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厦租出后,塑胶花厂停工了。不过,老员工亦获得安排,在大厦里干管理事宜。对老员工,他是很念旧的。”在另一场合,有人提起李嘉诚善待老员工的事,说:“怪不得老员工都对他感恩戴德”。
对此,李嘉诚说:“一家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他们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样的待遇。现在他们老了,作为晚一辈,就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
所以,后来又有人对李嘉诚说:“李先生精神难能可贵,不少老板待员工老了一脚踢开,你却不同。这批员工,过去靠你的厂养活,现在厂没有了,你仍把他们包下来。”
李嘉诚急忙解释道:“千万不能这么说,老板养活员工,是旧式老板的观点。应该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
唐太宗李世民将舟比喻为皇帝,将水比喻为民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嘉诚的思想与唐太宗十分相似,不过,李嘉诚是将其阐发在商场上。确实,没有广大的员工卖力苦干,最有本事的老板也是孤掌难鸣,成不了气候。相反,企业内部富有凝聚力,员工精诚团结,肯为老板出力,这个企业必定大有前途。
另外,李嘉诚在董事袍金上的做法,也成为香港舆论界的美谈。李嘉诚出任10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长实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而这5000港元,还不及公司一名清洁工在80年代初的年薪。
以80年代中的水平,像长实系这样盈利状况甚佳的大公司主席袍金,一间公司就该有数百万港元。进入90年代,便递增到1000万港元上下。而李嘉诚20多年维持不变,只拿5000港元。按现在的水平,李嘉诚万分之一都没拿到。
李嘉诚的经商天才在这里表露无遗。他其实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甚至可以说是以小利为饵,钓大利之鱼。
李嘉诚每年放弃数千万袍金,却获得了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资者也莫不步其后尘,纷纷购入。有公众股东帮衬,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市值大增。并且,李嘉诚欲办大事,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
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所持股份所得的股息及价值。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共计12.4亿港元——尚未计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年息。
有人说,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唯李嘉诚一类的商界翘楚,才具备经商的智慧。舍小取大,正是李嘉诚投资成功的秘诀。
4.留人先留心,分一杯羹给下属
一家小的家庭式公司,要一手一脚去做;但当公司发展大了,便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令他们安心,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之道,简单来说是知人善化,但在原则上一定要令他们有归属感,要他们喜欢你。
——李嘉诚投资箴言
李嘉诚由一个微贱的打工仔,一步步发展成了香港首屈一指的富商;长江塑胶厂也由一个破旧不堪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他的巨大成功,除了靠他自己的勤奋和能力外,还得益于他留人先留心,懂得照顾下属的利益。
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企业主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而企业主手下的辅佐人才,在不同的阶段,也不相同。在长江塑胶厂草创初期,别说他的下属,就是李嘉诚本人,也须凭自己的双手安装机器、生产制品、设计图纸;靠自己的双腿,走街串巷,采购和推销。此时,他需要的是能像自己一样埋头苦干的创业人才。
上海人盛颂声、潮州人周千和就是李嘉诚在创业之初最希望的那种忠实苦干的人才。他们从1950年代初就跟随李嘉诚,盛颂声负责生产,周千和主理财务。他们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辅助李嘉诚创业,真可谓长江塑胶厂劳苦功高的元勋。
