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印度河流域文明失落之谜
14609500000017

第17章 印度教兴起之谜(1)

在印度——雅利安人移居印度之后的一千年或一千五百年间,民众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尤以宗教和社会组织方面的变化最为明显。吠陀早期的那种无忧无虑、喧闹快活的乐观主义有让位给悲观主义、意气消沉、听从摆布的态势。社会已没有灵活变通、无拘无束的性质,而是愈来愈严格地按职能和特权区分成不同的阶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显着变化呢?原因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不管怎样,在史诗时代结束之前,印度社会已经具有许多至今犹存的特点——它们结合成一个文化综合体,这就是印度教。

印度教是如何在印度发扬光大的呢?影响世界深远的佛教又是如何兴起的呢?印度教是不是就是佛教呢?印度教兴起之时,流行的宗教已经由简单的多神教变为错综复杂的信仰和礼制,崇拜的神祗也变得数量极多,等级有别。神的称号和等级以及崇拜的形式,随着地区和居民阶层的不同有变化。除了少数例外,从前雅利安神祗中比较突出的神已退居次要地位,而新的神祗则随着本地前雅利安崇拜的融入而增添进来。最后,被承认的神和半神增至几千几万乃至不可胜数。可见,当哲学正向一神论发展的时候,流行的信仰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动。不过有三个神终于被视为最高神,虽然其性质和含意众说不一。

老的太阳神毗湿奴据信有许多化身,因而以不同的名号受到崇拜。他仍然被视为欢乐的善神,是代表宇宙中创造力或构成力本原的”保护之神‘。毗湿奴据说不赞成杀生,所以他,所收受的祭品不是牺牲而是花环。与之大不相同的是湿婆,即“毁灭之神”(大概与印度河谷的一个神相同)。尽管他有些方面使人感到可怕,但却成了比毗湿奴更孚众望的崇拜对象。湿婆的典型形象是五面四臂。在某些方面,他被视为善神,因为毁灭的力量(以湿婆的舞蹈为象征),是世界和生命演化中必不可少的力量;但是他的力量是可以有制服作用的。湿婆的某些信徒是苦行主义者和神秘主义者,但在其他族中湿婆崇拜要求血祭,而且同采用放荡礼仪的繁殖崇拜相联系。第三个大神影响最小,叫做梵天,是哲学家所说的绝对存在物或世界灵魂的化身。梵天代表一种抽象的力量,不像毗湿奴和湿婆那样吸引大家的想象。他被具体化为能够在一片莲叶上安坐的细小形象,然而,这个神促进了神秘的禅定。着名的瑜珈修行据说其结果就是要达到梵我同一。

印度教在许多方面不同于西方民族所熟悉的宗教形式。它没有系统的信条,没有成套的教义,没有单纯的信徒集会,也没有设立的教堂。它认为神的真谛是多面的,拯救的道路是无数的。印度教着重宣扬的社会风纪是:(1)尊敬并支持婆罗门;(2)不杀生,特别是不杀牛(虽然这条规则有许多例外);(3)妇女处于低下地位;(4)遵守种姓法规。

印度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的与宗教的综合体,它体现着各种各样的宗教和社会阶层,但只有婆罗门即祭司才有权予以综合。婆罗门成为全印度的礼仪执掌者和崇敬及物质报酬的领受者。他们不推行任何正统的信条,也不反对异教徒,但却有力地把持着神与人之间的中介地位。公元前6世纪,社会的分化和宗教礼仪的束缚激起日益激烈的民怨,结果发生了由贵族人物领导的几次反抗运动,这些斗争的目标就是反对婆罗门过度的要求。所以,它们最初采取了一种异教徒的甚至反对宗教的形式,其中有两起则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哲学和宗教学说,就是耆那教和佛教,尤其佛教,传入了印度以外的亚洲地区并受到及其广泛的崇奉。随着的改革运动也开始,印度历史进入新的时期。动,这些斗争的目标就是反对婆罗门过度的要求。所以,它们最初采取了一种异教徒的甚至反对宗教的形式,其中有两起则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哲学和宗教学说,就是耆那教和佛教,尤其佛教,传入了印度以外的亚洲地区并受到及其广泛的崇奉。随着的改革运动也开始,印度历史进入新的时期。

令人奇怪的是,随着佛教的外传,这种宗教形式却在其诞生的国家内消失了!

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和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所谓“印度教”是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会等级、集团和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这种综合性、多样性使人们很难对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征作出公认、明确的定义。

西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更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黑风洞是印度教的朝拜圣地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4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8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伊斯兰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印度教能起源于哈拉帕的转世及灵魂不死之说,在吠陀时代晚期重新出现,并成为印度教更深一层的基本组成部分。凡人一生中产生的业,决定了他的灵魂下次转世重生时,究竟是成为更高等或更低等的人,还是变成一头兽,或甚至一只昆虫。特殊的虔诚、默想、禁欲和对永恒真理的理解,可避免转世的生命轮回;这样境界的灵魂避开了这种轮回而达到超脱,这并非有形的升入天国,而是精神上与神或天地万物重聚的极乐。借助凡人肉体的不死灵魂,凡人的生命可以包含一个具有神的不朽创造力的永生幽灵,而灵魂则能够再生或转世。转世的信念加强了印度教尊重一切生命的情感。一个人的亲戚或祖先也许已经再生为一匹马或一只蜘蛛。从哈拉帕时代以来,牛得到特别的尊敬,这是由于它们的基本用途及母牛产奶造成的创造和母性象征。公牛自然象征着耐力和男子汉气魄(与地中海文化一样),母牛则以其有光彩的大眼睛而象征温柔。但对印度教来说,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任何生物都是显示神的存在的伟大生命链条上的一环。因此,虔诚的印度教徒都是素食者,除最低等种姓外,所有人都特别要避免吃牛肉。牛奶、凝乳、酥油、酸奶等等,都只用于宗教献祭仪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