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15056000000029

第29章 称谓官衔(3)

宰相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宰是主宰,相是辅助。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称巫史,西周春秋称公卿,宰相是战国以后的官职称谓。

丞相

丞相是我国古代官名,是古代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皇帝的左膀右臂,辅佐皇帝治理国政。丞相一职最早起源于战国时代,秦国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开始设左、右丞相。丞相有时也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翰林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的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讲经说史,草拟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由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中堂

中堂之说起于北宋,唐、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辅佐宰相处理政务,中堂因宰相在中书省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元代沿用此称。明清时,中堂成为对内阁大学时士称呼。明代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的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清朝时,大学士是个空名,为了满足大学士对权力的要求,往往要他管一个部。朝廷官员,一般设满、汉族各一人,就座时分东西入座,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也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后来中堂成为一种尊称。

博士

“博士”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是一种官名,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汉武帝时,设立了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到了唐朝,把对某一种职业有专门精通的人称之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而宋朝,则对服务性行业的服务员也称为“博士”。

知府

知府,古代官名,又称“太守”、“府尊”。宋代至清代地方行政区域“府”的最高长官。唐朝以建都之地为府,行政长官市府尹。宋朝升大郡为府,以朝臣充各府长官,称以某官知(主管)某府事,简称知府。明朝以知府为正式官名,为府的行政长官管辖所属州县。清朝沿用明朝的制度。

刺史

刺史,古代官名,有时称太守,最早设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刺”是检查问事的意思。刺史原为巡查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

太守

太守,古代官职,战国开始设置,是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后历代一职沿用。

都督

都督,是古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历史上有的朝代对地方的最高长官也称“都督”,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相当。

巡抚

巡抚,因“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又称“抚台”,是明清两代地方的军政大元之一,主要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具有处理全省的民政、军政、司法及监察大权。

校尉

校尉,古代官名,最早设于战国末期,相当于部队队长。秦朝时为中级军官,两汉时期仅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代以后,地位逐渐低落。

知县

知县,又称县令,古代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朝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某县)事。宋朝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并兼管军事。

御史

御史,官名,原为史官,秦以后设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唐朝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

太师

太师,古代官名,又称“太宰”。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只是表示恩宠,并无实职。

少保

少保,指古代两种官名,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来逐渐形同虚设;二,古时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来也逐渐形同虚设。

尚书

尚书,古代官名,始于战国,最初只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职。汉武帝时,因系近臣,地位渐高,御史、史书令史等都是由太史选拔。汉宣帝时期,尚书权势就已经很高。隋以后尚书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隋唐时期,尚书为正三品,明朝时为正二品。清末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宣统三年(1911年),开始改尚书为大臣。

学士

“学士”一称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中,最早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时指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代以后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到了清代,大学士成为文臣的最高职位,官至正一品。

上卿

上卿,古代官名,春秋时期,宗周与诸侯国都有卿,为高级长官,分上、中、下级。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上卿职位相当于宰相。

上大夫

上大夫是先秦时的官名,诸侯国中的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大夫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可见,蔺相如当时比上卿官位低。大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级的大夫。

士大夫

士大夫,古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士大夫的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指官与有职位的人;二,指有一定地位的社会文人。

大将军

大将军,始设于战国时代,秦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韩信是汉高祖的大将军,卫青是汉武帝的大将军等。魏晋以后,逐渐有名无实。明清两代在战争时会设置大将军一职,战后就会立即废除。

枢密使

“枢密”最早出现于唐太宗时期,负责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以梁守谦为枢密使,枢密使一职正式确立。其后,握权的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以至于操纵君主的废立。至唐末昭宗时,权力更大,以致滥用职权,于是改用士人为枢密使。梁太祖时,改名崇政使。后唐复称枢密使。宋代沿其制而稍加变通,以枢密使为枢密院长官。清代常常以枢密为军机大臣的尊称。

节度使

节度使,古代官名,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任命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这时,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经略使

经略使,属军事长官。唐贞观二年(628年),开始设于周边重要的地区。后多以节度使兼任。宋代在西北﹑西南边境地区亦设置经略使,但不常置。西夏设东﹑西经略使。金代以后,经略使一职成为临时性的差遣。元初,也有经略使一职。明清两朝,凡遇有重要军务时就会特设经略,统理一省或几个省的军务,职位高于总督,军务结束后就会撤销该职。清朝中期后,不再设此职。

