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是最可爱的女人
14615800000025

第25章 独立的女人最可爱(3)

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择偶观念:一个家庭里只有男人比女人强才算正常,如果反过来,太太比先生强,那先生就会被人小看。因此,大多数步入婚期的女子在择偶时,都希望未来的丈夫能比自己强。实质上,这是中国传统旧思想中男尊女卑观念的反映。另外,渗透到女人骨子里的对男人的依赖心理,也是造成这种观念存在的主要原因。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代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仍有许多男人和女人固守着这种观念。因此,在择偶中,出现了“错位对应”现象,即一流的男子找二流的女子,二流的男子找三流的女子,依此类推,最后剩下了一流的女子和末流的男子成为择偶中的困难户。

如果说男子条件太差,择偶困难尚可理解,而对于那些才貌俱佳,才智、成就均不输于男人的女子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了。

江小姐是个十分要强的女子。大学毕业后,又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直到二十八岁时才考虑个人问题。没想到,这反而成了她择偶的难点,别人介绍的几个条件相当的男子,不是嫌她年龄偏大,就是嫌她个性太强。她对那些条件低于她的男子又看不上,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至今还待字闺中。有一天,她苦笑着对我说:“看来,我只有到国外去找老公了。”

在生活中,有不少条件都很不错的女子都已年近三十仍是独身一人。她们当中,并无几人是独身主义者,大多是不肯降低择偶标准而失去了择偶的良机。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己已不再年轻、浪漫,在这件事上也变得越来越心灰意冷。

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女人的年轻、美丽远远比才学和事业更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对于事业有成的男人来说,事业已成为他们追求年轻美丽女人的资本。而一个事业有成、才学出众的女子,又很难接受一个平庸的男子作丈夫。两性在择偶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许多优秀的女子满腹惆怅、待字闺中。

婚姻最重要的目的是寻找一个生活伴侣,而非一个事业伙伴或竞争对手。因此女人不必把“男人一定要比自己强”作为不能妥协的标准。

女人所谓的“强”说穿了就是男人的事业比自己强,事实上,并非强女人找了普通男人做丈夫家庭就不幸福。著名舞蹈家陈爱莲的丈夫是一个普通人,二人十分恩爱。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丈夫也非显赫的大人物,他们的家庭也很和美。生活中,婚姻的成败并不在于谁高谁低,而在于彼此的认同。

作为一个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现代三十岁女人,在择偶时,大可不必固守“男比女高”的传统观念。在生活中,追求理想生义和完美主义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做法。

成功的女人,人生的风景

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阶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她,曾多次绝处逢生。她,有过惨痛的失败经历:离婚、下岗、求职遭冷遇,厂房被烧光等等,命运将她一次次抛入谷底。可她仍然奋力抗争,做针线活,蹬三轮车,在18天里就让烧光的工厂浴火重生,人生的洗礼打造了她的坚强。她,就是吉林市华丰塑料厂厂长刘丽华。

1983年7月,儿子生下刚刚十几天,丈夫便无情地离她而去。她带着孩子回到娘家,与娘家6口人挤住在14平方米的陋室内,母亲长期卧病在床,父亲腿脚还有残疾。作为一个离婚女人,刘丽华的生活难上加难。为拉扯孩子,她兼职缝制服装,一干就是数年。

深夜,背上的孩子睡熟了,刘丽华便开始赶活。缝制一条裤子能赚0.8元钱,她累得睡着了,扑哧——缝纫机针扎进中指指甲,针尖一断就是三四节,这样累睡了、疼醒了的日子,一天天地重复着,为了拔除经常折在指头里的针尖,她专门弄个尖嘴钳子。至今,刘丽华右手中指仍无法伸直。

可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儿子突发肺结核,缺钱无药。企业又通知停产,刘丽华成了一名下岗职工,连续的打击像冰雹一样砸向她们母子,她感到绝望,感到再也不能承受生活的重压。

这时她想到了自杀,她感到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绝境,人生对她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在1988年12月,她带6岁的孩子来到江城大桥上,抱起懵懂的孩子,抬脚跨过冰冷的桥栏,要纵身跃向滚滚的江水。这已经是她第五次产生轻生念头。

这时一个老者快步向前,拦腰把她们母子拽了回来。“孩子,咋这么想不开?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你还抱着孩子……”老者语带关切。刘丽华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望着慈祥的老者,她百感交集。经过老者的一番劝解,刘丽华的心开始平复。

可生活怎么继续呢?她一筹莫展地领着儿子跪坐桥头,此时江岸边各工厂的职工陆续下班,2元、3元……工人们轻轻把钱放在她们母子面前。

“这些好心人帮了我268元钱,那一幕,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刘丽华眼中的泪花晶莹闪烁。

好心人的帮助温暖了刘丽华冰冷的心,她决定从头再来,用自己的劳动回应命运的挑战。回家的路上,她给儿子买了一瓶治疗肺结核的药和一袋奶粉,并决定用好心人帮助的钱创业。

刘丽华曾在塑料厂工作,她决定用掌握的技术加工塑料包装袋。她花50元钱买了一张学生课桌当机身,用皮筋儿代替弹簧,在垃圾堆里拣到一个废电熨斗,拽出里面的云母片当电热条,一台土热合机被她“制作”成功了。没想到合闸试机时,“砰”的一声,热合机烧坏了,刘丽华趴在桌上哭了。邻居老师的儿子是个电工,听完刘丽华哭诉,告诉她,这台热合机缺少调压器,承受不了这样的电压。刘丽华又在垃圾堆里翻了10多分钟,找到了一个被扔掉的调压器,她的热合机终于能用了。

她家离吉林市毛线厂很近,刘丽华知道该厂需要大量塑料包装袋。于是,她骑着破自行车到毛线厂要活,可供销科的人没人理她,“不用,不用,你这姑娘怎么这么烦呢?我们国有大厂不可能用你个人的东西……”一连l0多天,刘丽华听到的回答只有这些。

直到一天下午,刘丽华再次来到毛线厂。供销科只有魏科长一人在,他看到刘丽华,起身就要走:“你个大姑娘家,总往这跑啥?你到底怎么回事?”

