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15068700000021

第21章 高君曼:风雨后一株凋零的蔷薇(6)

强爱一生终无果,飘零孤去无人问

油盐酱醋茶的日子过久了,就忘了当初的甜蜜柔情,一起生活得久了,就能看到身边人的真实模样。高君曼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当初这份不被人祝福的爱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越发显得凄凉。

其实早在高君曼跟陈独秀接触初期,她就听人说过陈独秀的身边总是不乏追慕的女子,只是高君曼并不在意。在她看来,陈独秀是近乎于完美的,一个完美的男人被女子追慕,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回到上海任中央局总书记,名声大噪。但是高君曼同他的生活却朝着幸福的终点走去。由于艰苦紧张的生活环境和照顾丈夫孩子日夜操劳,高君曼患上了肺结核。在当时的情况下,高君曼的病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高君曼忍受病痛的煎熬,陈独秀却仍旧在外面忙碌。他没有尽心照顾她,亦不曾关心她。

身体的病痛和心里的不满,让高君曼终日唠叨和埋怨。然而,高君曼并不知道,当一个女人身上新知女性的光彩完全褪去时,映在男人眼底的,将是无尽的苍白和厌倦。

从一九二二年开始,高君曼和陈独秀之间的感情一日淡过一日。三年之后,高君曼终于决定要离开这个家。她虽然不舍,却又非常决绝。她不舍的不是他,而是自己曾经留在这里的青春年华,留在这里的爱恨情仇。这一年她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搬到了南京。而她与陈独秀,此生再也没有相见。

离开陈独秀之后,高君曼与孩子们在南京生活得很辛苦,因为南京的生活费用并不比上海低,虽然陈独秀每个月给的三十元生活费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但是孩子们的学费就成了压在高君曼身上的重担。就这样,高君曼带着两个孩子一同过着拮据的生活,此时两个孩子不知道,他们同父异母的哥哥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没有父母的佑护,没有衣食无忧的生活。

艰难的生活、痛苦的回忆,时时刻刻折磨着高君曼,再加之患有肺病时高君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疗养,所以,此时的高君曼不止忍受精神上的痛苦,还要忍受着身体上的苦痛。多少次,她都心灰意冷地想要投河自尽,但是,看到两个孩子,想想孩子们没有了自己之后的命运,她又于心不忍。

于是,高君曼苦苦地支撑着这个家。好在当初她上过学,会写娟秀的蝇头小楷,所以她通过同乡会到了珠宝廊省赈灾委员会当抄写员。高君曼工作细心又负责,虽然工资比较低,但是很稳定,可以供养得起自己与一双儿女。但是长久以来的心力交瘁,让她积劳成疾,

因为没有钱买药,只能任由病情恶化,本身就有肺病的她,此时无异于雪上加霜,没过多久,她就支撑不下去了,只能辞去工作。

就在这时,高晓岚在安庆含愤而死的噩耗传来,高君曼听到高晓岚的死讯之后悲痛万分。她开始了无尽的后悔与内疚,想到当初的自己肆意任性地从姐姐手中夺走了陈独秀,再看看如今落魄潦倒的自己,悔恨就像是钉子一样直直地插在她的心上。

当年自己不顾劝阻向着爱情飞奔,殊不知却是飞蛾扑火,倘若能得一生姻缘倒也值得,可眼前,她却是如此的落魄。当年看着姐姐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她何尝不是打心底里感到可笑,而如今,她的处境岂不是让人感到更加可笑?眼泪滑过脸颊,不知是为了高晓岚还是为了自己,已经红颜逝去的高君曼,此时此刻,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着命运给她的残酷惩罚。

虽然高君曼知道自己没有颜面回去,但还是想看一眼姐姐。她收拾了些东西带着儿女回到安庆奔丧。大堂里,她看着姐姐的灵位,心里是说不出的痛,眼泪不由得就落了下来。其实,高君曼自小就跟高晓岚没有什么感情,一来因为两人相差十岁,二来自小她就知道姐姐是个不受宠爱的人,所以她仗着父亲对自己的宠爱,根本就不把这个姐姐放在眼里。正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将高晓岚当作姐姐,所以在抢男人的时候,她没有半丝的后悔与愧疚,她被自己的执着和自信遮住了眼睛,也被所谓的爱迷惑了心智。

如今,曾经恨她入骨的姐姐,在守了一辈子活寡之后,安静地躺在了灵柩之中。曾经觉得自己赢得了一切的她,也已经被那男人抛弃,心中是说不出的悔恨与愧疚。

高君曼想起自己当年不肯听父亲的话,气得他卧病在床。当时,视自己为掌上明珠的父亲满目失望,她却还在庆幸自己赢得了爱情。当年她为了陈独秀,踏出安庆再未曾回来看望年老的父亲,到父亲临终时,她都没再回到养育她的故土为他送终。想到这些,高君曼哭得愈加悲伤。