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官名,又简称“参政”。唐朝首先设置该职位,但并不是正式的官位,而是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的官员,加上该头衔,既可以进入政事堂议事,等于成为宰相群的一员。宋代宋太祖时,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所以在同平章事(即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简称参知,为宰相的副职,但后来的实际权力大致等同于宰相。辽、金、元等朝代多沿用此制度。明代废除相后,该就职不存在。在清代,协办大学士有时候也美称为参知,但是没有实权,只是虚职而已。

军机大臣

清朝设立军机处,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任职大臣多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一般七人以上,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任过军机大臣。自从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就取代了内阁大学士,成为了清朝事实上的宰相。直到清末改革官制,理论上,军机大臣的功能被新内阁取代。

军机章京

军机章京,清代设立的军机处的办事人员,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或“司员”。

将军

将军始设于春秋时代,因当时卿统领军,所以称卿为将军,到了战国时代,将军正式确立为官名。汉朝设立大将军、骠骑将军,地位次于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次上卿。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即骠骑大将军)。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将军由战事时临时设立。清朝,将军也是宗室的爵号,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左徒

左徒,始设于战国时代的楚国。入内参与议论国政,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诗人屈原曾任此职。

太尉

太尉,古代官职,是秦汉时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后来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太尉往往在重大军事行动时临时设立,过后则罢。太尉是皇帝的军事顾问,不直接参与领兵。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作为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加号。东汉时,又重置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为“三公”。历代沿制,均为加官,没有实际的职务。元朝不常置该职,明朝废除该职。

大夫

大夫,官名,历史上不同朝代,官职内容也不同。先秦诸侯国在国君之下设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秦朝统一全国后,设立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光禄大夫等中央军政要职。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职,明清废除。另外,隋唐以后,大夫是高级官阶的称号。在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称将军。

廷尉

廷尉,始设于秦朝,管理天下刑狱,秦汉至北齐,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朝时,曾改称大理。新莽时改名为士,东汉时复称廷尉。魏晋南北朝,廷尉职掌与两汉没有区别,北齐改廷尉名为大理寺卿。唐代时,京师案件由大理寺卿负责审理、判刑,由刑部复核。元代不设大理寺,审判由刑部直接进行。明代恢复大理寺后,受元制影响,又改成京师案件的审判归刑部,大理寺卿负责复核。地方呈报的重罪案件也是先经刑部评议,再经大理寺卿复核。清朝沿用明制。

太史

太史,又称“太史令”,相传夏末就有此职。西周、春秋时代为朝廷大臣,地位较高,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太史只掌管推算历法。明清时,翰林院负责修编史书,所以又称翰林为太史。

侍郎

侍郎,西汉时为郎官,掌守宫廷门户。东汉时,尚书台设尚书一人,下设侍郎多人。唐代以后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的副职。宋元明清没有改变,只是明代侍郎升至从二品,清代侍郎升至正二品。另外,清朝设左右侍郎,均为满、汉人各一。

侍中

侍中,原指正规官职的加官。因此官常在皇帝左右,有时相当于顾问,地位比较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该职已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隋、唐、五代、宋时,侍中与中书省、尚书省合称三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等。宋朝元丰改制(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即1078—1085年间,对职官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执行侍中职务,另设侍郎为副长官。南宋时,设左右丞相,不至省侍中或门下侍郎。元朝废除。

郎中

郎中,始设于战国时代,隋唐到清,朝廷各部均设郎中,是帝王的侍卫官,地位在尚书、侍郎之下,分管各司事务。

参军

参军,或称“参军事”,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参与军务。魏晋以后地位逐渐低下,成为诸侯、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为地方官员。

令尹

令尹,战国时楚国设置,为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令。

使节

使节,又称“符信”,是古代一种官职的凭证。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使节分为:在山区任职的,授其“虎节”;在平原地区任职的授其“人节”;在湖泽地区任职的授其“龙节”。另外,“使节”还作为出使的凭证,如张骞出使西域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太监

太监,又称“宦官”,通常是指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子,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官职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授予官职;擢,提升官职;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主席

“主席”一词来源于中国。我国古代没有桌椅,人们席地而坐。室内铺的比较大的“筵”,每个人坐的小垫子叫“席”。古人进屋,先脱鞋,再走过筵,坐在席上。长辈独自坐在正位或主家席位,以示尊重叫做主席。现在通常国家、党派、团体以及主持会议的人都称为主席。

书记

书记,旧时从事公文、书记工作的人,也专指担任抄写工作的人员。现在多是政党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设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委员会和基层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均设书记。职责是,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抓好党风建设,督促、检查党的各项工作等。

省长

省长,最早出现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初称民政长。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改为省长。现在省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政府第一位领导人,是该省的第二领导人。省的第一领导人是省委书记。省长是该省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排在第一位的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