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份提纲
正如《唱着<诗经>入陇南》所介绍的,陇南有242个乡镇,3423个行政村,这些珍珠翡翠般散落在陇南大地的村落与古镇,汇集起来便形成了珠宝玛瑙的大联欢;而这些承载着陇南历史文化、民俗与民间文化的古镇村落们,倘若并排地往你的书架上一站,那便是煌煌一部包罗万象的《陇南大百科全书》了。
显然,《诗意栖居·古镇村落》是无法承载《陇南大百科全书》所有内容的。为了给读者必要的交待,我不得不先极其简单地罗列出一些村镇的撰写提纲。
如:
文县篇:中寨(民间琵琶弹唱、古民居)、碧口(古街道、商贸、民俗)、铁楼(民俗及民族风情、白马氐文化)、西园(古村落)、临江(古镇)、玉垒(古渡口、民间文艺、花灯戏)……
武都篇:洛塘(古村镇、民居、民俗)、两水(古村镇、民居)、安化(古村镇、商贸)、鱼龙(武都高山戏、民歌)、坪垭(民居、藏民族风情)、家计寨(杨家崖古城堡、村落民居、民俗)……
康县篇:大南峪(古村落、民居)、云台(古镇、民居)、咀台(古镇)、岸门口(古村落)、阳坝(古镇、民风民情)……
成县篇:红川(古镇、村落、烧酒酿造)、小川(古镇)、抛沙(商贸)、纸坊(村落、古镇)……
徽县篇:嘉陵(古镇、村落、古道)、泥阳(村落、民俗、泥塑)、伏镇(古镇、古街道、商贸、烧酒酿造)、江洛(民居、商贸)……
两当篇:广金(村落、民歌、号子)、灵官(古道、张果及八仙文化)……
西和篇:汉源(古镇、民俗)、长道(村落)、仇池(村落、民俗、民歌、仇池故国文化)、洛峪(古镇、村落、民俗)……
礼县篇:盐官(古镇、盐井、村落、民俗)、永兴(村落、民俗)、祁山(村落、三国文化)……
宕昌篇:哈达铺(古镇、村落、民俗、民歌)、沙湾(村落、民俗、民歌)、官鹅(村落、民俗、羌藏文化)……
哦哦!还未动笔,就有如此之多的古镇村落承载着陇南历史文化及民俗与民间宗教文化的期冀与梦想,扑面而来,让人割舍不下。司马迁老先生早就说过,“十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陇南的村镇,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个性。在不能也无法面面俱到的情况下,只能以自己的愚见,有所选择、有所扬弃地简说一二,好在我说大说小、说东说南说西说北,不管怎说,还不都是在说我们大家的家——陇南吗?
是的是的,陇南古镇村落历史文化的“折子戏”就这样先从西和县洛峪镇调演开来了!
二、陇南古镇村落的历史文化
NO.1【先说洛峪】
先说洛峪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从某种意义上讲,洛峪是陇南行政历史的重要起点,换言之,洛峪是陇南历史文化的又一源头。
史书上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汉武帝平定了西南夷,于白马氐地设置武都郡,治洛峪,时辖武都(与郡同治)、上禄(治今西和六巷)、故道(治今两当杨店)、河池(治今徽县伏镇)、平洛(治今康县平洛)、沮(治今略阳县东八十里)、嘉陵道(治今礼县雷坝附近西汉水沿岸)、循成道(治今成县镡河附近)、下辨道(治今成县广化村)九县(道)。当时西县、氐道(治今天水平南、大门一带)、羌道(治今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属陇西郡,阴平(治今文县)属广汉郡。……这是陇南首次进入中原王朝版图与管辖之内的明确记载。
洛峪,本名洛谷,以洛谷水得名。现在是陇南市西和县的一个镇,位于县城南部25公里处,是通往大桥地区的必经之路,地扼仇池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晋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四月,后秦姚苌率步骑七万伐仇池杨纂,两军战于鹫峡,即指今洛峪黑虎峡。
洛峪镇是古代入蜀要道,也是陇南最早的茶叶集散地。范文澜在《中国通史》记载:中国特产茶叶,西汉时已被蜀人发现,武都地方氐羌杂居,是一个对外的商市,巴蜀茶叶集中到成都,再运到武都,至今,西和、礼县、宕昌一带人,仍延续煮喝罐罐茶的习俗。
NO.2【兼说汉源】
汉源镇是今西和县城所在地。扼陇蜀要道,踞南北要冲,是西和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古今建郡立州、设县置镇、兵家用武、商贾云集的历史名镇。
西和城区人口,明代崇祯年间,因战乱流逸,尚不足两千。此地蜀汉时期,姜维首置建威围,北魏置建平县,隋唐为汉阳郡、成州及上禄、汉源县(及白石镇)治,南宋为西和州治,明初至今为西和县治,清代为和政里,民国为上禄镇。
汉源镇(西和县城)是原宋代西和州城十二连城之一,名为下堡,即下城,与高堡(州治,今上城)相互联缀。开禧年间,城被金兵摧毁,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州督统何进重建。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知州于通改建,周长五里三分,高二丈,基宽二丈,顶宽一丈五尺,开东、南、北三门,筑南北瓮城,共筑炮台10座,墙960碟,州县衙署治南街(原孔庙,今第二中学)。崇祯八、九年(公元1635~1636年),遭战火摧残,复迁上城。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县知事董贞重新扩筑南城,又移县署于北街(今人大、政协驻地)。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西山大滑坡,毁西城北段城垣,知县王谦督工修复,即今城轮廓,呈长方形,城高9米,南北长820米,东西宽320米,周长2280米,面积27.24万平方米,西面依山,东临护城河。
