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大全集
14921600000014

第14章 聚焦迷离的历史悬案(2)

而且,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等地均宣称与梁祝的故事有关。如此众说纷纭,使得梁祝的来源至今仍是一个谜。

罗马帝国覆亡之谜

公元410年,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率领日耳曼大军攻占了有“永恒之城”之称的罗马城,西罗马帝国由此逐步走向灭亡。但这次事件,并不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真正原因。那么,西罗马帝国覆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在公元410年攻克罗马城以前许久,哥特人就在逐渐地沿用罗马人的风俗习惯,而在边远地区居住的罗马人,几百年来,也不断接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日耳曼民族雇用的罗马士兵也日渐增多,他们当然不会对罗马忠于职守。

因此,阿拉里克于公元410年攻克罗马,并非是对罗马帝国致命的打击。不过,因为那是罗马帝国800年来第一次被打败,心理上的伤害,很难估量,也许比破坏建筑物更加不能挽回。

这个原因使人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阿拉里克攻克“永恒之城”,在历史上一直被看做是罗马帝国灭亡的象征;而汪达尔王盖塞里克于公元454年攻陷罗马时烧杀抢掠更甚的事实,反而不算什么。

根据掌握的证据,对解释罗马因何在公元5世纪被哥特人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攻克,也许帮助很大。1969~1976年,在英国南部赛伦塞斯特展开的挖掘工作中,在一座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的罗马人的墓群里,找到了450具骸骨,多数骨头中的含铅量,是正常人80倍之多,儿童骸骨则更加厉害。经初步鉴定,这些人可能死于铅中毒。

罗马人对他们的优良供水系统引以为傲,通常都以铅管输送饮用水。罗马人用铅杯喝水,用铅锅煮食,甚至用氧化铅代替糖调酒。吃下如此多的铅,一定会全身无力。而且,吃下大量的铅还有另一个恶果,就是丧失生育能力。

后期的罗马皇帝经常鼓励夫妻生育更多子女,可能是为预防人口减少,虽然并无精确详细的人口消长数字证实有这种现象。其实,即使吸收微量的铅,对生殖能力也有影响,所以罗马人很可能因为喝了含铅的酒和水而致死及致使帝国覆亡。

但这种看法并没有充分的依据,只是根据少量考古资料提出的猜测,这种假设还有待更多资料加以证实。

铅中毒也不可能是罗马城于公元5世纪被攻陷的唯一原因。如果是这样,东罗马帝国为什么能在西罗马被灭亡后,继续存在1000年呢?当然,东罗马帝国仍然能存在,原因很多:边疆不长,较容易抵御,可避免外族入侵。同时,东罗马帝国国内治安维持较好。

但有一件事情也值得人们关注,就是东罗马帝国境内的铅矿较西罗马少得多,所以当地居民只得凑合使用自认为较低劣的瓦锅和陶杯。罗马帝国灭亡的真正原因在哪里?也许还有更多的秘密有待探寻,还有更多的谜团有待解开,人们期待着罗马帝国覆亡的原因早日真相大白。

亚瑟王及其圆桌武士传说之谜

被誉为樱花之国的日本自古以来就极其崇尚武士道精神,而古老的西方也曾流行着武士的传说,那便是亚瑟王和他的圆桌武士。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亚瑟王及其所率领的圆桌武士是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中的坚忍忠勇志士的代表,是维护文明、抵制蛮强入侵的英雄。

那么为何称其为圆桌武士呢?圆桌一词从何而来呢?

圆桌就放置在亚瑟王宫廷正中央。它象征了蔓延到全国各地的荣耀和王权,和国王加冕时手握的宝球作用相同。任何在圆桌周围坐着的武士都不会觉得地位比别人低,不会觉得委屈。但是亚瑟王也规定,只有最杰出的“威猛无比、本事极大”的武士才能成为圆桌武士。

一位精通木工的专家曾认真检查了这张桌子,说它大概是14世纪制成的。他的看法也得到了C—14年代测定法的证实,断定圆桌用的大约是14世纪30年代所砍伐的树木制成的。如果这张桌子不是亚瑟王所制,又会是谁制这张桌子的呢?英王爱德华一世可能性最大,他当政年代是1272~1307年。

亚瑟王的传说,与11~13世纪日趋形成的见义勇为和保卫宗教的理想密切相关。每一个战士倘若要做成功的十字军士兵,倘若要追寻耶稣基督举行首次弥撒时所用的圣杯,都应该以亚瑟王的武力为效法对象。见义勇为的骑士精神到14世纪发展到极致。爱德华三世当时企图把法国征服,就像传说中亚瑟王要与罗马“独夫卢修斯”打仗一样。由于对骑士精神的崇尚,再加上亚瑟王的传说,设立一个新的武士精英组织的构想便在爱德华脑中形成。这个新组织以伦敦西边的温莎宫为活动中心。

