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仪式其实是一种文化,一个人当他的生命终结的时候,往往激活了丧葬文化的向前发展。亲属和友人对亡灵的追忆,使这种文化在伤痛与缅怀的泪水中,感性而又理智地向前延续。陇南的丧葬礼仪在内容和形式上因民族文化、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状况的不同而各有千秋。
一、陇南汉族丧葬习俗
由于受传统习俗和“灵魂不死”观念的影响,陇南的丧礼风俗和安葬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汉族的丧葬礼俗大抵有:“小殓”、“大殓”、“报庙”、“殡”、“引发”、“葬”、“祭土”、“守灵”等程序。
丧礼器具大抵有:哭丧棒、丧盒、招魂幡、纸钱、纸马、供花等。
葬式通常为土葬与火葬,早年也有厝(cuo)葬和悬棺葬(架干葬)。
一般人死之后,死者的亲属向生活和工作在外的亲属、亲戚、朋友及乡邻哀告讣讯。接到讣讯后,在外的亲属须立即赶回参加丧礼,叫“奔丧”,亲朋好友则届时前往吊丧。死者家属要请人为死者脱去衣服“净身”(洗尸),之后穿上新衣,同时修剪须发指甲,盖上特制的殓被,用绳线将双脚垂直捆好固定,然后在死者口中放上含物,称“含口”,死者裸露于外的肢体一律用布包好,耳、鼻、肛门等处用棉球填塞,穿上寿衣,面部覆纸或布一块,然后移尸于灵床,以备亲朋好友瞻仰、吊唁。“净身”(洗尸)、“更衣”此为小殓;“铺棺”、“入棺”、“盖棺”谓之大殓。
入殓时,死者亲属需在场,一般由孝子抱死者头入棺。
父母去世,子女要“送终”,成殓时要等外出的子女归来;妇女死需待娘家人来后才得盖棺。
送葬又称“出殡”,灵柩起时,孝子捧孝盆,驾灵执幡或执挽在前“引路”,由青壮年男子抬起棺木,随出殡仪仗队,向墓地缓缓进发,沿途抛洒“买路钱”,鸣放鞭炮、孝男、孝女号啕大哭直至墓地。
棺木置于事先挖就的墓穴之中后,先由孝子填上三锨土,然后其他人帮忙填土,垒丘为坟,阴阳先生念经使法,安土安坟。送葬结束,死者家属要摆酒设席,答谢所有前来帮忙的人。
文县汉族在人死后要将死者尸体移动,变换死者生前睡床的方向,称“打掉头”;“净身”之后,穿殓衣三套或七套(丝绸或棉布),再移尸中堂,称“停草”;尸床下点灯,称“漂灯子”。子女披麻戴孝,请来户族或娘家人,由子女述说死者病情、治疗、奉侍及死后穿戴、棺木、准备如何办理丧事等。娘家人则评说死者功劳、争穿争戴。殓用的棺木,以柏木为上品,松木次之,杂木又次之。棺内最底层筛上草木灰,再铺上棉花,请阴阳放禳镇,加盖钉棺,铺设灵堂,摆设祭品。葬礼前,通常要请阴阳做道场,超度亡魂升天,有三天三夜的,也有一天一夜的,法事进行完毕,即进行“会客”、“开吊”。
陇南丧礼的礼仪主要还是根据逝者家庭情况决定的。贫穷人家,无力承办一切繁琐仪节,人死即埋;生活、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讲究也多些,不仅要请阴阳卜算下葬入土的时间,“开吊”日,亲友送羊、送鸡,献食、香烛、酒、纸、幛、挽联等,吊丧时请大宾礼相,作祭文,当晚行三献礼,请有名望的人“讲书”、“歌诗”、“读礼”等。
文县汉族的葬式有“明葬”和“穿堂”两种。“明葬”是平地挖深6尺,长7尺,宽5尺坑,石砌、或砖砌,棺柩下圹,上盖石板,称“棚石”。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有用绸缎给棺材做外套的,称“柩衣”;用木板做外椁,称“大棺”,漆为红色,上画云彩及琴棋书画等套盖于棺上。
