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陇南文化
15047400000072

第72章 陇南民间戏剧团社回顾(1)

一、曾经的唱和:陇南民间戏剧团社

NO.1陇南地区五一秦剧团

该团的前身是建于1949年9月的武都分区文工团,先设在礼县,后迁入武都。首任团长段耀。1950年春接收四川南坪的辅仁社,同年8月与岷县分区文工队合并,刘涛、李立、潘斌、薛德元等继任剧团团长。1953年6月定名为武都专区五一秦剧团。1954年招收学员二十余名,培养出陈素贞、任玉华、樊蕴麟等青年演员。1955年与岷县五四剧团合并。剧团主要演员有祝慕民、张兴裕、王福民、张正乐、靳伟、李雪梅、姜成民、权建民、杨夫锐、杨士奋等。技术指导兼教练张玉茹。1955年参加甘肃省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剧目《苏武》获剧本三等奖。祝慕民等五人获演员奖。1958年秋,武都、天水两地区合并,两地秦剧团亦合并,团址设在天水市。1962年元月两地区分治,原五一秦剧团仍返回武都。1962年2月与武都县人民剧团合并,黄一然任团长。1966年后,剧团几经改组,后被撤销。1978年恢复五一秦腔剧团建制,先后创作并上演了《海瑞驯“虎”》、《认亲记》、《一把麦穗》等剧目,分别获得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和甘肃省文化厅的剧本创作奖。剧团自成立以来,先后用秦腔、眉户、陇剧、高山剧、花灯戏、话剧上演过150多本历史戏和现代戏。收集和整理过高山剧和花灯戏音乐曲谱340多首。并多次参加西北地区和甘肃省的调演会演。1975年,高山剧《开锁记》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现代戏调演。

NO.2成县文工队

该队系秦腔表演团体。1952年秋,以成县城北、城南两个业余剧团为基础,成立成县业余文娱组,后改为成县业余剧团。1955年3月,改建为耀光剧团,乔在堂为团长。1958年秋,成、徽、两当三县合并,耀光剧团与徽县新中剧团合并为徽成县秦剧团。1962年元月,三县分置,剧团亦随之分开。同年5月,成县恢复建立县秦剧团。1963年春,县剧团撤销,演员王新民、何俊义、赵俊祥、贾玉梅、毛金环等16人,调地区五一秦剧团。1965年秋,成立乌兰牧骑宣传队。1966年元月参加了武都地区首届民兵、农村戏曲调演,以陇南民间小曲演出《圈房门前》获奖,并由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播放。1976年3月成立成县文工队,以演小型现代戏曲和歌舞为主。队长赵国正、刘希光。1977年12月恢复上演戏曲传统剧目。1979年9月底,以秦腔《姊妹易嫁》参加武都地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优秀演出奖。文工团坚持常年上山下乡,为群众送戏上门。1981年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文工队主要演员有赵思敏、王新民、王小春、李玉珍、何俊义等。主要演出剧目有《十五贯》、《法门寺》、《抱火柱》、《徐州革命》、《薛刚反唐》、《姊妹易嫁》等。

NO.3徽县秦腔剧团

1950年春,徽县县长葛维西应群众要求,支持陕西秦腔演员尤彦海和韩育华在徽县组织戏班,起名为徽县文艺宣传社,韩育华为社长。1951年9月县人民政府收回赵希昂戏箱一副,汪家川忠义班戏箱一副,伏家镇工商联戏箱一副,均交该社为物资交流大会演出。会后,又招收了一批演员,调县工商联主任王茂义兼任剧团团长,剧团改名为徽县新中剧团。1953年秋,民主选举黄英杰为团长。1958年8月徽县、成县、两当三县合并。剧团与成县旭光剧团合并为徽成县秦剧团,改为国营,刘希光任剧团指导员,黄英杰任团长。1959年10月,徽成县秦剧团以自创剧目《小河铁厂红旗飘》和《激战龙王洞》参加了天水地区庆祝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6月,参加了甘肃省第一届戏剧青年演员会演,演出传统折子戏《红桃山》、《三对面》、《斩秦英》,被评为优秀演出单位,九位演员获奖。1962年元月,三县机构分设,剧团亦随之分开,仍改为徽县秦剧团。“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1975年12月成立县文工队,1978年更名为徽县秦剧团,韩义民任团长。

NO.4康县文工团

秦腔表演团体。1958年7月,康县成立秦腔剧团,团长徐淑贞。1959年10月,康县与武都县合并,康县秦腔剧团并入武都县人民剧团。1964年4月,成立康县农村文化工作队,队长孙启明。1975年8月改为文艺工作队。1979年5月,康县人民政府决定文工队以演秦腔为主,王文斌任队长。从陕西省招收秦腔演员37人,恢复上演传统剧目,党兴国任导演。主要演员有张俊杰、蒋步祥、李生玉、郭秀琴、张予、李桂萍、常晓萍等。主要演出剧目有《法门寺》、《打金枝》、《铡美案》、《取长沙》、《忠保国》、《八件衣》等40余部。除在本县活动外,还先后到甘肃、陕西二十余县巡回演出。1979年10月1日以创作剧目《启闸》,参加武都地区庆祝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受到嘉奖。