不管亚瑟王及其武士是否曾经坐过这张圆桌。它的存在不再仅为单纯的家具之用,更成为亚瑟王及其武士忠勇坚毅的一种象征。真正的圆桌抑或早已灰飞烟灭,抑或至今尚存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偏僻角落,但传奇的武士们则将千古流芳。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

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继承了英国王位以后,西班牙和英国因争夺一个叫尼德兰的地方,使矛盾达到极致。为了各自的既得利益,英、西两国在海上发生了一次次冲突。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决定组织一支远征英国的超级舰队,任命西多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称该舰队为“无敌舰队”。

这时,英王伊丽莎白也动用一切力量对抗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她组建了一只由海盗组成的舰队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展开海上战斗。1588年7月下旬,“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遭到英国海军的痛击,损失惨重。后来在返航途中遭遇风暴,几乎全军覆没。

一个王牌的舰队被一个以海盗为主的杂牌军打败,这种强者败、弱者胜,以少胜多的结局,成为历史学家和军事研究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至于“无敌舰队”覆灭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有人认为,“无敌舰队”的灭亡乃是用人不当所致。腓力二世原本任命的是当时西班牙最有实力的海军宿将克鲁兹上将为舰队总司令,不料克鲁兹上将却突然死亡,不得已只有任命西多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

另有人认为,“无敌舰队”的灭亡是天灾的原因。当时的大西洋风涛险恶,他们的补给品大部分腐烂掉,船只也需要修补,很多人又生病,以至于后来,腓力二世也对天叹道:“我派‘无敌舰队’是去和英国人作战,而不是去和海浪作战。”

是谁发现的澳大利亚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一块独立的大陆,称为澳大利亚大陆。大约5000万年以前,它从南极洲大陆分离出来,慢慢向北漂移。但在历史上,是谁首先发现了澳大利亚呢?

普遍的说法认为是英国航海家詹姆士。他于1770年在澳大利亚登陆,随后,他为这里起了一个地名,叫“新威尔士”,并宣称该地为英国所有。1772~1775年,詹姆士又对澳大利亚进行了详尽的勘察。

在詹姆士之前,另有两位航海家到过澳大利亚,但由于没有登陆和没有深入考察,所以未被认为是最早发现澳大利亚的人。

一个是荷兰航海家约翰逊,他于1605年从印尼爪哇岛出发,在澳大利亚的卡奔塔利亚湾登陆,并发现了一种面包树。他认为自己是第一个发现澳大利亚的人。但由于他并未上岸,所以不算发现了澳大利亚。

另一个是荷兰航海家塔斯马,他于1644年到达了澳大利亚的威廉斯河口,但他觉得那里太荒芜了,就没有深入考察下去,所以也未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的最早发现者。

但近期另有学者提出,早在元末明初,即公元14世纪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登陆澳洲了,证据是,在澳洲出土了一件元末明初的中国寿星玉雕像。

究竟是谁最早发现了澳大利亚,至今仍在争论。

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与《周易》有关吗

莱布尼茨是德国自然科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数学家。他对帕斯卡的加法器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手摇的演算机,提出了他认为吻合中国“先天八卦”的二进制,使后代计算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关于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与《周易》是否有关,至今仍说法不一,有几种观点较为常见。其中,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曾经深入地研究过莱布尼茨的生平,认定二进制应起源于八卦和《易经》。李约瑟说正是受到了东方这些古老图书的启示,莱布尼茨才完成了他的创造。

另一种观点认为,17世纪末,与在华传教士白进、闵明我等人的通信联系中莱布尼茨知道了八卦图和《周易》。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与《周易》无任何关联。这种观点认为,《周易》卦序与二进制数学毫无关系,甚至有学者指出宋代邵雍所创制的六十四卦方位图“不能算二进制数学”,它们“只不过可以译成二进制数码,却没有二进制算法蕴含其中”。郭书春在1987年11月17日《科技日报》著文认为,只要把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与他和传教士白进的交往时间表列出来,一切就都可以解释清楚。1679年3月15日,莱布尼茨的《二进制数学》初稿完成,1696年,莱布尼茨对二进制问题再次给予了关注,送给奥古斯特大公一枚以二进制表为背面图案的纪念章。他还向赴中国的传教士详细介绍了二进制原理。莱布尼茨与在中国的法国传教士白进交往始于1697年。1701年2月15日,莱布尼茨给白进写信,对二进制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白进收到信后发现了中国的六十四卦图与二进制的共同之处。4月7日,莱布尼茨将他的论文《关于仅用0与12个记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附其应用及据此解释古代中国伏羲图的探讨》进行修改补充后,再送到巴黎科学院要求公开发表,二进制才被众人所知。

然而,莱布尼茨和白进都不知道,他们所说的“伏羲六十四卦图”既不是伏羲创造,更不是《周易》的,而是北宋哲学家邵雍创作的。

谁开了莱克星顿第一枪

1775~1783年,英属的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称为美国独立战争。

1775年4月18日夜,英军少校约翰·皮凯恩率领着800名士兵从波士顿出发,到康科德的秘密军火库去搜捕北美的爱国首领。这一消息被美国爱国者得知,民兵在约翰·派克上尉的率领下,在莱克星顿阻拦英军,随着一声枪响,北美独立战争就此拉开帷幕。

但这第一枪究竟是谁打的呢?

