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14895100000006

第6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体会生活,让生活更美好(5)

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承认不完美,这实际上是摆正了心态,让自己真正回归到一个正视现实、承认现实的健康心境。因为不完美,你才有动力,才能促使你思变;因为不完美,你才会有改变、创造和进步的冲动,才能体味到改变和创造给你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你要学会在追求完美中寻找快乐,在不够完美中寻找差距,砥砺奋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宽容有助于生活平衡

心理学上认为,宽容的核心是接纳,也就是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伤害自己的事,这并不是强人所难。因为无论是谁,我们不喜欢的人或伤害我们的事都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喜欢,或伤害而自动在我们的眼前消失,所以,接纳是最好的选择。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究其含义就是一个人对他人的某种失误、失态或无意间犯下的错误给予理解、谅解,有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的意思。美国著名作家亨德里克在《宽容》一书中写道:“从最广博的意义上讲,宽容这个词从来就是一个奢侈品,购买它的人只会是智力非常发达的人——这些人是摆脱了不够开明的狭隘偏见的人,他们看到整个人类具有的广阔多彩的前景。”

心理学上认为,宽容的核心是接纳,也就是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伤害自己的事,这并不是强人所难。因为无论是谁,我们不喜欢的人或伤害我们的事都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喜欢,或伤害而自动在我们的眼前消失,所以,接纳是最好的选择。

接纳一个人或一件事并不说明这个人或这件事是对的,接纳一个人或事是指把这个人或这件事放在心中一个合适的位置,减少其对自己的干扰,从而使自己活得轻松点。而记恨一个人,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这个人,为他曾经的所作所为而伤心、愤怒,这样做是要消耗心理能量的。心理学中认为,人的“心理能量”是个恒定的量,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心理能量是向外的,也就是说,人把心理能量用在工作、社交、娱乐等诸多方面。但是,当人有了“心病”以后,心理能量是向内的,核心围绕一个“我”字。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一个人如果过多关注“我”,势必减少用在工作、社交、娱乐等诸多方面的能量,投入能量的减少也就无法避免效果的减少。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人们每行进一步都难免会遇到不开心和不如意的事情,诸多烦恼也无时不在困扰着人们。无端的指责、无中生有的猜疑、背后的流言蜚语……倘若人们因为不懂得或不善于宽容,事事逞强,处处患得患失,必然会活得心累至极,人生也因此失去了许多惬意与美好。学会冷静地面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往往就会顿释前嫌,化险为夷。

一位部门经理在一次外出时丢失了手提包,里面除了一些钱物,还有公司的公章。当她既内疚又担心地站在总经理面前,讲完所发生的事情后,总经理笑着说:“我再送你一只手提袋好吗?你以前的工作一直非常出色,公司早就想对你有所表示,但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这位总经理没有暴跳如雷,而是用宽容的态度处理了这件事,这使部门经理心怀感激,后来任凭其他公司用多么优厚的待遇聘请她,这位部门经理都不为所动。这就是宽容的力量。

宽容,有助于人们的心态平衡和身心健康。一个心胸狭窄,目光短视,常常苛求别人的人,由于他内心的矛盾冲突永久得不到解脱,极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处事法则轻率错乱,他也会活得如负重载,忧郁寡欢,天长日久还极易诱发多种疾病。他的生活也会如摸黑夜行,处处碰壁,时时摔跤,使自己陷入无穷的烦恼中。

倘若人们内心豁达,心态从容,充满阳光,充满友爱,随时随地把阳光和友爱带给别人,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阳光灿烂,生机盎然,欢乐鼎沸。比如宽容同事背后的中伤,能使同事之间团结谅解;宽容领导暂时的失察,能使上下之心协调一致;宽容下属无心的冒犯,能使下属之行自觉规范;宽容亲人一时的过失,能使幸福之花长开不败。

卡耐基说过:“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生命开始。因为,聪明的人,懂得宽容。”生活中,人们每个人难免与别人产生摩擦、误会、甚至仇恨,这时,你别忘了在自己心里装满宽容。宽容是生活中的一门技巧,它就如一束温暖明亮的阳光,可以融化人内心的冰点,让你的生活充满浓浓暖意。

用乐观心理驾驭生活

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怜悯,但最终的结果是别人的鄙夷和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努力与开拓,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些饱含敬意的目光。

生活中,人们的心理大抵分为两种:乐观心理或者悲观心理。打个比方:两个70岁的老人在一起谈起过生日,乐观的老人过了生日后会说:我在这个世上又多活了一年,赚了一年;而悲观的老人则会说:过一年少一年了。

乐观是人们在生活中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他把70个心脏病人按性格分为两组,一组是乐观的病人,一组是悲观的病人。在悲观病人这一组,17个被测试为最悲观的病人中,有16个没有经受住第二次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了;而在乐观病人这一组,19个被测试为最乐观的人中,只有一个人被第二次心脏病的发作夺去了生命。

