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古镇是曾经辉煌一时的“长江第一旱码头”、“一脚踏三县”的要冲、周边城镇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时过境迀,早已失去了当初的荣光。由于区位、交通、腹地三方面有利条件的丧失,当前镇域旅游业也不发达,导致丰盛古镇匮乏发展原动力。
当丧失了传统优势,发展停滞退步,一方面,经济衰退,居民贫困,为谋求更好的自我发展,年轻人外出务工,有条件者搬出古镇,古镇的整个社会网络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坏;另一方面,整体的衰败必然导致古镇建筑老化失修、居民自我改造盛行、古镇的传统历史风貌受到影响,甚至格局受到破坏,最终降低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要保护古镇,就必须抓住时机、适时调整、因时而变,为古镇寻找新的发展原动力。
2008年,丰盛古镇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这将大大推进古镇的保护和发展。但是,这不足以成为丰盛古镇发展的全部动力。古镇的发展还需要依托镇的整体发展,只有镇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空间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才能从更大、更多的层面上为丰盛古镇的居民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全面推进丰盛古镇的发展,从而为古镇保护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5.古镇发展的分析与定位
5.1发展背景与优劣势
5.1.1发展的背景
1)城镇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
近年来,随着镇域范围内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得到重新认识和挖掘,以及丰盛镇历史文化名镇地位的确立,发展思路有重大调整和转变,由过去以农业为主转向保护历史建筑和自然山水,打造独具魅力的自然和旅游生态园,以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将旅游业作为丰盛镇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带动镇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2)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城镇化步伐
国家在20世纪末期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将对广大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为充分把握和利用这一大好机会,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调整城镇发展战略,使之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走出一条旅游强镇的道路。
3)积极发展小城镇,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逐步被认识和接受。“小城镇,大战略”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积极开展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其“增长极”的作用,对于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城镇建设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诸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不明确,保护资金缺乏;用地布局不尽合理;以街为市,占道经营,环境景观面貌差;过境交通与城镇关系不尽合理;公路及一些高压线穿越分割镇区,严重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安全;文化娱乐设施缺乏;部分工厂污染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古镇迫切需要进行规划,为城镇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以及规划管理依据。
512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1)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丰盛镇位于巴南、涪陵和南川三区交界的地方,有木丰路、丰增路、丰太路、丰天路等4条公路与外界相通,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给予了丰盛便利的外向型产业发展条件。
(2)资源优势
丰盛镇“富矿藏”,境内的煤矿以及石英砂、石灰岩等建材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不仅数量多(据专家评定,全镇可供开发的一级景点11个,二级景点22个,三级景点28个,共61个),类型全(包括森林、水景、洞穴、古寨等),而且位置集中,开发效益明显;同时镇域内东山和西山还有地热资源可供开发。
(3)政策优势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重庆的直辖,也将为丰盛镇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推动力;历史文化名镇的定位及巴南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都成为丰盛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后发优势
丰盛镇生态环境良好,“物丰人盛”是其准确的概括,具有建设优越人居环境的先天条件,这在日益重视生存环境的今天实属难得,后发优势明显。
2)发展劣势
(1)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一产业比重太大,第二产业相当薄弱,第三产业很不完善,产业结构急需合理调整。农业虽然为基础产业,但现代农业比重偏低,传统农业比重较大,新品种、新技术有待推广。
(2)场镇用地条件不佳
丰盛镇周围被山体环抱,适于建设的用地极其有限,这对今后丰盛镇的发展存在极其不利的制约作用。
(3)路面质量差
镇域只有木丰路是硬化路面,其他大部分乡村道路均为土路,对发展规模农业和旅游观光有较大的制约。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老镇区街道狭窄,路面较差;镇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没有通天然气。
5.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支柱产业和骨干经济项目,经济增长较困难
城镇缺少经济活力,没有促进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人口外流、人口老年化问题严重、城镇建设缓慢。城镇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扶贫贷款,自主性较差。
(1)以老街为主的居住区内缺乏合理配套设施,因而不能形成旅游业,更不能期以旅游带动古镇经济发展。
(2)商店以私营为主,货物种类不齐全,没有地方特色的物产,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
(3)为数较少的工业并未形成支柱产业,不能吸引本镇年轻劳动力,导致外出务工者较多,人口老龄化严重。
2)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发展缺乏活力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备不齐,规模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1)丰盛全镇共有幼儿园1所,小学4所,中学1所,数量少,规模小,难以满足本镇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师资力量较差,大多以中专、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少有大专文化;学校活动空间少,活动设施落后。
(2)敬老院规模较小,容纳人数太少。
(3)卫生院规模较小,工作人员数量远远达不到编制的要求,设施条件较差。
(4)丰盛镇内严重缺乏公共服务设施。许多居民生活必须的设施,如邮局、储蓄所等都没有。
(5)全镇缺少公共活动场地。文化室、科技活动室、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用地严重不足。
(6)市场管理较为混乱,影响周围居民生活。
(7)缺乏旅游服务设施。镇区内只有一两家可以住宿的宾馆,不能满足游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古镇虽然有一定的自然人文资源,但因设施匮乏等原因,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更不能形成完整的设施体系来有效地促进古镇旅游的发展。
3)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交通不便制约经济发展
丰盛镇虽有丰富的各类资源,但道路交通系统不成体系,现有道路路况较差,6条对外联系道路中,仅有木丰路达到四级公路等级,交通不畅严重制约了古镇各项产业的发展,同时,主要交通联系方向过于单一,对周边城镇的资源流通吸引力不足。
4)环境条件差,市政设施落后
(1)水厂由提灌站和高位水池组成,缺少净化设备,供水总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自来水的村只有5个,农民饮水存在问题。排水现状污染较差,农户更多为屋后自由排水,严重污染环境。
(2)消防设施不齐备,只有古镇内设有消火栓。
