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败局(全新修订版)I
15031500000007

第7章 秦池:没有永远的标王(3)

事实上,秦池1997年的广告投放远远没有达到3?郾2亿元的“标王”价,当年度秦池支付给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费只有4800万元,还不到前一年的6666万元。

在技术设备和产品质量方面,秦池也并不是无所作为。到1996年底,秦池的罐装生产线已经从两年前的5条增加到了47条,“秦池特曲”还荣获了当时中国白酒行业唯一的“绿色食品认证”。

至于秦池人的品牌意识也并非如后来人们所诟病的那么幼稚。姬长孔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便清晰地做过这样的表述:“秦池的品牌经营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品牌的认知阶段,二是形成品牌的美誉度的阶段。我们前一段时间投入巨资,主要是为了让一个不知名的品牌迅速为人们所认知,下一阶段,我们就要考虑怎样大力树立品牌的美誉度了。”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下,秦池曾聘用了当时北京最有声望的策划人为之谋划,如果说秦池品牌策略发生了失误,那么,责任倒似乎并不在姬长孔。

至于“造名”及追求轰动,那是企业的一种本能。秦池抓住标王的契机,以数千万元的代价一举而为天下知,固然有超乎能力之嫌,可也算得上是一步妙着。

以今视之,秦池之败,在某种意义上,是其传媒整合策略的紊乱所导致的。

首先,秦池在传媒面前始终展现的是“强者”的形象,似乎唯有这样才可以与其标王身份相符。岂料,中国传媒历来有同情弱者、钦佩思想者的传统,对于强者,大抵是畏而不敬。即便在鼎盛之时,也会有记者以“淘大粪”的不懈勇气来冒犯至尊,赢取新闻轰动,更何况企业自曝弱点,不被传媒穷追猛打,便是怪事了。所以,秦池在日后的新闻危机中几乎没有获得一点同情分,这自然与其一贯的传媒形象有关。

其次,在勇夺标王、掀起新闻热浪之后,秦池患上了“炒作依赖征”,以为只要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新闻炒作,便自然能够诱发一波又一波的热销高潮。因此,企业长久处在新闻的焦点中心,最终引起了公众的反感,一旦出现舆论反弹,其新闻波便对企业自身造成了致命的杀伤。综观“倒秦运动”的全过程,没有主角,没有预谋,没有策划,只是各种小道新闻和言论如潮水般汹涌而至,一下子就把不知所措的秦池给“淹没”了,用一种形象的语言,秦池是被“目杀”的。秦池事件发生后,曾有评论人士戏言:“传媒如小人,近之则逊,远之则怨。”其言刻薄,却并非全无道理。

其实,能够夺得标王的企业,顶多算是中国最有勇气的企业,而并非是中国最有实力的企业。在这一基本判断和自我认识上,秦池并没有保持应有的冷静。在二夺标王之后,秦池便应当一战而退,从舆论的聚焦中全身淡出,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营销网络的编织和产品的开发推广当中,唯有这样,方可能将已有的广告效益真正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如果还一味陶醉在传媒的围捧之中,企图依靠广告效应的惯性来推动产品的经销,那么势必走入歧途。秦池的没落已无可避免,无非是方式不同,时间不同而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读这样的古诗,各人有各人的心情。有人读出了豪情,有人读出了无奈,有人读出了残酷。

姬长孔和秦池会读出什么?

1998年3月,惆怅落寞的姬长孔离开秦池,由临朐县调入北京某部委任职。他在秦池前后待了5年,在这期间,他的月收入是800元,拿的奖金是一线职工的80%,秦池始终没有实行年薪制。临离开前,他讲了两句话:一句是对秦池的评价,他说:“秦池是一个瘸子。”第二句是对他在秦池5年工作经历的总结,他说:“国家得大头,地方得中头,企业得小头,个人得一身病。”

在北京,姬长孔一直避讳在公开场合露面。

这一年的11月8日,梅地亚中心的广告招标会按时举行,此时谭希松亦已从广告中心主任的宝座上下来,并离开了中央电视台。应朋友的邀约,姬长孔来到梅地亚中心,在招标大厅门口,因为没有邀请函而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他徘徊片刻,最后一闪而过,郁郁归去。

这一年的标王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年轻的广东爱多。

2000年7月,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不在媒体露面并几乎将被遗忘的秦池再度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焦点,只是此次的聚焦只可用凄凉来形容。

据当月《法制日报》报道,不久前山东一家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正式下达一个民事裁定,将对未履行还款义务的秦池酒厂所拥有的“秦池”注册商标予以拍卖。

此次引发秦池债务危机的“标的物”竟是小小的金属质地酒瓶帽。债权人为一家酒瓶帽的供应商,秦池曾向该公司进货一批酒瓶帽,拖欠391万元左右的货款,供应商在多次索讨无果的情况下,把秦池告到了法院,结果一审秦池被判决败诉。针对秦池已无钱可还的现状,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才提出了这个拍卖商标的方案。

这则新闻曝光后,传媒一片唏嘘之声,想当年秦池一掷亿元何等豪放,转眼风云变幻,此番却为了区区300多万元便被逼到了要拍卖商标的绝地,世事沧桑,是何等冷酷。尽管此后秦池新任总裁胡福东出面表示秦池将不会拍卖商标,可是这最后一次的亮相竟是这般的无奈和凄凉,还是令人难免感慨万千。

