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应该对美国说“不”
15109900000001

第1章 序

近20年来,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资本超越国界,把全球作为一体,对资源加以重新整合配置以求得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润最大化,改变了以往以国家为主体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全球经济结构。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是这个世界急剧嬗变的主要推动者,也是最大的得益者。它们找到了廉价生产基地,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中国则成为它们在全球最廉价也是最大的生产和加工基地,同时也是最大的潜在市场,成为它们全球利润的主要来源。中国作为当今全球规模最大的生产和加工基地,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商品。事实上,中国人在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打工以换取低廉的工资,欧美国家则通过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向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从而得以更加专注于高端产品的研发和制造。

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和西方资本和技术却意外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由于大量外资的蜂拥而入,使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达9.3%以上,是美国经济增长率的3倍,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举足轻重的世界工厂,从而结束了美国在制造业雄踞全球首位110年的历史。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又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2011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1/3。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本国资本和制造业的持续转移和外包,经济发展陷入了停滞,并导致国内产业严重的空洞化趋势。产业空洞自然导致美国和西方失业率急剧上升,大批中产阶级失去工作机会。难怪美国人吧对中国共创的恐惧化成愤怒的话语:他们正偷走我们的工作!通过低工资与美国工作竞争,中国人抢走了跨国公司提供的低端制造工作。

现在几年过去了,美国人的焦虑正在发生着变化,他们不但担心因自己国内劳动力成本高企而被中国抢走大量的工作机会,他们更对在较高端市场可能因为无法竞争过中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焦虑。尽管通过生产轻工业产品和电子产品,中国将自己变成世界头号出口过,但现在中国出口的最大部分却是高利润产品,比如船只、机车和建筑设备等。这引起美国决策者的深深担忧。重型机械和运输装备是美国工业基础的核心,这引起了美国决策者的担忧。重型机械和运输装备是美国工业基础的核心,与食品、电子和金属制品构成美国的六大制造产业。在这些产业里,劳动力成本只占整个生产成本相对小的劳动力成本只占整个生产成本相对小的一部分,而且技术先进的工厂传统上一直赋予美国在这个世界上优势。如果它们垮掉,几乎没有能取代的了。

由于美欧跨国公司将生产和加工搬到中国,而产品的终极目的地依然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导致美欧与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贸易逆差加剧,贸易赤字急剧上升。而今美欧经济已出现偏转之势,面对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趋势,美国呈现引力不足,欧盟则深陷债务危机无法自拔,欧元区也面临分崩离析的未来。西方学者已经关注到,资本主义的所谓永恒真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金融稳定、收入增长--似乎正在悄然消失。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甚至称:“现在应由中国来拯救资本主义,因为已没有任何西方国家有这个能力。”

中国崛起展现出的熠熠光环,代表着世界新兴经济的后发之势。IMF统计显示,按购买力平价算,2010年发展中国家GDP已占世界51.9%,2011年在全球经济衰退阴影中仍有较高增幅(6%)。世界银行2012年《世界经济展望》认为,2012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是5.4%,而发达经济体则仅为2%。2011年,中国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经济高增长的带动,使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几乎超过一半以上。

世界经济此消彼长格局似乎也证实了美国知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提出的“不规则发展法则”的观点,即“在发达程度较高,新的文明处于领先地位的任何国家,当它达到一个临界点时,要超越这一界线向前是极其困难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的下一步不得不在世界的其它地方迈出。”根据我们在本书下面章节的预测,中国GDP总额最晚将于2024年超越美国,这或许揭示出世界格局变迁的未来画卷,“人类发展的下一步”可能就在中国迈出。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这都将将预示着世界经济历史性跃迁的趋势和方向。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角色发生了三个重大的也是必然的历史性嬗变:第一,中国由一个十分落后的发展国家正在变成一个迅速崛起的,并对地区和世界事务越来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第二,中国由国际体系的反对者、旁观者正在变成一个积极参与者和改造者。第三,中国由一个过去被国际社会忽略或偶尔借重的对象正在变成一个既被重视又被借重,同时又加以防范和制约,甚至被围堵、遏制的对象,而印度、东南亚联盟等国却成为大国竞相拉拢的对象。中国已不可能置身于大国矛盾之外,而越来越成为别人可利用的矛盾之一。

面对中国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的复杂心态不难理解。美国发现,长期来一个非西方化的具有庞大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不但没有被和平演变纳入到资本主义轨道,没有被肢介和分裂,反而变得更加强大,在不久将来她还将超越它,并和它平起平坐,这一点对美国的心理来说实在是一个无法承受之重。

国际上,不少人拿当下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对日本的不信任相提并论。对日本的不信任部分出于种族主义,在当今也同样适用于中国。但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更源于对后者经济实力有可能威胁到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恐惧。美国人力专家看到美国就业岗位不断减少,便归罪于中国及其廉价劳动力。美国焦急地看着所有产业慢慢地转移到中国。让美国更不能容忍的是,不像日本,中国对加入西方俱乐部了无兴趣。