文县横丹乡农村还有以石板作外椁者,称石椁,并用红绸或红布7尺上书死者名讳,有官阶者请文人题赞叫“铭旌”,无职位者统称魂魄,放棺盖上。墓穴内右侧挖一小洞,放“食品罐”,点燃蜡烛。棚石加盖、掩土成坟之后,建坟碑墓门。“穿堂”葬式是指,依山坡向内挖墓穴,将棺柩穿入后封修墓门。
以前,长辈逝世后,家中长子百天内不能剃须理发,从人死日起,每隔7天要在坟上烧纸,共烧7次,称为“七期”,最后一次叫“尽七纸”;孝男孝女戴孝三年,每年忌日,上坟烧纸,至三年服满,“襢礼”除服。孝女方可穿红着绿,孝男方可参与喜庆活动。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丧礼中“家中长子百天内不能剃须理发”、“三年期满后孝女方可穿红着绿,孝男方可参与喜庆活动”等“礼俗”已不如旧时严格。
二、陇南回族丧葬习俗
回族人死后,即通知阿訇及远近亲戚,谓之“报丧”。亲戚得知后,即前来吊唁。亲人为逝者顺手足、瞑目、合嘴,进行沐浴净身,用白布缠身,女性增加裹胸布、称“缠腰”,再用长3尺、宽1尺3寸布作盖头,裹头发,穿着整齐后停尸中堂。大殓后,移尸于“搭布体”(放尸体用的长木匣),抬至清真寺内,放在院内西端,教长率领众教胞面向西站立,举行“者热那”,脱尘世归真,祈求赦罪之礼。礼毕抬尸前行,送至坟园,取去木匣将尸体送入墓穴中。
墓穴东两走向,脚向西,内挖一床形,安放尸体。
土圹深6尺,长7尺,宽3尺,如土质松软不坚固,便用方木或石砌圹,但忌用砖块或水泥制作。葬后加盖石板,后以土封坑,垒起墓堆,教长在墓前诵《古兰经》。葬礼结束后,各自返回,不办酒席,不论风水。如逝者家境贫寒,回族同胞会凑钱物协助办理丧事。
礼县回族人病危之际,要请阿訇念“讨白”,即“忏悔词”。人死后,死者亲属三日不动烟火,男人由村人请吃,妇女由村人送饭。一般停尸两天,期间亲朋村人慰问死者亲属,道“色俩目”。死者不穿寿衣,先大洗一次,再用三丈多白布裹尸,胸前写经文,妇女另著盖头。
送葬时由阿訇站“来麻子”(宗教仪式),表示悼念,后用匣子装尸送到坟上。“匣子”全公用,一直到不能用为止。
陇南各地回民的丧葬均实行土葬,采用“一次葬”。葬穴内为“穿堂”或“偏堂”。丧葬日期一般要躲过“邪设拜”。送葬后,纪念期有:“谢水(四日)”、“七日”、“二七”、“月饭”、“四十”、“百日”、“一年”、“三年”、“十年”、“三十年”。其后的“殁纪”(去世日),纪念时请阿訇念《古兰经》祈祷,根据家庭经济能力宰羊或宰鸡,炸油条、油香答谢亲友。
小孩死后,同大人一样送葬。
三、陇南藏族丧葬习俗
宕昌藏(羌)有火葬、土葬、水葬3种形式,尤以火葬为最,且历史悠久。《荀子大略》载:“氐羌之虑也,不忧其系累而忧死不焚也”。一般人死后3天即行火化,火化时,死者亲属围坐嚎啕大哭,并唱丧歌,跳丧舞,喝丧酒以志永别。火熄后,取骨灰埋于地下或封于山洞中。
文县铁楼白马人丧葬,明代至清初沿用火葬,清雍正八年,文县知县葛时政令改火葬为棺木土葬,但个别山村小寨火葬之风一直沿用至民国时期。1949年解放后,丧葬礼仪基本与当地汉民相同,一般是人死之后,先向娘家人报丧,死者亲戚带一只雄鸡、一盒香、十个馍奔丧,供奉祭献,以示哀悼。村人及亲戚召开会议,评论死者对本族的贡献,为故人争穿争戴,停丧1—3天后,请道士、阴阳念经,推算埋葬时辰。
白马人坟穴有“明葬”和“暗葬”两种。
安葬时,孝子抱鸡前行,亲友每人点火把相送。途经人家要在门前堆火堆,灵棺过后用脚踢散,以火镇邪。安葬完毕,由孝子备羊肉酬谢亲友。
武都藏族的丧葬习俗主要有天葬(当地叫鸟葬)、水葬、土葬、火葬等多种形式,武都坪垭藏族普遍采用火葬。苏丹在《坪垭藏族的生活习俗》一文中说,在坪垭,6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被认为是喜事,年轻人及幼儿去世则被认为是气丧。
