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旧时光的味道
15046400000066

第66章 写美食是一种雅趣

有一年,我和同学去某县城,用不多的钱淘得一册旧书,是丰子恺的《护生画集》。我是很久以后才明白丰子恺漫画的趣味与意境,当时只觉得如此人物,居然可如儿童般作画,实在奇怪。读丰子恺文章,知道他天生不吃肉,或许这也是他后来笃信佛教的机缘。

但丰子恺实在是很有趣的一个人,比如他观察到某人钓虾,每日只钓数只,然后去酒店打几角钱酒,将钓来的虾子呛来下酒。丰子恺觉得此人有趣,就主动结识并成了酒友。比如郑振铎请他吃酒,吃到最后,发现没有带钱,就向他拿五元付账。过数日,郑拿十元来还,大家一笑,又拿这十元尽数吃了一顿。看到大学者如此,倍感亲切。过去我常请酒,点完单后,发现钱已不够,便再打电话另约一人,嘱他带不足之数前来,被约者欣然赴约,并无不快。人心随着年龄不古,很多以前不计较的事情现在不能不计较,所以今天还是要谨慎规避此类事情发生。

丰子恺心思细腻,观察车厢将其比喻成一个社会,或写吃瓜子刻画入微。有佛心的人,自然先有耐心。但耐心大,不免啰唆,所以我看他的文章不多。

汪曾祺是高邮人,我母亲老家是兴化,说来算是半个同乡,也都是水乡。所以他笔下的风物,我看来都有些亲切。比如高邮最有名的双黄蛋,也是常吃的。汪曾祺写苦瓜就是癞葡萄。我看这段文字的时候,还没有吃过苦瓜,但癞葡萄那时候经常是有人种的。癞葡萄长成以后圆滚滚的,吃的是里面红彤彤的籽,甜得奇怪,不算好吃。但与书上看到的长条苦瓜比起来,确实还是有区别的。于是我问家人,都说不是,只有爷爷说苦瓜就是癞葡萄,算是了却了这场争论。汪曾祺还讲盐城不愧是盐城,水也是咸的,我生于斯长于斯无此印象。但外婆跟我讲,她初到盐城的时候有种种不适,其中就包括水是咸的这点。人被自己的舌头蒙蔽,当习惯成为一种生理的时候,自然是不能客观地分析味道的。

汪曾祺的文风平白如话,但清新动人。写文章平地起兴,结束戛然而止,大有戴震雪夜访友的意思,兴起而发,兴尽而返,不牵强更不累赘。如素写荷花,底下可以不着泥的。初读起来,颇为诧异,再读起来,开始怡人,如今读来,满口回甘。其写食也是如此。加上见识广泛,五湖四海看过去,非常快意。汪曾祺写父子之情,说多年父子成朋友,诸如写个情书,父亲也帮着瞎出主意云云。我们这代人,父辈们一直在严肃的时代成长,受的是文攻武卫的那套思想熏陶,哪和我们讲什么道理,只习惯以拳头巴掌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不过长大以后,倒是常和父亲对饮,酒后闲话,再泡一杯酽茶。岁月这东西柔化了我们,犹如再呛人的烈酒,时间长了,也会变得醇和。

我关心时事的时候,最爱看的报纸是《南方周末》,看到后来,发现最期待的是沈宏非的一篇《写食主义》。文章写得感人是需要经历的,文章写得让人佩服那就需要才情了。看沈宏非的文章,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感叹此人实在是太渊博了,而且涉猎如此之广,信手拈来,肆意汪洋。如我当初初看钱锺书的《围城》时的感受,有一种这辈子难望其项背的心颓。比起钱锺书只在书本上寻章摘句的局限,沈宏非更显示了他在音乐、电影、娱乐、时事上的广泛兴趣,与时俱进。一般人本来假以时日,或可在一项上略为精进,但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我总在想,他哪有如此时间与精力完成如此巨大的阅读与欣赏。好在沈宏非日后自揭答案:

后来若不是昏暗的广州古籍书店里的那一排挤满了线装书的书架上偶然买到了《考吃》(作者朱伟),就不会有后来的《写食主义》,那就像做菜没有了盐。而任何人以任何文字任何风格写中国饮食如果不参考《考吃》,就像明明有盐却忘了放……《考吃》的好处不仅是资料之丰富,尤在于取材之繁杂。也就是说,朱伟从各种典籍里一句一段地抠出来的那些盐,一旦用之于“写食主义”这口七荤八素的大锅里,作为一个偷懒而又爱面子的厨师,我就不必每一次都注明“此乃援引自朱伟之《考吃》”,我可以忽而《周礼》、《天工开物》、《梦溪笔谈》、《本草纲目》、《随园食单》;忽而《滇海虞衡志》、《仪征岁时记》、《水族加恩簿》,指点江山,毫不脸红。因为它们既属于朱伟个人的知识产权,更是图书馆里的公共财产。用朱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它(芝加哥大学)的东亚图书馆里泡了几乎三个月。那图书馆完全开放,条件好到不能再好,笔记小说、地方志、寺庙志应有尽有”。很显然,因为芝大图书馆里的“应有尽有”,才有了《考吃》里的“应有尽有”,正是《考吃》里的“应有尽有”,后来才有了“写食主义”里煞有介事的“不应有的也有”。”(沈宏非,《上流社会知识竞赛》之《美味训诂》)

朱伟的《考吃》,当当淘宝上都断货了,所以今天我无缘得见。网络时代,如何冒充渊博已不是秘密,尤其在这个快餐阅读的时代。但如何写好一篇文字,沈宏非文章依然提供着好的借鉴。他将吃一个包子的情形写成情色场面,只冲这个,估计挂上标题,就能赚回无数的点击,待看完内容,除却骂娘的那些,剩下的想不会心一笑也难。

吃是一种趣味,将吃表达出来则是另一种趣味。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有人在人前故意剔牙以示中午吃得好,有人则写下来,味道也就与文字同不朽。人皆虚荣,但不妨虚荣得雅一些。所以我们剔牙的时候,需用另一只手掩着。写好一篇文字,发与朋友,名为指正,等的,却是夸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