刘丽华简单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和想法,魏科长听完,一声没吭,转身从柜子里甩出一沓塑料包装袋:“1角7一个,能做吗?行,你就先做4000个。”

刘丽华心里清楚,魏科长对自己抱有怀疑,她拿起袋子说:“我肯定能做,明天看样品。”

经过刘丽华的东挪西凑,终于借到50元,而这4000个包装袋的原材料也是刘丽华下了“生死状”才借来的。

真诚和质量感动客户,刘丽华连夜赶制2000个包装袋,当她一夜未眠,把产品摆在魏科长面前时,整个供销科的人都惊待了。他们不相信这样的包装袋出自一个小作坊,更不相信她能接受1角7分的低价,魏科长当即表示先订lO万个,10天内做完。

第二天中午,魏科长和科里老董找到刘丽华的家。“妈妈,我饿,”儿子一声声叫着,可家里没有吃的,刘丽华正暗自掉泪。魏科长劈头就问:“1角7,你能行吗?”

刘丽华平和地说:“其实,你们平时的进货价是2角6,1角7我根本就赚不到钱,刨去电费,料钱,我只能是给你们加班加点,干搭人工。”

魏科长和老董相视一笑,“那你为什么还接?”“没办法,不接——我连这个活都没有。不过,我知道你们会来找我的。”刘丽华微微一笑。“姑娘,你赢了!”魏科长哈哈大笑,他主动把价钱提到2角4分钱,并让刘丽华先领4000元料钱。

“我当时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出来的,支票攥在手里,怕汗水溺湿了;放在兜里又怕丢了。”回到家,刘丽华一把举起儿子欢呼雀跃,积压在心底的酸楚顺着脸颊扑簌落下,看到妈妈哭了,儿子张开小手拭去她的眼泪:“妈妈不哭,不哭……”

这次活之后,刘丽华拿到了有生以来赚到的最多一笔钱——l万元。

8年过去了,1996年6月,刘丽华的生意越来越大,生产规模扩大了许多。这时,谁也不知道,这个每天蹬着三轮车送货的女人,已积累上百万资产。

这时,塑料包装、印刷加工厂很多,但搞彩印的人还很少。刘丽华觉得这是发展方向。可这一次,她遭遇到了人生的又一个难题。彩印机运回来了,可工人谁都不会使用,刘丽华也是一知半解。“刀都上反了,更别提印刷。不到三个月,30多万元流动资金就消耗殆尽了,这次教训让我记忆深刻。”她急得满嘴大泡。

最后还是在相关政府的帮助下争取了10万元贷款,即将倾覆的企业终于渡过难关。

2002年,刘丽华的华丰塑料厂已发展成产品种类繁多的民营企业。一场无情的大火再次把她推入谷底。

2003年1月8H凌晨,工人操作不当引起大火,厂房全都烧塌掉了,而所有货物都付之一炬。正东北这个最寒冷的早晨,刘丽华无声地哭了。“货呢?”“都烧没了。”工人们带着哭腔回答,货是马上要交给客户的。

这场大火,后来查明是配电设备老化、短路,火星爆出,引燃堆满易燃货物的彩印车间。100多万资产就这样付之一炬,儿子刘书言正在佳木斯念大学,回来时,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

刘书言担心妈妈从此消沉,但他却看到妈妈正在号召工人重新建厂。“当时,工厂面临两个情况:一是重新建厂,另一个更为急迫,货物没了,如何保证客户准时提货?毕竟年关是客户最大的商机。”

有工人建议,暂时封锁消息,刘丽华一口拒绝。她把所有客户都找到现场:“现在你们都看到了,货全烧毁了。如果大家相信我,我保证准时供货,另外我还要重新建厂……”看到这种场景,客户们深深感动了,有的客户主动把积欠贷款交到刘丽华手里。

为抢回时间,刘丽华让工人到其他厂家租用机器,高价赶工。

一连17个日夜,终于把春节前的订单全部按期完成。其间,工人们又主动加班,在废墟上重新建厂,他们用塑料薄膜扣在厂房上当作棚顶,有的工人站着就睡着了,梦里还在喊着“救火啊”、“快点干”,看到工人累得不成样子,刘丽华感动得落下了眼泪。

为抢在春节前重新建厂,完成节后订单,还需再购进彩印机。山东招远塑料印刷机械厂侯经理特地飞到吉林查看,看到工人奋战的一幕,他说:“刘丽华,就冲着你们压不垮的劲儿,我相信你们,我用最短时间把设备配齐。你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给。”

2003年1月27日,新设备终于运回来了,工人们像娶亲一样放起了鞭炮。抚摸着崭新的设备,大家痛哭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