村子里有人去世后,亲房每家来一人,将死者挪炕,搭两三块木板(炎热天用石板),置于庭房一角,用布或长衣覆盖,然后请喇嘛看日子,商议丧事,请木匠做轿棺。轿棺多为一套两层的瓦式楼房,也有双套三层的,有顶有壁,有门有窗,再用红、黄、蓝、黑、白及金箔纸剪成各种宗教图案,精心细致地贴在轿棺上,宛如一座藏式寺院,极为繁华。家有花甲及久病的老人,有的事先做好轿棺,但不贴纸。轿棺用料不太讲究,但焚烧时非要一两背香柏柴不可。尸体一般放一个星期左右,至少3天。自第一天开始,每天晚上请一两个喇嘛带领守灵人念“嘛呢”,以表亲属对死者的哀思,并祈祷死者来世走运,一直到送葬的前一天晚上。送葬的前一天晚上,要给死者洗身、换衣服、装轿棺,之后,将尸体面对堂门放好,前面置放一小方桌,上供米饭、黄酒、鸡蛋、果品,倒八字形插一双筷子,供点青油灯,烧香,但不烧纸钱。
出葬那天,一面请上百的喇嘛念一整天的《超度经》,由主管人发给蒸馍和薪金,一面招待前来吊丧的客众,请客人在主家吃一顿切有腊肉的大米粥,接着由管客的两个青年抬上大碗,带领客人依次去主家亲房和其他主要亲属家喝酒。下午5时许出殡,出殡前还要召集死者的甥侄举行庄严肃穆的“争娘舅”仪式。出殡时,轿前绑3丈长的白布,由4个青年抬轿,大喇嘛右手执白布作前导,左手领头念经。其他亲属扶布边哭边走,缓缓前行。前面喇嘛敲锣击鼓,吹奏唢呐,送殡的年轻人鸣枪放炮,一直把轿棺灵柩送到葬场。
火葬前,将轿棺放置坟堆,面朝一定方位,用事先备好的柴禾团团围住,等大喇嘛念完经,由徒弟把一支蘸着清油的捻子扔进轿顶,由早先选好的一位老人用一把柏木柴禾引燃,再倒一二斤清油。焚烧必须做到不留一点肉块,不剩一点柴块。坟上的人返回时,主家大门口烧一把麦草,由一人舀一瓢凉水泼几下,再进门洗手以避邪。
吊丧客人中,近客留上一两天,远客须留三天。送葬后的第三天晚上,主家要请做轿棺的木匠和亲房喝酒,以表谢意。
坪垭藏族没有每年清明扫墓的习俗。在坪垭,无论村大村小,一村只有一个大坟墓。幼儿死后不火葬,不留客,由亲房派人将尸体用衣服裹好,埋于村庄附近的崖涧即可。大点的孩子死后,只火化,不办丧事。因外出伤亡或病故者,不能进村放在家里,而要绕道抬到村庄附近的农场或园子里看守,其丧事照常。(参见《武都史话》,苏丹:《坪垭藏族的生活习俗》)
四、陇南丧葬的主要仪程
陇南汉族丧葬,民间称之为“办丧事”或“过白事情”。
政府倡导火葬,民间传统以土葬为主。一般棺木着黑色,有的人家在棺木上精雕细镂各种花纹图案,内容有“五福祝寿”等。未成年的人死后称“少丧”,棺木不着色。墓堂形制以“天井”为主。死者穿单不穿双数。人死后,基本上都要请阴阳先生根据死者的生辰八字和长子或长孙的生辰八字来选择吉日,送葬“入土”。如果遇到很“难合”进坟吉日的,则选择合适的场所,临时“寄丧”,部分农村称“殡丧”。等若干年或月,遇“利期”再“挑丧”。以前,小孩(三岁以下)死后抛扔野外(基本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采用“天葬”。正常死亡的成年人或老年人称“过世”或“老百年”;非正常死亡者称“寻短见”或“寻无常”。陇南丧葬习俗仪程繁多,简要述之如下。
【烧倒头纸】、【出殃】死者咽气后,儿女跪在床前,由长子烧纸,曰“烧倒头纸”。用红、白、黑三色布条和七张白纸(象征三魂七魄)夹在一短截竹棍上。把竹棍从窗口出又从门口进来,通过死者身上。反复三次后出院门,从南面缓缓升起,分男左女右插在门墙上。