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具有乐观性格的人在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中,往往是销售冠军。而乐观的小学生将来很少得抑郁症,走向社会后,在工作成绩和社会地位方面均超过悲观的人。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总结道: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不仅对生活的看法截然不同,对自己与他人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对悲观的人而言,生活中都是狡猾、颓废而邪恶的人,这些人总是想利用周遭的事物为自己牟利。悲观者在生活中很难信赖别人,也很少会对别人伸出援手。

生活中,如果你对悲观的人谈起一项计划,他们马上就会提出—连串有关这个计划的麻烦与障碍。而且他还会告诉你,即使圆满达成目的,最后只会尝到苦涩、幻灭与屈辱,你也可能因此就会放弃这个计划。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期待被唤醒、引诱的“倾向”,悲观的人能够巧妙地掳获这种“倾向”,借此实现其目的。

人们内心的心理“倾向”包括,第一,对未来的不安与恐惧。第二,人们与生俱来的怠惰,希望躲在自己的壳里不要动。事实上,悲观者的本质就是懒惰,他们不愿适应新的事物,也不愿改变习惯。无论起床、用餐,他们都喜欢依照固定的模式进行。

相比之下,乐观者就很单纯、朴实。他们在生活中容易信赖别人,也愿意涉入险境。其实他们也能察觉别人的恶意或缺点,只是他们不愿将之视为障碍而犹豫不前。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优点,并努力唤醒别人的优点。

悲观者躲在自己的壳里面,甚至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认为别人都具有危险性。而乐观者在生活中关心别人,让别人畅所欲言,给别人时间,观察对方的所作所为。这样,乐观者就能够了解每个人的长处、优点,因而得以团结、领导众人,共同朝某个目标迈进。卓越的组织者、优秀的企业家以及杰出的政治家,都具备这种特质。

此外,乐观者也比较容易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悲观者会因为看到生活中的困难而心生畏惧、退缩不前。而乐观者则会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不利的条件转变成有利的条件。

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号,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怜悯,但最终的结果是别人的鄙夷和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努力与开拓,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些饱含敬意的目光。

不同的观念造就不同的生活心态。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悲观的心理和情绪,重要的是你如何击败它,征服它。你要学会把自己的悲观转化成乐观,用乐观心理驾驭生活,守住乐观的心境,这样,你就能看遍天上胜景,尽览人间春色。

善用“过度理由效应”,体味幸福生活

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自身的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寻找下去。而且,人们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其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

日常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你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他们理所当然会帮助我们;若是一个陌生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因为人们无法用“亲戚”“朋友”这样的外部理由来解释别人的行为,只能追究到他人格内部的原因。

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自身的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寻找下去。而且,人们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其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是由心理学家德西发现的。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好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

他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测量智力的问题。实验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者自己解题,不给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A、B两组,A组被试者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B组依然不给奖励;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目的是考察被试者是否维持了解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B组在自由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A组在能获取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了解题的兴趣。第二阶段时给A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A组被试者用获取金钱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态度已经改变的A组被试者就没有了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影响的B组被试者,第三阶段仍保持着对解题的热情。

人们都有为事情找理由的习惯,所以很多商家利用“过度理由效应”,提供给消费者一个可信的、非买不可的理由,大大促进了销售业绩。在维萨卡和万事达卡为用户提供“花旗购物卡”的服务活动中。商家告诉消费者“使用花旗购物卡可以让您享受到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结果,消费者对此回应寥寥。经过自省后,商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那就是他们为消费者解释了利益,但是却没有为消费者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于是他们在后续的宣传中这样说道:使用花旗购物卡购物可以让您享受20万种名牌商品的最低价,因为我们的计算机一刻不停地监控全国各地5万家零售商的价格,以保证您能够享受到市场上的最低价位。广告一经刊出,注册人数大增,几乎爆棚。

同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屡屡发生。“过度理由效应”很容易发生在过分讲究“1”和“0”角色分配的情侣身上。例如女孩抱怨自己的男友不懂得付出,只是一味地索取,而男友则认为这是作为“老公”应该尽的责任。原因就在于两人的关系长期陷于单一的流向。一开始,作为“老公”的一方确立了自己“1”的角色以后,为了显示自己男人的宽大肩膀,用心呵护自己的爱人,不断地从各个层面付出。而女方则拼命地体现出自己的“小鸟依人”。久而久之,“过度理由效应”便产生了作用,两人不自觉地将情侣关系的定位留于浅表的“施予和获得”这个利益层面,而忽视了深层次的感情交流、生活适应和个性融合等方面。最后,女方的索取欲望越来越膨胀,而男方往往到最后会变得疲惫不堪。到分手时,男方会觉得女方自私自利,只为了得到好处而和自己在一起,而女方则会一味地指责对方根本不爱自己,或者另有新欢才不再对自己付出。

当亲人和朋友为自己提供帮助时,人们总是会把原因归结为简单的外部原因——因为自己和他们的特殊关系,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但就是这种简单的理由,使人们丧失了很多被感动和向别人表示感谢的机会。当你明白了过度理由效应的道理之后,就不应该再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要适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懂得知恩图报。这时,你就会发现有很多人在关心和帮助自己,你也会因此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