今之汉源镇早已成为西和县的交通枢纽,每日有往返天水、礼县、成县、徽县、武都、兰州及县内何坝、洛峪、河口、大桥、石峡、六巷、晒经、石堡、长道的班车30多趟,年客运量30多万人(次)。
NO.3【再说碧口】
碧口镇是陇南、也是甘肃省最南端的一个著名小镇。东北靠肖家乡,南邻四川青川县,西依范坝乡,西北和玉垒乡接壤。南北长26公里,东西宽13公里,地域面积19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碧口街,距县城85公里,海拔624米。距四川昭化火车站103公里,距四川广元盘龙飞机场120公里。
碧口,原名碧峪口、碧霞口。一种说法是,这里的居民多为四川经商落户的移民,因为他们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房屋建筑等基本要件几乎和川北蜀人同出一辙,故自古就有“碧口不像甘”之说。
水运交通的优势成就了碧口小镇的千年辉煌。响浪汉代墓群出土的铜器表明,两汉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的农牧活动。明清以来,碧口至四川昭化的白龙江、嘉陵江两百里水道,成为甘肃、陇南与蜀地商贸往来的水上“丝绸之路”。清乾隆以前,碧口的冯家沟只有十几户人家。当时,四川北上甘肃的舟楫在距碧口20公里的中庙行店,后迁至肖家坝的旋滩,乾隆初年迁至碧口。至此,碧口成为繁华的水陆码头,甘肃、四川的物资集散地,木船沿白龙江入嘉陵江可直达重庆。甘肃、青海及四川松藩等地的药材、土特产品运出,西南各省、江浙一带日用物品进入甘肃、青海及四川西北,都必须经过碧口镇的集散。外地商人在碧口建有会馆5处,药材行栈40多家,碧口迅速成为陇南的重要名镇,有“小上海”之称。
随着水运业的日益兴旺,碧口古镇繁华至极,各地客商纷纷解囊建馆修宫。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当地开始修建以供奉镇江龙王为主的紫云宫,为船帮会馆,俗称王爷庙,历时六十载建成,至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经两次修葺,此庙富丽堂皇,宏伟壮丽,为邻近诸省少有。同时还修建了不少庙宇,如红庙子、南山寺、土地庙、响浪寺等。
民国初年,碧口街有居民500余户,2000多人,除本地十几户张姓农民外,余者皆为外来商族。每日来碧口驮运的骡马多达100多匹,肩挑背负及来往客商1000多人。每逢集日四邻农村来赶集交易者尤多,市场繁荣,行人擦肩接踵,日商品交易额达八九万元。
民国年间,碧口陆续增设了烟酒营业税局、直接税局、特税局、海关税局等税收机关。抗日战争后期部分海关沦陷,药材出口滞销,经营药材的商家改营大烟生意,碧口至此大烟生意交易跃居甘肃省首位,年税收曾多达2万多银元,占全省税收的一半以上。
解放后,随着陇海、宝成铁路修通,甘川公路通车,白龙江上木船运输停止。碧口成了南下四川,北上甘肃的公路交通要道。昔日兴旺之极的药材交易虽风光不再,但工商业随之迅速崛起,各种店铺、餐饮、摊点布满大街小巷,个体工商户达300多户。碧口镇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了毗邻三省五县的市场,每逢集日,热闹非凡,赶集者多达成千上万人之众。
碧口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物产丰富,有亚热带植物茶叶、油桐、油橄榄、漆树、棕榈等。深山密林还盛产蕨菜、薇菜、等山野菜,远销日本等国。此外还有木耳、猕猴桃等。在众多的农副土特产品中,茶叶独领风骚,生产加工的龙井茶等茶叶质量优良,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云雾山中的李子坝,已有百余年种茶历史,为闻名遐迩的“陇上茶乡”。丰富的水利、矿产等资源,使碧口成为陇南新兴的工业小区。1974年建成的碧口水电站装机容量30万千瓦,为甘肃省第三大水电站,被誉为“白龙江上的明珠”,成为联结我国西北和西南电网的骨干电源。
NO.4【盐官说盐】
盐官位于西汉水流域,距礼县县城33公里,东接天水、徽县,西邻西和。这里三国时称之为卤城,是中国最早的盐井之地,也是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骡马交易市场。
盐官开发很早,盐井生产始于周秦,历代相承,营煮不辍。西汉时,政府在这里设盐官,专管盐业,因官名而得地名。诗圣杜甫陇南行途经此地,留有“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的纪行诗句。明清时期,盐官为西和县辖地,1941年建镇,1946年划归礼县,1958年改为盐官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镇建制。
盐业的发展,成就了盐官千年辉煌。宋人在《盐诗》中写道:“南望盐川五里遥,煮来双井水成珠。朝朝集上薪如桂,六十余家卖尽无。”在盐官,至今尚存古盐井多处,古盐院、盐神庙、明代《重修盐官镇盐井》等文化遗址,以及改革开放前,陇南人的送盐礼俗,仍散发着盐官盐文化的灿烂光芒。
NO.5【山水嘉陵】
嘉陵镇位于徽县城东南22公里,是进出县境的南大门,也是徽县与外地经济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该镇地处南秦岭北麓,是以石灰岩为主的石质高山区,地形复杂,群山壁立,峡谷幽深,地势由西北河谷区向东南逐渐抬升至县境最高处东界山(海拔2504米),境内铁山(又名青泥岭)以诗仙李白的《蜀道难》而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