【安尸】俗称“挪窠”。给死者洗脸、抹身、整容后,将尸体挪至房屋正庭,靠墙的地上放一木板,尸体安放上面,将一片铧用三叶麻片绑在死者脚上,以白纸遮面,身盖一白布单,头顶边点上油灯,曰“明路灯”。尸体停放几日,灯明几日。尸床前挂白布遮尸,曰“遮灵布”。布前安一方桌,上置灵牌,为“灵堂”。“灵堂”桌上摆“献饭”,左边安草铺,孝子守灵,草铺不能离人,如孝子不得不离开时,绑一红公鸡以防“走丧”。
【请亲朋】、【做道场】妇女去世,要请娘家人。老人去世不分男女,都要请亲戚来烧纸挂幛。人死后,有的人家请阴阳念经超度亡灵。七天七夜称“大道场”,三天三夜称“小道场”
【承孝】死者去世三日承孝,亲戚挂“铭旌”,亲友挂“幛”。孝分“生孝”和“棉孝”,有继承权的亲儿女承“生孝”(戴麻布片做的孝帽,腰系麻辫,鞋上缝麻布),侄儿和孙子辈等亲友承“棉孝”(戴一白布做的无顶“孝帽”),重孙辈戴红布做的孝帽。手持纸条缠的“拄杆”。其他孝子的“拄杆”有两种:儿子的用白纸条缠竹棍做成,女儿的用白纸条缠柳棍做成(意即女儿对父母心实心软)。解放后,县城内承孝形式有所改革,承孝者一律臂戴黑纱顶替,农村如旧。承孝时,“上饭”(贡献饭),奏“哀乐”,挂纸火(纸糊的工艺品,多为生者给死者的用品)。
【入木】三日后的晚上(后半夜),死者尸体将挪入棺内。女儿用新棉花最后一次给死者“沾脸”。孝子最后一次看死者面容,化纸痛哭,做最后的告别,然后“掩木”(即盖棺)。
【参灶】、【谢床】三日的晚上,大门外用白布搭成“遮桥”,阴阳先生打引魂幡念经“引渡”。孝子按称谓呼叫着“过河来”,然后哭着接“亡魂”至旧住室“梳妆”,再去灶房“参拜灶爷”,至当院点蜡化纸钱,曰“眺亡”、“参灶”。
在亡人睡过的炕(床)上,照生前模样布置好,亡人最后一次施床,称之为“谢床”。
【送丧】即送葬。装殓死者的棺木称“丧”。出丧前,送丧的人要吃“起丧饭”。出丧场,孝子头顶烧纸盆走前面,曰“顶盆”。“丧担”绑好后,起“丧”。孝子扯一根长白布,曰“扯纤”(意为拉车送一程)。送丧路上,从亲朋门前过,亲朋备饭、酒、香蜡、纸扎“接路”。送丧至坟上,择吉时下葬(沉棺)、掩埋(埋土)、掩墓(用丧担从坟头向下滚三次)。大滩、白河地区有死者抬出门,再也不能动哭声之俗。
【扶土】、【谢孝】送葬三日凌晨,孝子亲往坟上,添三锨土,点香蜡祭奠,称之为“扶土”。葬后三日,由“支引”(丧场理事)领孝子到各亲朋家门口叩谢,称之为“谢孝”。在城市,“送丧”回来后,孝子们即在饭馆或酒店里定好酒宴,答谢亲朋。
【奠期】逢“首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尽期”、“一年”“二年”均“坐纸”祭奠,或念经超度亡灵,送丧后孝子要忌四十九天或百日垢痂和孝头。
【脱祓(fu)】祓是古时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活动。三年之际,死者亲属办酒席,亲朋送香蜡、纸扎以贺。逢“一年”、“二年”节令,只能贴白、黄对联,而“三年”换贴红对联,以示丧事完结。
清末民初,孝子须坐草铺三年以尽孝心,此俗民国以后消除。但孝子必须丧后百日或四十九日内不理发,不换洗衣服,此俗解放后革除。
五、陇南民间的“二次葬”习俗
由于死者生辰八字和坟的坐向很难“合局”,在陇南许多地方,至今仍沿袭着“二次葬”习俗。“二次葬”棺木寄存,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穿堂】在山崖脚挖一墓穴,将棺木穿进去,墓穴口用土堵严。
【天井】择一块平地,向下打一个略大于棺木的墓坑,将棺木沉下,底垫两根楞木,上盖麦草,草上覆土。
【明寄】棺木摆在地面,用大方炕面或小土坯将棺木四面及顶部筑严,和泥抹护。
【架干丧】即悬棺丧。在石崖壁选择窑窝,将棺木存放,窑窝口用刺遮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