【秦池大事记】

1990年3月,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秦池酒厂注册成立。在成立之初的3年左右时间里,它只是山东无数个不景气的小酒厂之一,每年白酒产量1万吨左右,产品从来没出过潍坊地区。

1993年,姬长孔来到秦池担任经营厂长。

1994年,秦池以沈阳为突破口,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实施滚动式销售,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

1995年11月8日,秦池以6666万元获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5秒黄金标版,成为第二届标王。

1996年,秦池的销售收入猛增至9?郾5亿元,为上一年的5倍多,并被评为中国明星企业。同年11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的第三届广告段位招标会上,秦池以3?郾2亿元的天价夺得标王,这一数字相当于1996年秦池全年利润的6?郾4倍,比竞标的第2位整整高出1亿元。

1996年后,秦池确定了“永远的秦池,永远的绿色”的形象宣传主题。当年年底,秦池的罐装生产线从两年前的5条增加到47条,“秦池特曲”荣获当时中国白酒行业唯一的“绿色食品认证”。

1997年1月,秦池被评为“中国企业形象最佳单位”。同月,北京《经济参考报》的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列新闻报道被国内无数家报刊转载。当年,秦池的销售额下滑至6?郾5亿元。

1998年3月,姬长孔黯然离开秦池,调入北京某部委任职。当年秦池的年度销售额仅为3亿元。

2000年7月,据《法制日报》报道,一家金属酒瓶帽的供应商指控秦池酒厂拖欠300多万元货款,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秦池败诉,并裁定拍卖“秦池”注册商标。

2004年5月,在鲁浙民企国企合作发展洽谈会上,秦池酒厂被“资产整体出售”,无人问津。一位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秦池已经是个烂摊子了,即使以低价买进,也别想再打‘秦池’这个牌子的主意。说句实在话,‘秦池’这两个字现在别说品牌优势,能不带来负面影响就已经不错了。”

2008年4月13日,山东《齐鲁晚报》的记者在五粮液公司的网站上找到姬长孔的名字,他在北京开了一家40平方米门面的五粮液专卖店。姬长孔拒绝了采访请求。

2009年12月,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济南办事处发布债权营销公告称,公司拟对所持有的秦池酒厂2000余万元债权进行转让处理。

【案例研究一】

如果向中国的企业家们发问:出600万元,给你一个在全中国一夜成名的机会,你会选择放弃吗?80%以上的企业家会回答:“不。”1997年的彩虹集团也是这样回答的。这家国内最大的彩色显像管专业制造商出了600万元,一夜而为天下知,它刚刚推出一年多的彩电迅速跃居国产电视品牌知名度的第6位、购买意向的第5位。这应该是一个十分成功的造名策划。可是,仅仅1年后彩虹就黯然退出彩电市场,所谓的成名、知名度、购买意向,没有一项转化成实际的市场销售,它的策划人——就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才子李光斗。这个在当年度被评为“中国十大策划”之一的案例,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下面这篇文章,是该策划入选“中国十大策划”时的新闻介绍稿。

彩虹电视:赞助“飞黄”一夜成名

600万元,在目前的中国,只够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的5秒广告段位上做30次广告。

谁能以600万元让一个创立仅1年多,在以往的市场调查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彩电品牌在短期内跃居国产电视品牌知名度第6位、购买意向的第5位?——李光斗。

在赞助泛滥成灾、企业往往扮演一个自娱自乐的“冤大头”的时代,谁能让一次赞助做到全国轰动,企业一举成名天下知?——李光斗。

说李光斗是一个策划高手,倒不如说他是一个媒介运动高手更合适。甫一见面,他就向记者宣传关于策划的“李氏定义”:“策划就是搞运动,就是发动群众。”且让我们看一看李光斗如何在彩虹电视独家赞助柯受良飞越黄河的“运动”中“发动群众”吧。

柯受良“飞黄”筹备5年而不得入其门,障碍在一个“钱”字。后来凤凰卫视介入,投入1000多万元。而柯受良实际上已“卖身”:他只需专心“飞黄”,而一切经济活动由凤凰卫视承担。但凤凰卫视也并非在做慈善事业,除了伴随“飞黄”而带来的广告收入、出售节目的收入及名声上的收益,它还希望找到一家赞助商,以替它分担大部分的投资。这笔赞助费起初定在1000万元。消息传出,彩虹电视及它的策划公司——李光斗所在的广东华视广告有限公司开始密切关注凤凰卫视及柯受良,但显然不想接受1000万元的开价。

在这期间,柯受良在各地频频试飞,既是炒热“飞黄”,又是配合凤凰卫视寻找赞助商。在云南某地表演失败,烟厂赞助落空;试飞频频失误,更是让汽车厂商不敢接近;有酒厂上门,但总不能让一个“醉醺醺”的柯受良去飞黄河吧。时机已到,李光斗适时出击,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彩虹电视以600万元拿到了独家赞助权,而回报则是:拥有在报纸、电视广告中对柯受良肖像一年零三个月的使用权,且凤凰卫视负责拍摄及其他新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