐一样,舞蹈艺术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印度自古以来时兴舞女在寺庙跳舞,迦梨陀婆曾经描写到当时一些寺庙中的舞女情况。在拜纳的《戒日王本行》中提到了戒日王给儿子过生日跳舞的舞妓们。但是据史料记载,当时舞技演员的社会地位不高。甚至在娑罗多时候,音乐舞蹈方面的专业艺人已受到社会歧视,当时婆罗多仙人曾与了一长篇故事,描述演员所受到的屈辱,表明了演员在社会上卑贱的地位。不过音乐和舞蹈艺术本身是很受重视的,各阶级的男子和妇女都学习这两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