然而,此时的高晓岚已经听不到高君曼悔恨的哭声,她怀着深深的愤恨离开了这个世界。高君曼执拗地为了一段错爱孽缘没有为父母尽孝,没有为双亲送终,此时她跪在姐姐的灵位前,似乎像一个罪人一样乞求着原谅。高晓岚从来没有这样安静过,她脸上不再有狰狞的表情,不会再指着高君曼破口大骂,不会再用冷冷的目光扫过高君曼的闺房。高君曼看着此时异常安静的姐姐,悔恨之情无以复加,眼泪如堤坝泄洪一般。

只是即便如此恸哭悲伤的高君曼,还是让很多人看不惯她,比如陈独秀的大姐。这个女人似乎将所有的错都加在了高君曼的头上,她冷冷地看着哭成泪人的高君曼,言词之间多有不满,并在高晓岚的灵位前发难于她。

也不怪这些人看不惯此时的高君曼,这样的恸哭多少带了些“假慈悲”的意味,毕竟是生生拆散了高晓岚与陈独秀,此时再如何忏悔,旁人也大都不能体会她的悲伤。在大家心里,那段茶余饭后的谈资难以抹去,很多凭吊的同乡人看到高曼君后又开始议论纷纷,曾经的流言蜚语一时间搅了逝人的安宁。

高君曼看着事到如今还不能原谅自己的亲人,听着大家对自己的非议,受着陈独秀家人对自己的奚落和讥讽,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为她说半句话,场景像极了当年的那一次探亲。只是,这一次,陈独秀也弃她于不顾。高君曼感到了悲伤,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像是一个靶子竖在中间,等待着来自于四方的矢。可悲的是,她不能与之理论,似乎一开始她便失去了说理的资格。

高君曼在高晓岚下葬之后,匆匆赶回南京,她无法忍受亲人们对她的排斥与疏远,那些讥讽的话语听了便是落到心里。带着满腔的悲伤和无助的凄凉孤苦,高君曼回到了南京冷清的出租房中,这次奔丧无疑对她的病情是雪上加霜。

已经极度悲伤的高君曼在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之后,精神几近崩溃。她强忍着痛苦,勉强打起精神,继续照顾着自己的孩子。只是,身患恶疾的高君曼,回想自己的作为与如今的凄凉,心中更是悲痛与绝望。

她的内心是像被大火烧过的草原,一片狼藉,毫无生机。贫病交加,卧床不起,凄凉不堪,高君曼带着一身的悔恨,留下一双无辜的儿女,离开了这个让她痛苦的世界。

离开是一种解脱,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外面的风呼啸着,风吹着松散的窗棂发出刺耳的声响。高君曼安静地躺在床上,她急促的呼吸声搅碎了夜的安宁。当年,她自以为是地向着所谓的爱情出发,如今却不得不带着一身病痛与绝望离开。

高君曼的眼前出现了曾经美丽的画面,她与他也曾携手在桃树下、溪畔旁,也曾细细耳语,悄悄诉说着心中的爱与梦想。但是,当她患病榻上时,他却冷漠得不予理睬,在长嘘短叹的埋怨中,他的神情渐渐淡漠,眼神中再也寻不到一丝的关切与温存。

高君曼想着陈独秀,那个让她爱了一生、恨了半生的男子,看似繁花似锦的一场爱,到头来不过也是春水东流。高君曼的喘息越来越急促,她突然睁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凄凉,耳旁似乎是一双儿女的哭声。只是,她却累了,累得闭上了眼睛,带着心中挥洒不去的悔恨与愧疚,离开了让她痛彻心扉的世界。

高君曼的悲剧看似是陈独秀一手造成的,其实,所有的悲剧都是源于她自己。她本是长在树上的叶子,但她的执拗让她离开了参天大树,随风而去。在风中,她欢舞过,不停地旋转过,也曾看到美丽的风景,也曾感受到惬意。可风素来随性,哪里管她的悲痛,最后,风过,将她留在了冬天里。

爱情就是这样,看起来很美,如璀璨的烟花,不待半分停留,便沉入荒寂之中。踏过几程山水,听过千般故事,一切的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都化作了梦幻泡影,留在了泥土之下。

姻缘就像是穿在脚上的鞋子,鞋子的大小合不合适,穿着舒不舒适,只有脚的主人最清楚。所以,即便结局是一场悲凉,但幸不幸福,只有高君曼自己一个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