(3)公厕环境较差,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匀。
(4)垃圾收集点数量较少,环境较差,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5)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差,绿化率低。缺乏居民公共活动场所,老人和小孩没有针对性的活动空间,不能产生系统的公共生活。
(6)以老街为主的居住区内缺乏合理配套设施。
5.3发展定位
(1)大力发展第一产业,鼓励和扶持多元化经营模式,采取“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开发并带动农业的产业化,努力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
(2)根据丰盛镇的发展现状和走势,镇域工业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和与旅游业发展相配套的文化产品生产为主,同时可以适当发展一些无污染的其他工业。
(3)以古镇和古文化的保护与发掘为核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带动商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增强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支撑,并结合现代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强化丰盛镇的传统商贸流通中心的作用,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4)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参与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其城乡统筹发展增长极的作用,带动周边农村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5.3.2发展原则与目标
1)发展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因地制宜,构建适应丰盛镇自然生态环境的空间发展格局,推进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进程。
(2)科学、合理及可操作原则
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丰盛镇的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其城镇性质及规模,并立足于各行政村发展的客观实际,建设高品质、高效率的山地人居环境体系。
(3)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原则
充分利用与尊重丰盛镇自然山水及人文环境的原生性特点,建设具有生态意韵的城市山水景观格局。
(4)弹性原则
遵循土地利用与开发的经济规律,使规划具有充分的弹性,以应对诸多不确定因素下多变的市场需求及社会发展变化,统筹近期建设及经营城市的实践与总体规划的全局发展。
2)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逐步把丰盛镇建设成为第一产业稳固,第三产业发达,第二产业能够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良好支撑,商贸繁荣,环境优良,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富有现代气息的农、商、贸、旅游多业并举的生态型旅游强镇和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
(1)产业发展
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家禽饲养业和水果业,建成为市区菜篮子工程服务的重要基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古建筑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以及为之配套的第三产业。
(2)基本农田保护
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配置镇域空间资源,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3)生态环境保护
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环境,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山体、水体保护,塑造山清水秀的镇域环境。
(4)科技文化教育
全面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坚持科技为先导,教育为基础,确保各类科技文化教育用地。
6.古镇发展
6.1空间发展
6.1.1村镇体系规划
1)镇域空间组织结构
以“点轴”理论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为核心的丰盛镇镇域村镇体系空间结构建设,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构建“T”字形城镇化发展格局,丰盛镇位于“T”字交叉点上。城镇增长的核心:丰盛镇、桥上村和街村一起构成丰盛镇未来发展的核心。
城镇纵向发展轴:双河口一丰盛一南川公路的丰盛段。轴线上的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点”为丰盛镇和油房村。
城镇横向发展轴:木洞一丰盛一南川公路的丰盛段。轴线上的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点”为丰盛镇和双碑村(图6.1)。
2)村镇等级结构
村镇体系等级结构分为3个层次:
(1)中心城镇
丰盛镇为中心城镇,除了原有的老居委会以外,根据丰盛镇镇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本规划将街村和桥上村的一部分并入镇区发展范围,成立街村居委会和桥上村居委会。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达1.0万。
(2)中心村
双碑村和油房村为中心村,平均人口约为0.23万。
(3)基层村
共有石家村、梨坪村、桥湾村、王家村、
桥上村、街村等6个基层村,每村平均人口约为0.13万。
3)村镇职能结构
丰盛镇作为巴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丰盛镇镇域村镇体系的建设核心,其职能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兼顾发展文化、商贸及农副产品开发加工。
双碑村和油房村既是丰盛镇联系周边农村地域的纽带,也是丰盛镇镇域各农村地区发展的生产中心和服务中心,其职能以开发旅游资源、本地农业资源及农副产品集散为主。其他各村以农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
612空间管制规划
1)强制性管制地区
镇域的古建筑保护地区、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大型水库、水源保护区以及地质灾害区等均为强制性管制地区,以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实施日常管理。
对于响水湖和戈巴丘水库,要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旅游等设施建设应符合总体规划,不得破坏湖泊环境和污染水体;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和保护好水环境,加强沿岸地区的绿化建设,设立绿化隔离带;禁止向水库排污,防治网箱养鱼污染水环境。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应划定禁建区、限建区,禁建区严禁建设,限建区建设必须论证。严格管制限建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必要的开发建设应先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改变或占用基本农田重点保护区。基本农田重点保护区范围内的村庄和居民点及区域性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尽量少占农田,并严格实行“占补平衡”政策(图6.2)。
图6.2镇域空间管制图
2)指导性管制地区
为全镇服务的基础设施和重要交通道路分布地区为指导性管制地区。包括为全镇服务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水电站、输(变)电工程、通信管道等场、站、走廊的选址及建设用地。重点加强用地控制和生态环境建设,防止大气、水、噪音、固体废弃物和放射性污染。
3)—般性管制地区
除强制性、指导性管制区以外的村镇规划建设区,为一般管制地区,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利用非耕地。
旧城更新要同产业结构调整、城镇新区开发建设和完善城市功能有机结合,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和历史性建筑及环境相结合。
6.1.3建设用地规划
1)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镇域建设用地是指村镇用地分类中的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等各类用地的总和。根据《村镇规划标准》,结合现状,对整个镇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如下:
镇区人均建设用地近期控制在83.2m2,远期达到100m2;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m2以内。
2)村庄建设用地选址
(1)村庄建设用地选址应尽可能对原有建设用地加以利用,并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