后来,周千和回忆道:“那时,大家的薪酬都不高,才百来港纸(港元)上下,条件之艰苦,不是现在的青年仔所能想像的。李先生跟我们一样埋头拼命做,大家都没什么话说的。”“有人会讲,李先生是老板,他是为自己做值得,打工的就不值。话不可这么讲,李先生宁可自己少得利,也要照顾大家的利益,把我们当自家人。”
盛颂声、周千和都是忠心耿耿、埋头苦干,并且能够同甘共苦的人。因此,李嘉诚将他俩倚为左膀右臂。
创业阶段是艰苦的,如果没有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共识,一般人很容易见异思迁。多年的患难与共,使李嘉诚与盛、周二人不仅建立了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而且对他们的人品与能力也极为信赖。
1980年,李嘉诚提拔盛颂声为董事副总经理;1985年,他又委任周千和为董事副总经理。有人说:“这是很重旧情的李嘉诚给两位老臣的精神安慰。”其实不然,李嘉诚在给他们委以重职的同时又委以重任。盛颂声主要负责长江公司的地产业务,周千和主理长江的股票买卖,这两项业务可谓长江集团的重中之重。
1985年,盛颂声因移民加拿大,脱离长江集团,李嘉诚亲自为他举行盛大宴会饯行,使盛氏十分感动。周千和则始终如一地在长江服务,后来他的儿子也加入长江,成为长江的骨干。
李嘉诚深谙用人之道,他宁亏自己,也不亏大家,使企业始终富有凝聚力。长江有起有落,但不管怎样,鲜有跳槽者,这不能不说是李嘉诚用人的成功。
跟随李嘉诚创业的“老臣子”盛颂声,在1980年谈到长江实业成功的原因时说:“这主要是靠李嘉诚先生的决策和长江实业同仁上下齐心的苦干。”
“李先生每天总是8点多钟到办公室,过了下班时间仍在做事,公司同仁也都如此,这就使长江实业成为一家最有冲劲的公司。”
“李嘉诚先生做决策快速而准确,这么多年来从没有看错过人,没有做过错误的决定。长江实业盈利近10亿港元,这么大的生意,公司的工作人员总数不足两百。”
“事业有成之后,李嘉诚又尽量宽厚待人,使和他合作过的个人或集团,全赚得盘满钵满,这便奠定了长江实业今后有更大发展的基础。”
兢兢业业是一家公司兴旺的基础,而与合作者利益共享,更是李嘉诚一贯的精神准则。李嘉诚很念旧情,对曾有功于长江者,都以恩相报,因此才有了后来人才济济、高人满堂的大好局面。
李嘉诚说:“只有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不会认为自己样样出众,承认其他人的长处,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所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假如今日没有那么多的人替我办事,就算我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从以上分析,李嘉诚用人留人的方法,概括起来,无非有这样几条:其一是以身作则;其二是利益共享;其三是以情感人;其四是知人善任。这几条,看起来简单,但真正用起来,非有博大的胸怀不可。尤其是“利益共享”,这体现的不仅是一种用人之道,更是一种成功的商道,一种投资谋略。
5.分享利益,购买无形资本
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对人好,人家对你好是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你的核心人物。
——李嘉诚投资箴言
一个投资人要想把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做大,单凭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要争取更多的人合作、帮衬才能成功。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实际运用起来,并非那么容易,首先要懂得分一些利益给下属。李嘉诚不仅对那些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元老仁至义尽,对所有在他手下认真工作的人,他都能够照顾到。
李嘉诚心里清楚,把自己的利益与别人分享,使对方相信你是一个真心诚意、帮助他人的人。反过来,他也会真心实意地帮助你。因此,他不但重用下属还很顾及他们的利益,当事业有发展的时候,会及时让下属分享利益。
例如,马世民离职前,在和黄的年薪及花红共计有1000万港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港督彭定康年薪的4倍多。至于马世民的其他非经常性收入,则很难计算。
李嘉诚为了增强下属对集团的归属感,还往往会给他们以低价购入长实系股票的机会。就在马世民离职的9月中,他就以每股8.19港元的价格购入160多万股长实股票,当日就以23.84港元的市价出手,转手间就净赚2500多万港元。
商人在商言商,皆为利来。李嘉诚懂得体恤下属,让下属分享利益,使集团拥有更强的凝聚力,从而积累了丰厚的无形资产。其中,杜辉廉也是曾为李嘉诚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管理人才。
