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茜最近有个新节目,里面有个环节,就是让嘉宾来个《为爱朗读》,一次请的是赵少康先生及其夫人。在《为爱朗读》这个环节,赵少康出人意料,念的是袁枚《随园食单》中的“上菜须知”一段:
上菜之法: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场者宜先,有场者宜后。且天下原有五味,不可以威之一味慨之。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虚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甘以提醒之。
赵氏爱好美食,善吃而孜孜不倦,读此段除表己趣以外亦有他意。饮食或如人生,有一定之法亦有相应之规矩,不按规矩上菜,一餐不欢而已,但不顺应规矩做人,则一辈子纠结。赵少康当年誉为台湾政治金童,风头强劲,1994年落败以后淡出政坛归于传媒,大有绚丽之后趋于平淡的意思。平淡而心安,心安则从容,今天身为传媒人的赵少康依旧指点政治,侃侃而谈,言谈笑骂中何尝不是局外人的一份超然。
袁枚的《随园食单》,很久以前我在南京书城购得一册,很薄的一册书籍,读来颇为有趣,其序中“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尤其叫人羡慕,人生其实有许多想法,但是想到的事情,往往没有能力、时间或者耐心去做。生活的怅然就是很多想法没有得到实现。看到别人实现的时候,已然不是一个羡慕可以形容的。袁枚四十年的坚持就是这薄薄的一册小书,这后面的坚持又该是如何的一种乐趣。当家厨归来,复制出若干天前之美味,朵颐之余,筷子一丢,赶快拿笔记录下来。期待得到实现,文字又使乐趣永恒,所以《随园食单》上流露出的不仅是一种因积累而自信的权威语气,更多的是纵兴四十年的快乐。
比较起来,李渔《闲情偶寄》关于饮食的部分,则显得一本正经得多。按说李渔开书局,养戏班,搞戏曲,写小说,本不是体制当中的人,但是深知寓教于乐的道理,绝对属于主流文艺家。虽专注于当时不登大雅之堂的戏剧小说之类的市井娱乐文字,但还是放不下身段,要讲大道理,比如,明明写了本《肉蒲团》,主题却是反淫欲,更何况写饮食。《闲情偶寄·饮馔部》开篇写蔬菜,并道出理由:“后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俭,一以复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又其念兹在兹,而不忍或忘者矣。”一下子叫人肃然起来,文中还大谈如何节约,如“设羹以下饭,乃图省俭之法”,并自言:“予以一赤贫之士,而养半百口之家,有饥时而无谨日者,遵是遁也。”所以,看李渔文章虽有闲情但不感有趣。
虽然李渔在文章上把自己搞得很严肃,但终还是有一物可降伏他,这一物乃是螃蟹。他自己曾言:“心能嗜之,口能甘心,无论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写蟹的这篇文字在李渔所有写食文字中,最为活泼可爱,读来深有同感,更何况我们是同好。可见,人要是真遇到所爱之物,确实什么也不顾忌了。
写食有几个层面,最基本的就写吃了什么,吃得如何之好。有一等人富贵一辈子,又有口腹之欲,吃的是世间最顶尖的东西,写起来自然是有资本。我们看上去只做猎奇,一是无能力吃到,二是即使有钱也未必再吃得到。无望之事只堪消遣,无须上心。而且,这类东西稍看即可,看多了生痰。第二个层面就是立些规矩,讲讲道理。如袁枚上菜须知,如李渔强调的哪些可食,哪些不可食。第三个层面,就是写食之外的东西,谓往事,谓故事,谓情感,读起来已经不全然是那些食物的美好,更多的是阅读某种人生。
食物这东西,往高处说,追求的是味道。味道好写,虽然至高境界难求,但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其实也不见得有共鸣。这就好比,我们能初步品尝出红酒的好就算不错了,想品出出产年份的差别就有些奢望。所以我这种俗人,读此类文字还是以读出食欲为最大的快乐。简单地说,假如一篇文章让你读饿了,那这篇文章肯定是一等一的妙文。如何读出饥饿?首先要造情境,再化入食物,食物虽然不怎么样,但情境逼真,引人入胜。你深入其境,岂能不感同身受?作家阿城的名篇《棋王》,有吃蛇肉一节,写得最让人满口生津,真正叫人食欲大开。此段文字如下:
我把蛇挂起来,将皮剥下,不洗,放在案板上,用竹刀把肉划开,并不切断,盘在一个大碗内,放进一个大锅里,锅底蓄上水,叫:“洗完了没有?我可开门了!”大家慌忙穿上短裤。我到外边地上摆三块土坯,中间架起柴引着,就将锅放在土坯上,把猪吆喝远了,说:“谁来看看?别叫猪拱了。开锅后十分钟端下来。”就进屋收拾茄子。
有人把脸盆洗干净,到伙房打了四五斤饭和一小盆清水茄子,捎回来一棵葱和两瓣野蒜、一小块姜,我说还缺盐,就又有人跑去拿来一块,捣碎在纸上放着。
脚卵远远地来了,手里抓着一个黑木盒子。我问:“脚卵,可有酱油膏?”脚卵迟疑了一下,返身回去。我又大叫:“有醋精拿点儿来!”