在美国,有时候人们谈起中国,已经很难区分在争论背后的情绪是恐惧还是憎恨。或许这两者纠结在一起,就像莎士比亚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所说的,“我们憎恨之时,常即我们恐惧之时”。

美国国际关系研究学者罗伯特·吉尔平曾写到,衰退中的大国有三种战略选择,一,最激烈的做法是利用自己的军事力量排除新兴国家的经济挑战和军事威胁;二是后退到贸易保护中去,或者削弱新兴国家的经济;三是采取使日趋衰退的本国经济重新振兴起来的政策措施。通常受到挑战的国家是把上述三种战略结合起来贯彻。但迹象表明,作为受到挑战的美国却越来越趋向于罗伯特指出的第一种战略抉择。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其全球战略目标是维护其全球第一的地位;中国的崛起,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是美国无法容忍的。为此,美国在战略上转向和锁定亚洲和中国,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它在经济上制造贸易摩擦,硬逼人民币升值,在军事上重新加强与其盟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国的合作,并拉入印度、越南等国,形成对中国的包围态势。2011年和2012年新旧年之交,美国强硬宣布“重返亚洲”,构建“反华同盟”的新军事战略调整,就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出炉的。

再一次,美国的新军事战略是在“中国威胁论”的思维逻辑基础上炮制出炉的。前美国副国务卿尼古拉斯·伯恩斯最近在《纽约时报》撰文表明了这点。他抱怨道:“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把我们拴住了10年,把我们的注意力从重要得多的挑战上面引开了,而这就是中国正威胁着美国力量在全球的扩张。”

随着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转向,中美两个隔洋相望的世界最大的大国是合作还是摩擦、冲撞?如果是后者,那将是世界的灾难。探讨美国新军事战略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正是本书最大的焦点和看点。本书解读美国“重返亚洲”的新军事战略;驳斥美国新军事战略赖以出笼的“中国军事威胁论”;重新审视未来可能由美国触发的中美抗衡包括经济、社会和军事(特别是后者)的力量对比,以及中国是否能赢得战争的种种可能性;建言中国发展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一揽子刚柔并济的对美政策。最后,作者呼吁美国和西方正确认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本书的结论是:

1、中国崛起是一个可持续的现代化化进程,它对现存全球治理格局产生的影响就不是局部的、一次性的冲击,而是全面的、结构性的变化。而美国实力下降、地位动摇,在对外关系中的包容性在不断下降,表现在对待中国崛起的焦虑将与时俱进。

2、美国新军事战略“剑指中国”,表明了一种叫“中国崛起焦虑症候”。我们不禁要问:中美两国难道真的要进入地缘政治对抗时代了吗?战略选择往往具有偶然性,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理性、务实、智慧地看待中美双方制度、观念上的差异,处理分歧和矛盾,化解危机,并将这种关系置于全球治理“新均衡”框架中,是中美两国都需要共同努力的。

3、然而,美国对中国实行全场紧逼,强悍地将“美国威胁”赤裸裸地展示给世界,却使得一直谋求和平发展的中国外部环境险象环生。“丢掉幻想,准备战斗”,是中美两国共同努力一旦失败的一种不情愿的选项。为此,中国必须时不我予地重新审视攸关中国命运前途的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台湾问题、钓鱼岛和东海问题、南海问题、伊朗和大中东问题,中国海外石油进口和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安全问题,中美未来一旦军事抗衡,中国的抗击打能力问题,以及关于中国是否需要丢弃实施了近60多年的不结盟政策,并考虑在海外设立军事基地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在本书有建设性的涉腊。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长期旅居海外的中国学者,他的言论谨代表一家之言,但却是一种声音,一种新的呐喊,却不失为可能是一种另类的思考和选择。更重要的,作者也借本书呼吁在中国建立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下,作为一种基本价值、道德准则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在中国正受到一些人的批判和嘲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解构、分化中国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尤为突出。在一些人中甚至有这样一种恶劣的倾向:要骂中国,怎么骂都没关系、没问题;要骂美国、骂西方,那一点都不行。这种“逢中必反”的谬种,显然是对国家民族的背逆。这样的人,以及这样的价值观和思潮,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社会的团结稳定,涣散着国家的凝聚力。实际上,无论在哪一个国家,爱国主义都是核心价值,爱国主义教育都是重中之重。就拿一些“世界公民”所崇拜的美国来说,恰恰是爱国主义搞得最厉害、最彻底的国家:移民入籍必须宣誓效忠美利坚,发生战争必须站在美国这边,背叛国家的人将被无情清除。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美国最是不择手段,为此甚至持续不断地污名化、妖魔化别国爱国主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些干着损害中国利益而维护反华势力利益的人,实际是受豢养和指使的,他们的行径为国人所不齿,也绝不会得逞。作者试图通过本书呼吁,未来中国在通往强国之路的崛起,必须要对爱国主义这面旗帜形成高度共识,让爱国主义成为全体国人坚决捍卫的核心价值。在国际博弈中,包括在和美国的大国政治博弈中,核心价值同样是核心利益。