杜辉廉是一位英国人,出身伦敦证券经纪行,是一位证券专家。20世纪70年代,英国唯高达证券公司来港发展,委任杜辉廉为驻港代表,在业务往来中他与李嘉诚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唯高达被万国宝通银行购并,杜辉廉随之参与万国宝通国际的证券业务。
杜辉廉是长实多次股市收购战的高参,并实际操办了长实及李嘉诚家族的股票买卖,因而被业界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但实际上杜辉廉并不是李嘉诚下属公司的董事,他多次谢绝李嘉诚邀请他担任长实董事的好意,是众管理人才中唯一不支干薪者。但是,他绝不因为未支干薪,就拒绝参与长实系股权结构、股市集资、股票投资的决策,这令重情重义的李嘉诚一直觉得欠他一份情,总想着寻机报答他。
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底,杜辉廉与他的好友梁伯韬共创百富勤融资公司,李嘉诚当即决定帮助百富勤公司,以报杜辉廉相助之恩。杜、梁二人各占百富勤公司35%的股份,其余股份,由李嘉诚邀请包括他在内的18路商界巨头参股。
这些商界巨头也都得到过杜辉廉的帮助,所以接到李嘉诚的邀请后,欣然允诺。他们都和李嘉诚一样不入局,不参政,目的仅在于助其实力,壮其声威。
在18路商界臣头的大力协助下,百富勤发展势头迅猛,先后收购了广生行与泰盛,也分拆出另一家公司百富勤证券。杜辉廉任这两家公司主席。到1992年,该集团年盈利已达到了6.68亿港元。
当百富勤集团成为商界小巨人后,李嘉诚等巨商主动摊薄自己所持的股份,其目的是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好让杜梁两人的持股量达到绝对的“安全”线。
李嘉诚对百富勤的投资,完全出于非营利目的,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报杜辉廉之恩。但尽管如此,李嘉诚持有的5.1%的百富勤股份,仍为他带来了大笔红利。这是因为百富勤发展迅速,是市场备受宠爱的热门股,他不想赚钱,也没有办法。
20世纪90年代,李嘉诚与中资公司的多次合作,基本上都是请百富勤担当财务顾问。身兼两家上市公司主席的杜辉廉,仍忠诚不渝地充当李嘉诚的智囊。
因为有证券专家杜辉廉的鼎力相助,李嘉诚在股市上更是如虎添翼,挥洒自如,甚至对股市形成了强大的左右力。李嘉诚最辉煌的战绩在股市,最能显示其超人智慧的场所也是在股市。而被称为“李嘉诚股票经纪”的杜辉廉,在其中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李嘉诚以其真心实意回报杜辉廉,又使杜辉廉更加专心一意地回报李嘉诚,充当李嘉诚的“客卿”。
李嘉诚说过:“重要的是首先得把真诚赋予对方,不可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收益。”他的意思是,搞投资不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应满怀诚心地把自己的利益分予别人一些,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相反,光顾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而无视对方的权益,使别人吃亏上当一次,可能毁坏自己苦心经营的名声,这样自己的事业断然是做不大的。
从上面的事例我们知道,一个成大事的人,情义是他无形的资本。有利益大家分享,这是成大事者恪守的人生准则。用真心,动感情,做人不狡猾,不奸诈。这样事业将会走向成功,人生将会亮丽多姿。
6.共谋发展,后来居上
有时你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
——李嘉诚投资箴言
很多人认为,别人已经先做的事情,自己就很难做好了。其实不然,关键是看别人怎么做,如果做的不好,那么,你就可以参与进来,共谋发展,最终后来居上,取得成功。李嘉诚在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就是实现了一项浩大的屋村计划——嘉湖山庄。
嘉湖山庄原名天水围村。天水围村位于新界元朗以北,与深圳西区仅隔一条狭长的深圳海湾。
1978年,长实与会德丰洋行共同出资购得天水围的土地。第二年下半年,中资华润集团等购得其大部分股权,共同组建了巍城公司,决定开发天水围。巍城公司51%的股权属中资华润集团所有,长实集团仅占股权的12.5%,为第三大股东。大股东华润集团踌躇满志,雄心勃勃,计划在15年内将天水围建成一座可容纳50万人口的新城市。
当时,李嘉诚忙于收购和黄公司,并未直接参与天水围的策划。整个开发计划,都是由华润来主持的。但是华润是国家外贸部驻港的一家贸易集团公司,缺乏地产发展经验,也不熟悉香港地产业的游戏规则。结果,计划进行不久,便遭到了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