蛇肉到了时间,端进屋里,掀开锅,一大团蒸气冒出来,大家并不缩头,慢慢看清了,都叫一声好。两大条蛇肉亮晶晶地盘在碗里,粉粉地冒蒸气。我嗖的一下将碗端出来,吹吹手指,说:“开始准备胃液吧!”王一生也挤过来看,问:“整着怎么吃?”我说:“蛇肉碰不得铁,碰铁就腥,所以不切,用筷子撕着蘸料吃。”我又将切好的茄块儿放进锅里蒸。
脚卵来了,用纸包了一小块儿酱油膏,又用一张小纸包了几颗白色的小粒儿,我问是什么,脚卵说:“这是草酸,去污用的,不过可以代替醋。我没有醋精,酱油膏也没有了,就这一点点。”我说:“凑合了。”
……
我将酱油膏和草酸冲好水,把葱末、姜末和蒜末投进去,叫声:“吃起来!”大家就乒乒乓乓地盛饭,伸筷撕那蛇肉蘸料,刚入嘴嚼,纷纷嚷鲜。
我问王一生是不是有些像蟹肉,王一生一边儿嚼着,一边儿说:“我没吃过螃蟹,不知道。”脚卵伸过头去问:“你没有吃过螃蟹?怎么会呢?”王一生也不答话,只顾吃。脚卵就放下碗筷,说:“年年中秋节,我父亲就约一些名人到家里来,吃螃蟹,下棋,品酒,作诗。都是些很高雅的人,诗做得很好的,还要互相写在扇子上。这些扇子过多少年也是很值钱的。”大家并不理会他,只顾吃。脚卵眼看蛇肉渐少,也急忙捏起筷子来,不再说什么。
不一刻,蛇肉吃完,只剩两副蛇骨在碗里。我又把蒸熟的茄块儿端上来,放小许蒜和盐拌了。再将锅里热水倒掉,续上新水,把蛇骨放进去熬汤。大家喘一口气,接着伸筷,不一刻,茄子也吃净。我便把汤端上来,蛇骨已经煮散,在锅底刷拉刷拉地响。这里屋外常有一二处小丛的野茴香,我就拔来几棵,揪在汤里,立刻屋里异香扑鼻。大家这时饭已吃净,纷纷舀了汤在碗里,热热的小口呷,不似刚才紧张,话也多起来了。
阿城的《棋王》,其实最叫我读得触目惊心的是,一个人因为饥饿而养成的对于吃东西尽乎变态的认真,我原来总觉得写得有些过了。但后来联想自己的奶奶,何尝不是如此?总吃剩饭,舍不得浪费一粒粮食,总是买大量的食品堆在家里,宁可最后大把烂掉坏掉。
当我曾经劝我奶奶不要总吃剩饭的时候,她回答说:你是没有看见过饿死的人。
放眼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不饿死人的时代确实太少了。还好,今天,我们已经没有这样的体验。所以估计没有人还能写出比以下文字更为逼真的吃相(出自阿城《棋王》)。
(王一生)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呆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一声儿咽下去,喉结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