马萨诸塞的新闻报道认为是英军首先开的第一枪,但英国官方和媒体的观点与之相反。伦敦报刊宣称是“叛乱者”的进攻引起了冲突。一位英国少尉在日记中写到,英军无意攻击他们,但他们开了一两枪。

美国高校的历史教材《美国的历程》没有指明究竟是谁开的第一枪,而另一些史学书则指出,在那种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谁都有可能“走火”。

拿破仑为什么会兵败滑铁卢

1815年春,被放逐到厄尔巴岛的拿破仑回到巴黎,东山再起,很快重新控制了整个法国政权。得到这一消息后,英、普、奥等国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绞杀。拿破仑也迅速组织部队抵抗,可是这一次战争局势并没有朝着“战神”部署的方向发展。

历史著名的滑铁卢一战,法国几乎损失了全部的炮队,而几十万奥国生力军正逼近法国边境,还有几十万俄国军队不久也将到来——所有这一切都使拿破仑陷入完全绝望的境地。拿破仑不得不宣布退位,从此开始通向死亡的流亡生活。

法国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引起了史学家和军事评论家的极大兴趣。

有人认为,是格鲁希元帅的迟迟不到毁灭了整个法国军队,因为当时拿破仑的军队有7.2万人,英军也有7万人,双方势均力敌,谁的援军先到,谁将占据优势。有人认为是天气原因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因素,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可是也有人把原因追溯到更早一些时候,他们认为,如果一切都按拿破仑最初的正确战略进行,本来早就可以结束战斗了,滑铁卢的决战也不会发生。第七次反法同盟也会像上几次一样,被拿破仑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人们还常常把原因归结为拿破仑用兵失误,主要是当时在他身边缺少能攻善战、和他配合默契的将领:达乌被围困在汉堡,缪拉没能够及时从那不勒斯赶回来,马塞纳正在西班牙征战。拿破仑虽然培养了一批将才,但在关键时刻却不能为自己所用,这无疑是一场悲剧。

最后,听一听拿破仑自己的解释吧。他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因为,就算有了这一切原因,那场战斗本来也是该我赢的。”

也许正是这些微妙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发生作用,使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再一次遭遇了失败的命运。人们不遗余力地对其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但是谁也不能说服谁,只好作为一桩疑案继续讨论下去了。

普希金之死和沙皇尼古拉一世有关吗

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诗人。1837年2月,他在与情敌丹特斯的决斗中身亡,俄国文坛从此陨落了一颗巨星。诗人的英年早逝震惊了俄国人民,人们纷纷举行活动悼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在思考着普希金死亡背后的真正原因。

年轻的普希金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很早便显露其诗人的才情。他在与莫斯科的绝色佳人娜塔莉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相遇后,便一见钟情,共同坠入爱河。不久之后便结为夫妻。

几年后,沙皇禁卫军军官、法国纨绔子弟乔治·丹特斯在一次舞会上偶然结识冈察洛娃,对她展开猛烈的攻势。普希金对这位第三者气愤至极,对于他人夺己之爱的企图,他无法容忍。普希金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名誉,毅然决定同丹特斯决斗。奸猾的丹特斯在普希金尚未准备好时便开枪击中了普希金的要害。因枪伤严重,一代诗豪终于不治身亡。

俄罗斯人为诗人的悲惨命运而流泪,人们要求惩治凶手。但普希金难道真的是死于情场上的一场决斗吗?在对有关史料做了详细研究后,有关专家指出,普希金之死完全是一个阴谋。

原来在此之前,沙皇尼古拉一世就已经觊觎普希金妻子冈察洛娃的美色了。丹特斯受沙皇指使,在各种公开场合引诱冈察洛娃,故意把普希金激怒,使其与他决斗,趁机把普希金杀害。此外,这件事也被沙皇在上流社会大肆传扬,致使普希金被多次中伤,名声大损,由此也挑起了这场血腥的决斗。

普希金之死到底谁是真正的凶手?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为何在如日中天时突然失去光芒?我们在诵读诗人美妙诗句的同时,也希望能早日找出杀害诗人的真正凶手。

是什么导致了“天京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