NO.5礼县剧团

秦腔表演团体。1955年11月在礼县原文化馆业余剧团基础上,成立了民乐剧团。宋勤学、郭效威、辛万顺先后任团长。1958年冬,西和县与礼县合并,民乐剧团与西和县的红光剧团合并为西礼剧团。宋勤学、赵新民先后任团长。剧团成立后,重视创作,先后有创作人员王树立、马士伟、宋勤学、李小白、刘秉元等多人。演员一百多人,演出现代戏三十多本(折),传统戏二百多本。1958年将流传在西礼民间的灯调(陇南影子腔)搬上舞台,并以《一场斗争》参加了县、地、省三级业余文艺会演。后又创作演出了陇南影子腔《碧血西城》、《长乐驿》、《山林血案》、《樊秀才》等,为创建影子腔这一新剧种,做出了重要贡献。1959年10月、1960年6月两次参加全省调演,均获奖。1962年元月,西、礼分县后,西礼剧团分为两个演出队,礼县演出队又改为礼县剧团。同年9月,改名为新新剧社。1963年4月,改为礼县秦剧团。“文革”中,改编为“乌兰牧骑”式的文工队。1976年12月,改为礼县文艺宣传队,演歌剧为主。1979年底改演秦腔,更名礼县剧团,团长马士伟。同年。以陇南影子腔《枫洛池》参加天水地区庆祝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好评。剧团主要演员有左新民、王牡丹、贺志敏、宋淑琴、李易中、马志隆、田志林等;主要演出剧目有《回荆州》、《桃花峪》、《独木关》、《黄逼宫》、《清明案》、《春江月》等。

NO.6两当县文工团

秦腔表演团体。1977年10月1日正式建团,苏希孔任团长。演员全部由陕西各县、市招来,演职员吃粮由各公社承担。经济来源靠县文化馆、杨店疗养院等单位资助,购置了一部分戏箱。同年年底,演出《血泪仇》和《十五贯》。1978年下半年开始在省内和青海一些县巡回演出,历时七个月。1979年4月,童海川继任团长。主要演员有张新民、杜新发、任复兴、罗永祥、焦菊霞、雷淑玲、岳荣华、赵景中等。演出剧目有《虎头桥》、《铡美案》、《大报仇》、《三休樊梨花》、《安安送米》、《软玉屏》、《玉堂春》、《反西凉》、《打砂锅》、《梁秋燕》、《真与假》等八十多本(折)。1980年2月到1982年底,县文工团到陕、甘、宁三省(区)的近二十个县、市巡回演出。《陕西农民报》报道过两当县文工团在陕西凤翔为农民演出的情况。

NO.7文县文工团

秦腔表演团体。1956年下半年,文县成立半专业、半业余的秦腔剧团。1958年上半年改为文县秦剧团,韩国正任团长。1959年10月,在天水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后,曾到甘肃武都,四川南坪,松潘等县演出。1962年5月奉命撤销。1977年3月组成文县城关业余秦剧团,在县内巡回演出。1978年10月,成立文县文工团,韩国正任团长。1979年10月,文县文工团参加武都地区庆祝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演出了韩玲珍改编的秦腔历史剧《王昭君》,受到大会嘉奖。剧团主要演员有李雪梅、李义林、王玉凤、萧振邦、邓志福、韩玲珍、陈福特等。主要演出剧目有《双罗衫》、《重耳走国》、《双出五关》、《软玉屏》、《白龙剑》、《王昭君》、《花大姑说媒》、《老耿管闲》等60多本。

NO.8西和县秦剧团

1950年初,西和县人民政府派人收编西和福德社,组成西和县文工团,团长邓剑秋。同年7月改建为戏剧宣传队,队长何生贵。1953年王树立任指导员,对宣传队进行民主改革,更名西和民间职业剧团,选南生玉为团长。1955年6月,奉命撤销。1956年元月成立地方国营西和红光秦剧团,陈鹏任团长。除从陕西聘来左新民等十名演员外,还招收了一批学员。1958年10月,西和、礼县合并,改名西礼剧团,增设创作组,王树立任组长,三年共创作大小剧目十个,其中《樊秀才》获1960年甘肃省第二届现代题材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二等奖,音乐创作一等奖。1965年,剧团撤销,改建为县文化工作队。1968年10月解体,人员进干校劳动。1970年4月,成立县业余文艺宣传队,学唱京剧“样板戏”。1976年成立西和县-文艺宣传队,1979年改为西和县秦剧团,团长杜宝泉。同年该团以影子腔《胭脂》参加省调演,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1982年获甘肃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该团演职人员主要有王玉翠、鱼安泰、梁兴才、朱水秀、李建超、梁拴录、车长海、郅福田等。主要演出剧目有《软玉屏》、《周仁回府》、《杜甫游仇池》、《苦菜花》、《东平府》、《屈原》、《徐公案》、《胭脂》等300多本(折)。

NO.9文县玉垒花灯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